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所接地装置与防雷的设计.pdf
《35kv变电所接地装置与防雷的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变电所接地装置与防雷的设计.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5kv 变电所接地装置与防雷的设计目录一.前言1二.设计任务 1三.设计方案及相关计算 13.1 雷电参数 13.1.1 雷电流的幅值、波头、波长和陡度 13.1.2 雷电流极性及波形 23.1.3 雷电波阻抗(Z0)33.1.4 地面落雷密度 33.2 变电所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43.3 变电所防雷的原则 43.4 变电站防雷具体措施分类 53.4.1 避雷针或避雷线 53.4.2 避雷器 83.4.3 直击雷防护 93.4.4变电站雷电侵入波防护 133.4.5 变电站的进线段雷电防护设计163.5 接地装置的设计183.6 变电站弱电设备防雷措施28四.结束语 28五.参考文献 28六
2、.调研报告 29一、前言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纽带,担负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如果变电所发生雷击事故,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变电所的防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电能这一清洁能源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得到了普遍使用。但当高压输电网在为人们提供动力和照明时,不能忽视自然界产生的雷电对高压输变电设备产生的大量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变电所雷电防护问题的认识与研究。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安全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防止各种电气事故,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电气安全已成为
3、社会关注对象,各种电气安全措施也正在建立与完善。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有工程技术的一面,也有组织管理的一面。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相辅相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气安全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研究各种电气事故,研究电气事故的机理、原因、构成、特点、规律和防护措施;另一方面是研究用电气的方法解决各种安全问题,即研究运用电气监测、电气检查和电气控制的方法来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或获得必要的安全条件。二、设计任务本设计针对35KV变电站进行防雷接地保护设计;根据变电站国家防雷接地标准,结合35KV变电站电气接线图以及具体情况,学习利用各种防雷接地装置等,实现对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雷电侵入波防
4、护以及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设计。三、设计方案及相关计算3.1 雷电参数3.1.1 雷电流的幅值、波头、波长和陡度(1)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我国现行标准推荐按下式计算lgP 式中:I 是雷电流幅值,kA;P 是 幅值等于大于 I 的雷电流概率。例如幅值等于和超过50kA 的雷电流,计算可得概率为33%。上述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计算公式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雷电活动很弱的少雷地区(年平I88均雷电活动 20 日以下),例如陕南以外的西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雷电流幅值概率可按以下公式求得:lgP (2)雷电流的波头和波长I44虽然雷电流幅值随各国的自然条件不同而差别很大,但是各国侧得的雷电流
5、波形却基本一致。据统计,波头长度大多在 1s5s 的范围内,平均 2s2.5s。我国在防雷保护设计中建议采用2.6s的波头长度。至于雷电流的波长,实测表明在 20s100s 范围之内,平均约为 50s,大于 50s 的仅占 18%30%。根据以上分析,在防雷保护计算中,雷电流的波形可采用2.6/50s。(3)雷电流陡度由于雷电流的波头长度变化范围不大,所以雷电流的陡度和幅值必然密切相关。我国采用2.6s的固定波头长度,即认为雷电流的平均陡度石和幅值线性相关:a 即幅值较大的雷电流同时也具有较大的陡度。I2.6雷电流的各项主要参数-幅值、波头、波长和陡度的实测数据具有很大的分散性。许多研究者发表
6、过各种结果,虽然基本规律大体相近,但其具体数值却有差异。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雷电放电本身的随机性受到自然条件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于测量条件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雷电观测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1.2 雷电流极性及波形国内外实测结果表明,75%90%的雷电流是负极性,加之负极性的冲击过电压波沿线路传播衰减,因此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中一般按负极性进行分析研究。在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计算中,要求将雷电流波形用公式描述,以便处理,经过简化和典型化可得以下三种常用的计算波形,如图3-1 所示。iI0.5I0iIiI0.5I0T1tT20T1T1tT1t
7、(a)标准冲击波形 (b)等值斜角波头 (c)等值半余弦波头图 3-1 雷电流的等值波形图 3-1(a)标准波形,它是由双指数公式所表示的波形i I0(etet)这种表示是与实际雷电流波形最为接近的等值波形,但比较繁琐。当被击物体的阻抗只是电阻R时,作用在 R 上的电压波形 u 和电流波形 i 是相同的。双指数波形也取作冲击绝缘强度试验电压的波形,对它定出标准波前和波长为1.2/50s。图 2-2-1(b)为斜角平顶波,其陡度 可由给定的雷电流幅值 I 和波前时间定。斜角波的数学表达式最简单,便于分析与雷电流波前有关的波程,并且斜角平顶波用于分析发生在10s 以内的各种波过程,有很好的等值性。
8、图 3-2-1(c)为等值半余弦波,雷电流波形的波前部分,接近半余弦波,可用下式表达:i 这种波形多用于分析雷电流波前的作用,因为用余弦函数波前计算雷电流通过电感支路所引起压降比较方便。还有在设计特高杆塔时,采用此种表示将使计算更加接近于实际。Im(1cost)23.1.3 雷电波阻抗(Z0)雷电通道在主放电时如同导体,使雷电流在其中流动同普通分布参数导线一样,具有某一等值波阻抗,称为雷电波阻抗(Z0)。也就是说,主放电过程可视为一个电流波阻抗Z0的雷电投射到雷击点 A的波过程。若设这个电流入射波为I0,则对应的电压入射波u0 I0Z0。根据理论研究和实测分析,我国有关规程建议Z0取 300
9、左右。3.1.4 地面落雷密度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和强烈程度,由地面落雷密度来表小。是指每个雷电日每平方公里地面上的平均落雷次数。实际上,值与年平均雷电日Td有关。一般,Td大的地区,其值也较大。关于地面落雷密度与雷电日数的关系,我国标准推荐采用国际大电网会议推荐标准:Ng 0.023Td1.3式中,Ng为每年每平方公里地面落雷数;Td雷电日数;由此可得:0.023Td0.3对Td 40的地区,按我国标准取值 0.07。3.2 变电所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的绝缘处于电网的额定电压作用之下,但是由于雷击的原因,供配电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电压会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的数值,通常情况
10、下变电所雷击有两种情况:一是雷直击于变电所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1)直击雷过电压。雷云直接击中电力装置时,形成强大的雷电流,雷电流在电力装置上产生较高的电压,雷电流通过物体时,将产生有破坏作用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2)感应过电压。当雷云在架空导线上方,由于静电感应,在架空导线上积聚了大量的异性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大地放电时,线路上的电荷被释放,形成的自由电荷流向线路的两端,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此过电压会对电力网络造成危害。因此,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是导致变电所雷害的主要
11、原因,若不采取防护措施,势必造成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发事故。3.3 变电所防雷的原则针对变电所的特点,其总的防雷原则是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接闪引入地下泄散(外部保护);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波(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压幅值(过电压保护)。这三道防线,相互配合,各行其责,缺一不可。应从单纯一维防护(避雷针引雷入地无源保护)转为三维防护(有源和无源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等多方面系统加以分析。(1)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
12、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它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为了实现内部防雷,需要对进出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都要连接防雷、及过压保护器,并实行等电位连接。(2)防雷等电位连接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电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此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各个局部等电位连接棒互相连接,并最后与主等电位连接棒相连。3.4 变电站防雷具体措施分类3.4.1 避雷针或避雷线避雷针是防直接雷击的有效装置。它的作用是将雷电吸引到自身并泄放入地中,从而保护其附近的建筑物
13、、构筑物和电气设备等免遭雷击。1、避雷针的结构和保护原理避雷针是由接闪器、支持构架、引下线和接地体四部分构成。(1)接闪器 是避雷针顶端 12m 长的一段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圆钢直径应大于1216mm;钢管直径应大于 2025mm。通过接闪器和雷云发生闪络放电。(2)支持构架 高度在 1520m 一下的独立避雷针可采用水泥杆;较高时宜采用钢结构支柱;110KV及以上电压级变电站,当条件允许时,可将避雷针安装在高压门型构上;对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可装于顶部。(3)引下线 采用经过防腐处理的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812mm;扁钢截面不得小于12mm4mm。引下线应沿支持构架及建筑物外墙以最短路
14、径入地,以便尽可能减小雷电流通过时在引下线上产生的电感下降。(4)接地体埋于地下的各种型钢,工程中多采用垂直打入地中的钢管、角钢或水平埋设扁钢、圆钢。入 L50505,长 2.5m 的角钢和截面为 4mm25mm 的扁钢。接地体是直接泄放雷电流的,所以其选用既要考虑经济,又要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规定要求。避雷针的保护原理是:当雷云中的先导放电向地面发展,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避雷针能使先导通道所产生的电场发生畸变,此时,最大电场强度的方向将出现在从雷电先导到避雷针顶端(接闪器)的连线上,致使雷云中的电荷被吸引到避雷针,并安全泄放入地。2、避雷针的保护范围(1)单根针的保护范围如图 3-2 所示。hh
15、aBh/21.5hrx0.75hA45hxhx 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截面图 3-2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由上图有,在被保护高度为hx水平面上,其保护半径rx为当hxh2时,rx(h hx)ph2时,rx当hx(1.5h 2hx)p2 0式中,p为考虑避雷针太高时,保护半径不成正比增大的系数。当h 30m 时,p 1;当30 h 1p 时,5.5h;当h 120m 时,按 120m 计算。(2)两根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如图 3-3 所示。h图 3-3两根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首先根据被保护物的长、宽和高度及避雷针理想的安装位置等客观情况,初步确定两等高针之间的距离,并按照ha1R0D/7p2O-O 截
16、面rxDh0h/21.5hh0hxbx1.5h0hx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截bxrxbxD 7ha,初步选取ha。根据 D 和 ha,进行两等高针联合保护范围验算:两针之间保护范围如图 2-4 所示,计算公式有:h0 hD7pbx1.5(h0 hx)式中:h0为等高双针的联合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m),p同上。3、避雷线避雷线是由悬挂在保护物上空的镀锌钢绞线(即接闪器,截面不得小35mm)、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组成。(1)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如图 3-4 所示。hahhxh/22502hh图 3-4 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单根避雷线的一侧,在高度为hx 平面上的保护宽度 rx按下式计算:当hx
17、1h2时,rx 0.47(h hx)p当hx1h2时,rx(h 1.53hx)phahhxh/2(2)两条平行架设的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图 3-5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rxR01D/4p2Dh在两根避雷线的外侧的保护范围按单根线方法确定;而两避雷线内侧保护范围的横截面,是由通过避h0 h雷线 1 和 2 及保护范围上部 边缘的最低点 O 的圆弧来确定,O 点的高度挂高度;D 为两避雷线的水平间距;p 的意义同前)。D4p(h 为避雷线悬两避雷线端部的保护范围分别按单根避雷线确定端部的保护范围,两线间端部保护范围最小宽度有:bx h0hx hDhx4pbx为两避雷线端部最小保护宽度;hx为被保护物高度;
18、h0为两避雷线间保护最低点高度。3.4.2 避雷器避雷器能将侵入变电所的雷电波降低到电气装置绝缘强度允许值以内。我国主要是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避雷器是用来限制沿线路侵入的雷电压(或因操作引起的内过电压)的一种保护设备。避雷器的连接如图 3-6 所示:图 3-6 避雷器的连接为了使避雷器能够达到预想的保护效果,必须满足如下两点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伏秒特性,以实现与被保护电气设备绝缘的合理配合。如图3-7 所示u123避雷器被保护设备过电压波线路t图 3-7 避雷器与电气设备的伏秒特性合理配合 1-电气设备的伏秒特性;2-避雷器的伏秒特性;3-电器上可能出现的最高工频电压伏秒特性
19、,是表达绝缘材料(或空气间隙)在不同幅值的冲击电压作用下,其冲击放电电压值与对应的放电时间的函数关系。(2)间隙绝缘强度自恢复能力要好,以便快速切断工频续流,保证电力系统继续正常工作。对于有间隙的避雷器以上两条都适宜,这类避雷器主要有保护间隙、管式避雷器及带间隙的阀式避雷器。对于无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基本技术要求则不同,它没有灭弧问题,相应的却产生了独特的热稳定性问题。目前大部分变电站防雷电侵入波使用的氧化锌避雷器的保护效果如图3-8 所示:uu1SiC 避雷器限制的过电压t图 3-8 氧化锌避雷器的保护效果ZnO 避雷器限制的过电压侵入的雷电过电压u23.4.3 直击雷防护装设避雷针是直
20、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避雷针是保护电气设备、建筑物不受直接雷击的雷电接受器。它将雷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并安全导人地中,从而保护了附近绝缘水平比它低的设备免遭雷击。变电站装设避雷针时,应该使站内设备都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此外,装设避雷针时对于 35KV变电站必须装有独立的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对于 110KV 及以上的变电站,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架构上,因此,雷击避雷针所产生的高电位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1)年预计累计次数计算假设 35KV 变电站,占地面积长50m,宽40m,变电站的最高点高度为20m,当地年平均雷电日为40
21、,故有:据N kNgAe 0.024kTd1.3AeAeLW 2(LW)H(200 H)H(200 H)*10650402(5040)20(20020)3.1420(20020)106=0.024104 k=1;Td=40;Td1.3=401.3=120.97故 N=0.0241120.970.0241=0.0700 次/a114.2860.0700由于年/次,即该变电站可能平均运行14 年就要遭受一次雷击。(2)反击所谓反击是指雷击避雷针(线)瞬间,强大的雷电流通过避雷针顶端的接闪器及引下线和接地体向大地泄放时产生的高电位。如果避雷针(线)与附近的金属物体的空间距离,或者其接地装置与其i他接
22、地装置之间的地中距离不符合要求,将会发生放电现象,成为反击或为逆闪络。SkAh图 3-9雷击独立避雷针时的高电位分析如图 3-9 所示,高度为 h 的 A 点电位记为 Uk,避雷针辅助接地装置上的电位记为Ud,则有:Sd21LGUk iRch LUd iRchdidt式中,i 为雷电流,kA,幅值取150kA,斜角波长2.6s;Rch为独立避雷针辅助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L 为 A 点到地面,接地引下线h 长度上的电感,H,可取 L0=1.6H/m,L=L0h。为防止发生反击,避雷针距金属物体空间间隙Sk应满足:SkUkEk避雷针辅助接地装置与其他接地装置的地中间隙Sd应满足:SdUdEd
23、Ek和Ed分别为空气间隙和土壤的击穿场强,单位kV/m,可取 Ek=500kV/m,Ed=300kV/m。标准规定:Sk 0.3Rch0.1hSd 0.3Rch;一般情况下,要求。对于 35KV 及以下电压级的配电装置和土壤电阻率Sk 5mSd 3m大于 500 m 的地区,不宜采用构架式避雷针。装设避雷针的构架应埋设辅助集中接地装置。辅助接地装置与变电站的主接地网相连接时,其连接点距离变压器与主接地网的连接点不得小于15m,目的是保证雷击避雷针时,在接地装置上产生的高电压波经过这段距离的衰减,传播到变压器连接点不会对变压器造成反击。特别指出,变压器的进线门型构不允许装设避雷针,因为变压器是变
24、电站的重要电气设备,其绝缘较弱,万一发生反击,必将造成严重后果。(3)35kv 变电站直击雷防护避雷针设计变电站所处地区土壤电阻率2102m,虽然不大于 500m,但由于是 35KV 电压级的配电装置,故不宜采用构架式避雷针。采用两根等高避雷针进行防护设计由于此 35KV 变电站,占地面积长50m,宽40m,变电站的最高点高度为 20m,在变电站宽两侧对称位置上距 5m 处设立两等高避雷针。如图3-10 所示。50m60m避雷针 110.5KV 母线架20m门型框架避雷针 220m35KV 母线架变配电装置图 3-10两等高避雷针位置图据题有:两针间距 D=5+50+5=60m。设避雷针高度为
25、h,又变电站的最高点为20m,故 hx=20m。在避雷针 1 或 2 的一侧按单避雷针来计算显然有 hxh/2rx(1.5h 2hx)p且要rx 20m,故h 42m。在避雷针1 号 2 号之间,D12=60m,两等高避雷针针在hx=20m 高度处的最小保护宽度有bx(255)2202,故有bx 36m;又bx1.5(h0 hx)h0 h且D7p所以h 56 m。综上所述,只用两根等高避雷针实现对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需要求避雷针高度不小于56m。由于不宜采用构架式避雷针,只能用两根60m的避雷针按图3-4-1设计联合保护。其中支架高58m,接闪器选2m长,直径为1216mm的圆钢,引下线选截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5 kv 变电所 接地装置 防雷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