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练考历史试卷.doc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练考历史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练考历史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第一次练考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1.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史料,最重要的途径是(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2.著名史学家苏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 A.北京人遗址已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B.湖南玉蟾岩遗址、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C.除了、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D.在浙江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稻谷
2、的遗存3.在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的刻画符号。类似的有规律的刻画符号还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出土的陶器上。这些刻画符号( ) A.具有记事、传达信息的功能 B.表明早期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C.是商周甲骨文的形 D.是原始人类无意义的涂鸦4.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家族地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贫富分化的加剧 B.出现了私有财产C.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据考古发现,距今约53
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型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 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 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 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6. “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某学者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由此可见,良渚遗址( ) A.是学会耕作走向定居的开始 B.是中国国家起源的重要证据C.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标志 D.是
4、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7.下面是中国部分早期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地仰韶文化今陕西省、河南省、山西省良渚文化今天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的太湖地区马家窑文化今甘肃省、青海省大汶口文化今山东省大溪文化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地区河姆渡文化今浙江省东北部的宁绍平原和舟山群岛A.地域聚集 B.区域发展平衡C.多元一体 D.连续未有中断8.韩非子中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这现象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 A.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B.实行了禅让制度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度9.礼记·礼运载:“大道
5、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王权神秘色彩强化 B.社会生产力发展C.家国同构观念萌生 D.继承人品德优良10.商朝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前期以传长兄之子为常法,后期以传弟之子为常法。王后之子皆有继位的资格。这一继承制度(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使政权趋向稳定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易导致权力纷争11.有学者把中国人的活动历史,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述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事实越来越多并且有文物验证但文字流传较少的“半信史时代”和有文字可查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据此,西方人论述中
6、国史的著作通常自商朝开篇,主要是因为商朝( ) A.青铜工艺极为发达 B.考古资料极其丰富C.有完整的国家机构 D.有成熟的文字系统12.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牌位,体现出对祖先的崇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非常重要、严肃的事。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13.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封地内的百姓甚至只知有领主,而不知有周天子。这反映出西周( ) A.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 B.宗法制、分封制已走向崩溃C.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作用 D.小宗并未真正服从大宗14.夏、商、周三族始祖与祖先崇拜传统各
7、异,却都是在黄帝建立的大部落联盟中发展起来的,他们已初步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D.分封制度不断延续15.商周社交礼仪有“六挚”之说:孤执皮帛(鹿皮束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从中可以看出,商周时期( ) A.礼物品种多样 B.家禽养殖发达C.社交活动频繁 D.等级制度明显16.史书记载,周天子封颛项后代熊绎于南方的楚,封王室周章于东南的吴,封功臣姜尚于东方的齐,封王室召公奭于北方的燕。据此可知分封制( ) A.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
8、权 B.有利于加强边远地区开发C.削弱了先代贵族地方人事权 D.实现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17.三代有、巫、史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官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按照血缘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管理体制C.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D.宗法观念影响广泛18.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才逐渐齐备。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这表明夏、商、周时期( ) A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时期 B.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C.农业养殖出现并得到了发展 D.游牧文明引领农业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