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最新文化自信类素材: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文化使命.doc
《高考作文最新文化自信类素材: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文化使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最新文化自信类素材: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文化使命.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作文最新文化自信类素材-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文化使命目录:01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发布02昆曲传人03梦黄山之上04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文化使命05全球史对历史空间的重构正文:01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发布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16日 02 版)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日前,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发布,共有24首歌曲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的主题曲领航在其中。这首主旋律歌曲主题宏大,让人听起来没有丝毫隔阂感。曾创作过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丝路传奇·花木兰等作品的青年作曲家亢
2、竹青说,这是她创作的初心,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不要问作品能否成功,先要问自己是否真诚”。亢竹青回忆,接到创作领航任务时,她要把创作周期从1个月压缩到3天,完成两首风格不同的作品的创作、编配、录制。但她的从军经历、学习“四史”的体会等,都帮助她快速确定了写作基调。围绕庆祝党的百年诞辰,一批优秀音乐作品产生。入选歌曲誓言独辟蹊径,以小切口展示共产党人最庄重的人生时刻入党宣誓仪式。音乐电视誓言在红色革命老区江苏南通取景拍摄,演唱者、青年歌唱家王丽达来到江苏南通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等地,与当地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近年来,广大文艺轻骑队战士推出了一批讴
3、歌新时代、赞美人民军队的主旋律佳作。本次入选歌曲请放心吧!祖国词作者陈道斌把目光聚焦在世界屋脊上,用白描手法展示戍边官兵的日常工作环境。歌词闪耀着军人的信仰和理想“寸土不让寸土不丢,脚下的土地再小,也属于中国”。自2014年推出“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评选以来,“中国梦”的时代旋律迅速流传。丰富的曲目,在近些年的专业性文艺表演和群众性文艺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巨大影响。来源:中国青年报21年11月16日 09 版02昆曲传人作者:韩承峰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8日 11版)昆山市淀山湖镇湘蕾艺术团汇报演出后台,昆曲小演员即将“挂帅出征”。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一带,起初被
4、叫作昆山腔,后经数十代传曲人不断改良演绎,终被尊为“百戏之师”。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此再次焕发光彩。2017年,“昆曲回家”系列活动在江苏省昆山市启幕。其间,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等全国八大专业昆曲院团,以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表演团体选派的55位昆曲名家齐聚昆山,同台竞演经典昆剧牡丹亭,别有一番致敬先贤、饮水思源的特殊含义。这是发生在昆曲故里的一个大事件,我也借此机会认识了一大批昆曲人。然而在公众面前,这些昆曲人在台下的真实样貌、喜怒哀乐却少有人知晓。于是,我开始用相机记录昆曲传人在台下、幕后和戏外的精彩故事。在拍摄过程中,
5、我通过长期跟踪拍摄昆曲传人的状态与故事,记录他们在当下昆曲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执着历程与事业探索,以唤起全社会对昆曲这门古老艺术的珍视与关爱。我坚持选择人文纪实而非环境人像的摄影风格,大量使用中长焦镜头在不干扰被摄者的前提下,以平视的视角抓取动人瞬间,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张开嘴巴聊,放开手脚拍。通过这些照片,我希望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全社会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03梦黄山之上万以学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16日 08 版)2021年9月15日,安徽黄山风景区,游客观赏日出云海。视觉中国供图20
6、18年8月22日,黄山天都峰远看近乎垂直的山路。 视觉中国供图可以说,没有黄山就没有徽州文化。黄山是徽州文化生长发育的最大环境,是徽州文化的底色,是徽州文化的基础和灵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山就是那养育了、庇荫了徽州人及其文化的一方水土。对于黄山,我有种畏怯感。不论你攀登过多少次,选择过多少不同的路线,每一次游览下来,黄山都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觉得自己犹如一只蝼蚁,趴在黄山身上千万沟壑的某条褶缝里,好似在循着熟悉的路径前行,其实完全蒙圈,不知己所往,不知其万一。在黄山风景区云谷寺黄山地质公园博物馆的前厅,写有1990年黄山成为全球第17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时,联合国教科
7、文组织的评价: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经受到广泛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著称于世。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峰峦上的奇松、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闻名天下,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览者和艺术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自性黄山约138亿年前,造物者按照自己的时间和逻辑,把世界安排得妥妥帖帖。在距今约50亿年前,他又把宇宙间乱七八糟的漂浮物聚拢在了一起,做了个小小的太阳系。至于这个地球,则是在距今约46亿年前,由松散的物质,凝结成坚硬的球体,并分层有了地核、地幔、地壳,还在地壳表面形成了一片大洋。大约从8亿年前的震旦纪开始,在地球的
8、东方洋面下,聚拢和沉积起数万米厚的泥渣物质。又经过了数亿年,这个沉积层在海水中几起几落,几上几下,反复淬炼,最后慢慢变硬,成为地壳的表皮,构成了地球温润的腹部江南古陆。后来,经过一系列剧烈的地质运动,包括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等,地壳下面深处的熔融炽热的岩浆喷泻而出,射入了这片充满褶皱变形和断裂切割的地壳中,使其暗结珠胎。这粒花岗岩胚胎种子,在温暖的母腹中,慢慢成长发育。直到距今6500万年开始的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它才逐渐开始突破裹挟在身上的胎衣束缚,一次分娩成功,露出了地面。这就是黄山。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过程,遗憾的是当时还没有人类来欣赏这个奇迹。然后,黄山在没有人围观的状态中,孤独地、自由地
9、、骄傲地成长。力量无穷大的造物者,在对地球进行了大开大阖的布局,安排好高山峻岭、海洋沙漠、雨林平原、长川丘陵后,又充满偏好,博采众长,花费时间,对北纬30度线上的黄山进行了精雕细刻。黄山本来就是一砣地壳里长出来的坚硬石头,造物主给它舒筋通气,然后在这里切一下,那里凿一下,这里削一点,那里抻一点,硬是把一整砣的花岗岩,形塑成高逾千米的花岗岩奇峰和深切入地面的峡谷。还排列出峰峦七十二,簇聚如莲,纵横若列,再通过节理、劈理、断裂、流水、冰冻及风化等力量,进行深度整理和美化,使黄山诸峰外观展现出完美的穹状、锥状、脊状、柱状、箱状等峰林地貌。如天都峰、莲花峰等是由垂直的和倾斜的多组节理发育的花岗岩构成,
10、顶部呈浑圆状锥形,底部基座与上部峰锥相连一体。蓬莱三岛、飞来石等是由密集发育的垂直节理经风化、崩塌形成的花岗岩石柱、石笋。既大气磅礴,亦石亦峰,顶天立地,又秀气雅致,玲珑剔透,岩壁峭拔。最后“女大十八变”,伴随着距今约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的作用,黄山盛装出镜,终于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先塑造型,立稳骨骼,再美其肌肤。造物者不怕黄山风姿太过,逼人眼目,又在其身上缀满金玉翡翠。在黄山丰富的动植物生态体系中,最为突出亮眼的当然是黄山松。它们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以坚石为母,云雾为乳,根系往往是树干长度的几倍、数十倍。一株小小的黄山松,成熟期5-80年,树龄多达几百年。小者如伴侍,依附在峰
11、林怪石上,奇古多姿态。黄山松松冠扁平,飘逸多姿,针叶短密,而且海拔高度越高,松叶越短,越硬,越密,越绿。由于其针叶上有蜡状角质层,无论什么时候去看,它永远美丽弥新。造物者沉浸在自己的创作游戏中,端详着初具形态的作品,又意犹未尽地轻轻吹了一口气。这口气,赋予黄山以生命,使得黄山云霞布满,真气永转,脉息充满,形胜无穷。高天大风,四时有别,朝夕迥异,气象万千。云海银浪,缥缈变幻于瞬息之间,忽而浩瀚汹涌,天地一色;忽而远近峰屿,偶露峥嵘。晴空万里时,则奇峰毕现。黄山,可能是造物者故意留给人类的一点启示。想知道造物者的力量和世界自然的奇妙莫测吗?想知道这宇宙间世界上是不是真有仙境梵宫吗?去看看黄山吧!神
12、性黄山黄山是造物者的宠儿,是自然之子,它也是黄帝之山。今黄山脚下黄山区三口镇境内,有轩辕黄帝祭祀点。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需要说明的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与造物者没有逻辑和生理上的关系。他开辟的是一条新的类人间的神话叙事传统。“三皇”有各种说法,唐代司马贞三皇本纪,补写了史记的阙如部分。确认“三皇”是伏羲、女娲和神农(神农即炎帝)。“三皇”被认为是神,可能因为时间久远不可考,圣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虚妄的传说,把他们全部删除了,编撰历史书时就从“五帝”开始。五帝之首为黄帝。黄帝名公孙轩辕,他征伐天下,统一环宇,“日月所照,莫不砥属”,从而成为天下“共主”。他保国安民,发明创造了许多新技术,为
13、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成为万民的“共祖”。“黄帝以后,我族滋乳渐多,分布于中原”(梁启超),继而遍及海内外,形成以黄帝为中心,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大一统宗法社会网络,是谓炎黄子孙。如今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黄帝的遗迹,特别在中华文化发源地的中原地区,更是众多。长江之南,黄帝遗迹也遍布,如黄山、庐山、缙云山等,甚至还形成了黄帝游踪的“金三角”。这说明夏商周各大部族,包括长江以南地带的楚人越人吴人,都把黄帝看成是自己的祖先祖宗。这是中华各族人民认祖归宗,寻求自我认同,自觉归队站位的一种努力。对传说的考证,实证固然重要,但更要看其体现的民族集体心理形成和价值倾向。中国人是很自然地把对黄帝的崇敬与
14、对山的崇拜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窥探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只能通过大自然的外在表象。而大自然在地球上的突出表征物就是山岳。说文解字:山,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山岳离天堂近,距人间也不远,是人间与天堂的自然中介。人在山上,才能成“仙”。诗经就把最美好的词献给了山岳: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坼不崩。中国人的山岳崇拜,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五岳”的崇拜。五岳之东岳秦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最具“崇高”的象征意义,它们代表华夏大地的整体,也代表着美好的希冀和寄托。“王者受命易
15、姓,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应劭)。历代帝王家和宗教家常把五岳与国家政权兴衰连接在一起,到泰山巡守、封禅、祭祀活动绵绵不绝。在泰山顶上筑土为坛以祭天,在泰山下的小山头祭地,帝王家以此形象宣示天下:天下大定,符瑞并臻,自己取得天下为天命所归,继承的是大道正统。同时祈求:本家王朝江山永固。为体现山岳地位崇高,祀之如神,历朝皇帝都很重视为山岳封号。这个荣誉,当然首先得归之于黄帝。洞天记: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然后才是历朝历代的帝王。秦始皇将五岳等众多名山一并作为“名山川”纳入官方祭祀行列。西汉宣帝正式将五岳从群山中划出,成为群山代表,体现国家信仰,享受国家高规格祭祀待遇。唐明皇把五岳封为王
16、:中岳为中天王,西岳为金天王,东岳为天齐王,天宝五年封南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唐朝还对天下名山进行封号,如十州三岛,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形成了一个神仙体系。这个神仙体系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唐王朝国家的意志。集造物者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黄山,没有进入“五岳”这个排名序列。因为它是“黄帝之山”。黄山这名字从何时开始,现在并不可考。唐明皇敕名黄山,应该是黄山定名的结束,而不是开始。在那之前,应该有很长很长的酝酿时间。列仙传就说陵阳子明“上黄山,采五石脂”。民间更多的说法是,江南黟山,据得其中,云疑碧汉,气冠群山,有古木灵药,名花异果,瀑水飞泻,汤泉香温,是轩辕黄帝“栖真之地”。作为辅证材料,黄山
17、包括其周边地区黄帝印迹众多,仅地名就留下了黄帝源、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炼丹峰、天都峰、洗药溪、仙人峰等百余处。这些地名历史久远,不能确证其起始时代,但都与黄帝在黄山寻真访隐,问道求仙,“采露珠,集灵草,煮妙石,炼神丹,沐汤泉,焕容颜”,最后乘龙与友人及臣僚等七十二人一同登天的传说有关。现在,一年一度还在举办的黄山区“轩辕车会”,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透露的就是远古时期隐秘的地理人文信息。唐明皇在天宝六年敕名黄山,时间是在他封完五岳为王之后。把黄帝之名用之于一座山,是一举把祖先崇拜与山岳崇拜两大荣誉赋于一身,使黄山在山岳的江湖中,享有了黄帝在人神江湖中享有的“共主、共祖”地位。这绝不是简
18、单地采信官民言说,不是单纯的以景色论黄山。后世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或许多少猜中了唐明皇深藏的心思。他对宗教的研究远超常人,有迹象表明这一敕名有政治考虑。如,天宝十一年即敕名黄山后不久,朝廷便单独建置了太平县,将黄山置于其中。这仿佛是为敕名黄山做的配套工程。此外,可以佐证黄山地位崇高的是其“方位”。古代以东南西北中配青赤白黑黄,中央为黄色。命黄山为“黄”,可能并不仅指其耸峙于群山之地理中心,更是指其处于社会人伦之中心。知性黄山物不自美,必因人而后彰。造物者的造化神功,人间皇帝的垂赏青睐,似乎没能避免黄山高蹈世外、人间罕闻的境地。黄山还需要巨儒名宦、逸士幽客的笔墨滋润洇染。山水有
19、清音。没有了山水,中国文化之旅甚至无从起航。“秦汉封锢深,唐宋游屐广”(郑板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内心深处思念与渴盼就是山水。而险峰幽谷,路径通幽,松柏森森,溪流汩汩,吸引文人雅士高致远行的各种经典山水元素,黄山是应有尽有。山中一日,世上千年。黄山如太古一样巍然屹立。且不说那些高僧仙羽,如普门和尚于黄山有开山之功。文人墨客关注黄山,由来已久,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两游黄山。他两游黄山的时间分别是天宝十三年和天宝十五年,几乎与黄山受唐明皇敕名时间同步。通过考察,李白留下了四篇诗作,可知他的黄山足迹。李太白何许人也,他一瞥之下,就高吟:“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
20、菡萏金芙蓉。”描摹黄山场景甚至比今天的卫星鸟瞰图还精准,直让人怀疑他真和造物者通灵。他没能深入黄山核心区域,给后人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这无法兑现的遗憾。转眼就是16、17世纪了,中国文学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这个由安徽人创立的大明王朝,总的看,还是一个治理有方、国祚绵厚的朝代,对外伸张国格,维护国家尊严,文明之邦声名远播。如朱熹学说成为日本官学,日本民间则趋捧阳明学,朝鲜甚至把明朝国家体制都拿去复制了,越南官服到20世纪,还沿用明朝服饰。明朝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也产生了影响,利玛窦眼中的中国远比欧洲富裕,以至于今天西方还有一批“明粉”。明朝,中国人特别是汉人的血脉气质也得到了梳理,
21、明朝文化保留和激扬了中国人的骨气、刚烈劲节之气。明朝遗民忠烈,甚至皇帝崇祯也以身殉国。国朝内部经济繁荣,工商业发展,城乡生活红红火火,市民意识觉醒,形成了新的商业阶层,出现了平民化和世俗化。社会越来越把“人”摆上重要地位,帝王、神仙、僧道等悄悄褪色,出现了重视活人、重视现世的现象。文学艺术更是繁荣,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特别是小说如春花怒放,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三部出在明朝。学术思想、美术工艺等都相当发达,向世界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和器物文明。正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黄山被推到前台。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谓的“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经受到广泛赞誉,以震旦国
22、中第一奇山著称于世”。发现黄山、推送黄山的主力是不可胜数的官宦儒士、僧道清客,即广义的“士”,或文化人读书人。他们走向黄山,更把黄山带出和推向了人世间。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面对黄山的绝世美景,惊叹于造物者的鬼斧神工,感慨于生命的浮活渺小,莫不属文以彰显。其中最著名的,当是16世纪(明万历年间)的行者徐霞客。他与李白一样,也是两游黄山,初游为雨雪所阻,仅至汤泉、慈光阁和北海,未能尽兴。第二次他为补偿夙愿再来,适逢秋高气爽,他徒步登临玉屏楼、天都峰、莲花峰等,叹为“生平奇览”:黄山无不“宏博富丽”“藻绘满眼”,兼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秀。是时,徐霞客
23、32岁,历游名山大川十多年,已是见多识广。在窥得黄山堂奥后,后有人问及“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世诸贤,可能只有他,精神上接得李太白一丝半片衣钵。但他只下评语,没有发挥笔力,铺排词句,写诗署文,没有去费力描写黄山。他只是浩叹:观止矣!造物者在不经意间,给人类中的这些“知者”和“智者”,作了个思维测试:任你万般揣摩领会,词语堂皇,堆砌辞藻,构图营造,泼洒色调,也难得我真相、真貌、真谛。人们很快发现,对黄山的描写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智力游戏,成为自己向自然“邀宠”的竞争秀,同时,更“智慧”的人则发现,只要自己有一点幸运,捕捉
24、到黄山的一丝风韵,抓取到黄山的一鳞半爪,窥到黄山的一星半点秘密,都不会是平庸之作。据黄山人统计,从唐至清约1200年间,以黄山为描摹对象的诗词两万多首,文章1万多篇。可谓成千累万,但很遗憾,真正能够得黄山真言、流传下来的却是寥寥。面对黄山,必须将“转山河国土归自己”的豪情转为“转自己归山河国土”的谦卑。文学上的一点执念,一点抒情,一点意趣,只能变成黄山上的一丝流云。至于歌曲,我不知道有多少,但你拿任何一首去黄山顶上试听一下,那感觉就是你一张口,嗓子就劈了、倒了。绘画似乎更直观、更直接、更有力,能够无限接近黄山的真相。画师们似乎职业位置最有利,“多留居山中,反复观赏”“搜尽奇峰打草稿”,只需要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