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湖北省宜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高中试卷》湖北省宜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试卷》湖北省宜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年秋季期末联考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 某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故A选项正确;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故B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向着更适应环境变化,故C选项
2、错误;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特征【名师点睛】1、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
3、的生物种群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物种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2.某生物学家在测定10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中,停留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草原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A. 500只/平方千米B. 600只/平方千米C. 60只/平方千米D. 6只/平方千米【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分析,野兔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60:5,N=600只,即100平方公里的野兔的种群密度为600只,
4、则每平方公里的野兔的种群密度为6只,故选D。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 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 群落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答案】D【解析】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A正确;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故与植物有关,B正确;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有关,C正确;动物群落也有水平结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D错误。【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特征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
5、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 动物不都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热能等【答案】A【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但是不一定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A错误;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蜣螂,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B正确;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正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热能等,D正确。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 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 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 生
6、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故选D。6.下图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B. 鼠是次级消费者C. 蛇和鹰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 蛇和鹰处于同一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分析,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A错误;鼠是初级消费者,B错误;蛇和鹰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正确;蛇处于第三营养级,鹰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D错误。故选C。7. 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
7、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上事实分别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A.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B. 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C. 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D. 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答案】A【解析】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8.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
8、所占的比例是( )A. 0B. 25%C. 50%D. 100%【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细胞中每1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放射性同位素(如15N)标记、在非同位素标记的环境中复制1次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且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由此并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各选项。【详解】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每个DNA分子的双链均用15N标记,以14N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完成复制后,每个亲代DNA分子经过复制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有1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这两
9、个DNA分子分别存在于同1条染色体所含有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所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每条染色单体都含有15N;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所形成的4个精细胞都含有15N;精细胞变形发育形成精子。可见,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100%。故选D。9.同一生物细胞分裂图解,在动物卵巢中见不到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能在动物卵巢中观察到该细胞,A错误;图B
10、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因此能在动物卵巢中观察到该细胞,B错误;图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在动物卵巢中观察到该细胞,C正确;图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第一极体,因此能在动物的卵巢中观察到该细胞,D错误。【点睛】方法点拨:在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若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10. 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11、A. 同源染色体分离B. 着丝点分裂C.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 染色体复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即只出现在初级卵母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即只出现在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所以在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都不会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在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都会出现。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11.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
12、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B.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C. 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 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1、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量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2、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3、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4、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解:A、水稻和青蛙并未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A错误;B、稻田中青蛙以稻飞虱作为食物,两者为捕食关系
13、,B正确;C、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错误;D、水稻和病毒V之间是寄生的关系,D错误故选:B考点:种间关系12.下列有关调查方法或调查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用样方法可调查田鼠种群密度B. 观察计数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要用高倍显微镜C.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统计法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低【答案】C【解析】田鼠的活动能力较强,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观察计数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要用低倍显微镜或放大镜,B错误;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统计法,C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
14、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导致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D错误。1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 易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最有效的措施C. 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错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最有效的措施,B错误;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
15、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14.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D. 食用菌、产甲烷杆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由农作物经过光合作用输入的,所以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故A正确;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故B错误;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故C正确;D、
16、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D正确故选:B考点:生态农业工程【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其中农作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家禽是消费者;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图中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15.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内B. 所有生物基因表达时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C. 所有生物体内的核酸中都含有碱基A、T、C、GD. 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C【解析】细胞
17、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包括病毒在内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内,A正确;所有生物基因表达时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B正确;某些RNA病毒体内只有A、U、G、C四种碱基,没有T,C错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含有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都以DNA为遗传物质,D正确。16.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B. 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C. 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 CTA肯定不是密码子【答案】C【解析】【详解】决定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因此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
18、码子,A正确;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因此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B正确;终止密码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密码子在mRNA上,而mRNA上不可能含有T,D正确。17.图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B. 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不同于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C. 在真核细胞中,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D. 过程也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发生【答案】C【解析】图中是DNA的复制、是转录、是翻译、是逆转录、是RNA的复制、是翻译,每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A正确;是转录,DNA模
19、板链中的T与mRNA中的A配对,是翻译,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中都没有碱基T,而有碱基U与A配对,因此转录不同于翻译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B正确;在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可以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细胞中有核膜的存在,两个过程不能同时进行,C错误;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少量DNA,因此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D正确。18.假设动物某精原细胞的2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不考虑交叉互换),可表示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基因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20、开成为染色体,所以所含基因应该相同,故B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SB.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在其自身的核糖体中C. T2噬菌体在生命系统中属于细胞层次,因为它是寄生生活D. 标记噬菌体DNA可以先用含35S或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再去浸染细菌【答案】A【解析】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其组成元素有C、H、O、N、P、S,A正确;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核糖体,其蛋白质外壳在细菌的核糖体合成,BC
21、错误;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含35S或含32P的培养基培养,D错误。20.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可以使细菌死亡,HIV感染T细胞后可以造成T细胞大量死亡,那么噬菌体和HIV利用细菌和T细胞的物质中主要的不同是( )A. 组成蛋白质的原料B. 构成核酸的原料C. 营养成分D. 无机盐【答案】B【解析】两者组成蛋白质的原料都是氨基酸,A错误;噬菌体的核酸是DNA,HIV的核酸是RNA,因此构成两者的核酸的原料不同,B正确;两者利用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C错误;两者对无机盐的需求相似,D错误。21.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狭叶基因
22、(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 )A. 全雄株,一半宽叶,一半狭叶B. 全雌株,一半宽叶,一半狭叶C. 雌雄各半,全宽叶D. 雌雄各半,宽叶:狭叶=1:1【答案】A【解析】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卵细胞;狭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XBY),1/2为狭叶(XbY),故选A。22. 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 4种,9331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试卷 高中 试卷 湖北省 宜昌市 部分 示范 教学 协作 2017 2018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联考 生物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99074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