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考试模拟卷5测.docx
《2022年上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考试模拟卷5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考试模拟卷5测.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上海在职攻读硕士联考考试模拟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单位:姓名:考号:题号单选题多项选择判断题综合题总分分值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要说清楚纳米科技的真正涵义不是一件易 事。“纳米”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是10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科 技被广泛地定义为纳米尺度空间(如从一纳米至几百纳米)的科学技术。当科学 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力图在用纳米尺度来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 新的现象,发明许多新的技术。用纳米颗粒粉体制成的纳米材料或具有纳
2、米尺 度晶粒的材料会显示出比一般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光刻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 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正在接近或达到100纳米,使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体 积越来越小。这些科技进步对工业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研究的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这一切不过都是传 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而已。它们都是通过采用类似于车床、铳床、钻 床等加工设备,通过“切削”材料加工成所需的产品。这种技术统称为“由上 到下”或“由大到小”的加工技术。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人们创造物质 的生产方式将完全不同于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的方式,而 绝不仅仅是一个长度单位所能涵盖
3、的。纳米科技绝不意味着制造纳米尺度的产 品,纳米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 飞机,只是制造的方式完全不同 罢了。 要理解纳米技术的真正涵义还须从纳米技术思想的起源开始。纳米技 术的灵感来自于已故美国物理学家查理范曼的演讲,他在1959年向加州理工 学院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 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范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 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呢实际上这一灵感来自于 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单个原子创造物质的启示。如果把人体分解成组成它
4、的基本单元,我们获得的将是一小桶的氧、氢和氮,一小堆碳、钙和盐,微量 的硫、磷、铁和镁,以及微不足道的20种或更多的其他化学元素。它们的总价 值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大自然就是采用它们自己的 科学家们称之为 纳米工程的方法,把这些廉价的、丰富的、无生命的单元转成具有自生成、自 维持 自修复 自意识能力的生灵,可以行走 扭动 游泳,具有嗅觉和视觉, 甚至可以思想和做梦,其价值无与伦比。因此,纳米技术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力图在纳米尺度精确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 或“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 科学家们已经或正在意识到纳米科技将给人类 带来的社会变革。由于可能通过精确地控
5、制原子或分子制造新产品,生产过程 将变得非常清洁,将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纳米技术将采用资源丰富的元素来 制造完美的金刚石材料,不仅强度会比钢高几十倍,而且重量仅是钢的几十分 之一。利用纳米技术,人类有可能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甚至修 补细胞。纳米技术将可以制造分子开关和导线,从而将导致一场计算机制造技 术的革命。(节选自张永刚纳米科技的迷雾)下列说法不属于“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的一项是 oA.与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创造物质的方式一样 B.从单个分子或原子开始进行重组、装配来生产产品C.与凭借类似于车床、钻床等加工设备“切削”材料加工产品的方式完全不一 样D.在纳米尺度,一次性地削
6、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制造新的物质产品2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 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地面标志,应当是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 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 死J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 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 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 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 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
7、不断行 车,桥墩就像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到泥土上,坐上人,板 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 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 传递给基础了,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桥上的重 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 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 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 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 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
8、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 到地震,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 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都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 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 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 存在形式。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桥墩就有摇动、转动和移动的倾向B.桥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会发生摆动和扭动C.受水流压迫和风浪打击,桥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D.在
9、冷暖不均、温度升降时,桥会伸缩,发生蠕动3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光脑,人们也许还陌生,但制造光脑的尝 试,科技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可以说有了 决定意义的突破。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上有一台光脑已由欧共体的英国 法国 比利时、德国 意大利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 脑快1 000倍。 科学家们预计,光脑的进一步研制将成为21世纪的高科技课 题。专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光脑时代。 光脑在哪些方面优越于电脑呢光 脑并行处理能力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为5.93X105m/s, 而光子的速度为3.0X108m/s。同时,超
10、高速电脑只能在低温状态下工作,而光 脑在室温下即可展开工作;和电脑相比,光脑信息存储量更大。 众所周知, 对于电脑来说,电子是信息的载体,它只能通过一些相互绝缘的导线来传导, 因此,尽管现今的电脑运算速度不断提高,但电脑的能力极限还是隐约可见的。 就是在最佳情况下,电子在固体中的运行速度也远远不如光速。另外,无论微 电路中的电流是多么的微弱,但随着装配密度的提高,散发热量也在不断增加, 使导体之间产生电磁作用,从而制约了电脑的运行速度。和电脑相比,光脑 的“无导线计算机”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实际上是无限的。一枚直径 为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过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此 外
11、,还有极为理想的光辐射源一激光器可供使用。最主要的一点是光子不需 要导线,即使在光线相交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也丝毫不会相互影响。科学家 正试验将传统的电子转换器和光子结合起来,制造一种“杂交”的计算机。这 种计算机能更快地处理信息,而又可克服目前巨型机的一个大痼疾内部过 热。而一台光脑只需要一台电脑所需要能量的一小部分就能驱动,从而大大减 少机器产生的热光脑的许多关键技术,如光存储技术、光互联技术、光电 子集成电路等都已获得突破。目前,科研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最大幅度地增 加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即光开关的数量。 科学家预计,成熟的、可实际应 用的光脑将会在21世纪初出现。下面是电脑与光脑优越性的
12、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oA.光脑比电脑运算速度更高,并且光脑并行处理能力强B.电脑只能在低温条件下工作,而光脑在室温状态下即可工作,且光脑信息储 存量比电脑大C.电脑的运算速度是有限的,而光脑的运算速度远远超过电脑D.和电脑相比,光脑是“无导线计算机”,它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是无限 的4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 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 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
13、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 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 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厂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 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 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为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 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我国文 字的起源,或者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 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 人面形、人着长杉形 鱼形 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
14、 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柔软形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 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 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颜 料和柔软形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 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 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的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 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 应该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节选自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第三自然段作
15、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能证明该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B.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C.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D.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已用颜料和柔软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要说清楚纳米科技的真正涵义不是一件易 事。“纳米”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是10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科 技被广泛地定义为纳米尺度空间(如从一纳米至几百纳米)的科学技术。当科学 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力图在用纳米尺度来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 新的现象,发明许多新
16、的技术。用纳米颗粒粉体制成的纳米材料或具有纳米尺 度晶粒的材料会显示出比一般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光刻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 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正在接近或达到100纳米,使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体 积越来越小。这些科技进步对工业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研究的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这一切不过都是传 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而已。它们都是通过采用类似于车床、铳床、钻 床等加工设备,通过“切削”材料加工成所需的产品。这种技术统称为“由上 到下”或“由大到小”的加工技术。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人们创造物质 的生产方式将完全不同于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用工具创造物质世
17、界的方式,而 绝不仅仅是一个长度单位所能涵盖的。纳米科技绝不意味着制造纳米尺度的产 品,纳米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 飞机,只是制造的方式完全不同 罢了。 要理解纳米技术的真正涵义还须从纳米技术思想的起源开始。纳米技 术的灵感来自于已故美国物理学家查理范曼的演讲,他在1959年向加州理工 学院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 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 有用的形态有关。范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 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呢实际上这一灵感来自于 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单
18、个原子创造物质的启示。如果把人体分解成组成它 的基本单元,我们获得的将是一小桶的氧、氢和氮,一小堆碳 钙和盐,微量 的硫、磷、铁和镁,以及微不足道的20种或更多的其他化学元素。它们的总价 值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大自然就是采用它们自己的 科学家们称之为 纳米工程的方法,把这些廉价的 丰富的、无生命的单元转成具有自生成、自 维持、自修复、自意识能力的生灵,可以行走、扭动、游泳,具有嗅觉和视觉, 甚至可以思想和做梦,其价值无与伦比。因此,纳米技术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力图在纳米尺度精确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 或“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 科学家们已经或正在意识到纳米科技
19、将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由于可能通过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制造新产品,生产过程 将变得非常清洁,将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纳米技术将采用资源丰富的元素来 制造完美的金刚石材料,不仅强度会比钢高几十倍,而且重量仅是钢的几十分 之一。利用纳米技术,人类有可能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甚至修 补细胞。纳米技术将可以制造分子开关和导线,从而将导致一场计算机制造技 术的革命。(节选自张永刚纳米科技的迷雾)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 0A.人类已能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生产过程很清洁,既无副产品 又无废物B.纳米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或“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C. “纳米”是一个相当于约10个氢
20、原子排列起来那样长的长度单位D.计算机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是光刻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 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地面标志,应当是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 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 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 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 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 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 腿是有弹簧的
21、,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 车,桥墩就像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到泥土上,坐上人,板 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 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 传递给基础了,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桥上的重 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 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 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 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
22、经常受水流的压迫 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 到地震,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 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都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 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 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 存在形式。下列对本文中心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桥在重力作用和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形B.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C.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
23、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瞬间现象D.桥任何一点的变形,都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7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光脑,人们也许还陌生,但制造光脑的尝 试,科技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可以说有了 决定意义的突破。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上有一台光脑已由欧共体的英国、 法国、比利时、德国、 意大利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 脑快1 000倍。 科学家们预计,光脑的进一步研制将成为21世纪的高科技课 题。专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光脑时代。 光脑在哪些方面优越于电脑呢 光 脑并行处理能力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为5.93X105m/s, 而
24、光子的速度为3.0X108m/s。同时,超高速电脑只能在低温状态下工作,而光 脑在室温下即可展开工作;和电脑相比,光脑信息存储量更大。众所周知, 对于电脑来说,电子是信息的载体,它只能通过一些相互绝缘的导线来传导, 因此,尽管现今的电脑运算速度不断提高,但电脑的能力极限还是隐约可见的。 就是在最佳情况下,电子在固体中的运行速度也远远不如光速。另外,无论微 电路中的电流是多么的微弱,但随着装配密度的提高,散发热量也在不断增加, 使导体之间产生电磁作用,从而制约了电脑的运行速度。和电脑相比,光脑 的“无导线计算机”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实际上是无限的。一枚直径 为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上海 在职 攻读 硕士 联考 考试 模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