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精.ppt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精.ppt(2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1页,本讲稿共275页考核要求考勤:占20%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60%第2页,本讲稿共275页第第1 1章章 概概 论论大气:环绕地球的全部气体的总合。大气:环绕地球的全部气体的总合。空气: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气体。空气: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气体。大大气气组组成成干燥清洁的空气干燥清洁的空气水蒸气水蒸气 杂质杂质氮、氧、氩、二氧化碳 (99.996%)氖、氦、氪、甲烷等 (0.004%)悬浮颗粒物气态物质第3页,本讲稿共275页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由于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使得某些物质
2、进入大气中,呈现出现出足够的浓度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达到了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时间,因此危害了,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人体的舒适、健康适、健康和和人们的福利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大气污染类型:大气污染类型:局部、地区、广域和全球性污染局部、地区、广域和全球性污染全球性污染:全球性污染: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酸雨酸雨第4页,本讲稿共275页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氟氯碳、水蒸气等。温室效应:使太阳短波几乎无衰减地通过,却可温室效应:使太阳短波几乎无衰减地通过,却可
3、 以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以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 起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起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使大气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中CO2浓度增加,从而浓度增加,从而 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第5页,本讲稿共275页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臭氧主要集中于平流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辐射。臭氧主要集中于平流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辐射。氟氯碳、氟氯碳、NOx等物质向大气排放逐渐增多,导致臭氧等物质向大气排放逐渐增多,导致臭氧层破坏。层破坏。第6页,本讲稿共275页酸雨酸雨pH小于小于5.6雨、雪或其他形式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酸雨。
4、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SOx和和 NOx,于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又以,于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又以 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形成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形成“酸沉酸沉 降降”。第7页,本讲稿共275页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1)粉尘)粉尘(2)烟)烟(3)飞灰)飞灰(4)黑烟)黑烟(5)雾)雾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第8页,本讲稿共275页气体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种类:五类种类:五
5、类 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碳氧化物碳氧化物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卤素化合物卤素化合物另一种分类:(1)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2)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者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第9页,本讲稿共275页污染物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含硫化合物SO2、H2SSO3、H2SO3、MSO4含氮化合物NO、NH3NO2、HNO3、MNO3碳的氧化物CO、CO2无有机化合物C1C10化合物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O3卤素化合物HF、HCl无第10页,本
6、讲稿共275页(1)硫氧化物:)硫氧化物:SO2(2)氮氧化物:)氮氧化物:NO、NO2、N2O(3)碳氧化物:)碳氧化物:CO、CO2(4)有机物:)有机物:CH4 VOC(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5)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硫酸雾和硫酸盐气溶胶硫酸雾和硫酸盐气溶胶 (6)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醛类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醛类第11页,本讲稿共275页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按照主要污染物的统计分析:按照主要污染物的统计分析:燃料燃烧燃料燃烧 固定源固定源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流动源流动源按照空间分布:按照空间分布:点源点源面源
7、面源煤烟型SO2和TSP第12页,本讲稿共275页 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点是防和治防和治的综合。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第13页,本讲稿共275页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5、绿化造林2、严格环境管理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实施清洁生产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4、控制污染的经济
8、政策 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 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安装废气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第14页,本讲稿共275页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 本要求为目标而对环境空气中的 各类污染物的容许浓度容许浓度所做的规 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 目标,对从污染源污染源排入大气 的污染物浓度所做的限制性污染物浓度所做的限制性 规定规定。第15页,本讲稿共275页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
9、技术标准:为保准达到污染物排 放标准而 从某一方面做出的具体技术规 定。警报标准:为保护环境空气质量不致恶化或根据大气污 染 发展趋势,预防发生污染事故而规定的污 染物含量的极限值。第16页,本讲稿共275页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氧化碳(CO)臭氧(O3)铅(Pb)、苯并a芘(BaP)氟化物第17页,本讲稿共275页 三级标准:一级标准: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长期 接触情况下,不发生危害性影响的空 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
10、 物,短期和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 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 一般动植物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18页,本讲稿共275页 三类区: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急需特殊保 护区。二类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 区、一般工业区、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19页,本讲稿共275页 GB16297-1996,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指标分别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织排放监控浓度。任何排气筒必须
11、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超过任何一项即超标。按照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20页,本讲稿共275页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第二章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燃烧与大气污染第三章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污染气象学第四章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第五章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六章第六章 除尘装置除尘装置第七章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八章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第九章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12、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第十章第十章 集气罩和管道系统设计集气罩和管道系统设计课课课课程程程程内内内内容容容容第21页,本讲稿共275页第第2章章 燃烧和大气污染燃烧和大气污染常常规规燃燃料料固体燃料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气体燃料煤煤石油石油天然气天然气燃烧迅速,燃烧迅速,燃烧状态由燃烧状态由空气与燃料空气与燃料的扩散或混的扩散或混合所控制。合所控制。受蒸发过程受蒸发过程控制。控制。气态燃烧受气态燃烧受蒸发控制;蒸发控制;固态燃烧受固态燃烧受氧向固体表氧向固体表面的扩散控面的扩散控制。制。第22页,本讲稿共275页 固体燃料,可燃成份主要由碳、氢及少量的氧、氮和硫等一起构成的有机聚合
13、物。分类: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分类: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第第1节节 燃料的性质燃料的性质煤煤 工业分析工业分析 (1)水分:外部水和内部水,)水分:外部水和内部水,10%13%左右。左右。(2)灰分:不可燃矿物质的总称,)灰分:不可燃矿物质的总称,25%左右。左右。(3)挥发分:与空气隔绝条件下加热分解出可燃气体。)挥发分:与空气隔绝条件下加热分解出可燃气体。(4)固定碳:是煤的主要可燃物质。)固定碳:是煤的主要可燃物质。第23页,本讲稿共275页 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成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成碳、氢、碳、氢、氮、硫和氧氮、硫和氧等含量。等含量。元素分析元素分析C:分析尾气的分析尾气的C
14、O2。H:分析尾气的:分析尾气的H2O。N:先转换为氨,再通过碱吸收。先转换为氨,再通过碱吸收。S:先转换为硫酸钡,再用重量法测定。先转换为硫酸钡,再用重量法测定。第24页,本讲稿共275页硫的形态硫的形态全硫硫化铁硫化铁有机硫有机硫硫酸盐硫硫酸盐硫元素硫元素硫黄铁矿硫黄铁矿硫原生和次生原生和次生化学方法脱硫化学方法脱硫挥挥发发性性硫硫灰分的一部分灰分的一部分第25页,本讲稿共275页(4)干燥无灰基)干燥无灰基 以去掉全部以去掉全部水分和灰分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煤的成份表示方法煤的成份表示方法(1)收到基)收到基 以包括全部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的
15、燃料作为100%的成分。的成分。(2)空气干燥基)空气干燥基 以去掉以去掉外部水分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的成分。(3)干燥基)干燥基 以去掉以去掉全部水分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的成分。第26页,本讲稿共275页 液体燃料,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链烷烃、液体燃料,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主要成份为碳和氢,少量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主要成份为碳和氢,少量硫、氮和氧。硫、氮和氧。石油石油硫的形态:硫的形态:绝大部分以有机硫的存在。绝大部分以有机硫的存在。第27页,本讲稿共275页 气体燃料,甲烷85%、乙
16、烷10%、丙烷3%。天然气硫的形态:硫的形态:H2S第28页,本讲稿共275页第第2节节 燃料燃烧过程燃料燃烧过程 燃烧是指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能量的释放,燃烧是指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燃燃烧烧产产物物主主要要为为二二氧氧化化碳碳和和水水蒸蒸气气;不不完完全全燃燃烧烧会会生生产产黑黑烟烟和和一一氧氧化化碳碳;若若燃燃料料含含硫硫和和氮氮,则则生生成成SO2和和NO;如如果果温温度较高,空气中的部分氮会被氧化成度较高,空气中的部分氮会被氧化成NOx。第29页,本讲稿共275页 燃料完
17、全燃烧的条件: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1)空气条件)空气条件 (2)温度条件)温度条件 (3)时间条件)时间条件 (4)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条件)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条件第第2节节 燃料燃烧过程燃料燃烧过程第30页,本讲稿共275页假设:假设:(1)空气仅氮和氧构成,且体积比为)空气仅氮和氧构成,且体积比为 79.1/20.9=3.78 (2)燃料中的固态氧可用于燃烧。)燃料中的固态氧可用于燃烧。(3)燃料中硫主要被氧化为)燃料中硫主要被氧化为SO2。(4)热力型)热力型NOx忽略。忽略。(5)燃料的化学式为)燃料的化学式为CxHySzOw。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单位量燃料按燃料方程
18、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单位量燃料按燃料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理论空气量。第31页,本讲稿共275页CxHySzOw+(x+y/4+z-w/2)O2+3.78(x+y/4+z-w/2)N2xCO2+y/2H2O+zSO2+3.78(x+y/4+z-w/2)N2+QVa0=22.44.78(x+y/4+z-w/2)/(12x+1.008y+32z+16w)=107.1(x+y/4+z-w/2)/(12x+1.008y+32z+16w)m3/kg第32页,本讲稿共275页第33页,本讲稿共275页空气过剩系数 =Va/Va0空燃比 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第34
19、页,本讲稿共275页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燃烧烟气:悬浮的少量颗粒物、燃烧产物、未燃烧和部 分燃烧的燃料、氧化剂以及惰性气体等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 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醛、酮和稠环碳氢化合物污染物的产生的影响因素:燃料组成、燃烧方式第35页,本讲稿共275页燃料设备的热损失:燃料设备的热损失:(1)排烟热损失)排烟热损失(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散热损失)散热损失防治大气污染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有效利用燃料资源。防治大气污染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有效利用燃料资源。第36页,本讲稿共275页烟气成分:烟气成分:CO2、SO2、N
20、2和水蒸气。和水蒸气。干烟气:干烟气:CO2、SO2、N2水蒸汽体积: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燃料中所含水水蒸汽体积: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燃料中所含水 蒸气蒸气+由理论空气量所带入的水蒸气由理论空气量所带入的水蒸气湿烟气:湿烟气:干烟气、水蒸气干烟气、水蒸气第第3节节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理论烟气体积理论烟气体积 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以气体积,以Vfg0表示。表示。第37页,本讲稿共275页Vn=VsPsTn/(PnTs)标准状态(标准状态(273K和和1atm)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烟气体积和密度
21、的校正观测状态下:观测状态下:Ps、Ts、Vs标准状态下:标准状态下:Pn、Tn、Vn第38页,本讲稿共275页过剩空气校正过剩空气校正实际烟气体积实际烟气体积=理论烟气体积理论烟气体积+过剩空气量过剩空气量Vfg=Vfg0+Va0(-1)如果采用奥氏烟气分析仪分析干烟气成分,则:=1+O2p/(0.264N2p-O2p)如果燃烧过程产生CO,则:=1+(O2p-0.5COp)/(0.264N2p-(O2p-0.5COp)第39页,本讲稿共275页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污染物排放量计算(2)通过测定)通过测定烟气污染物的浓度烟气污染物的浓度,并根据,并根据实际实际 排放量排放量,计算得到污染物的排放
22、量。,计算得到污染物的排放量。(1)根据同类燃烧设备的)根据同类燃烧设备的排污系数、燃料组成和排污系数、燃料组成和 燃烧状况燃烧状况,预测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预测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第40页,本讲稿共275页第41页,本讲稿共275页第42页,本讲稿共275页第43页,本讲稿共275页第44页,本讲稿共275页第45页,本讲稿共275页第第3章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污染气象学污染源污染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传输和扩散传输和扩散(1)污染源本身特性(2)气象条件(3)地面特征(4)周围地区建筑物分布第46页,本讲稿共275页对流层对流层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第第3 3章章 大气污染气象
23、学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圈垂直结构大气圈垂直结构(1)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 乎全部水蒸气。(2)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3)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4)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经常 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第47页,本讲稿共275页大气边界层(摩擦层)大气边界层(摩擦层)对流层的下层,厚度约为12km,其中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的影响很大。近地层近地层 从地面到50-100m左右的一层,上下温差很大。第48页,本讲稿共275页2、气压 大气的压强。气象要素气象要素1、气温 地面1.5米处的空气温度。1hPa=100Pa3、气湿第49页,本讲稿共275页气象上把水平方向上的空
24、气运动称为风。气象要素气象要素4、风向和风速风向指风的来向。风速指单位时间之内水平方向上空气运动的距离。第50页,本讲稿共275页漂浮于空中的水汽凝结物。气象要素气象要素5、云 水汽凝结物由大量小水滴或小冰晶或两者的混合物构成。云量 云高第51页,本讲稿共275页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二、气温的垂直变化三、大气稳定度第第2节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大气的热力过程第52页,本讲稿共275页 低层大气的增热和冷却,是太阳、大气和地球之间进行热量交换的结果。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1)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自下
25、而上的被加热)。(自下而上的被加热)。(2)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自下而上的被降低)。(自下而上的被降低)。第53页,本讲稿共275页二、气温的垂直变化二、气温的垂直变化大气的绝热过程大气的绝热过程:如果大气中某一空气块作垂直运动时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则这样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为大大气绝热过程气绝热过程。T/T0=(P/P0)R/Cp=(P/P0)0.288 泊松方程泊松方程 描述了绝热升降过程中气块的初态和终态之间的关系。第54页,本讲稿共275页干绝热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称为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精 大气污染 控制工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