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 100篇专项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 100篇专项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 100篇专项练习题精选(含答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100篇专项练习题精选101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 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山人有二鹤, 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暮则像东山而归,故名之日“放鹤亭二【注】扉:门。纵:任凭。如:至IJ、往。陂b国田:水田。俅sti: 沿着。1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1)甚驯而善飞()(2)或立于陂田()2 .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到东山山脚,升高后远望,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境地,于是就在这上面建了 亭子。B、在
2、东山的山脚下,登高远望,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境地,于是就在这上面建 了亭子。C、在东山的山脚下,登高远望,得到了一个奇异的环境,于是就写了一篇有 关于亭子的文章在上面。D、到东山山脚,升高后远望,得到了一个奇异的环境,于是就写了一篇有关 于亭子的文章在上面。3 .把亭子起名为放鹤亭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102承宫樵薪苦学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 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 年间,遂通其经。【注】承宫:东汉人。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3、门下生:指学舍 里的学生。樵薪:砍柴。执苦:干苦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见诸生讲诵,好之()(2)见而欲笞之()2、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A、猪的主人责怪他不归还猪,寻找他讨要(猪)。B、猪的主人对他不归还猪感到奇怪,寻找他讨要(猪)。C、猪的主人责怪他不归还猪,到处寻找(他)。D、猪的主人对他不归还猪感到奇怪,到处寻找(他)。3、承宫忘记自己在放猪的原因是 (用原 文语句回答)(2分)103杀驼破瓮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主人以为忧,无计可 施。有一老人来语之,日:“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问:“法 何? ”老人日
4、:“汝当斩驼头,自当出之。”主人以为妙,即依其语,以刀斩 驼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注】瓮:一种小腹大的盛器。亟:急。既:已经。1 .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语() 即()2 .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问:“法何? ”A、“你没有什么可愁的,我可以想出办法来。”主任急忙问:“办法是什 么? ”B、“你没有什么可愁的,我可以教你想办法让骆驼头出来。”主人急忙问: “办法是什么? ”C、“你不要担忧,我有办法让你出来。”主人急忙问:“什么方法? ”D、“你不要担忧,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主人急忙问:“什3 .养骆驼的人为什么会
5、被天下人耻笑?(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04那原戒酒那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 ,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 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日:“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 之耳。今当远别,因见既饯,可一饮宴。”乃共坐饮酒,终日不醉。(选自三国志魏书那原传注引)【注】那原:三国时魏国人。自行:此指出门游学。笈:竹制的书箱。 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贱kuang: 赐予。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1)酒不同口 ()(2)单步日笈()2 .“那原戒酒”的原因是 (用原文
6、语句回答)(2分)3 .文末交代那原饮酒“终日不醉”的目的是(2分)105陈恪勤之被逮都也,除夕,市米潞河。主人问客何来,日:“陈太守。” “是湘潭陈公邪? ”日:“然。”日:“是廉吏,安用钱为? ”其值,问寓何 所。次日,门外车槛槛,馈米十石,书一函,称:“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 节始终,毋失天下望。”【注】潞河:地名,今河北通县东。槛槛:车子行走的声音。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陈恪勤之被逮都也 入: 还其值还:2 .对文中划线句翻译录侬项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
7、地用钱呢?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3 .文中主人用“还其值”、“口 口口 匚”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陈恪勤的 敬重。(2分)4 .信函中“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体现了主人期望陈恪勤要 o (填自己的话)(2分)106童子治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二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日:子奇必能治阿,共载者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治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縻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注】阿:古地名,阿县。共载者:同车者。縻:米仓。赈:救济。1 .解释下列加点字(1)齐君便治阿()
8、(2)铸库用以作耕器()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段三处)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3 .翻译下面的句子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4 .子奇治理阿县,结果“库无兵,仓无粟”,可是阿人在与魏师的战斗中却取得 了胜利,你对此有何启发?107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 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 乃书所过零丁洋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o 弘 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日:“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 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法然出涕日:“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 有余罪,
9、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注】弘范:元军将领。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1 .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2分)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6分)(1)与俱入崖山()(2)使为书招张世杰()(3)其末有云( )3 .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你)如果能改变情感不侍奉宋朝皇帝而侍奉我们皇上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侍奉宋的心态侍奉我们皇上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皇上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侍奉宋朝皇帝而侍奉我们皇上4 .不拜表明文天祥的 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4分)5 .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
10、一个的人,理由是 (2 分)108张丞相好草书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时人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 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日:此何字也?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日: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张丞相:指宋人张商英。波险处:指笔画曲折乖僻的地方。罔然: 迷惑的样子。熟:仔细。诟:骂1 .解释加点字(4分)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侄罔然而止()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执所书问日:“此何字也? 3 .读完这篇小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109释车而走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日:“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 骑又至。
11、景公日:趋驾烦且之乘,使骆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骆为不疾, 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骆子韩枢之巧, 而以为不如下走也。【注】烦且:骏马名。骆子:古代管车马的官。1 .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趋驾烦且之乘乘:(2)尽释车而走释:2 .对句子“以烦且之良而骆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 是()(3分)A.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以为不如自己下车徒 步奔跑。B.用烦且的马和韩枢的巧合,以为不如下车走。C.凭着烦且这样的马和韩枢的巧合,是可以走下去的。D.凭着烦且的良好技能和马夫的技巧,还是不走下去好。3 .文章画线句子写出了景公
12、的什么心情? (3分)4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可用恰当的 俗语、成语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10打捞铁牛宋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 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 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奏以闻,赐之紫衣。【注释】:浮梁:浮桥维:系,连结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真定:今河北正定权衡:秤锤秤杆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一牛且黎万斤()菱能出之者()徐去其土()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第土 ()2、翻译句子: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3、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111啖菱北人(北方
13、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日:“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住于南方()(2)席上峻菱()(3)更日:“啖菱须去壳。”()(4)欲以清热也()2、翻译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下列句中加点的“食”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是()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4、下列句中加点的“去”与“
14、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是()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12董行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 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日:“个贼住!即下驴来! ”遂承伏。 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日: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 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选自太平广记) 1、根据情节,请你给董行成起一个恰当的绰号:o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3、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113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
15、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 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土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 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 .”书戴嵩画牛”的意思是 (2分)2 .翻译下面句子。(2分)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 .下列对“处土笑而然之”中杜处土 “笑”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对牧童大胆陈述自己见解的赞许。B、嘲笑戴嵩作画时观察粗糙。C、为自己多年珍藏这幅画感到可笑D、嘲笑自己竟不如一个小孩114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日“的尾”,每将自随久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 围绕周
16、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 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 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注】:弋(yi):射。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咋(z6):咬。无所 知:一点也没知觉。怪:以为怪。闷绝:窒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华健好犬猎()如同于亲戚焉()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人对它如此反常感到奇怪,于是跟着它去了江边。B家人责怪它如此反常,于是跟着它去了江边。C家人对它如此反常感到奇怪,于是随便它去哪里都不管。D家人责怪它如此反常,于是随便它去哪里都不管。3、隆一家后来会如此爱怜这条
17、狗,是因为它的哪些举动?(请摘录原文)(3分)(1) (2)(3) 4、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本文犬”的形象(2分)115盲人过桥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楣巴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 过者告日:“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楣长号。久之,力惫,失 手坠地。乃自哂日:“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久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应谐录)【注释】楣:栏杆上的横木分:料 第:只管 沈空守寂:指陷在 空想中自矜严:矜持自负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有盲子道涸溪()握楣长号 ()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了很久,(他)筋疲
18、力尽了,便放手掉到地上。B.过了很久,(他)筋疲力尽了,便失手掉到地上。C.等了很久,(他)感到疲惫了,便失手掉到地上。D.等了很久,(他)筋疲力尽了,便松手落到地上。3 .文中“盲子不信”的原因是(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4 .阅读全文,盲子是一个 的人。(3分)116金壶丹书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日:“食鱼无反,勿乘莺马。” 公日:“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臊也;勿乘莺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晏子对日:“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莺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 日:“纪有书,何以亡也? ”晏子对日:“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 纪有此言,注之壶
19、,不亡何待乎? ”注纪:地名,原为一个诸侯国,在今山东省寿光县南,后为齐所灭。反: 同“翻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sao):鱼腥味。注:记载。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晋其取道不远也()用尽民力乎()2.对画线句“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一(2分) A.发现一只金壶,于是打开看,里面藏着一本红色的书。B.得到一只金壶,就打开一看,里面有红笔写成的文字。C.发现一只金壶,就仔细地观赏,壶的正中刻有红色的字。D.得到一只金壶,于是仔细观察,发现里面有红色的字。3.文中景公和晏子对“食鱼无反,勿乘鸳马”的理解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 的原因是;根据上文,晏子认 为纪灭亡的
20、原因是。(6分)。117宋王谓其相唐鞅日:“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 ”唐 鞅对日:“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畏也,不若 无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唐鞅之 对也,不若无对。1 .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所杀戮者余矣()其故何也()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的罪行都是不好的。B.王的惩处都是不好的。C.王犯了罪行是不好的人。D.王惩处的都是不好的人。3 .从宋王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他的特点是:(2分)118田子为相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日:“子安得此金?”对日: “所受俸禄
21、也。”母日:“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 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 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 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日:“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田子:指齐国田稷子。归休:休假回家。镒yi:古代重量单位。 一镒合二十两。致诚:做到十分诚实。致:表达,诚,真心。馆:房舍,这 里指家。造朝:上朝。造,去。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2分)非吾所欲也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8分)(1)子案得此金()(2)子其为之()(3)即畲田子罪()
22、(4)王嬖其母()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2)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4 .用原文语句回答:文中的母亲对“孝”与“不孝”的看法是怎样的? (2分)119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帝御试进土, 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日:“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阙下:此指朝廷。御试进 土: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度。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1)晏元献公为童子时()(2)上极爱其不隐()2 .正确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张文节荐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 100篇专项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外 文言文 100 专项 练习题 精选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