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x
《2022年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2022.6.10 一、考试情形介绍(一)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接受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答应考生携带一张A4 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 分,比例占总成果的70% ,考试时间为90 分钟;(二)试卷结构与试卷类型:试卷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果的20 、 40 、 40 ;试 卷 类 型 包 括:1 填 空 题 ( 每 空 1 分 , 共 15 分 ) 2 单 项 选 择 题 ( 5 道 题 , 每 题 2 分 )3 名 词 解 释 题 ( 5 道 题 , 每 题 5 分 )
2、4 简 答 题 ( 3 道 题 , 每 题 10 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 道题, 20 分)二、复习范畴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心电大出版社2022 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畴 进行复习;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 )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 )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最终从促使其产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 向独立;2由于讨论使用的场合的不同,试验法分为()试验法和()试验法两种形 式;3试验法有别于其他讨论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讨论
3、的情境赐予肯定程度的 掌握,突出()和()之间的关系;4观看法有多种形式 , 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其次章社会化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 )社会化、(政治 )社会化和(法律 )社会化;P27-301 / 8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依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 )角色和(自致 )角色;3依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4再社会化有
4、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3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连续社会化1以下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C); A初级社会A父亲 B伴侣 C外交官 D妻子2以下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A警察 B伴侣 C外交官 D法官3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4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5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6以下有关文化特性的表达错误
5、选项();A文化具有普遍性 B 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具有遗传性 D 文化具有整 合性 4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 情形,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5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位置、身份相一样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 应的心理状态;3规定性角色答:2 / 8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三章自我1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物- 我分化) 、( 人- 我分化 )和有关(自我的词)的 掌 握;2 自 我
6、概 念 的 内 容 包 括 生 理 自 我、 社 会 自 我 和 ( C );A 理 想 自 我 B 实 际 自 我 C 心 理 自 我 D 应 该 自 我3自我美化 : 个体以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判的方式收集、说明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4什么是自尊?影响自尊的因素有哪些?(见教材)P61-63第四章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 ),依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点 ),估计与判定其(内 在 属 性)的 过 程;2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缘由分为三种,即(行动者 )、( 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 行动产生的环境);2依据希金斯( Higgins ,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
7、种内在的标准:()与();3伍德( 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4个体对自我的熟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自我、()自我和()自我;5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冲突;3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 种 现 象 属 于(C);A 近 因 效 应 B 晕 轮 效 应 C 首 因 效 应 D 宽 大 效 应4 根 据 维 纳 ( Weiner ) 的 归 因 模 型 ,下 列 属 于 稳 定 内 因 的 是 (C ) ;A运 气 B任 务 难 度 C能 力 D努 力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
8、情不自禁地赐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C);A 宽 大 效 应B 首 因 效 应C 晕 轮 效 应D 近 因 效 应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点加以规章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C);A 选 择 性B 双 向 性C 整 体 性D 易 出 偏 差 性7 “ 情 人 眼 里 出 西 施 ” 这 句 话 表 明 : 认 知 者 的 ( D ) 会 影 响 社 会 认 知 ;A体会 B 需要 C 价值观念 D 情感状态3 / 8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社会认知 : 是
9、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依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点,估计与判定其内在属性的过程;2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缘由并判定其性质的过程;3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说明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论理论象基本内容;1社会认知具有哪些特点?P74-75 的;2简述对应推琼斯与戴维斯(Jones & Davis)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有:(1)行为的社会合意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如杀人),我们就可以从其行为推论出他/ 她是一个不道
10、德(如残酷、无人性)的人;(2)行为的自由挑选性:如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挑选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 那 我们 就 会认 为 此 人的 行 为与 其 内 在 的 品 质相 对 应 ;3什么是刻板印象?它的利与弊是什么?所 谓 的 刻 板 印 象 就 是 人 们 对 一 个 社 会 群 体 所 形 成 的 固 定 而 概 括 的 印 象 ;使 用 刻 板 印 象 的 好 处 就 是 能 快 速 地 了 解 一 个 陌 生 或 不 太 熟 悉 的 人 或 群 体 的 特 征 ;但刻板印象的使用也有弊端:一是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像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 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
11、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简单产生偏见与鄙视;第五章社会态度1 态 度 是 由 (认 知 ) 、 (情 感 ) 和 (行 为 ) 三 种 成 分 构 成 ;2 凯尔曼指出,态度的转变要经受(听从 )、(认同 )和(内化 )三个阶段;3依据认知失调理论,排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转变认知 )、( 转变行为 )和( 增加新的 认 知);4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简单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告,这表达了劝告者的( B)对态度改 变 的 影 响 ; A 权 威 性 B 相 似 性 C 吸 引 力 D 可 信 赖 性5社会判定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 变; D 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A 接 受 区失B 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社会心理 学期末 考试 复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