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下面为大家带来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为你打开一扇门要点 中心思想: 课文用(散文)诗)的语句,深化浅出的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对文学的浓厚爱好,鼓舞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1、题目中“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你”和文中第2段的“你”指的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青少年读者”。用“你”好像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给人以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重点段落理解(第4段
2、) (1)“形象的诠释”是什么意思?(关键词是“诠释”) 用生动的形象来解释、说明 (2)“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是因为。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3)“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向往和理想”,这里的“向往”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从语意角度入手) 不能。因为“向往”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想”则大多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4)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那种具有某一学科的高深的知识,却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自然,不了
3、解人生意义的人。 (5)“很多人的共识”是什么?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重要的途径。 (6)这段文字是分几个层次进行阐述的?主要阐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掌握层次结构及内容) 四层: 第1句:阐述文学的特征; 第24句:阐述文学的内涵; 第58句:阐述文学的功能; 第913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进展的关系。 (7)从表达上看,这段文字属于议论性文字。在阐述文学与人的关系时,明确表明了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进文学大门不是最终目的,其真意在于:引导青少年读者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3、(句子)赏析 (1)、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
4、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由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深化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益处。 (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此句句式整齐,由实到虚,“一种”和“积累”反复运用,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富有表现力。 繁星 中心思想: 课文根据时间的顺序写作,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妙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1、第3段是全文的重点,状写“我”在柔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
5、受。根据“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前四句写“仰望”,第58句写“欲睡”,第910句写“沉睡”。 2、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你认为“沉睡着”与“觉得”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沉睡着”,说的是“我”睡的神态;在星星的怀抱中面带微笑地熟睡着;“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映,既富有情趣,又启人遐思。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6、规律不全都。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做阅读的注意事项 1、语文阅读以及作答的时候,一些基本的技巧要掌握。比如段落,掌握段意较为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或者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阅读理解答题里面也是有很多套路,也就是相对固定的回答方式,总之平时要多留意,梳理总结。 2、阅读作答之后,可以与参考答案作比较:有哪些点是你没想到的?又有哪些点是回答得不够准确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后只是“哦,原来是这样”就过
7、了,一定要学会分析你为什么没答上来,比如审错题意、阅读抓取关键信息能力差等方面。 3、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大多得益于课外阅读。要提高自身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只依靠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 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基本的你可以根据课内阅读进行延伸,因为文章,包括阅读理解都会有来源说明。人选书不好选,但书选书就容易多了,你多的书越多,你就越知道怎么选。 对于学生来讲,平时课业也较多,想要大量的课外阅读相对也是有难度的。所以对于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学习掌握(快速阅读)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能力,比如我练习过的“精英特快速阅读”,掌握到
8、一两千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4、课内外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读,要多注意收集摘录,平时一有时间就可以拿来翻翻,久而久之这些(故事)或(名言)精句等就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活跃在你的脑海和文章中。 语文初一上册复习提纲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
9、淮河等。 2.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3.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4.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
10、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5.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诗礼人家等。 6.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语文的(学习(方
11、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学科的基础,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学好这门学科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向同学们介绍三种(语文学习)方法,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伴随学习语文的始终,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联想起我们学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_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诗句,还可以通过想象在头脑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情景。我们经过联想与想象,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甚至可以对文章进行加工处理。 二、乐观主动地参加课
12、堂活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你学习、发现、思考、讨论。我们要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乐观思考,主动发现,大胆置疑。课堂上,我们若不愿动脑筋,坐等老师的_,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老师是对手,而不是模本,否则永不能青出于篮。一篇文章,老师有老师的理解。老师的理解融入了老师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师的话也好,教参的话也好,都是一家之言。我们学生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之中融入了我们自己的知识和积累和生活阅历,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说不定我们自己的理解更好。课堂上我们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定很兴奋,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沟通和碰撞
13、。乐观参加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我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多种能力。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多思考,多提问,多设计,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_纷呈。活动,活动,活跃的人愿意动,不活跃的人动了就会活。 三、养成自控式学习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自控式学习习惯是指在自控式学习活动中,由于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在需要的学习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情境中不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而能自动学习的行为倾向。它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并不直接参加智慧活动,但在智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效能,属于意志活动范畴。语文学习尤其要有这种习惯,如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_完成作业、制订(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常常练笔、看报等 语文学习的方法很多,我只向同学们介绍这三种,希望大家掌握好这三种方法,并琢磨、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有了好方法,加上勤奋,还怕学不到知识吗?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忽视了方法。不过,我最后还得补充一句:不是每种方法都对你管用,要学好语文,你得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法。 2022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