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氐顿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词人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 家乡的愁苦之情。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C. “衡阳雁去无留意” 一句中的“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是为符合格律而倒置。D.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将士们的矛盾心
2、理。(2)、请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小题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烧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成尘。【注释】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 零。(1) .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2) .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古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3、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 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 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 意思又很含蓄。C. “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 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D.最后一句卒章显志,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抒发了作者难以抑 制的豪情。(2)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
4、主要写作特色。4、古诗文阅读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金樽”“玉盘”形容餐具华贵,“十千”“万钱”形容美酒佳肴的价格很高,诗 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写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 山的真实情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C. “闲来垂的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中,诗人引用典故表达
5、自己的愿望。两 位历史人物的经历,激起了诗人对前途、未来的希望与信心。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 并坚信远大的抱负总会有实现的一天。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2)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彰显了文天祥怎样的精神?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 .请描述诗歌前
6、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 .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7、古代诗歌阅读鹏鸿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久【注释】鹏料天:词牌名。此词作于建中靖国(1101年)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 居住青州之时。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骚 人”二句:“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桂花虽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却秉性温雅柔和。她又将浓郁的芳香常
7、飘人间, 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赢得了世人的敬佩。8.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可 见她对梅花和菊花的厌弃。C.李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先贤屈原,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 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D.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 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思想感情?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8、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乙】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杨,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甲】诗“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是星名,也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词中以之喻指 O(2) .【甲】【乙】两首诗词的作者都已是盛年不再,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以具体 词句结合人物身份力口以分析。9、阅读卢梅坡的雪梅,完成下列问题。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 .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2) .这首诗后两句蕴
9、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3)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咏雪或者咏梅的诗句。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薪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释】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 平镇。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 (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几 复,名介,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
10、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靳(qi):祈求 瘴(zhdng) 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溪:相当于“烟”。(1)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了作者所居住的地点,写彼此所居之地一 “北” 一 “南”,已露怀念友人、 望而不见之意。B.颔联作者回忆了十年前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故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友人。C.颈联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友人的为人和处境。D.尾联尾联以“想见”领起,写了友人人老仍然刻苦读书,并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 海”相照应。(2) .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的孤单寂寞,借酒消愁。B.颔联“桃李春风”与“江湖
11、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突出诗人对友人的 思念之情。C.颈联作者暗示着“友人有治国救民的才干,一心为国,为什么还得不到重用”的不 平之意。D.这首诗巧用对比,匠心独运,凸显了诗人情感,富有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和李上舍冬日书事6宋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释: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顾 藉:顾念。(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切题,写冬日的气候物色。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
12、处处显得萧瑟残败。B.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倦”字不但写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 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C.颈联由写景转入议论,写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 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约期,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D.尾联进一步抒写老来的心境,说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为此 挂心呢?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土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情调 低落。B.诗的前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满目暗淡萧瑟,哀凉孤苦,已或多或少流露了
13、 诗人的心境。C.颈联诗人将愁与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调侃中带有无可奈何之意,写得很活, 把寻常叹老诉愁语全都抹绝,有强烈的新鲜感。D. “飞鸿摩月堕孤音”中“摩” “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 声音的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神凄的感受。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苦无 依的身世。12、诗歌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1) .词的上阕描写了 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 . “持节
14、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小题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1) . “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2) .三、四句运用 手法,展现了一幅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 的心情。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15、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 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为“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 旧年未过新春己来”。C. “水面初平云脚低”意为“春天湖水没有风浪,显得很平静;浮云看上去很低”。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野花竞相开放,让人眼花缭乱;春草 还没长高,刚刚没过马蹄”。(2) .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 一词直抒胸臆,作者对初
16、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B.次北固山下颈联“日生残夜” “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诗人无意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新事物孕于旧事物中,给人以乐观、积 极、向上的鼓舞力量。C.钱塘湖春行描写了早春的明媚风光,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D.次北固山下全诗和谐优美,意境开阔,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 放眼山川的博大情怀。1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有人评价此诗“起伏跌宕,
17、沉郁中见豪放”,请结合全诗四联的内容简要分析。(2)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1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小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 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
18、 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 途中遇雨一事。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 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2).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 迪?17、古诗文阅读水调歌头定王台宋袁去华,雄跨调庭野,楚望古湘洲。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累生关塞,万里云理陵 阙,耿耿根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注
19、释】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望其母唐姬墓而筑,故 名。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约宋高宗(南宋开国皇帝)绍兴末前后 在世。楚望:楚地的望郡。唐、宋时,州、郡、县按地势、人口及经济状况划分为畿、赤、 望、紧、上、中、下若干等级,形胜富庶的地区称“望”。依约:连绵不断。一夜寒生 关塞;比喻金人猝然南侵,攻破关塞。(1) .下面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氐硬的两项是()A.开头时空综览,为全词奠定昂扬豪迈的基调。“雄跨” 一词,表现了定王台的雄奇 地形:“危基百尺”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定王台的壮图。B. “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以想象的手法接入历史画面,想当年西
20、汉国力 强盛,定王台阁周围遍布如云铁骑,祭祀的音乐响彻云霄。C.词的下阙“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三句点题,叙说登临之事,作者用白描的笔 法来绘眼前所见:乔木老,大江流。D. “关塞”是征战的偏远地段,“陵阙”是家乡祖坟所在,从前都是作者心底事,但 现在离他越来越远了,“万里”一词,写出了这种虚无辽远的感觉。E.词的下阙情与景交融,慷慨生悲,淡有余韵。末句“霜风”“落日”两个意象组合, 以一副独立寒秋、天涯孤影的悲凉画面结束。(2) .结合具体的诗句,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本词所蕴含的情感。1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东溪【北宋】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闹意,老树着花
21、无丑枝。短短蒲草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了诗人在东溪的游玩迹程,所描绘的景物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B. “发船迟”写出了诗人来到东溪的时间较晚,与“薄暮” 一词相互照应。C.野凫、老树、蒲茸、沙石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的笔下都式富有美感,可见诗人带 着欣赏的目光赏景。D. “情虽不厌”的“情”是逸致闲情,但“住不得”却写出了诗人面对美丽的山水又 留有遗憾。(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诗,围绕“水”字构思,思路清晰、结构严密。B.颔联中两句均是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画面感极强,诗人推己及
22、物恬淡悠然的心 绪得到深化。C.颈联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东溪岸边蒲草的齐整、沙石的干净。D.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这首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 孤愁的复杂感情。()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 具体细致的刻画。()前两联写登高闻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语文 二轮 复习 古诗词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