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优秀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第1页,本讲稿共35页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http:/1.202.129.170:81/测试网 http:/1.202.129.170:89/第2页,本讲稿共35页依据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1版)版)(1)符合符合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判断标准,或抗体确认试验阳性判断标准,或(2)符合符合HIV感染感染VCT替代检测策略阳性判断标准替代检测策略阳性判断标准(HIV高流行地区高危人群的高流行地区高危人群的VCT检测检测)1818个月以内婴幼儿个月以内婴幼儿只登记、随访,暂不做疫情报告;只登记、随访,暂不做疫情报告;只有确切判断为只有确切判
2、断为HIVHIV感染者才能报告。感染者才能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报告标准)报告标准第3页,本讲稿共35页依据依据HIV/AIDS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0GB1600019951995)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PS 293-2008WPS 293-2008)uHIV抗体确认阳性和抗体确认阳性和CD4200/mm3 或或u HIV抗体确认阳性和至少一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成人:抗体确认阳性和至少一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成人:C组组临床表现;小儿:临床表现;小儿:F组临床表现)组临床表现)
3、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S)报告标准)报告标准第4页,本讲稿共35页1 相关信息收集表相关信息收集表和门诊日志填写和门诊日志填写 2 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及及附卡附卡报告报告 3 个案随访表个案随访表4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疫情报告内容疫情报告内容第5页,本讲稿共35页首诊医生开具首诊医生开具HIV抗体检测化验单前,需了解患者的个抗体检测化验单前,需了解患者的个人联系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在门诊日志中详细记录其人联系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在门诊日志中详细记录其电电话号码、现住址和接触史话号码、现住址和接触史,不得漏项。,不得漏项。在
4、初筛试验阳性时,应填写在初筛试验阳性时,应填写相关信息收集表相关信息收集表,不,不得漏项。对于符合报告标准的感染者或病人按要求进行网络得漏项。对于符合报告标准的感染者或病人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相关信息收集表相关信息收集表和门诊日志填写和门诊日志填写 第6页,本讲稿共35页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于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于24小时内收集小时内收集传传染病报告卡染病报告卡及及附卡附卡并网络报告。并网络报告。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将上述小时内将上述两卡上报至辖区的疾控中心,并登记备案。县级疾控两卡上报至辖区的疾控中心
5、,并登记备案。县级疾控中心收到上述两卡后,应于中心收到上述两卡后,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及及附卡附卡报告报告第7页,本讲稿共35页传染病报告卡第8页,本讲稿共35页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第9页,本讲稿共35页如果确认报告单上姓名为假名,经核查应予以订正。如果确认报告单上姓名为假名,经核查应予以订正。网络报告应报告真实姓名,在备注说明确认报告单网络报告应报告真实姓名,在备注说明确认报告单上姓名。上姓名。必须填写身份证号、详细现住址等确切的联系方式,以必须填写身份证号、详细现住址等确切的联系方式,以便于随访管理。便于随访
6、管理。病例报告姓名的填报第10页,本讲稿共35页对于感染者(对于感染者(HIV)的报告,要求在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报告,要求在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上选择艾滋病,在旁边备注上选择艾滋病,在旁边备注HIV,以避免,以避免HIV误报为艾误报为艾滋病。(因目前传染病报告卡无滋病。(因目前传染病报告卡无HIV选项)选项)CD4200/mm3应订正为艾滋病(应订正为艾滋病(AIDS)。)。疾病名称的选择第11页,本讲稿共35页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病例:)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S):):在在 HIV抗体阳性前提下:抗体阳性前提下:根据根据
7、CD4细胞检测数诊断的病例选择细胞检测数诊断的病例选择“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的病例选择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的病例选择“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无论感染者或病人都不能选择无论感染者或病人都不能选择“疑似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采供血机构在采供血机构在ELISA结果阳性时,只能选择结果阳性时,只能选择“阳性检测阳性检测”。病例分类的填报病例分类的填报第12页,本讲稿共35页发病日期:发病日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填写首次发现抗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日期;)填写首次发现抗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日期;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
8、S)填写本次就诊日期。)填写本次就诊日期。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诊断日期诊断日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填写确认试验检测日期;)填写确认试验检测日期;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S)填写本次确诊日期;)填写本次确诊日期;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HIV第二次初筛阳性结果的检出日期。第二次初筛阳性结果的检出日期。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的填报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的填报第13页,本讲稿共35页已报告过的感染者发展为病人时已报告过的感染者发展为病人时临床人员应通过临床人员应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再
9、次报告,在再次报告,在备注中予以注明。备注中予以注明。疾控人员在审核时发现该类报告,疾控人员在审核时发现该类报告,先不要审核先不要审核,应先通过,应先通过 “高高级查询级查询”查找该病例既往报告记录,将疾病名称查找该病例既往报告记录,将疾病名称“HIV”改为改为“艾滋病(艾滋病(AIDS)”,填写,填写“艾滋病确诊日期艾滋病确诊日期”,予以订正,予以订正,但但不要修订原记录中的不要修订原记录中的“诊断日期诊断日期”,随后删除医疗机构本次,随后删除医疗机构本次报告的病例;若不能找到该病例,则在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病例;若不能找到该病例,则在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审核并确认该病例。审核并确认该
10、病例。病情变化的报告病情变化的报告 1 1 第14页,本讲稿共35页随访人员在随访时发现已报告的感染者随访人员在随访时发现已报告的感染者发展为病人时,可以按照目前疾病状态发展为病人时,可以按照目前疾病状态上报随访表,或者按上述方法予以订正。上报随访表,或者按上述方法予以订正。病情变化的报告病情变化的报告 1 第15页,本讲稿共35页已报告的感染者或病人死亡时,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找到已报告的感染者或病人死亡时,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找到该病例,只填写死亡日期和主要死因等信息。该病例,只填写死亡日期和主要死因等信息。新确认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确证实验前死亡,确认日期或新确认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确证实验前死亡,确认
11、日期或筛查日期可以用本次采血日期代替。筛查日期可以用本次采血日期代替。只有疾病名称订正为只有疾病名称订正为“艾滋病艾滋病”后,死亡原因才可填为后,死亡原因才可填为“艾滋病死亡艾滋病死亡”病情变化的报告病情变化的报告 2第16页,本讲稿共35页 2013年起新报告病例传播途径填写年起新报告病例传播途径填写“采血浆采血浆”或或“输血输血”者,需核查并向上级机构提供佐证资料;者,需核查并向上级机构提供佐证资料;职业暴露途径;职业暴露途径;母婴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尽量不要填写尽量不要填写“其他和不详其他和不详”途径。途径。传播途径的核查传播途径的核查第17页,本讲稿共35页艾滋病进展的自然进程艾滋
12、病进展的自然进程 8-10 8-10年(平均年(平均9 9年)年)1-21-2年年 HIV AIDS HIV AIDS 死亡死亡 第18页,本讲稿共35页“既往采血浆”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标准 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应具备以下必要条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应具备以下必要条件:件:必要条件:必要条件:a)a)19801980年及以前出生;年及以前出生;b)b)CD4CD4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在350350个个/l/l及以下。及以下。至少一项参考条件至少一项参考条件参考条件:参考条件:a)a)19981998年及以前的采血浆证或在当地相关机构的采血浆记录中能够查到其相年及以前的采血浆证或在当地相关机构的
13、采血浆记录中能够查到其相关记录;关记录;b)b)既往献血员大筛查时既往献血员大筛查时HIVHIV检测结果为阳性(包括初筛阳性、替代策略检测结果为阳性(包括初筛阳性、替代策略阳性)后因各种原因未进行阳性)后因各种原因未进行HIVHIV确证实验而未报告的病例。确证实验而未报告的病例。第19页,本讲稿共35页“输血”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标准(一)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分以下两种情况。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分以下两种情况。19981998年及以前输血感染,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年及以前输血感染,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a)a)应有医疗文件证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记录;应有医疗文件证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记录;
14、b)b)所在医院曾经有过输血感染所在医院曾经有过输血感染HIVHIV案例;案例;c)c)CD4CD4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在350350个个/l/l及以下。及以下。如果能追溯到供血者,其如果能追溯到供血者,其HIVHIV检测结果若为阴性,则应排检测结果若为阴性,则应排除输血感染。除输血感染。第20页,本讲稿共35页“输血”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标准(二)19991999年及以后输血感染,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年及以后输血感染,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a)应有医疗文件证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记录;应有医疗文件证明其受血地点和受血记录;b)b)要进行血源(或供血者)追溯,血源要进行血源(或供血者)追溯,
15、血源HIVHIV核酸检测(或核酸检测(或供血者供血者HIV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第21页,本讲稿共35页“既往输血制品”途径感染的病例报告标准 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在排除其他传播途径后,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报告病例有明确的医疗文件或医疗记录证明报告病例有明确的医疗文件或医疗记录证明19981998年之前年之前曾经输注过曾经输注过因子;若是自购因子;若是自购因子,应提供当时购买因子,应提供当时购买发票或其他票据;发票或其他票据;CD4CD4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在350350个个/l/l及以下。及以下。第22页,本讲稿共35页审核内容为确认符
16、合报告标准,剔除误报、重报信息,审核内容为确认符合报告标准,剔除误报、重报信息,信息的逻辑性核对,还应注意审核信息的逻辑性核对,还应注意审核“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最可能的感染途径”判断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正确。在审核艾滋病病人的报卡前,应先查重在审核艾滋病病人的报卡前,应先查重,尤其是发现直,尤其是发现直报用户标明的由已报告过的感染者发展为病人时,审报用户标明的由已报告过的感染者发展为病人时,审核前必须查重。核前必须查重。报告卡审核报告卡审核第23页,本讲稿共35页 在对报告的感染者在对报告的感染者病人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时,病人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诊断
17、状态发生变更(包信息有误、诊断状态发生变更(包括死亡)或病例已排除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进行网括死亡)或病例已排除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进行网络直报。络直报。订正第24页,本讲稿共35页每个工作日对辖区内的每个工作日对辖区内的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查重进行查重 删除的原则是删除的原则是“先报保留、补全资料、删除后报先报保留、补全资料、删除后报”。报告地和现住址所在县报告地和现住址所在县CDC及其上级单位可以删除。及其上级单位可以删除。查重及删除重卡查重及删除重卡第25页,本讲稿共35页查重及删除重卡查重及删除重卡第26页,本讲稿共35页查重及删除重卡查重及删除重卡第27页,本讲稿
18、共35页 填写删除原因分填写删除原因分3 3类:类:1 1 允许删除:重卡,不应报告(非确认阳性、阴允许删除:重卡,不应报告(非确认阳性、阴性、初筛阳性、疑似病例、婴儿)性、初筛阳性、疑似病例、婴儿)不应删除:失访、死亡、信息不全等不应删除:失访、死亡、信息不全等 网络病例删除原因分析网络病例删除原因分析第28页,本讲稿共35页 每月将收集到的艾滋病阳性确认报告单和每月将收集到的艾滋病阳性确认报告单和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进行数据对比,进行数据对比,并在艾滋病网络系统对所辖区内全部的病例记录进行浏并在艾滋病网络系统对所辖区内全部的病例记录进
19、行浏览和查漏,发现有漏报病例,应及时补报。览和查漏,发现有漏报病例,应及时补报。查查 漏漏 第29页,本讲稿共35页 个案流调(首次随访)个案流调(首次随访)县级疾控机构对本辖区内报告的艾滋病病例网络直报县级疾控机构对本辖区内报告的艾滋病病例网络直报后后1010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随访,补充或核准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随访,补充或核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和和附卡附卡中信息,填写中信息,填写个案随访表个案随访表,并做网络,并做网络直报。直报。第30页,本讲稿共35页对于异地或流动病例要加强其现住址及居住动向信息的收对于异地或流动病例要加强其现住址及居住动向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便于疫情的协同管理。集工作,以便于疫情的协同管理。在变更现住址前应获得其确切的住址,否则不得变更。在变更现住址前应获得其确切的住址,否则不得变更。流动病例的管理流动病例的管理第31页,本讲稿共35页随访表随访表1第32页,本讲稿共35页随访表随访表2第33页,本讲稿共35页随访表随访表3第34页,本讲稿共35页随访表随访表4第35页,本讲稿共35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