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PPT讲稿.ppt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PPT讲稿.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1第1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研究化学反应经常遇到的问题研究化学反应经常遇到的问题1.1.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2.2.反应进行的速率有多大?反应进行的速率有多大?3.3.反应进行的极限反应进行的极限(化学平衡化学平衡)。4.4.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热化学)。5.5.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反应机理反应机理)?2第2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基基本本内内容容3.3.阐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阐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 量关系。量关系。1.1.阐述化学中的
2、计量阐述化学中的计量,以巩固高中以巩固高中 化学中的有关概念化学中的有关概念;2.2.引入化学计量数引入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反应进度,状状 态函数态函数,标准态和反应焓变等重标准态和反应焓变等重 要概念要概念;3第3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会应用热化学方程式和物会应用热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准摩尔反应焓变。基基基基本本本本要要要要求求求求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4第4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1-1反应热的测量反应热的测量1-2反应热的理论计算反应热的理论计算目目目
3、目录录录录1-3能源及其有效与清洁能源及其有效与清洁利用利用5第5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一节第一节 反应热的测量反应热的测量第6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1-1-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 1、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环境1 1、定义、定义系统系统:所需研究的那部分物质或空间。所需研究的那部分物质或空间。环境环境:体系之外与体系有一定联系的体系之外与体系有一定联系的其它物质或空间。其它物质或空间。体系体系环境环境物质物质能量能量7第7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分类、分类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联系,把系统分为三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联系,把系统分为三种类型:种类型
4、:敞开系统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传递又有能量交换。质传递又有能量交换。封闭系统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传递而只有能量交换。物质传递而只有能量交换。隔离系统隔离系统(孤立系统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传递也没有能量传递之间,既没有物质传递也没有能量传递。第8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封闭系统封闭系统 三种热力学系统:三种热力学系统:孤立系统孤立系统 孤立系统孤立系统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对于科对于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敞开系统敞开系统9第9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5、 2、聚集体和相、聚集体和相 自然界中物质呈现的聚集状态,熟知的有气态,自然界中物质呈现的聚集状态,熟知的有气态,液态和固态,此外还有等离子体态,超高温下地壳液态和固态,此外还有等离子体态,超高温下地壳内部状态等。内部状态等。任一聚集状态内部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均匀部任一聚集状态内部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分称为相相。例如,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在低压及中压例如,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在低压及中压下只有一个相,但在高压下,气体可能分层,有界面,下只有一个相,但在高压下,气体可能分层,有界面,且该界面两边气体的性质发生突变,实为两个相,但这且该界面两边气体的性质发生突变,实为两个相,但这个体
6、系却只有一种聚集态个体系却只有一种聚集态气态。气态。10第10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又如,不形成固溶体的三种不同物质的固体混又如,不形成固溶体的三种不同物质的固体混合物,体系只存在一种聚集态合物,体系只存在一种聚集态固态,但无论将固态,但无论将他们研磨的如何细微,混合的如何均匀,仍然是他们研磨的如何细微,混合的如何均匀,仍然是三相混合物。三相混合物。所以处于同一相中的物质一定处于同一聚集态,所以处于同一相中的物质一定处于同一聚集态,而处于同一聚集态的物质不一定是处于同一相中。而处于同一聚集态的物质不一定是处于同一相中。液体,不分层为一相,分几层为几相;液体,不分层为一相,分几
7、层为几相;固体,有几种固体为几相。固体,有几种固体为几相。11第11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思考思考:1)101.325kPa,273.15K(0C)下,H2O(l),H2O(g)和H2O(s)同时共存时系统中的相数为多少。2)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并达到平衡的系统中的相数。12第12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1.状状态态:表表征征体体系系性性质质的的物物理理量量所所确确定定的的体体系系存存在在形式。形式。由由 p、V、T、n 等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体系存在的等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体系存在的形式称为体系的状态形式称为体系的状态3 3、状态及状态函
8、数、状态及状态函数 对一系统,各种性质都有确定数值,该系统的状对一系统,各种性质都有确定数值,该系统的状态便被确定;反之,当系统状态已确定时,该系统的态便被确定;反之,当系统状态已确定时,该系统的各种性质也必都有确定的值。各种性质也必都有确定的值。13第13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2.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确定体系状态的宏观性质的物理量称确定体系状态的宏观性质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为状态函数如如 物质的量、压力、体积、温度物质的量、压力、体积、温度3.3.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函数的特点:(1)(1)体系的状态一确定,各状态函数均有确定值。体系的状态一确定,各状态函数均有确定值。(
9、2)(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系状态发生变化时,各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各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无关。14第14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3)描述体系所处状态的各状态函数之间是有描述体系所处状态的各状态函数之间是有联系的。联系的。理想气体理想气体T=280K理想气体理想气体T=300K理想气体理想气体T=350KT T=350K-300K=50K=350K-300K=50K15第15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3=303.9kPaT3=473KV3=0.845m3p1=101.3kPaT1=373KV1
10、=2m3p1=202.6kPaT1=373KV1=1 m3 (I)加 压(II)加压、升温加压、升温减压、降温始始 态态终终 态态图图1-1 1-1 理想气体两种不同变化过程理想气体两种不同变化过程即:即:X=X2-X116第16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广度性质和强度性质状态函数可分为两类:状态函数可分为两类:广度性质:广度性质:其量值具有加和性,加和性,如体积、质量等。强度性质:强度性质:其量值不具有加和性,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力等。思考思考:力和面积是什么性质的物理量?它们的商即压强力和面积是什么性质的物理量?它们的商即压强(热力学中热力学中称为压力称为
11、压力)是强度性质的物理量。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是强度性质的物理量。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推论推论:摩尔体积摩尔体积(体积除以物质的量体积除以物质的量)是什么性质的物理量?是什么性质的物理量?力和面积都是广度性质的物理量。结论是两个广度性质的物理量的力和面积都是广度性质的物理量。结论是两个广度性质的物理量的商是一个强度性质的物理量。商是一个强度性质的物理量。17第17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4 4、过程与途径、过程与途径1.1.过程过程: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 T T一定一定 T=0 T=0 (等温过程等温过程)p p一定一定 p=0 p=0 (恒压过程恒压过程)V
12、 V一定一定 V=0 V=0 (恒容过程恒容过程)体系与环境间无热交换体系与环境间无热交换 Q Q0(0(绝热过程绝热过程)2.2.途径:途径:完成过程的具体步骤称为途径完成过程的具体步骤称为途径 状态状态1 1 状态状态2 2:途径不同,途径不同,状态函数改变量相同;状态函数改变量相同;18第18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98 K,101.3 kPa298K,506.5 kPa375 K,101.3 kPa375 K,506.5 kPa恒温过程恒温过程途径(II)恒恒压压过过程程途径(I)恒温过程恒温过程(I)恒恒压压过过程程(II)实际过程图图1-21-2 实际过程与完成过程
13、的不同途径实际过程与完成过程的不同途径19第19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cC+dD=yY+zZ移项移项0=-cC-dD+yY+zZ令令-c=C、-d=D、y=Y、z=Z0 B BB BB可简化写出化学计量式的通式:可简化写出化学计量式的通式:得得0=CC+DD+YY+ZZ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B B是是B B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5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20第20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计量系数与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计量系数与化学反应
14、方程式的写法有关。例如,合成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例如,合成氨反应写成:反应写成:规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规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21第21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2+3H2=2NH30=-N2-3H2+2NH3=(N2)N2+(H2)H2+(NH3)NH3N2、H2、NH3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计量数(N2)=-1、(H2)=-3、(NH3)=2表明反应中每消耗表明反应中每消耗1molN2和和3molH2生成生成2molNH3例例22第22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若写作:若写作:1/2N2(g)+3/2H
15、2(g)=NH3(g)则则v(N2)=1/2,v(H2)=3/2,v(NH3)=1而对其逆反应:而对其逆反应:2NH3(g)=N2(g)+3H2(g)则则v(N2)=1,v(H2)=3,v(NH3)=223第23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反应进度反应进度0 B BB BB对于化学计量方程式对于化学计量方程式d=B-1dnB nBB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的单位为的单位为molB为为B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计量数即反应系统中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即反应系统中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的变化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的变化(nB)与与该物质的计量系数该物质的计量系数(B)的商就是反应进的商就
16、是反应进度度()。24第24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反应进度反应进度对于有限的变化,改写为对于有限的变化,改写为=B-1 nB开始时开始时0=0、nB(0),积分到,积分到时、时、nB()得:得:(-0)=nB()-nB(0)B则则=nB()-nB(0)BnB=B25第25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例反应:反应:N2+3H2=2NH3N2、H2、NH3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计量数(N2)=-1、(H2)=-3、(NH3)=2当当0 00 0时时,若有足够量的若有足够量的N N2 2和和H H2 2、n n(NH(NH3 3)0 0根据根据、n nB B/B B n(N2
17、)/mol n(H2)/mol n(NH3)/mol/mol0000-1-1-321-2-64212123226第26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n(N2)/mol n(H2)/mol n(NH3)/mol/mol0000-1-1-321-2-6421232对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进度反应进度()的值与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何种物选用反应式中何种物质的量的变化质的量的变化进行计算无关。进行计算无关。例例反应:反应:N2+3H2=2NH31227第27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注意注意:同一化学反应如果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同一化学反应如果化学反应方程式
18、的写法不同(亦即不同(亦即B不同),相同反应进度时不同),相同反应进度时对应各物质的量的变化会有区别。对应各物质的量的变化会有区别。例如:当例如:当=1mol时时反应方程式反应方程式N2+H2=NH3N2+3H2=2NH3 n(N2)/mol-1 n(H2)/mol-3 n(NH3)/mol121212323228第28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1-1-2反应热的测量反应热的测量(heatingeffectmeasurement)1 1 热效应测量原理热效应测量原理第29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 测量装置测量装置氧弹式量热计氧弹式量热计(calorimeter)
19、(calorimeter)30第30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1第31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3.测量方法与步骤:测量方法与步骤:准确称量反应物准确称量反应物(固态或液态)装入钢弹固态或液态)装入钢弹 内,通入氧气,密封内,通入氧气,密封;将钢弹安放在一钢质容器中,向容器内加入将钢弹安放在一钢质容器中,向容器内加入 足够的已知质量的水,使钢弹淹没,钢弹与足够的已知质量的水,使钢弹淹没,钢弹与 环境绝热环境绝热;精确测定系统的起始温度精确测定系统的起始温度(T(T1 1););电火花引发反应,测量系统电火花引发反应,测量系统(包括钢弹及内包括钢弹及内 部物质、水和
20、金属容器等部物质、水和金属容器等)的终态温度的终态温度(T(T2 2)。32第32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q q-q(H-q(H2 2O)+qO)+qb b -C(H-C(H2 2O)T+CO)T+Cb bTT -C-CTT33第33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例1:1:将将0.500g N0.500g N2 2H H4 4(l l)在盛有在盛有1210g H1210g H2 2O O的弹式量热计的钢的弹式量热计的钢弹内完全燃烧尽。系统温度由弹内完全燃烧尽。系统温度由293.18K293.18K升至升至294.82K294.82K。已知。已知钢弹组件在实验温度时的总
21、热容为钢弹组件在实验温度时的总热容为848 J848 JK K-1-1。计算此条。计算此条件下联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件下联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解:解:Q=-(CQ=-(CH H2 2O O+Cb)+Cb)TT=-(4.181210+848)(294.82-293.18)=-9690(J)=-(4.181210+848)(294.82-293.18)=-9690(J)显然,此热量与所用反应物的质量有关,显然,此热量与所用反应物的质量有关,-9690J-9690J是对是对0.500g N0.500g N2 2H H4 4(l l)而言的,若以而言的,若以1 mol N1 mol N2 2H
22、 H4 4(l l)计,则可乘以计,则可乘以N N2 2H H4 4的摩尔质量,即:的摩尔质量,即:Q=-9690/0.50032=-620160 JQ=-9690/0.50032=-620160 Jmolmol-1-134第34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二节第二节 反应热的理论计算反应热的理论计算35第35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1-2-11-2-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在任何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
23、为另一种形式。形式。”基本概念:热力学能、热和功。基本概念:热力学能、热和功。第36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符号:符号:U,单位:单位:kJkJ 、J 。U 是状态函数;是状态函数;无绝对数值;无绝对数值;U=U(终态终态)U(始态始态)其值与其值与n n 成正比。成正比。包括分子平动能、包括分子平动能、分子振动能、分子分子振动能、分子转动能、电子运转动能、电子运动能、核能等动能、核能等即内能即内能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热力学能热力学能(以往称内能以往称内能)37第37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热热(Q Q):体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传递或交:体
24、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传递或交换的能量的形式。换的能量的形式。功和热功和热是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是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系和环境传递或交换能量的两种形式。体系和环境传递或交换能量的两种形式。符号:符号:Q,注意注意 热不是状态函数热不是状态函数 单位为单位为J J、kJkJ体系吸热,体系吸热,Q 0;体系放热,;体系放热,Q 0W 0,0,H H 0 0放热反应:放热反应:Q Qp p 0,0,H H 0 0如:如:2H2H2 2(g)+O(g)+O2 2(g)(g)2H 2H2 2O(l)O(l)H HQ Qp p=-571.66kJ=-571.66kJmolmol-1-1H H2 2
25、(g)+O(g)+O2 2(g)(g)H H2 2O(l)O(l)H H Q Qp p=-285.83kJ=-285.83kJmolmol-1-11 12 247第47页,共8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定容反应热与定压反应热的关系定容反应热与定压反应热的关系已知已知 定容反应热:定容反应热:QV=U;定压反应热:定压反应热:Qp=Up+p(V2 V1)等温过程,等温过程,Up UV,则:则:Q Qp p Q QV V=n n2 2(g)(g)RTRT n n1 1(g)(g)RTRT=n n(g)(g)RTRT对于理想气体反应,有:对于理想气体反应,有:对于有凝聚相参与的理想气体反应,由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PPT讲稿 热化学 能量 转化 PPT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