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代官制精选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古代历代官制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历代官制精选PPT.ppt(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国古代历代官制第1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周礼周礼所谓所谓“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体国经野,设官分职”。封建社会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完备的封建逐渐形成完备的封建职官职官制度。制度。(出现)阶级(出现)阶级 (形成)国家形成)国家 (形成)政权(形成)政权 (构建)官制(构建)官制第2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历代官制历代官制一、秦汉及以前朝代官制一、秦汉及以前朝代官制二、魏晋南北朝官制二、魏晋南北朝官制三、隋唐官制三、隋唐官制四、宋辽金元官制四、宋辽金元官制五、明清官制五、明清官制第3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一、秦汉及以前朝代官制一、秦汉及以前朝代官制夏、商、
2、西周、春秋战国、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秦、两汉第4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夏朝(一)夏朝夏王(自称夏王(自称“帝帝”)中央:相、卿士、卜、祝、史、师中央:相、卿士、卜、祝、史、师地方:侯、伯地方:侯、伯朝廷:朝廷:“六卿六卿”史记史记夏本纪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六军,其将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也。皆命卿也。”尚书尚书甘誓甘誓:启与有扈氏: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乃召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六卿。”车正:主管造车的官车正:主管造车的官左传左传定公元年定公元年记载:记载:“薛之皇祖奚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庖正:主管膳食的官庖正:主管
3、膳食的官 左传左传哀公元年哀公元年记载,少康为夏王前,曾记载,少康为夏王前,曾做诸侯有仍氏的牧正,后来又逃到有虞氏那里做庖正。做诸侯有仍氏的牧正,后来又逃到有虞氏那里做庖正。牧正:主管畜牧的官牧正:主管畜牧的官 司法官员、瞽(乐官)、啬夫司法官员、瞽(乐官)、啬夫第5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夏夏禹禹、夏夏桀桀第6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二)商朝(二)商朝内廷官:内廷官:宰宰、臣臣(主要处理商王的私人事务,包括其私人领地、以及王官内(主要处理商王的私人事务,包括其私人领地、以及王官内部的管理等)部的管理等)宰宰史记史记殷本纪殷本纪记载,殷记载,殷高宗武高宗武丁,丁,“三年不言,政事
4、决于三年不言,政事决于冢冢宰宰”。臣(农耕、臣(农耕、内廷供奉内廷供奉、祭祀祭祀、警卫警卫、管理商王私人、管理商王私人军队军队)外廷官:尹、卜、作册(处理国家事务的外廷官:尹、卜、作册(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官员)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卜(负责占卜之事)卜(负责占卜之事)作册作册(与后世的史相当,负责记录的官吏)(与后世的史相当,负责记录的官吏)武官:亚服(统帅军队,有亚,多亚,大亚之分)武官:亚服(统帅军队,有亚,多亚,大亚之分)射射(统帅(统帅弓箭手)弓箭手)犬犬(负责商王的田猎)(负责商王的田猎)戍戍(要地驻屯军长官)等(要地驻屯军长官)等第7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
5、期一第第一一代代国国君君 商商汤汤第8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宰宰相相 伊伊尹尹第9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三)西周(三)西周“三公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天子的顾问):太师、太傅、太保(天子的顾问)“卿士寮卿士寮”卿士(最高政务官,总理行政、军事、外事)卿士(最高政务官,总理行政、军事、外事)司徒(掌土地和农人)、司空(掌百工职事)、司马(掌军赋军政)司徒(掌土地和农人)、司空(掌百工职事)、司马(掌军赋军政)、司士(掌版籍爵禄)、司寇(掌刑罚)、大行人等、司士(掌版籍爵禄)、司寇(掌刑罚)、大行人等“太史寮太史寮”太史(掌历法记事)、内史、御史、太卜(掌占卜)、乐师等太史(
6、掌历法记事)、内史、御史、太卜(掌占卜)、乐师等宰或太宰(总揽朝政),其下有膳夫、缀衣、太仆、趋马等。宰或太宰(总揽朝政),其下有膳夫、缀衣、太仆、趋马等。负责王宫警卫的称师氏,卫士称虎贲,近侍称小臣,宦者称寺人。负责王宫警卫的称师氏,卫士称虎贲,近侍称小臣,宦者称寺人。第10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第11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周周武武王王第12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四)春秋时期(四)春秋时期执政(总领国政)、司徒(治民官)、司执政(总领国政)、司徒(治民官)、司马(治军官)、司寇(掌刑狱)、司空马(治军官)、司寇(掌刑狱)、司空(掌土地及建筑)(掌土地及建筑)史官:太
7、史、内史史官:太史、内史乐官:太师乐官:太师祭祀之官:太祝祭祀之官:太祝外交官:行人外交官:行人第13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五)战国时期(五)战国时期相(或丞相)相(或丞相):中原最高行政长官中原最高行政长官将(或将军)将(或将军):最高军事长官最高军事长官御史(管理文书及记事)、司寇、内史(掌国家租税、御史(管理文书及记事)、司寇、内史(掌国家租税、钱谷与财政收支)、少府钱谷与财政收支)、少府楚国别具一格:楚国别具一格:国君:王国君:王中原诸侯国国君:公、侯、伯、子、男中原诸侯国国君:公、侯、伯、子、男行政长官:令尹行政长官:令尹军事长官:司马(战国时改为柱国)军事长官:司马(战国
8、时改为柱国)监狱长官:司败监狱长官:司败第14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楚楚国国令令尹尹 春春申申君君 第15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范范蠡蠡(l)第16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六)秦朝(六)秦朝“三公三公”:丞相(掌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事)御史:丞相(掌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兼秘书,相当于副丞相)大夫(掌监察兼秘书,相当于副丞相)“九卿九卿”:奉常(掌祭祀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奉常(掌祭祀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卫尉(掌警卫)、太仆(掌车马)、廷尉(掌门)、卫尉(掌警卫)、太仆(掌车马)、廷尉(掌刑罚)、典客(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务)、宗正(掌
9、刑罚)、典客(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务)、宗正(掌皇族事物)、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税收)皇族事物)、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税收)地方官职:地方官职:主要行政区:主要行政区:郡郡(长官:郡守)(长官:郡守)第17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第18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秦秦始始皇皇第19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商商鞅鞅第20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武武将将蒙蒙恬恬第21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兵兵马马俑俑第22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七)两汉七)两汉太师太师、太傅太傅、太保太保(“三公三公”之上,大官荣誉头衔,并非实职)之上,大官荣誉头衔,并非实职)汉
10、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太尉太尉太司马太司马西汉末:西汉末:丞相丞相 大司徒大司徒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大司空大司空“九卿九卿”:奉常改太常:奉常改太常 郎中令改光禄勋郎中令改光禄勋 廷尉改大理廷尉改大理 典客改大典客改大鸿胪鸿胪 治粟内史改大司农治粟内史改大司农 增设官职:增设官职:将作大匠(负责修建宫室宗庙)将作大匠(负责修建宫室宗庙)水衡都尉(负责管理山林园囿)水衡都尉(负责管理山林园囿)詹事(负责太子事物)詹事(负责太子事物)执金吾(负责京师治安)等。执金吾(负责京师治安)等。郎官:议郎、中郎、侍郎、郎中郎官: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太中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博士太中大夫、中大夫(
11、光禄大夫)、谏大夫、博士第23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汉汉武武帝帝第24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汉朝汉朝 日南尉丞官员印章日南尉丞官员印章第25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汉汉代代出出土土玉玉官官员员跪跪像像第26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二、魏晋南北朝官制二、魏晋南北朝官制曹魏、吴蜀、晋代、南北朝 第27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曹魏:曹魏:丞相丞相 司徒,中书监及中书令(皇帝的秘书长),御史台司徒,中书监及中书令(皇帝的秘书长),御史台(掌监察)(掌监察)吴蜀:仍设宰相吴蜀:仍设宰相晋代:晋代:“八公八公”:太宰、太师、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大司马、:太宰、太师、太
12、傅、太保、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大将军“三省三省”:尚书省(最高政务机关)中书省(掌典文书)门下省:尚书省(最高政务机关)中书省(掌典文书)门下省(尽规献纳,纠正阙违)(尽规献纳,纠正阙违)南北朝:与两晋大致相同南北朝:与两晋大致相同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大臣和地方官的重要僚属: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大臣和地方官的重要僚属:主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主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参军(秘书或参谋)等参军(秘书或参谋)等第28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宰宰相相们们第29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魏魏晋晋南南北北朝朝 官官服服第30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三、隋唐官制三、隋唐官制隋、唐第31页,
13、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 “三师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不关事,纯属荣誉职):太师、太傅、太保(不关事,纯属荣誉职)“三公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参议国家大事,无实权):太尉、司徒、司空(参议国家大事,无实权)“五省五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三台三台”: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御史中丞二,御史若干):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御史中丞二,御史若干)都水台(掌水利、水运,主官为都水使者)都水台(掌水利、水运,主官为都水使者)谒者台(掌通政)谒者台(掌通政)“九寺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常寺、光禄寺、
14、卫尉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以上主官都为卿)、国子寺(掌学校,主官为祭酒)、太府寺(以上主官都为卿)、国子寺(掌学校,主官为祭酒)、将作寺(主官为大将)将作寺(主官为大将)(一)隋朝(一)隋朝第32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第33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文文官官俑俑第34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隋隋朝朝归归附附的的官官僚僚马马三三宝宝第35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隋隋朝朝宦宦官官第36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上朝图上朝图第37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隋隋朝朝官官服服第38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宰相:唐代称宰相:唐代称右相右相、凤阁令、凤阁令
15、、紫微令紫微令等。等。三省六部三省六部(中书省(中书省 门下省门下省 尚书省)尚书省)尚书省尚书省 :吏部:掌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吏部:掌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户部:掌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户部:掌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礼部:掌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礼部:掌礼仪、祭祀、科举、学校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全国司法行政刑部:掌全国司法行政工部:掌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工部:掌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每部设尚书(部长)一人,侍郎(副部长)二人每部设尚书(部长)一人,侍郎(副部长)二人每部之下设四司,每
16、司设郎中(司长)一人,员外郎(副司长)一人,主事(处长)若干每部之下设四司,每司设郎中(司长)一人,员外郎(副司长)一人,主事(处长)若干(二)唐朝(二)唐朝第39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五监五监”:国子监(学校教育):国子监(学校教育)少府监(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少府监(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将作监(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将作监(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军器监(军器制造、保管、发放)军器监(军器制造、保管、发放)都水监(河渠、津梁、堤堰)都水监(河渠、津梁、堤堰)新设:新设:殿中省(管理皇帝日常生活)主官:殿中监殿中省(管理
17、皇帝日常生活)主官:殿中监翰林院(代皇帝起草文件,无实权)翰林学士翰林院(代皇帝起草文件,无实权)翰林学士地方长官:地方长官:观察使观察使(监察区使者)(监察区使者)节度使节度使(军事、行政、督察)(军事、行政、督察)第40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翰林学士翰林学士第41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翰翰林林学学士士官官服服第42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唐唐朝朝官官服服第43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第44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女女官官第45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四、宋辽金元官制四、宋辽金元官制宋、辽、金、元第46页,讲稿共91张,创作于星期一宰相:同平章事(首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历代 官制 精选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