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练习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练习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练习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清照词两首 导学案 练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2、醉花阴和声声慢分别是作者早期和南渡后晚年的代表作,体会作者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3、 把握情感,体会意境,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4、分析词中的意象。二、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 代女词人,号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笃于经学,负盛名。母王氏,亦知书善文。李清照自幼受家庭良好教育,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少年便有诗名。丈夫赵明诚是当朝宰相赵挺之子。夫妻常以诗词相唱和,并整理、收藏金石书画。南渡前一直着优裕的生活。靖康之变,举家南迁。途中,金石书画
2、毁失殆尽。第二年,赵明成因惊吓悲伤过度而病逝。从此,她就孤身一人漂泊在杭州、绍兴、金华一带。晚景孤苦无一,生活窘迫,处境相当凄惨。对比往昔优裕幸福,常有人生沧桑、恍若天上人间之叹。用三个短语概况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诗文俱佳,尤以词擅名,词风以南渡为界,变化很大。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和自然风光,内容较为偏狭,风格清新俊逸。后期词多写国破家亡后的乱离生活,内容大大拓宽,风格苍凉沉郁。其词令、慢皆工,擅长白描,情致委婉,擅于化用口语,注重炼句立意,自成一格,被称为“易安体”。她早年写过一篇词论,是宋代的重要词论,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严分词与诗
3、的区别,重视词自身的艺术特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之说。有作品集 。三、补充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2、销魂:为情所感,仿佛魂魄离体。形容极度的悲愁或快乐。3、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4、乍暖还寒:指秋天时暖时寒,气候多变。乍:忽然。5、将息:休养,调理。6、敌:对付,抵挡。7、“雁过也”三句:作者从北方流落南方,见故乡南飞之雁,又古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如今丈夫已逝,音信已绝,故云“伤心”。8、黄花:菊花。9、损:残损。堪:可,肯。10、怎生:怎样。黑:指天黑。11、次第:情形,光景。12、了:完毕,了结。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分别概括每首词上下片的主要内容。醉花阴上片写 下片写 声声慢上片写
4、 下片写 五、精读、赏析。1、醉花阴作于什么时节?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 2、“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试分析这三句的妙处,并找出词眼。 3、找出声声慢中的意象,并简要分析。 4、声声慢开头三句,用十四个字构成了七组叠字。这七组叠字一直为词论家所盛赞,说这样连叠七字是“创意出奇”,是“卓绝千古”的。试品味分析。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