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docx





《2022年云南省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云南省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考真题试卷(备考复习资料)2022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卷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蜻蜓点水B.蜜峰采蜜C.桃树开花D.冰雪消融【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 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蜻蜓点水”、“蜜峰采蜜”、“桃树开花”都包含生物,都具有 生命现象:而“冰雪消融”不包含生物,没有生命现象。故选D。2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物镜组合是()A.目镜1
2、0x、物镜40xB.目镜5x、物镜10xC.目镜10x、物镜10xD.目镜5/、物镜40x【答案】A【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详解】A.目镜10x,物镜40x,那么细胞被放大了: 10x40=400倍,A符合。B.目镜5x,物镜10x,那么细胞被放大了: 5/10=50倍,B不符合。C.目镜10x,物镜10x,那么细胞被放大了: 10x10=100倍,C不符合。D.目镜5x,物镜40x,那么细胞被放大了: 5x40=200倍,D不符合。故选Ao3 .下列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滴加碘液染色是为了便于观察B.盖盖玻片时要避免出
3、现气泡C.滴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取材时应用力刮【答案】D【解析】【分析】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一滴一漱一刮一涂一盖T染。【详解】A.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 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全部,A正确。B.用镶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 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B正确。C.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胀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 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C正确。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
4、胞临时装片时,用凉开水(或纯净水)漱口后,用牙签的钝端, 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不是用力刮),获取口腔上皮细胞,D错误。故选D。4 .下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细胞核是()A.B.C.【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D.【详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是细胞质。故选Bo5 .根、茎、叶的表皮可以保护内部柔嫩部分,这体现了下列哪种组织的功能()A.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D.营养组织【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本题考 查植物基本组织的功能。【详解】A.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
5、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A不符合题意。B.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B符合题意。C.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 用,C不符合题意。D.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 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BO6 .下列人体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可以排列为()A.细胞T组织一器官T系统T人体B.人体T系统T器官一组织-细胞C.器官一系统一细胞一组织一人体D.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细胞一人体【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
6、T人体。【详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 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 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 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 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 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T组织T器官T系统一人体。故选A。7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生物圈D.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圈是
7、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 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 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A 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与环境之间、森林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能量转换和物 质循环的统一体系。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 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不符合题意。C.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
8、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 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D.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 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 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8 .气温回升有利于播种后的种子萌发,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A.适宜的温度B. 一定的水分C.充足的空气D.足够的无机盐【答案】A【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 自身条件是种子是完整的、颗粒饱满、胚是活的、度过休眠期。【详解】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
9、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气温回升有 利于插种后的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A符合题意。故选Ao9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需要细胞分裂,另一方面需要细胞体积增大(迅速伸长),说明幼根 生长主要依靠()A.伸长区、根冠B.分生区、成熟区C.成熟区、根冠D.分生区、伸长区【答案】D【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 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详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 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 产生新细胞,向
10、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的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 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成熟区也叫根毛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 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需要细胞分裂,另一方面需要细胞体积增大,由此可知,幼根的生长主要靠分生区和伸长区,D符合题意。故选D。10 .番茄花中,能发育成番茄籽(种子)的结构是()D.花柱A.花药B.子房C.胚珠【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子房果实【详解】A.花药能产生花粉,不发育成种子,A不符合题意。B.子房发育成番茄果实,B不符合题意。C.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番茄种子,C符合题意。D
11、.花柱是花粉管的通道,传粉受精结束后会凋落,不发育成种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II.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暗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淀粉的含量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C.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D.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产生【答案】A【解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T部分光照T光照T摘下叶片一酒 精脱色T漂洗加碘T观察颜色。实验要点: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 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 对照的实验方法。【详解】A.该实验是通过检验光
12、合作用的产物来判断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因此,实验 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 耗尽,A错误。B.该实验的变量是光,叶片部分遮光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B正确。C.叶片内的色素会干扰实验现象,利用叶绿素与酒精相似相溶的原理,叶片放入酒精中 隔水加热的去除叶绿素,C正确。D.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因此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有无淀粉产生,D正确。故选A12 .森林涵养的水分一部分供给植物生长,一部分成为地下水,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 绿色的水库。如果大面积砍伐森林,就会引起水土流失。这体现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 作用是()A.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B
13、.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 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 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遇水更多地渗 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绿色 植物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保护森林。【详解】A.绿色植物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14、但题干中未体现,A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 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 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一氧平衡,但题干中未体现,B不符合 题意。C.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能保持水土,C符合题意。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 供能量,但题干中未体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Co13 .某同学经常牙龈出血被诊断为坏血病,为缓解症状,他适合多吃()A.红烧牛羊肉B.新鲜蔬菜水果C.奶类和鸡蛋D.面包和
15、馒头【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几种维生素作用和食物来源。维生素的种类块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维生素B,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等牛肉、肾脏、 谷类种皮、豆类维生素B?口角炎、唇炎等肝脏、谷类种皮、蘑菇、海带等维生素C坏血症(牙JS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维生素D恂偿病、骨质疏松症等肝脏、鸡蛋、鱼肝油【详解】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导致牙龈经常出血等症状。水果、新鲜蔬菜含有 较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故选B。14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 A.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七是为了
16、摸拟人的口腔温度B,两只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C.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水浴加热时间不够D.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 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该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 消化作用“,变量是唾液。【详解】A. 口腔中唾液淀粉酎发挥作用时的温度是37。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3是为了 摸拟人的口腔温度,A正确。B.为了保证单一变量原则,两只试管加入的液体的量(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B 正确。C.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清水不能分解淀粉,碘液遇淀粉变蓝色,C错
17、误。D.号试管不变蓝,号试管变蓝,该实验证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正确。 故选C。15 .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胰液B.胃液C.胆汁D.肠液【答案】C【解析】【详解】肝脏分泌的胆汁用于乳化脂肪,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有利于脂肪进一步被胰液 和肠液中的脂肪酶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胆汁是唯一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16 .医院现有下列四种血型的血液库存,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时,最好给他输入()A. 0型血B. A型血C. AB型血D. B型血【答案】D【解析】【分析】安全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 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18、,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 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详解】安全输血是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B型血患者大量失血时,最好给他输入B型 血。故选D。17.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时,观察到许多红细胞单行通过的结构,这些 结构是()A.毛细血管B.静脉C.动脉D.鳞片【答案】A【解析】【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 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 管。【详解】A.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
19、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 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是物质交换的场所,A正确。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 送到心脏去,B错误。C.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 到全身各处去,c错误。D.鳞片位于鱼体表,具有保护作用,D错误。故选A。18 .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为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 从口腔进入后,不会经过()A.咽B.喉C.胃D,气管【答案】C【解析】【分析】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详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
20、支气管,胃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气管插管从口 腔进入后,依次进入咽、喉、气管。不会经过胃。故选C。19 .人体呼吸时,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答案】B【解析】【分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 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故呼出气体与吸入 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一部分去了血液中):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 增加(增加的部分来自于血液)。【详解】A.人体不吸收利用氮气,也不
21、产生氮气,所以氮气的含量不变,A不符合题 普 ,石、OB.氧气通过扩散原理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处被利用, 故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B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通过扩散原理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故呼 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D.呼气会带走一部分呼吸道的水蒸气,故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水蒸气含量增加, D不符合题意。故选Bo20 .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B.排出尿液C.排出汗液D.排出食物残渣【答案】D【解析】【分析】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
22、排 泄。排遗: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详解】尿液和汗液中都有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结合分析可知,人体呼出二氧化碳、排 出尿液、排出汗液属于排泄,排出食物残渣属于排遗。故选D。21 .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A.人看见梅子分泌唾液B.人看到“禁止通行”绕道而走C.针扎到手立即缩回D.草履虫“趋利避害”【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 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详解】A.人看见梅子分泌唾液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 射,A不符合题意。B.人看到“禁止通行”绕道而走是神
23、经系统对交通信号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B 不符合题意。C.针扎到手立即缩回是神经系统对针扎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C不符合 题意。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神经系统,草履虫趋利避害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 应,不属于反射,D符合题意。故选D。22 .下图是耳朵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听觉感受器位于()A.B.C.D.【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耳的结构中,是鼓膜,是半规管,是耳蜗,是咽鼓管。【详解】A.鼓膜可以把声波的振动转为机械性振动,A不符合题意。B.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B不符合题意。C.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云南省 中考 生物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