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长度测量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长度测量基础.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长度测量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6页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测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测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也就是将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也就是将被测量与标准的单位量进行比较,确定其比被测量与标准的单位量进行比较,确定其比值的过程。若被测量为值的过程。若被测量为L,计量单位为,计量单位为u,确,确定的比值为定的比值为q,则测量可表示为,则测量可表示为 L=qu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被测量、计量单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被测量、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含测量器具)和测量精度等位、测量方法(含测量器具)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四个要素
2、。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6页被测量与测量精度被测量在机械精度的检测中主要是有关几何精度方面的被测量在机械精度的检测中主要是有关几何精度方面的参数量参数量.测量对象包括长度、角度、几何形状、相互位置和表面粗测量对象包括长度、角度、几何形状、相互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等几何参数。糙度等几何参数。测量的精度是指这些几何参数的精度。几何量精度设计的测量的精度是指这些几何参数的精度。几何量精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使机械产品能够满足几何参数互换性的要求。主要任务是要使机械产品能够满足几何参数互换性的要求。本次课主要论述几何量的基本概念,有关几何量精度的基本本次课主要论述几何量的基本概念,有关几何量精度的基本术语
3、和定义,长度即线性尺寸精度。简述角度尺寸精度。术语和定义,长度即线性尺寸精度。简述角度尺寸精度。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6页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简称单位)是以定量表示同种量的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计量单位(简称单位)是以定量表示同种量的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我国规定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定量。我国规定采用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制”。它是由一组选定的基本单位和由定义公式与比例因数确定的导出单。它是由一组选定的基本单位和由定义公式与比例因数确定的导出单位所组成的。如位所组成的。如“米米”、“千克千克”、“秒秒”、“安安”等为基本单位。等为基本单位。机械工程中常用
4、的长度单位有机械工程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毫米”、“微米微米”和和“纳米纳米”,常用的角度单位是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常用的角度单位是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度度”、“分分”、“秒秒”和国际和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弧度弧度”、“球面度球面度”。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单位必须以物质形式来体现,能体现计量单位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单位必须以物质形式来体现,能体现计量单位和标准量的物质形式有:光波波长、精密量块、线纹尺、各种圆分和标准量的物质形式有:光波波长、精密量块、线纹尺、各种圆分度盘等度盘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6页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测量方法是根据
5、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广义地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广义地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量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者)的总和。(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者)的总和。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应该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如材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应该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如材料硬度、外形尺寸、生产批量、制造精度、测量目的料硬度、外形尺寸、生产批量、制造精度、测量目的等)和被测参数的定义来拟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器等)和被测参数的定义来拟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器具和规定测量条件,合理地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具和规定
6、测量条件,合理地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6页二、尺寸传递在国际单位制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名称是“米”,其单位符号为“m”。“米”的定义于18世纪末始于法国,当时规定“米等于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19世纪“米”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188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从国际计量局订制的30根米尺中,选出了作为统一国际长度单位量值的一根米尺,把它称之为“国际米原器”。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又更新了米的定义,规定:“米”是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行进路程的长度。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6页(一)量块及其
7、传递系统量块的作用作为长度基准的传递媒介生产中被用来检定和校准测量工具或量仪相对测量时用来调整量具或量仪的零件。可以直接用于精密测量、精密划线和精密机床的调整。量块的构成:用铬锰钢等特殊合金钢或线膨胀系数小、性质稳定、耐磨以及不易变形的材料构成形状有长方体和圆柱体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6页量块的精度:制造精度分为6级,即00、0、1、2、3和K“级”。检定精度分为6级,即1、2、3、4、5、6“等”量块的选用:量块是定尺寸量具,一个量块只有一个尺寸。为了满足 一定尺寸范围的不同要求,量块可以利用粘合性组合使用。我国成套生产的量块共有17种套别。每套的块数为91、83、46、12、10、8、6
8、、5等。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6页例: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选取尺寸为67.385mm的量块组。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6页角度的传递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6页三、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分类标准量具: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极限量具: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检验量具:指量具、量仪和定位元件等组合的一种专用的检验工指量具、量仪和定位元件等组合的一种专用的检验工具。具。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6页计量量具:固定刻线量具:具有一定刻线,在一定范围内能直
9、接读出被测量数值的固定刻线量具:具有一定刻线,在一定范围内能直接读出被测量数值的量具。量具。游标量具:直接移动测头实现几何量测量的量具游标量具:直接移动测头实现几何量测量的量具微动螺旋副式量仪:用螺旋方式移动测头微动螺旋副式量仪:用螺旋方式移动测头机械式量仪:用机械方法来实现被测量的变换和放大机械式量仪:用机械方法来实现被测量的变换和放大光学式量仪:用光学原理来实现被测量的变换和放大光学式量仪:用光学原理来实现被测量的变换和放大气动式量仪:以压缩气体为介质,将被测量转换为气动系统状态气动式量仪:以压缩气体为介质,将被测量转换为气动系统状态的变化的变化电动式量仪:将被测量变换为电量,通过对电量的
10、测量来实现几何量测电动式量仪:将被测量变换为电量,通过对电量的测量来实现几何量测量的量仪。量的量仪。光电式量仪:利用光学方法放大或瞄准,通过光电元件再转换为光电式量仪:利用光学方法放大或瞄准,通过光电元件再转换为电量进行检测电量进行检测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6页测量方法按所测之量是否为要测这量按所测之量是否为要测这量直接测量:直接从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欲测之量直接从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得到欲测之量的数值或对标准值的偏差。的数值或对标准值的偏差。间接测量:测量有关量,并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式,求测量有关量,并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式,求得欲测之量的数值得欲测之量的数值。按零件上同时测得被测参数
11、的多少按零件上同时测得被测参数的多少综合测量:测量零件几个相关参数的综合效应或综合测量零件几个相关参数的综合效应或综合参数,从而综合判断零件的合格性。参数,从而综合判断零件的合格性。单项测量:即单独地彼此没有联系地测量零件的单项参即单独地彼此没有联系地测量零件的单项参数。数。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6页按被测工件表面与量仪之间是否有机构作用的测量力按被测工件表面与量仪之间是否有机构作用的测量力接触测量:计量器具测头与工件被测表面直接接触。计量器具测头与工件被测表面直接接触。非接触测量:计量器具的敏感元件与被测工件表面不直接接计量器具的敏感元件与被测工件表面不直接接触。触。按技术测量在机械制造
12、工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动测量:零件加工完成后进行的测量。零件加工完成后进行的测量。主动测量:零件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零件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6页按被测工件在测量时所处状态分类:按被测工件在测量时所处状态分类:静态测量:测量时被测零件表面与计量器具测头处于静止状态。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零件表面与计量器具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或测量过程是模拟零件在工件或加工时的运动状态,它能反映生产过程中被测参数的变化过程。按测量中测量因素是否变化分类按测量中测量因素是否变化分类:等精度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决定测量精度的全部因素或条件不变。不等精度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决定测量精度的全部因
13、素或条件可能完全改变或部分改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6页按测量结果的读数值不同分类:按测量结果的读数值不同分类:绝对测量:测量时从计量器具上直接得到被测参绝对测量:测量时从计量器具上直接得到被测参数的整个量值。数的整个量值。相对测量:在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读得的是被相对测量:在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上读得的是被测之量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值。测之量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值。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6页四、常用术语标尺间距:标尺间距:标尺分度值:标尺分度值:测量范围测量范围灵敏度灵敏度稳定度稳定度鉴别力阈鉴别力阈分辨力分辨力可靠性可靠性测量力测量力量具的标称值量具的标称值计量器具的示值计量器具的示值量具
14、的示值误差量具的示值误差计量仪器的示值误差计量仪器的示值误差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允许误差允许误差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6页七、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1、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即测得值减去被测之量的直值所得的代测量误差即测得值减去被测之量的直值所得的代数差。数差。极限误差:极限误差:所定义的测量误差为绝对误差。所定义的测量误差为绝对误差。而绝对误差与被测之量的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而绝对误差与被测之量的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可用来判断计量器具的精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可用来判断计量器具的精确度。确度。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6页2、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系
15、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与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按某一确定规律变绝对值与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化的误差。常值系统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常值系统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误差。量值时,其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变值系统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量值时,其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
16、差的绝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与符号均不定。对值与符号均不定。粗大误差:粗大误差: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6页精度:精密度精密度形容随机误差的影响。正确度正确度形容系统误差的影响。准确度准确度形容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6页3、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四个特点: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和抵偿性。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6页随机误差的评定指标数学公式标准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6页随机误差的评定指标算术平均值:残余误差: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6页误差落在区间 之内,其概率为随机误
17、差的极值:由残余误差求标准偏差的估算值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6页对随机误差的处理:计算测量列算术平均值计算测量列中任一测得值的标准偏差(估算值)计算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估算值。确定测量结果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6页4、系统误差定值系统误差的发现与消除 不能从系列测得值的处理中揭示,只能通过另外的实验对比方法去发现。变值系统误差的发现与消除:有可能从系列测得值的处理和分析观察中提示。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6页误差修正法误差抵偿法误差分离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6页5、粗大误差3准则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6页6、函数误差(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间接测量就是根据测得的弦长l
18、和弓高h按它们与轴直径D的函数关系算出被测轴的直径。从误差的角度来说,就是研究当弦长和弓高有误差时,如何估算函数D的误差。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46页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算术平均值:由于是等精度测量: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46页若尺寸 求直径求直径D的测量误差和测量极限误差的测量误差和测量极限误差解: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46页用弦高法测量圆柱体的直径,直接测量的尺寸为用弦高法测量圆柱体的直径,直接测量的尺寸为H和和S,设测量的尺寸,设测量的尺寸H=10mm,H=0.01mm,limH=3.5 m,S=4
19、0mm;S=0.02mm,lims=4 m,求直径,求直径D的测量结果。的测量结果。解解(1)确定间接测量的函数关系计算直径)确定间接测量的函数关系计算直径D。(2)计算系统误差)计算系统误差D 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46页(3)计算直径的极限测量误差:(4)测量结果: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46页三个量块的实际尺寸和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 试计算这三个量块组合后的尺寸和测量不确定度。解: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46页例:测量小轴直径。设系统误差已消除,得到一系列等精度测得值:25.0360,25.0365,25.0362,25.0364,25.0367,25.0363,25.0366,25.0363,25.0366,25.0364(单位:mm),求小轴直径。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4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4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46页P229,8题方案1:L=L1+(d1+d2)/2方案2:L=L2-(d1+d2)/2方案3:L=(L1+L2)/2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46页方案1: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46页八、计量器具的选择(一)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1、按被测工件的部位、外形及尺寸来选择计量器具。2、按被测工件的公差来选择计量器具。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46页(二)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内缩方式不内缩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46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