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必刷题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pdf
《2022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必刷题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必刷题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2 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阅读以下 2 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20 年 1 月,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宣布从2020 年 1 月 1 日 0 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材料二、2021 年 5 月 17-30 日,即将在昆明召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是全球共同的重要议题。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有研究表明,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粗放式利用让长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诸多物种濒临灭绝,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
2、鱼”等级。白曁豚、白鲟、长江鲥鱼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位于长江食物链顶层的珍稀物种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亦岌岌可危。实施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1)科研人员为了监控长江中华鲟、江豚的种群数量可采用_法;为进一步恢复其种群数量,研究人员提出人工辅助繁殖中华鲟、江豚再放生到长江水域的措施。该措施可以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的_多样性。(2)生态学家指出,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对长江濒危物种江豚种群的恢复可谓是及时雨,具有积极的意义。请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阐述其中的缘由_。(写出 1 点即可)15,(3)长江苦无鱼久矣,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 0对中国人“餐桌”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
3、不计。但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对长江水质的净化及改善、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维系长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十年禁渔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4)为了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有人提出:可大量围捕生长在长江流域的大型本土凶猛肉食性鳡鱼。你认为该方案可行吗?请你对该方案作出判断,并用“收割理论”的主要观点说明判断理由。_【答案】标志重捕基因禁渔计划,有利于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为江豚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使江豚获得更多能量;禁渔措施亦可避免被人类误捕误杀,从而降低江豚的死亡率,减少能量流向人类或流向分解者间接不可行,依据“收割理论”,鳡鱼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鱼类,这样就会避
4、免一种或少数几种鱼类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鱼类的形成腾出空间,其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分析】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详解】(1)中华鲟活动能力强,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数量。人工辅助繁殖中华鲟、江豚再放生到长江水域可以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2)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有利于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为江豚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使江豚获得更多能量;禁渔措施亦可避免被人类误捕误杀,从而降低江豚的死亡率,减少能量流向人类或流向分解者,有利于江豚的
5、数量的增加。(3)十年禁渔计划有利于长江水质的净化和改善、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均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4)收割理论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物种,这样可以避免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依据“收割理论”,鳡鱼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鱼类,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鱼类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鱼类的形成腾出空间,其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故该方法不可行。2小麦(染色体组成为AABBDD,6n=42)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太谷核不育小麦品系的雄性败育彻底且不育性稳定,是很有利用价值的植物雄性不育材料。(1)太谷核不育小麦接受其它可育小麦的花粉后结实,其后代不育株
6、与可育株的各占一半,说明小麦的育性受_控制,不育小麦基因型为_(纯合子/杂合子)。(2)已知 D 组染色体处于单倍体状态,在减数分裂时,该组染色体大约有一半4n=28)不能被包含在新的细胞核中。让四倍体硬粒小麦(染色体组成为 AABB,给太谷核不育小麦授粉,从F1中选出_与四倍体硬粒小麦杂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该结果表明不育基因位于 D 组染色体。(3)染色体片段缺失有可能形成着丝点位于一端的染色体,称为端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均为端体的称为双端体。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与 D 组 4 号染色体(简称为 4D)双端体小麦杂交得 F1,再用正常小麦为 F1 中的不育株授粉,然后筛选出 F2中的不
7、育株进行细胞学观察,若 F2_,则不育基因位于 4D 染色体上。(4)为解决育种过程中筛选不育株与可育株非常困难的问题,将太谷核不育小麦与矮秆小麦(显性纯合)杂交,选择子一代中的不育系进行测交,测交结果如下表。可育株组别总株数高秆测交组合一测交组合二3215216032矮秆1522538高秆1692632矮秆014不育株利用测交子代中的_可解决上述问题,请阐明原理_【答案】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不育株不育型可育型=1 1 不育株均不为端体矮秆可育株矮秆基因为显性基因,不育基因也是显性基因,在矮秆不育株中,矮秆基因与不育基因连锁程度高(不易发生交叉互换),所以子代中的矮秆个体基本都是可育株,可以在开
8、花前实现不育株的筛选【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1)太谷核不育小麦接受其它可育小麦的花粉后结实,其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各占一半,即该杂交实验为测交,说明小麦的育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育小麦基因型为杂合子,即控制不育的基因为显性。(2)已知 D 组染色体处于单倍体状态,在减数分裂时,该组染色体大约有一半不能被包含在新的细胞核中(相当于 D 组染色体上的基因为单个存在)。让四倍体硬粒小麦(染
9、色体组成为 AABB,4n=28),该小麦不含 D 组基因,给太谷核不育小麦授粉,若相关基因位于 D 组染色体上,则产生的后代中有一半为雄性败育,从 F1中选出不育株(杂合子)与四倍体硬粒小麦杂交,相当于测交,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不育型可育型=1 1,该结果表明不育基因位于 D 组染色体。(3)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与 D 组 4 号染色体(简称为 4D)双端体小麦杂交得 F1,则 F1为 4D 端体杂合子,且表现为不育。根据第(1)问可知,不育为显性性状,用正常小麦(隐性)为 F1中的不育株授粉,然后筛选出 F2中的不育株进行细胞学观察,若 F2的不育株出现端体杂合子,即染色体片段缺失仍表现
10、为不育,则说明不育基因不位于 4D 染色体上,反推若 F2的不育株均不为端体,则不育基因位于 4D 染色体上。(4)据分析可知,不育和矮秆均为显性性状,假设分别用 A 和 B 表示,则不育亲本和矮秆亲本基因型分别可表示为 AAbb 和 aaBB,F1基因型为 AaBb,进行测交组合一的子代只有 2 种表现型,说明矮秆基因与不育基因连锁,且程度高(不易发生交叉互换),测交组合二出现 4 种表现型,但重组型远少于亲本型,同样说明矮秆基因与不育基因连锁,且程度高。所以可以利用小麦的高矮秆性状进行筛选,子代中的矮秆个体基本都是可育株,可以在开花前实现不育株的筛选。3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产优
11、质新品种意义重大。油菜的杂种一代会出现杂种优势(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产量。(1)油菜具有两性花,去雄是杂交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备可操作性。我国学者发现了油菜雄性不育突变株(雄蕊异常,肉眼可辨),利用该突变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由杂交一结果推测,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杂交二中,雄性不育为_性性状。杂交一与杂交二的 F1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 3 个基因(A1、A2、A3)决定。品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 的基因型分别为 A1A1、A2A2、A3A3。根据
12、杂交一、二的结果,判断 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2)利用上述基因间的关系,可大量制备兼具品系 1、3 优良性状的油菜杂交种子(YF1),供农业生产使用,主要过程如下:经过图中虚线框内的杂交后,可将品系 3 的优良性状与_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该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将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_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F1。为制备 YF1,油菜刚开花时应拔除母本行中具有某一育性性状的植株。否则,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其原因是_。(3)上述辨别并拔除特定植株的操作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散粉前)完成,供操作的时间短,还有因辨别失误而漏拔的可能。有
13、人设想:“利用某一直观的相对性状在油菜开花前推断植株的育性”,请用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E、e)及其与 A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展示这一设想 _。【答案】一显 A1对 A2为显性;A2对 A3为显性雄性不育 A2A3:A3A3=1:1 A1A1所得种子中混有 A3A3自交产生的种子、A2A3与 A3A3杂交所产生的种子,这些种子在生产上无杂种优势且部分雄性不育【分析】分析遗传图解,杂交一中,雄性不育植株与品系1 杂交,F1全部育性正常,F1自交获得的 F2中育性正常和雄性不育出现性状分离比为 3:1,由此推测控制雄性不育和育性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二中,亲本雄性不育与
14、品系 3 杂交,后代全为雄性不育,说明雄性不育为显性,品系 3 的性状为隐性。F1雄性不育与品系 3 杂交,后代育性正常:雄性不育比例为 1:1,属于测交实验。【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二中,雄性不育为显性性状。品系 1、雄性不育株、品系 3 的基因型分别为 A1A1、A2A2、A3A3,通过分析可知,杂交一 A1为显性基因,A2为隐性,杂交二 A2为显性,A3为隐性,由此推断 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A1A2A3。(2)通过杂交二,可将品系 3(A3A3)的优良性状与雄性不育株(A2A2)杂交,得到 A2A3,再与 A3A3杂交,得
15、到 A2A3:A3A3=1:1。将 A2A3和 A3A3种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 A1A1的品系 1 种成父本行,制备 YF1即 A1A3。由于母本行是 A2A(雄性不育)和 A3A(雄性可育),父本行是 A1A(雄性可育),331要得到 YF1(A1A3),需要在油菜刚开花时应拔除母本行中 A2A3(雄性不育,其雄蕊异常、肉眼可辨)植株,否则,所得种子中混有 A3A3自交产生的种子、A2A3与A3A3杂交所产生的种子,这些种子在生产上无杂种优势且部分雄性不育,种植后会导致减产。(3)将 E 基因移入 A2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将 e 基因移入 A3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则表现 E 基因性状个体为不育
16、,未表现 E 基因性状个体为可育,这样可以通过判断是否表现 E 基因性状而对 A2A3和 A3A3进行判断。4动物个体之间行为存在差异,比如栖息在草木旺盛、溪流边的漏斗网蛛,对落网猎物的反应速度缓慢,而栖息在相邻干旱、荒漠草原的漏斗网蛛,只要猎物落网就会迅速跑到网上。假说一,认为这一行为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物质引起;假说二,认为由个体生存环境引起。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当猎物落在蜘蛛网上提供了_信息,这一信息传递过程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2)有人将这两个地区的蜘蛛带到了实验室,在相同条件下把新一代的蜘蛛饲养到了成熟期。若得到实验室的结果与假说一相同,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3)通过在
17、野外长期观察发现,两个种群对落网猎物的行为差异与捕食者鸟类有关,对溪流边的漏斗网蛛的捕食强度远大于荒漠草原漏斗网蛛,据此解释溪流边漏斗网蛛反应速度慢的原因是_。【答案】物理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当猎物落网时,来自溪流边的漏斗网蛛,反应速度慢;来自荒漠草原的漏斗网蛛,反应速度迅速在高捕食风险的压力下,那些小心谨慎不轻易离开它的安全隐蔽场所而冒险出击的漏斗网蛛可能比那些急于出击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分析】1、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详解】(1)当猎物落在
18、蜘蛛网上,蜘蛛接收到蛛网振动信号,从而向猎物移动,振动是物理信息;这一信息传递过程涉及到种间关系,故作用为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若得到实验室的结果与假说一相同,即认为这一行为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物质引起,则即使环境改变,原本行为也不会改变,所以当猎物落网时,来自溪流边的漏斗网蛛,反应速度慢;来自荒漠草原的漏斗网蛛,反应速度迅速。(3)捕食鸟对蜘蛛进行了选择,因为鸟对溪流边的漏斗网蛛的捕食强度远大于荒漠草原漏斗网蛛,若蜘蛛反应速度快,不观察就出巢,就容易被捕食,从而导致反应速度慢的、谨慎的蜘蛛有更多的生存机会,比例提高。5作物 M 的 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
19、胚的过程见途径 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 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 F1优良性状一致的 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 2。据图回答:(1)与途径 1 相比,途径 2 中 N 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不会发生由_和_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_。(2)基因杂合是保持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 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克隆胚与 N 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通过途径_获得的后代可保持 F1的优良性状。【答案】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
20、自由组合减半 1/2n 100%2【分析】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和育种的相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F1的优良性状,途径 1 为正常情况下 F1自交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子代,途径 2中先对 M 植株进行基因改造,再诱导其进行有丝分裂而非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导致其卵细胞含有与 N 植株体细胞一样的遗传信息,再使得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克隆胚,该个体与 N 植株的遗传信息一致。【详解】(1)途径 1 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而途径 2 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且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减半,故与途径 1 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21、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2)由题意可知,要保持 F1优良性状需要基因杂合,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获得杂合子的概率是 1/2,若该植株有n 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杂合子自交子代中每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为 1/2n,故自交胚与 F1基因型(基因杂合)一致的概率为 1/2n。而克隆胚的形成相当于无性繁殖过程,子代和N 植株遗传信息一致,故克隆胚与 N 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 100%。(3)途径 1 产生自交胚的过程存在基因重组,F1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经受精作用后的子代具有多样性,不可保持 F1的优良性状;而途径 2 产生克隆胚的过程不存在基
22、因重组,子代和亲本的遗传信息一致,可以保持 F1的优良性状。6育种工作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早在栽培植物出现之初人类简单地种植和采收活动中,就已有了作物育(选)种的萌芽。诗经载;“黍稷重穆,禾麻菽麦就有了根据作物习性早、晚播种和先、后收获的记录,可见中国在周代已形成不同播期和熟期的作物品种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使得育种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程。(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采用的育种方式是选择育种,这种育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_。(2)假设 A、b 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 AABB、aabb 两个品种,若要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某同学设
23、计了如下方案:该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最早可以从_(填“F1”或“F2”)开始筛选。这一育种方法的缺陷之一就是需要多代自交,用时长。为克服这一缺陷,可以采取另一种育种方案,简要写出该方案的流程_。(3)作为杂交育种重要分支的回交(两个亲本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再和亲本之一杂交,称作回交)育种,正越来越受到育种专家的重视,这是因为在育种工作中,单纯一次杂交并不能保证将某些优良性状整合到待推广的品种之中。回交可将单一优良基因导入某一品种并使之尽快纯合。回交获得的子一代记作BC1F(1BC1F1自交繁殖的后代,就是 BC1F2),它与用作回交的亲本再次回交,获得的子一代就是 BC2F1,依次类推。其中用作回
24、交的原始亲本为轮回亲本,一般是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待推广品种;另一个杂交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一般是具有轮回亲本没有的一、二个优良性状。它们和后代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如非轮回亲本甲的基因型 AA,轮回亲本乙的基因型 aa,F1自交的 F2和回交的 BC1F1,a 基因的频率分别为_、_,由此可以看出,回交后代的基因频率向_亲本偏移。“明恢 63”是杂交籼稻的一个优良品种,具备很多优良性状,但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很差。现提供高抗白叶枯病的显性纯合基因植物(简称“高抗”)为材料,采用回交的方法获得高抗白叶枯病“明恢 63”品系的“BC3F1”,以后采用自交和抗病性鉴定相结合的办法,获得高抗白叶枯病的“明
25、恢 63”的品系。请参照回交育种过程,写出用两种亲本培育“BC3F1”过程的图解_。【答案】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是有限基因重组 F2AABBaabbF1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选择纯合 AAbb 1/2 3/4回交亲本【分析】各种育种方法的优缺点:(1)杂交育种:可综合双亲优良性状,操作技术简单,但育种年限较长。(2)诱变育种:可产生新性状类型,但诱变率低,且不能定向诱变,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3)单倍体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要求较高。【详解】(1)选择育种是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获得优良品种,这种育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周期长,而且可选择的范围是有限。(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必刷题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2022 年高 生物 高频 考点 必刷题 变异 育种 进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