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动力学讲义演示教学.doc
《云动力学讲义演示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动力学讲义演示教学.doc(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云动力学讲义-云动力学及其数值模拟讲义(1-7章)金莲姬第一章绪论平均而言,地球表面将近十分之六的面积被云层所覆盖,云分布在从地面到20km高度范围内。云的宏观形态复杂多样,高度、水平范围、生命期也是多种多样。云是由空气和水凝物构成的漂浮在大气中的可见聚合体。而雾、雨、雷和冰雹也都在不同地区发生着,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云雾降水至少在以下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1、 地球-大气水分循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由地表(包括陆地和海洋)蒸发的水汽进入大气,在大气中又凝结形成云,再经云中各微物理过程成为降水落下。这
2、种水分在地球-大气系统中的周转,即是水分循环。大陆和海洋之间的水分循环称为水分的外循环,大陆上和海洋上的循环称为水分的内循环。在水分循环中,云和降水起着关键作用。2、影响地球辐射平衡和能量平衡云一方面反射太阳辐射,同时又吸收地球所发射的红外辐射。在地球的能量收支中,云的作用很大。(1)云对行星反照率的贡献很大;(2)在向空间发射的红外辐射中,云所发射的又占了一定的比例;(3)潜热的释放要依赖于云。Cloud20%3、湿沉降4、大气中液相化学反应床5、影响大气的垂直输送6、雷暴影响全球大气电平衡过程7、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对象人工影响天气的试验研究直接驱动了云和降水物理的发展,它为探索人工影响天气
3、的原理和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不得不重视云。例如,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假设地球气候系统受到一个强迫,使用不同云参数化方案的全球气候模式(GCM)所得到的气候系统对该强迫的响应差异很大。尽管自然界只有一个真理,但其结果是:CO2加倍后的增温量相差2倍以上(differsmorethanafactorof2)。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不同GCM对云及其反馈过程处理方法的差异。在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式中,对云的处理是最重要的误差和不确定性的来源(Randalletal.,2006)。因此,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CRP)-美国气候变化初步研究(USCCRI,2001)所确定的最优先解决
4、的问题,要么与云直接相关,要么与云-辐射相互作用相联系。在预测任何未来潜在气候变化时,云是造成其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之一(Wielickietal.1995;Houghtonetal.2001,Randalletal.2007)。云科学在逐步形成,它包括:n 云物理学(云雾降水物理学的简称)n 云气候学n 云化学(大气化学)n 云电学(大气电学)n 人工影响云和降水云物理学即云、雾和降水物理学,它是以大气热力学和大气动力学为基础,研究大气中水分在各阶段所经历的物理过程,具体而言,就是研究云、雾和降水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是大气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按研究对象尺度的大小,云物理学可分为宏
5、观云物理学和微观云物理学二部分。前者研究云体的宏观特征以及云体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后者研究云体的组成元素云粒子(包括云滴和冰晶)和降水粒子(雨、雪和冰雹等)所经历的凝结(华)、碰并和蒸发等过程。其尺度仅10-5100cm。前者主要是大气动力学问题,后者则更多的是水汽的相变热力学和气溶胶学问题。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云物理学的研究虽然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约是在20世纪的40年代,这与当时微波天气雷达、探测飞机的应用以及一些云室和高山云雾观测站的建立是密不可分的。20世纪4060年代,云和降水的研究重点在于微物理学;其后,云的动力学研究也得到了深入的开展。在20世
6、纪后期,云和降水物理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1)有了更多更先进的探测手段,对多类云和降水开展了一系列外场综合观测分析研究;(2)在实验室内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开展了云和降水的微物理过程、动力过程及云与环境场相互作用等的数值试验及模式研究。云动力学定义、内容和方法1.1.1定义研究云雾中的动力、热力过程及云雾演变机理。(1)云动力的重要性云雾中的动力、热力过程为微观云物理过程提供背景,决定性地影响了云质点的数密度、初始大小分布及其物理性质,规定了微物理过程进行的速率、持续时间和空间范围,以及最终降水量的大小,从而影响云体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气流的运动可以使空气温度变化,可以
7、使水汽辐合或辐散,从而可以改变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变化如果使空气由不饱和成为饱和,则有利于水汽的凝结或凝华,导致云粒子的出现。在气溶胶理化特性固定时,过饱和度决定了初始云质点的数密度、初始大小分布。如果空气由饱和成为不饱和,则使云中粒子蒸发或升华。很多微物理过程都与温度、湿度条件有关。例如,某直径的单个云滴、冰晶的质量凝结、凝华增长率与过饱和度、温度有关;冰晶的异质凝冻/凝华核化、云滴的异质冻结核化、雨滴的冻结都与过冷却度有关;云滴的均质冻结核化除了温度还与过饱和度有关;冰晶的Hallett-Mossop繁生机制所发生的温度通常为-8-3。因为冻结过程与温度有关,所以不同温度对应不同相态。一般
8、认为,大于0时对应水滴,在0-10之间对应过冷水滴,-10-38时过冷水滴和冰相粒子共存,低于-38时对应冰相粒子。冰相粒子类别也与温度有关,例如,-12-17,是雪花的一个多发区。原因:一是冰面过饱和度最大的温度,二是产生枝状冰晶的温度,枝叉结构的冰晶相碰容易“钩连”和“攀附”在一起。因此,云雾中的动力、热力场对云雾降水形成、发展和消亡具有重要的作用。(2)云动力的影响因子积云能否发展与产生降雨,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的气象环境条件。气象环境条件是有层次的,有大中尺度天气条件作为直接环境条件的背景。1、大中尺度条件(天气系统、地形)锋面、低压系统、低压槽、切变线等天气系统,以
9、及地形的抬升作用产生垂直运动。云动力学并非把天气系统和地形对云动力的影响作为其核心论题。2、直接环境条件(温湿层结,风切变,气溶胶)温湿层结影响气块净浮力,从而影响云中垂直速度,影响云内降温速度,影响温度。直接环境条件对云动力及云物理的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做得较多。例如,徐华英等利用他们所建立的二维直角坐标非定常积云降水模式研究的大气温度递减率、地面温度和大气湿度对积云降水的影响。他们的结果表明,大气温度递减率较大时,云发展旺盛,云厚较大,所以降雨强度和总降水量都显著增大,但降雨持续时间较短,降水效率略小;地面温度较高时具有较大的降雨强度和总降雨量,而降雨持续时间较短,降水效率较小;从最大降
10、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来看,大气中上层的湿度值影响不大,而大气下层的湿度值对降水的影响却十分明显。湿度越大,降雨量和最大雨强也愈大。看来积云降水的水汽供应主要是否能从温来自云下。从降水效率来看,中上层湿度影响明显,湿度越小,降水效率愈大。湿层结中提取一个或几个决定对流强度的参量,是人们希望解决的问题。过去很多人认为CAPE决定对流强度,但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并不能肯定对流强度就是由CAPE决定的。近几年有人提出抬升凝结高度和冻结高度之间的厚度对对流强度的影响很大。因此,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观测表明,风速的垂直切变对云的发展是有影响的。Browning,Marwitz等人指出,一种强烈
11、冰雹云常常形成于风在垂直方向有较强切变的环境中。在温带地区,一般水汽的含量在中低空大,而风速垂直切变在高空急流附近最大,因此有人认为,对流云在中低空主要靠凝结潜热维持,在高空则有盛行风供给能量。但是当风切变很大时对冰雹云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黄美元等对昔阳地区42块冰雹云的分析表明:比较强烈的冰雹云多出现在中等强度的环境风切变条件下,风切变值多在3.04.0m.s-1.km-1,大多数较弱的冰雹云是发生在较弱的风切变环境中,平均值为2.2m.s-1.km-1,观测到很强的风切变并不有利于冰雹的形成。1973年Schlesinger用二维非定常模式研究了低层湿度和中层风切变对积云发展的影响。模拟结果
12、表明,在湿度很大的情况下,风切变愈大,云发展愈持久,云湿度较小的情况下,强切变并不能支持一个持久的风暴,这时中等强度的风切变条件下云发展得最持久。在低湿度强切变时,所形成的云最弱,生命时间最短。徐华英等在1985年研究了风切变对积云降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各种大气层结下,线性风切变的存在都是使云发生倾斜,对积云降水发展起到减弱的作用。总的来说,层结不稳定时,风切变对积云降水发展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云倾斜较小,降水量的减少也最小。低层适当强度的切变风使得积云发展峰值强度减弱,但有利于维持低层稳定持久的水汽供应源,使积云生命史大大加长,地面降水总量大幅度提高,雨区扩大,峰值雨强减小。(见黄美元
13、和徐华英,1999)3、物理过程:辐射过程,云微观过程,云合并和分裂过程在云层形成后,由于云体的长波辐射很强,云顶强烈冷却,可使云层加厚,并在地面长波辐射使云底增暖的联合作用下使云层内形成不稳定层结而使云变形,层状云系中夜间有时会激发对流云活动,一些强对流风暴系统夜间常常加强或猛烈发展与云顶辐射冷却效应有关。微物理过程对热力、动力过程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云和降水粒子的凝结和凝华、蒸发和升华改变了水汽含量,所伴随的相变潜热的释放和吸收,提供了重要的热源和热汇,它极大地影响了云(特别是对流云)内外空气的运动。降水粒子的拖曳作用,又常常是促使云体消散、崩溃的重要因素。1.1.2内容一、在云发生发展过程
14、中,云中气流、热力场的演变规律二、各种影响因子对云动力的影响例如,温湿层结、风切变、云微物理过程对云动力的影响研究对象所涉及尺度跨度很大,从0.1m到1000km1.1.3方法一、云雾探测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双多卜勒、双波长、测雨雷达气象飞机下投式探空仪通过探测可以获得有关云雾的感性认识,其研究成果往往可以为云与降水的数值模拟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物理依据。云雾探测研究至今仍是薄弱环节,主要问题:探测手段本身的问题;探测资料的处理问题。二、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云行为的物理或数值框架就是云模式。利用云模式或中尺度模式(预报量中包含有云微观变量)再现云降水过程叫云降水数值模拟。1.1 数值模式中许多参数具有主
15、观人为性。云动力学发展简史1.2.1理论研究和观测研究一、始于20世纪40年代积云的经典气块理论到夹卷理论,雷暴三阶段模型。1946-1947年美国雷暴研究计划和气团雷暴发展三阶段模型(Byers-Braham);二、50年代初,提出动力夹卷理论同时根据室内实验的结果,指出夹卷率与对流单体的半径成反比.在湍流夹卷和动力夹卷假说基础上,提出了对流云发展的气块模式和气柱模式。三、60年代,指出环境风的垂直切变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稳定持久的强风暴系统,并提出了强风暴的三维结构模式。四、70年代初,美国为了验证建立在累积带理论基础上的“竞争场”防雹原理而开展的“国家冰雹研究计划”(NHRE),还有“科罗拉
16、多联合冰雹计划”,美国和加拿大合作的“阿尔伯塔冰雹研究计划”。1979年为研究龙卷、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而在美国中部开展的“强风暴和中尺度试验”计划(SESAME)五、1981年5月-8月在美国西北部对流云降水协作试验CCOPE是为了研究对流风暴的降水效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动力过程与微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T-28型装甲飞机,可测云内运动场的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特别是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和各种遥感仪器。如可测冰雹的双波长雷达,能辨认出非球形固体降水质点的偏振光雷达,监测龙卷等强风暴源的灵敏微压计以及激光、微波探测计,声波探测器等。1.2.2数值模拟1.2 60年代以来,云数值模拟研究发展很快。先
17、后出现了一维、二维和三维云模式。一维模式只考虑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布;二维模式分为“轴对称”和“面对称”两大类。轴对称模式使用空间柱坐标系并假定物理量不随方位角变化,二维面对称模式采用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并假定物理量在某一水平轴方向(一般取y轴)无变化。三维模式: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积云动力学成果简介第三章积云对流和强风暴的动力结构第四章积云动力学方程组第五章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1.3 第六章积云降水数值模式及模拟主要参考书1.叶家东,李如祥编著.积云动力学.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2.Cotton,W.R.,andR.A.Anthes著.叶家东等译.风暴和云动力学.气象出版社,1993
18、3.黄美元,徐华英.云和降水物理.科学出版社,19994.RobertA.Houze,Jr.CloudDynamics.AcademicPress,1993雾、层状云动力学(不要求)2.1雾的概念及动力学雾的危害 雾对交通的危害最为直接浓雾往往造成高速公路汽车追尾相撞,航班延误甚至发生空难,海上轮渡停航甚至相撞,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雾使电网发生污闪,造成大面积供电中断事故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受到雾中污染物和水分影响,常常发生污闪,造成停电事故。 雾降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雾中污染物含量高,尤其是酸雾,可导致植株出现斑点、叶片黄化,最终使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雾缩短了日
19、照时数,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了绿色植物的光合效率 雾严重损害人体健康雾日的逆温,使污染物积聚;雾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毒性更大。国外雾研究现状 雾的系统观测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从天气学分析到微物理特征测量目前:新的观测仪器设备 雾水化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成分测量逐步发展到雾中化学过程目前:液相、气相化学反应 雾的数值模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辐射雾到平流雾;从物理过程到加入化学过程目前:多种物质、多种过程相互作用 雾的预测预警始于20世纪初从天气学方法到数值预报方法目前:以数值预报为主,包含详细物理化学过程 雾的人工消除始于20世纪40年代从加热法到利用雾形成发展微物理机
20、制目前:以人工消冷雾为主国内雾研究现状 雾的系统观测始于20世纪60年代天气学分析和微物理观测同时起步 雾水化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化学特征测量为主 雾的数值模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维到多维,物理过程为主 雾的预测预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天气分析方法为主 雾的人工消除始于20世纪80年代方法多种,试验为主2.1.1雾的定义及分类定义:雾是水汽凝结(华)物悬浮于大气边界层内,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km以下时的一种天气现象。雾的厚度薄的不到1m,厚的可达几百米。分类:分类方法有多种,例如,天气学分类法,发生学分类法,温度分类法,相态分类法,地域分类法 天气学:气团雾和锋面雾(锋前、锋区和
21、锋后三类) 发生学: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 温度:暖雾(温度高于0)和冷雾(温度低于0) 相态:水雾、冰雾和(冰、水)混合雾三类; 地域:海雾、陆雾、海岸雾、湖泊雾、山谷雾、极烟和都市雾等。2.1.2 各种雾形成的宏观过程辐射雾: 陆地上最为多见,大都出现于后半夜,日出后消散,强度大的可持续到午后。 辐射雾由地面和大气辐射冷却而形成。地面和贴地层空气的辐射降温率可达10/h左右,如果空气湿度大,就会有雾形成。雾形成之后,降温中心将逐渐抬升而位于雾的上部,地面则因雾层覆盖增强了向下辐射而使有效辐射减小,不再降温。大陆上秋冬二季的高压天气系统内最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平流雾: 当暖湿空气移行于冷下
22、垫面时,空气因湍流将热量输送给下垫面而降温,温度低于露点时就有雾形成。这种由平流冷却而形成的雾称为平流雾。我国冬季沿海是平流雾的多发区。此时,陆地冷而海洋暖,当气流自海洋向陆地运动时,就形成了产生平流雾的良好条件。蒸发雾: 又称蒸汽雾,在极地称极烟。当冷空气移行在暖水面上使暖水面上的蒸汽凝结形成。 秋季陆上小水域(池塘、湖、河和沼泽地等)上的晨雾是夜间陆地上空气辐射冷却后移到暖水面(水体热容量大,不易冷却)上形成的蒸发雾,又称湖泊雾;河谷地区、夜间坡地上辐射冷却形成的冷空气流至河面生成的河谷雾,沿海陆地或岛屿夜间辐射冷却生成的冷空气以陆风形式移至暖海面上形成的岸滨雾,皆为蒸发雾。尺度更大的蒸发
23、雾是由冬季大陆流出的冷空气到达暖洋面或者海洋极地空气流向中纬暖洋面时产生,其水平范围可达上千km。2.1.3辐射雾的热力结构(黄建平等,1998)最大的温度、湿度梯度出现在雾顶附近。雾区为相对湿度的高值区,同时又是比湿的低值区。成熟阶段,底部为绝对不稳定,中上部接近中性层结,雾顶逐渐趋于稳定。消散阶段,雾体已抬高演变为层云,云底下整个气层的温度递减率趋于湿绝热递减率(0.6/100m),近似中性层结。2.1.4辐射雾动力学(见Cotton和Anthes)一、辐射冷却的作用1、在辐射雾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辐射雾是从地面的强辐射冷却开始的。按照Taylor(1917)指出的,夜间晴空、微风和高的相对湿
24、度有利于辐射雾。辐射冷却地面,然后地面通过传导,冷却与其相邻接的空气。此外,在湿空气中的净辐射通量密度也是重要的。Brown和Roach(1976)的结论是,气体辐射冷却对考虑雾在几个小时的观测时间尺度上的形成是必要的。2、在雾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旦雾在上空形成,则雾顶部的净辐射通量密度会增大雾顶部及其上部的稳定度,而雾内部和其下部的稳定递减率减小。结果造成冷的雾气和其下部接近饱和的晴空垂直混合,从而使雾向下扩展;在雾顶部的辐射冷却也使液水含量增大,并使雾区能见度降低,这常常也使雾向上扩展。辐射对雾中各个水滴的大小也是重要的。Roach(1976)和Barkstrom(1978)在球形水滴的热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力学 讲义 演示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