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ppt
《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ppt(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06页前言前言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06页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即即辩证施治辩证施治,包括,包括辩证辩证和和论治论治两个环节,指的是中医学两个环节,指的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过程。是中医的特色诊治疾病的过程。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也是对中医理、法、方、之一,也是对中医理、法、方、药等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药等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06页辩证辩证即分析、辨认征候,也就是在即分析、辨认征候,也就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四诊”(望、(望、闻、问、切)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闻、问、切)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从
2、而认识疾病的部位、合分析、归纳,从而认识疾病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发展趋势,并对疾病当原因、性质以及发展趋势,并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作出判断,且概括出具体证前病理本质作出判断,且概括出具体证名的诊断过程。名的诊断过程。即认识证候的过程。即认识证候的过程。论治论治根据辩证所得结果,根据辩证所得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06页症、证、证候、病的概念及比较症、证、证候、病的概念及比较症:症:指疾病所反映出来的指疾病所反映出来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单个症状或体征,是,是机体有了病变的客观表现,是判断病种,辨别机体有了病变的客观表现,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
3、主要依据,是疾病的证候的主要依据,是疾病的外在现象,而不是外在现象,而不是病变的本质。病变的本质。证:证:是中医学特有概念,是对疾病过程中是中医学特有概念,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所处一定阶段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对致病因素与与机体反应性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所作的结论。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06页病:病:常指常指具体的病名具体的病名,是对某疾病,是对某疾病全过程的全过程的特点特点(如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与(如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与规律规律(如
4、演变趋势)所作的病理性(如演变趋势)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概括。如感。如感冒、痢疾、腹泻、麻疹等冒、痢疾、腹泻、麻疹等辨病:辨病:中医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中医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对照各病的概念与特征,从而确定疾病病对照各病的概念与特征,从而确定疾病病名的诊断过程。名的诊断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06页证候:证候: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即征候为证的外侯。临床较症状、体征,即征候为证的外侯。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证型型。此外,证候还富有此外,证候还富有“火候火候”之意,即指示之意,即指
5、示病情发展的阶段性和传变趋势。病情发展的阶段性和传变趋势。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肾阴虚证、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肾阴虚证、卫分证等,可称为卫分证等,可称为证证。而膀胱湿热、瘀阻脑络等,习惯上常称为而膀胱湿热、瘀阻脑络等,习惯上常称为征候征候。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06页比较比较“症症”是一种表现于的现象;是一种表现于的现象;“证证”是以症为主要依据,通过思维活动,是以症为主要依据,通过思维活动,对疾病当前的本质所作的判断。对疾病当前的本质所作的判断。必须指出的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医历史上,中医历史上“证证”可以可以指疾病现象的症,以可以指疾病本质的指疾病现象的症,以可以指疾病本质的证。
6、相应的证。相应的“辨证辨证”既可理解为对症的辨既可理解为对症的辨识,分析其原因性质,也可理解为是对疾识,分析其原因性质,也可理解为是对疾病本质进行分析判断。病本质进行分析判断。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06页“病病”是疾病全过程的概括,常以病程始是疾病全过程的概括,常以病程始终的主要病征而命名,且病名要求病位,终的主要病征而命名,且病名要求病位,病性的内容完整。病性的内容完整。病案病案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记录。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06页辨证论治的过程辨证论治的过程四诊四诊疾病疾病征候征候治则治则方药方药症状、病情症状、病情综合、分析、判断综合、分析、判断
7、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拟出具体治法拟出具体治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06页第六章第六章 诊法诊法概述概述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06页诊法诊法中医临床诊察,收集病情的中医临床诊察,收集病情的方法。方法。具体是指医生临证,调查病具体是指医生临证,调查病史,了解病情,收集症状,史,了解病情,收集症状,检查体征,为辨别证候,判检查体征,为辨别证候,判断病情,收集资料,提供证断病情,收集资料,提供证据的操作方法和手段。据的操作方法和手段。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06页内容内容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四诊合参”。即:医生从望、闻、问、切等不同的角即:医生从望、闻、问、
8、切等不同的角度对病史、病情、病状、机体内外环境度对病史、病情、病状、机体内外环境等进行全面地观察,详细地调查和周密等进行全面地观察,详细地调查和周密的检查的高度概括,再作出正确的判断。的检查的高度概括,再作出正确的判断。重在重在四诊合参四诊合参。四诊之中,察口色和切。四诊之中,察口色和切脉是中(兽)医诊断学的特色。脉是中(兽)医诊断学的特色。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06页望诊:望诊:察看神、察看神、色、形、态、色、形、态、舌象以及排出物舌象以及排出物等,发现异常表等,发现异常表现,以了解病情现,以了解病情闻诊:闻诊:通过听声通过听声音、呼吸以及嗅音、呼吸以及嗅发出的异常气味,发出的异常气味,
9、以辨别病情以辨别病情问诊:问诊:询问病人有关疾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从而了解病者的症状,从而了解病者的各种病态感觉和疾病的各种病态感觉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切诊:切诊:通过切脉和触通过切脉和触按机体有关部位,测按机体有关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以了解病体常征象,以了解病体的变化情况的变化情况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06页诊法:诊法:中医临床诊察收集病情的方法中医临床诊察收集病情的方法诊病:诊病:亦称亦称辩病,辩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的诊断判断,得出病名的诊断相关的概念相
10、关的概念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06页内外相互感应认识论内外相互感应认识论局部与整体特定关系论局部与整体特定关系论诊法的原理诊法的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06页思外揣内思外揣内见微知著见微知著诊法的应用诊法的应用以常达变以常达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06页病证结合病证结合诊法合参诊法合参整体审察整体审察中医诊断的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06页第一节第一节 望诊望诊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06页概念概念就是运用视觉有目的地就是运用视觉有目的地观察患畜全身和局部的观察患畜全身和局部的一切神色形态、局部表一切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现,舌象、分泌
11、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以诊泄物色质的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察病情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06页注注意意事事项项应在充足的天然光线下进行应在充足的天然光线下进行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必须熟悉各部位组织的必须熟悉各部位组织的正常表现和生理特点正常表现和生理特点运用整体观念进行分析运用整体观念进行分析必要时还需结合动态观察必要时还需结合动态观察四诊合参四诊合参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06页主主要要内内容容望全身望全身望局部望局部察口色察口色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06页望望全全身身精神精神形态形态皮毛皮毛动态动态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106页望神望神概念:概念:望神望
12、神是通过观察是通过观察机体生命活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情的方法原理:原理:神与神与精、气的关精、气的关系密切,三系密切,三者盛则同盛,者盛则同盛,衰则同衰。衰则同衰。内容:内容:两目、两目、神情、气色神情、气色和体态和体态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06页得神:得神:即有神气之意,即有神气之意,又称又称“有神有神”少神:少神:即神气不足即神气不足失神:失神:是神气丧失之是神气丧失之意,又称为无神,是意,又称为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可见于的重病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假神:假神:重危时的精重危时的精神暂时
13、神暂时“好转好转”的的现象,称为现象,称为“残灯残灯复明复明”“回光返照回光返照”。常见的几种异常常见的几种异常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06页重视诊察是的第一印象重视诊察是的第一印象做到神形合参做到神形合参望神的注意事项望神的注意事项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区别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06页望望局局部部诊目诊目诊耳诊耳诊鼻诊鼻诊口唇与咽喉诊口唇与咽喉诊颈项、躯干、四肢诊颈项、躯干、四肢 诊舌诊舌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106页诊目诊目目为肝之窍,心之使。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
14、”。故目故目与五脏六腑皆有联系,而与心、肝、与五脏六腑皆有联系,而与心、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脏腑在目部相关部位的主要反映表脏腑在目部相关部位的主要反映表现,历代医家在现,历代医家在灵枢灵枢基础上发展基础上发展产生了产生了“五轮学说五轮学说”。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06页五五轮轮学学说说血轮:血轮:两眦血络属心,用于诊心病两眦血络属心,用于诊心病风轮:风轮:黑睛属肝,用诊肝病黑睛属肝,用诊肝病气轮:气轮:白睛属肺,可候肺疾白睛属肺,可候肺疾水轮:水轮:瞳人属肾,可候肾病瞳人属肾,可候肾病肉轮:肉轮:眼睑属脾,可候脾病眼睑属脾,可候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106页诊诊目
15、目目神目神目形目形目态目态视觉视觉其他其他目色目色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106页目神目神眼睛黑白分明而晶亮,精采内含,神光眼睛黑白分明而晶亮,精采内含,神光充沛,视物清晰,是充沛,视物清晰,是眼有神,虽病易眼有神,虽病易治治。白睛暗浊,黑睛色滞,失却精采,白睛暗浊,黑睛色滞,失却精采,浮光暴露,视物模糊,是浮光暴露,视物模糊,是眼无神,病眼无神,病属难治。属难治。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106页目睑目睑:上下眼睛交合处:上下眼睛交合处淡白淡白血虚血虚 鲜红鲜红属火属火目形目形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106页耳为肾之外窍,十二经脉皆连于耳。耳为肾之外窍,十二经脉皆连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布于耳,手
16、足太阳经和足阳手足少阳经脉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也分布于耳或耳的周围,故耳为明经也分布于耳或耳的周围,故耳为“宗宗脉之所聚脉之所聚”。耳与全身均有联系,在耳廓上。耳与全身均有联系,在耳廓上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而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而尤与肾、尤与肾、胆关系密切胆关系密切,所以望耳可以诊察肾、胆,所以望耳可以诊察肾、胆和全身的病变。和全身的病变。主要考虑主要考虑耳形耳形,耳的,耳的运动状况运动状况,分泌物分泌物,感觉感觉,听力听力等方面进行检查。等方面进行检查。诊耳诊耳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106页诊鼻诊鼻鼻居面部中央,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外窍为肺之外窍,足阳明经分布于,足阳明
17、经分布于鼻旁,鼻上和鼻周围有各脏腑的相应部位鼻旁,鼻上和鼻周围有各脏腑的相应部位(“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故内),故内经对望鼻非常重视,认为经对望鼻非常重视,认为“五色独决于明堂五色独决于明堂”。望鼻不仅可以诊察肺和脾胃的病变,而且还。望鼻不仅可以诊察肺和脾胃的病变,而且还可以判断脏腑的虚实、胃气的盛衰、病情的轻可以判断脏腑的虚实、胃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重和预后。主要从鼻的主要从鼻的形态形态,分泌物分泌物,嗅觉嗅觉、张缩张缩等方面等方面检查。检查。特别注意鼻镜或鼻盘上的汗珠特别注意鼻镜或鼻盘上的汗珠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106页诊口唇、齿龈与咽喉诊
18、口唇、齿龈与咽喉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106页斑:斑:指痰病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点指痰病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点状或片状。状或片状。疹:疹:指皮肤表面出现细小如粟粒样,高出皮指皮肤表面出现细小如粟粒样,高出皮面色红或淡,视之有形,摸之碍手的各种疼面色红或淡,视之有形,摸之碍手的各种疼性疾病,常见的麻疹性疾病,常见的麻疹 风疹,瘾疹。风疹,瘾疹。痘:痘:指皮肤起疱,形似豆粒伴有外感证候,指皮肤起疱,形似豆粒伴有外感证候,称为豆疱。有天花和水痘称为豆疱。有天花和水痘 。白瘤:白瘤:是皮肤上出现的一种白色小颗粒,晶莹是皮肤上出现的一种白色小颗粒,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因汗出
19、不彻底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因汗出不彻底所致。所致。诊颈项、躯干、四肢诊颈项、躯干、四肢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106页痈:痈: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高热、疼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高热、疼痛。属阳证,为急性化脓性疾病。痛。属阳证,为急性化脓性疾病。肿:肿:漫肿无头,肤色不变,热势不甚、疼漫肿无头,肤色不变,热势不甚、疼痛较轻,溃后脓稀薄,或流清稀水浆,久痛较轻,溃后脓稀薄,或流清稀水浆,久不收口,属阴证,为下部慢性化脓性疾病。不收口,属阴证,为下部慢性化脓性疾病。疔:疔:为顶小根深,发病急速的外科疾患。为顶小根深,发病急速的外科疾患。毒:毒:为浅表的化脓性疾患,形小而圆,红为浅表的化
20、脓性疾患,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脓渍即愈。肿热痛不甚,脓渍即愈。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106页诊呼吸、饮食诊呼吸、饮食诊呼吸:诊呼吸:肺主气,司呼吸,故呼吸异常往往肺主气,司呼吸,故呼吸异常往往与肺有关,常见于各种肺经疾病。同时也应注与肺有关,常见于各种肺经疾病。同时也应注意导致气机宣降失常的各种致病原因所导致的意导致气机宣降失常的各种致病原因所导致的呼吸的变化。呼吸的变化。饮食:饮食:饮食欲、饮食量、采食动物和吞咽、饮食欲、饮食量、采食动物和吞咽、咀嚼等情况,还应注意反刍情况。咀嚼等情况,还应注意反刍情况。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106页诊舌诊舌舌诊又叫望舌,早在舌诊又叫望舌,早在黄帝内
21、经黄帝内经和和伤寒伤寒杂病论杂病论中,就有望舌的记载。中,就有望舌的记载。诊舌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诊舌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是望诊的一个重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是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106页舌与脏腑的联系舌与脏腑的联系,舌属于口腔中,与消化道、,舌属于口腔中,与消化道、呼吸道直接相通,胃气上游而产生薄苔,呼吸道直接相通,胃气上游而产生薄苔,所以所以胃肠道出现疾病,肺系感受外邪胃肠道出现疾病,肺系感受外邪,无论寒邪、,无论寒邪、热邪、痰饮、秽浊都会很快反映到舌上。热邪、痰饮、秽
22、浊都会很快反映到舌上。“心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脾开窍于口”在经络方面,在经络方面,心经的别络心经的别络“系舌本系舌本”,脾经,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连舌本,散舌下”,肾经,肾经“挟舌本挟舌本”,肝经,肝经“络于舌本络于舌本”,膀胱之经筋,膀胱之经筋“结于舌下结于舌下”,三焦,三焦之经筋之经筋“系于舌本系于舌本”。舌诊的原理舌诊的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106页舌舌面面定定位位舌尖舌尖(舌体前端)(舌体前端)候心肺候心肺舌中舌中(舌体中部)(舌体中部)候脾胃候脾胃舌边舌边(舌体两边)(舌体两边)候肝胆候肝胆舌根舌根(舌体后部,人字形(舌体后部,人字形界沟之前)界沟之前)候肾。候肾
23、。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106页顺序:顺序:先舌尖、先舌尖、再舌中舌侧、再舌中舌侧、再舌根再舌根先舌体的色质,先舌体的色质,再看舌苔。再看舌苔。手段:手段:刮舌法、刮舌法、揩舌法。揩舌法。舌诊的方法舌诊的方法在自然光下,在自然光下,伸舌应自然,伸舌应自然,饮食或药物饮食或药物会影响,注会影响,注意口腔对舌意口腔对舌象的影响。象的影响。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望舌质和望舌苔。望舌质和望舌苔。望舌质望舌质:分望舌:分望舌神、望舌色、望神、望舌色、望舌形、望舌态。舌形、望舌态。望舌苔望舌苔又分为望又分为望苔质和苔色。苔质和苔色。舌诊项目舌诊项目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106页正常舌质:正常舌质:淡红明润,
24、大小适中,活动自如。淡红明润,大小适中,活动自如。淡红明润:淡红明润:介于淡白舌与红舌之间。以介于淡白舌与红舌之间。以红色为主,白色为次。明润指有光泽。红色为主,白色为次。明润指有光泽。大小适中:大小适中:指与口腔大小成黄金分割,不指与口腔大小成黄金分割,不胖不廋,比例合适。胖不廋,比例合适。活动自如活动自如:伸缩自如,柔软灵活。:伸缩自如,柔软灵活。正常舌苔正常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薄白均匀,干湿适中。正常舌象正常舌象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106页年龄因素年龄因素体质和禀赋因素体质和禀赋因素舌象的生理变异舌象的生理变异性别性别气候因素气候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106页口津口津舌
25、为血脉丰富的肌肉组织,有赖气血的濡舌为血脉丰富的肌肉组织,有赖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养和津液的滋润,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盈亏和运行状态有关,舌苔和舌体的血的盈亏和运行状态有关,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多少有关。中医认为润燥与津液的多少有关。中医认为唾为肾唾为肾液,涎为脾液液,涎为脾液,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输布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输布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肾、脾胃肾、脾胃等脏等脏腑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腑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以以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邪热的轻重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邪热的轻重。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辨证论治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