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第八章地基承载力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力学第八章地基承载力精.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岩土力学课件第八章 地基承载力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第1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某点某点某点某点 f f:极限平衡状态极限平衡状态极限平衡状态极限平衡状态某区域内某区域内某区域内某区域内:f f,则处于极限平衡区则处于极限平衡区则处于极限平衡区则处于极限平衡区,地基失稳地基失稳地基失稳地基失稳地基承载力分为两种地基承载力分为两种地基承载力分为两种地基承载力分为两种:1.1.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 与土性、基础埋深、宽度、形状等有关与土性、基础埋深、宽度、形状等有关与土性、基础埋深、宽度、形状
2、等有关与土性、基础埋深、宽度、形状等有关2.2.容许承载力容许承载力容许承载力容许承载力 :与建筑的结构特性等有关与建筑的结构特性等有关与建筑的结构特性等有关与建筑的结构特性等有关本章对土性的假设本章对土性的假设本章对土性的假设本章对土性的假设:理想弹塑性体理想弹塑性体理想弹塑性体理想弹塑性体第2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第二节第二节 地基的变形和失稳地基的变形和失稳一、临塑荷载一、临塑荷载p pcrcr和极限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p pu u 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1.1.压密阶段压密阶段 (oa)(oa)2.2.局部剪损阶段局部剪损阶段(ab)(a
3、b)3.3.整体剪切破坏阶段整体剪切破坏阶段三阶段之间的界限荷载三阶段之间的界限荷载p pcrcr和和p pu uosP=P/Apcrpu第3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二、竖直二、竖直二、竖直二、竖直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动画)(动画)(动画)(动画)1.1.图图图图8-38-3整体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b):(b):土质坚硬、密实、土质坚硬、密实、土质坚硬、密实、土质坚硬、密实、埋深埋深埋深埋深局部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c):(c):地基土质疏松地基土质疏松
4、地基土质疏松地基土质疏松冲剪破坏(冲剪破坏(冲剪破坏(冲剪破坏(d d):地基土质疏松):地基土质疏松):地基土质疏松):地基土质疏松随着随着随着随着基础埋深增加,基础埋深增加,基础埋深增加,基础埋深增加,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更为常见。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更为常见。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更为常见。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更为常见。第4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魏西克(魏西克(魏西克(魏西克(Vesic,A.BVesic,A.B)提出了用土的相对压缩性判别地基)提出了用土的相对压缩性判别地基)提出了用土的相对压缩性判别地基)提出了用土的相对压缩性判别地基究究究究竟要
5、发生哪种破坏模式。竟要发生哪种破坏模式。竟要发生哪种破坏模式。竟要发生哪种破坏模式。土的刚度指数土的刚度指数土的刚度指数土的刚度指数I Ir r和临界刚度指数和临界刚度指数和临界刚度指数和临界刚度指数I Ir(cr)r(cr)为为为为q_ q_ 基础的側面荷载基础的側面荷载基础的側面荷载基础的側面荷载 q=q=D DI Ir r I Ir(cr)r(cr),土相对不可压缩,发生土相对不可压缩,发生土相对不可压缩,发生土相对不可压缩,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I Ir r I Ir(cr)r(cr),土相对可压缩土相对可压缩土相对可压缩土相对可压缩,发生发生发生发生局部
6、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对于整体剪切破坏对于整体剪切破坏对于整体剪切破坏对于整体剪切破坏,已有较多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已有较多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已有较多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已有较多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而对局部剪切破坏或而对局部剪切破坏或而对局部剪切破坏或而对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模式冲剪破坏模式冲剪破坏模式冲剪破坏模式,目前尚无理论公式可循目前尚无理论公式可循目前尚无理论公式可循目前尚无理论公式可循.有学者建议将整体剪切破坏模式有学者建议将整体剪切破坏模式有学者建议将整体剪切破坏模式有学者建议将整体剪切破坏模式的公式加以适当修正的公式加以
7、适当修正的公式加以适当修正的公式加以适当修正,可用于局部剪切破坏可用于局部剪切破坏可用于局部剪切破坏可用于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模式很少见冲剪破坏模式很少见冲剪破坏模式很少见冲剪破坏模式很少见,可不予研究可不予研究可不予研究可不予研究.第5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三、倾斜三、倾斜三、倾斜三、倾斜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水工教科书提出基底临界竖向力水工教科书提出基底临界竖向力水工教科书提出基底临界竖向力水工教科书提出基底临界竖向力 p pcrcr=A=A Btan Btan +2c(1+tan+2c(1+tan
8、 )(8-3)(8-3)竖向荷载竖向荷载竖向荷载竖向荷载p pv v pppcrcr 属深层整体滑动属深层整体滑动属深层整体滑动属深层整体滑动可用本章后面所述的方法可用本章后面所述的方法可用本章后面所述的方法可用本章后面所述的方法,验算验算验算验算地基失稳可能性地基失稳可能性地基失稳可能性地基失稳可能性.第6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一、一、极限平衡理论的原理极限平衡理论的原理极限平衡理论极限平衡理论土体土体 处于理想塑性状态时的处于理想塑性状态时的应应力分布和滑裂面轨迹的理论。力分布和滑裂面轨迹的理论。应用范围:工程中常用于求解地基的应用范围:工程中常用于求解地基
9、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和 地地基的基的滑裂面轨迹。滑裂面轨迹。求解思路:求解思路:1.仅有自重时仅有自重时,平面问题的静力平衡方程平面问题的静力平衡方程(8-6)2.极限平衡状态条件极限平衡状态条件无粘土无粘土粘土粘土 (8-7)第三节第三节 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的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第7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根据根据根据根据(8-6)(8-6)、(、(、(、(8-78-7)可得()可得()可得()可得(8-118-11):):):):上式为无粘土体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基本偏微分方程组,由特征线法上式为无粘土体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基本偏微分方
10、程组,由特征线法上式为无粘土体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基本偏微分方程组,由特征线法上式为无粘土体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基本偏微分方程组,由特征线法求解,可得到地基求解,可得到地基求解,可得到地基求解,可得到地基承载力。承载力。承载力。承载力。一、普郎德尔一、普郎德尔一、普郎德尔一、普郎德尔-瑞纳斯极限承载力理论瑞纳斯极限承载力理论瑞纳斯极限承载力理论瑞纳斯极限承载力理论普郎德尔普郎德尔普郎德尔普郎德尔-瑞纳斯基本假设:瑞纳斯基本假设:瑞纳斯基本假设:瑞纳斯基本假设:(1 1)地基土均匀、各向同性,且)地基土均匀、各向同性,且)地基土均匀、各向同性,且)地基土均匀、各向同性,且 =0=0(2 2)基础
11、地面完全光滑)基础地面完全光滑)基础地面完全光滑)基础地面完全光滑 (3)DB(3)DB 基底平面为地基表面基底平面为地基表面基底平面为地基表面基底平面为地基表面,滑裂滑裂滑裂滑裂 面只面只面只面只延伸到这一假定的地基表面延伸到这一假定的地基表面延伸到这一假定的地基表面延伸到这一假定的地基表面第8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90-实际地面图6-5 滑裂体的过渡区滑裂土体分为三区:朗肯主动区 朗肯被动区 过渡区I第9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1.1.当当荷载达到极限荷载时荷载达到极限荷载时,地基内出现连续的滑裂面地基内出现连续的滑裂面,滑裂滑
12、裂区由区由3 3个个区组成区组成.第二区为过渡区第二区为过渡区,其对数螺线可表示为其对数螺线可表示为:r=r0etan2.2.由特征线法求解得由特征线法求解得:Pu=qNq+cNc(8-13)式中式中 N Nq q=f(c,=f(c,),),N Nc c=g(c,=g(c,)由力平衡法求极限由力平衡法求极限承载力承载力同样可得同样可得(8-13).(图8-10)90-实际地面第10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特别说明特别说明:对于粘性大、排水条件差的饱和粘土地基,可按对于粘性大、排水条件差的饱和粘土地基,可按 u=0法求极限法求极限承载力:承载力:Pu=q+5.14c
13、 (8-20)三、三、极限极限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索科洛夫斯基将两种介质叠加:索科洛夫斯基将两种介质叠加:(1)理想散粒体)理想散粒体 c=0,0 和和 0 的土体的土体(2)无重的纯)无重的纯粘性体粘性体 c 0,=0,=0得地基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得地基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 Puu=1/2 BN+qNq+cNc式中式中BN、Nq、Nc为与为与 和倾角和倾角 有关的系数,表有关的系数,表8-2第11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四、用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的四、用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方法讨论极限承载力方法讨论(一)、影响(一)、影响的的极限承
14、载力的因素极限承载力的因素1、滑裂土体自重产生的抗力、滑裂土体自重产生的抗力与与,B有关,有关,且与且与B成正比成正比2、q所产生的所产生的的抗力的抗力与与q、有关,有关,但此部分但此部分极限极限荷载荷载与与B无关无关3、c所产生的所产生的抗力抗力与与c 有关,与有关,与B无关无关(二)关于(二)关于承载力系数承载力系数(1)较大的粘土,采用较大的粘土,采用普郎德尔理论,承载力普郎德尔理论,承载力Pu误差较大误差较大(2)较小的粘土,采用较小的粘土,采用普郎德尔理论,承载力普郎德尔理论,承载力Pu误差较小误差较小 (3)c=0的无粘性土,的无粘性土,基础埋深基础埋深d对对Pu起极其重要作用起极
15、其重要作用第12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一、基础下形成刚性核(一、基础下形成刚性核(弹性楔弹性楔)时)时地基的地基的极限承极限承载载力力太沙基太沙基(K.Terzaghi)课题课题 太沙基公式作为一种半理论半经验法,得到最广泛应用。太沙基公式作为一种半理论半经验法,得到最广泛应用。(一)基本假设(一)基本假设(1)基础底面完全粗糙)基础底面完全粗糙,刚性核的尖端处,左右两侧的曲线滑刚性核的尖端处,左右两侧的曲线滑 裂面裂面必定与铅垂线相切必定与铅垂线相切 (2)除弹性楔体外,滑动区域范围内的土体处于塑性平衡状态)除弹性楔体外,滑动区域范围内的土体处于塑性平衡状态
16、(3)基础底面以上两测的土体用相当均布)基础底面以上两测的土体用相当均布荷载荷载q=D 代替代替(二)从(二)从刚性核的刚性核的静力平衡条件求地基静力平衡条件求地基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第四节第四节 地基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其他分析方法极限承载力的其他分析方法第13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BBCAWEpPuEpW考虑单位长度的基础,写出平衡条件:考虑单位长度的基础,写出平衡条件:PuB=2 E Ep p+cBtancBtan -W-W(8-268-26)式中式中 W W 为为刚性核自重刚性核自重W=W=1/41/4 B B2 2 tan cBtancBtan 为为ACA
17、C和和BCBC面上粘聚力的竖面上粘聚力的竖 向分量向分量(三)被动土压力(三)被动土压力E Ep p的确定的确定 E Ep p是重度是重度 ,粘聚力粘聚力c c及及均布均布荷载荷载q q三种因素引起的总值,三种因素引起的总值,要精确要精确地确定它是很困难的,地确定它是很困难的,对于工对于工程实用要求,可用下程实用要求,可用下述简化方法计述简化方法计算:算:(1 1)由土体自重)由土体自重引起的引起的E Ep pB第14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p pp p =1/2=1/2 H H2 2 K Kr r=1/8 1/8 B B2 2tan tan K Kr r(1)(
18、1)(2 2)由土的粘聚力)由土的粘聚力)由土的粘聚力)由土的粘聚力c c引起的被动土压力引起的被动土压力引起的被动土压力引起的被动土压力E Ep p p pp pc c=cH=cH K Kc c=1/2cB=1/2cB tan tan K Kc c(2)(2)(3 (3)由)由)由)由q q引起的被动土压力引起的被动土压力引起的被动土压力引起的被动土压力E Ep pp pp pq q=qH=qH K Kq q=1/2qB=1/2qB tan tan K Kq q(3)(3)式中,式中,式中,式中,K Kr r、K Kc c、K Kq q分别为分别为分别为分别为重度重度重度重度 ,粘聚力粘聚力
19、粘聚力粘聚力c c及及及及均布均布均布均布荷载荷载荷载荷载q q引起的被动引起的被动引起的被动引起的被动土压力系数。将(土压力系数。将(土压力系数。将(土压力系数。将(1 1)、()、()、()、(2 2)、()、()、()、(3 3)代入()代入()代入()代入(8-268-26)得太沙基极限承载)得太沙基极限承载)得太沙基极限承载)得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力公式:力公式:力公式:P Pu u=1/2=1/2 B BN Nr r+cNcNc c+qN+qNq q式中式中式中式中:N Nq q=e=e(3/2(3/2 -)/2cos2(45/2cos2(450 0+/2)/2)N Nc c=(
20、=(N Nq q-1-1)cot)cot 对于对于对于对于N N 太沙基建议由下列半经验公太沙基建议由下列半经验公太沙基建议由下列半经验公太沙基建议由下列半经验公式表示:式表示:式表示:式表示:第15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 N N =1.8=1.8(N Nq q-1-1)tan tan 太沙基承载力系数表太沙基承载力系数表太沙基承载力系数表太沙基承载力系数表:见土力学与环境土工学,同济大学,见土力学与环境土工学,同济大学,见土力学与环境土工学,同济大学,见土力学与环境土工学,同济大学,胡中雄胡中雄胡中雄胡中雄 编著编著编著编著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式适
21、用条件:均布条形式适用条件:均布条形式适用条件:均布条形式适用条件:均布条形荷载荷载荷载荷载、地基处于整、地基处于整、地基处于整、地基处于整体体体体剪剪剪剪切破坏切破坏切破坏切破坏对非条形基础对非条形基础对非条形基础对非条形基础建议由下列公建议由下列公建议由下列公建议由下列公式修正式修正式修正式修正方形基础:方形基础:方形基础:方形基础:P Pu u=0.4=0.4 BNBN +qNqNq q+1.2cN+1.2cNc c 圆形基础:圆形基础:圆形基础:圆形基础:P Pu u=0.6=0.6 BNBN +qNqNq q+1.2cN+1.2cNc c 对矩形基础对矩形基础对矩形基础对矩形基础,可
22、按可按可按可按方形方形方形方形(B/L=1)(B/L=1)和条形和条形和条形和条形(B/L=0)(B/L=0)进行插入进行插入进行插入进行插入.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式的安全系数一般取式的安全系数一般取式的安全系数一般取式的安全系数一般取2323不排水条件的饱和粘土地基,按不排水条件的饱和粘土地基,按不排水条件的饱和粘土地基,按不排水条件的饱和粘土地基,按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太沙基公式求得式求得式求得式求得 P Pu u=q+5.7c q+5.7c显然显然显然显然,与与与与(8-20)(8-20)比形成刚性核后地基的承载力略有提高。比形成刚性核后地基的承载力略有提高。比形成刚性核
23、后地基的承载力略有提高。比形成刚性核后地基的承载力略有提高。第16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四四)、局部、局部剪切破坏时基极限承载力剪切破坏时基极限承载力将将c c/=2/3c ,=2/3c ,tantan/=2/3=2/3tantan 代入代入Pu中即可中即可二、考虑基底以上土体抗剪强度时地基的二、考虑基底以上土体抗剪强度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梅耶霍夫课题梅耶霍夫课题三、汉森极限承载力公式三、汉森极限承载力公式综合修正公式综合修正公式说明:对于成层土,各土层的说明:对于成层土,各土层的强度相差不太悬殊的情况下,强度相差不太悬殊的情况下,汉森建议先按下式近似
24、确定持汉森建议先按下式近似确定持力层的最大深度力层的最大深度Z Zmanman=B BZman=B1,1,c12,2,c2第17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式中,式中,式中,式中,BB基础宽度基础宽度基础宽度基础宽度 系数,根据系数,根据系数,根据系数,根据土层平均内摩擦角和荷载的倾土层平均内摩擦角和荷载的倾土层平均内摩擦角和荷载的倾土层平均内摩擦角和荷载的倾 角角角角从表中查取。从表中查取。从表中查取。从表中查取。三、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的稳定性三、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的稳定性三、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的稳定性三、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的稳定性 对于复杂情况,工程上通常把滑裂面
25、简化成圆弧面,对于复杂情况,工程上通常把滑裂面简化成圆弧面,对于复杂情况,工程上通常把滑裂面简化成圆弧面,对于复杂情况,工程上通常把滑裂面简化成圆弧面,用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土沿深层滑动的稳定性。用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土沿深层滑动的稳定性。用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土沿深层滑动的稳定性。用圆弧滑动法验算地基土沿深层滑动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工程中,必须求出最危险的滑动圆弧,相应的安全系数才是地基的工程中,必须求出最危险的滑动圆弧,相应的安全系数才是地基的工程中,必须求出最危险的滑动圆弧,相应的安全系数才是地基的工程中,必须求出最危险的滑动圆弧,相应的安全系数才是地基的稳定安全
26、系数。稳定安全系数。稳定安全系数。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机编程完成。计算机编程完成。计算机编程完成。计算机编程完成。第18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一、一、地基的容许地基的容许承载力的概念承载力的概念“两种极限状态的地基设计两种极限状态的地基设计”:即:即容许容许承载力应满足承载力应满足两两方面的要求方面的要求二、按控制地基中二、按控制地基中极限平衡区(塑性区)发展范围的方法极限平衡区(塑性区)发展范围的方法(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临塑荷载临塑荷载pcr ,临界荷载,临界荷载p1/4、p1/3特性(特性(1 1)地基将产生或已产生局)地基将产生或已产生局部破坏,
27、但尚未整体失稳;部破坏,但尚未整体失稳;(2 2)近似用弹性理论计算)近似用弹性理论计算sP=P/Apupcr第五节第五节 地基的容许地基的容许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第19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 (二)、极限平衡区(塑性区)发展范围的一般计算方法(二)、极限平衡区(塑性区)发展范围的一般计算方法(二)、极限平衡区(塑性区)发展范围的一般计算方法(二)、极限平衡区(塑性区)发展范围的一般计算方法1 1、地基中某点应力、地基中某点应力、地基中某点应力、地基中某点应力 竖向应力竖向应力竖向应力竖向应力=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
28、点的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竖向竖向竖向竖向附加应力附加应力附加应力附加应力+自重应力自重应力自重应力自重应力水平水平水平水平应力应力应力应力=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水平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水平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水平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水平附加应力+自重应力自重应力自重应力自重应力 K K0 0 剪应力剪应力剪应力剪应力=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附加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附加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附加用弹性理论求得的计算点的附加剪应力剪应力剪应力剪应力其中其中其中其中 ,K K0 0为静止土压力系数。为静止土压力系数。为静止土压力系数。为静止土压力系
29、数。2 2、计算各点的主应力,并判断、计算各点的主应力,并判断、计算各点的主应力,并判断、计算各点的主应力,并判断计算点是否处于计算点是否处于计算点是否处于计算点是否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极限平衡状态极限平衡状态极限平衡状态方法同第五章第二节方法同第五章第二节方法同第五章第二节方法同第五章第二节3 3、按照、按照、按照、按照处于处于处于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点子的分布,绘出地基内土体极限平衡状态点子的分布,绘出地基内土体极限平衡状态点子的分布,绘出地基内土体极限平衡状态点子的分布,绘出地基内土体处于处于处于处于极限极限极限极限 平衡区平衡区平衡区平衡区域的范围域的范围域的范围域的范围 说明:极限平衡区域的
30、范围,实际上是不完全正确的。说明:极限平衡区域的范围,实际上是不完全正确的。说明:极限平衡区域的范围,实际上是不完全正确的。说明:极限平衡区域的范围,实际上是不完全正确的。第20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二)长条均布荷载下极限平衡区的发展和界限荷载的计算方法(二)长条均布荷载下极限平衡区的发展和界限荷载的计算方法(二)长条均布荷载下极限平衡区的发展和界限荷载的计算方法(二)长条均布荷载下极限平衡区的发展和界限荷载的计算方法1 1、极限平衡区的界线方程式和最大发展深度、极限平衡区的界线方程式和最大发展深度、极限平衡区的界线方程式和最大发展深度、极限平衡区的界线方程式
31、和最大发展深度由由由由弹性力学解,弹性力学解,弹性力学解,弹性力学解,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MM点:点:点:点:(8-498-49)假定,假定,假定,假定,静止土压力系数静止土压力系数静止土压力系数静止土压力系数K K0 0=1=1,计入自重后计入自重后计入自重后计入自重后MM点主应力总值为:点主应力总值为:点主应力总值为:点主应力总值为:(8-508-50)应用极限平衡公式(应用极限平衡公式(应用极限平衡公式(应用极限平衡公式(5-75-7),将(),将(),将(),将(8-508-50)代入并整理得:代入并整理得:代入并整理得:代入
32、并整理得:第21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8-51)工程中只要知道极限平衡区最大的发展深度就足工程中只要知道极限平衡区最大的发展深度就足 够了,将够了,将(8-51)对)对 求导:求导:(8-52)将(将(8-52)代入)代入(8-51)得)得2、临塑荷载、临塑荷载pcr,临界荷载,临界荷载p1/4、p1/3取取Zmax=nB,则,则 第22页,本讲稿共23页2022/10/12岩土力学岩土力学Pn=1/2NPn=1/2Nr r B+qB+qNNq q+N+Nc cc c一般认为,对中心受压基础,塑性区最大深度控制在基础宽度一般认为,对中心受压基础,塑性区最大深度
33、控制在基础宽度一般认为,对中心受压基础,塑性区最大深度控制在基础宽度一般认为,对中心受压基础,塑性区最大深度控制在基础宽度的的的的1/41/4;对偏心受压基础,宜控制在基础宽度的;对偏心受压基础,宜控制在基础宽度的;对偏心受压基础,宜控制在基础宽度的;对偏心受压基础,宜控制在基础宽度的1/31/3;令令令令Z Zmaxmax=1/4B=1/4B,1/3B 1/3B 得得得得p p1/4 1/4、p p1/31/3P1/4=1/2NP1/4=1/2N1/41/4 B+qB+qNNq q+N+Nc cc c P1/3=1/2N P1/3=1/2N1/31/3 B+qB+qNNq q+N+Nc cc c其中其中其中其中令令令令Z Zmaxmax=0,Pcr=0,Pcr=q qNNq q+N+Nc cc c说明说明说明说明:q=q=D D 中容重中容重中容重中容重 应采用基础底面应采用基础底面应采用基础底面应采用基础底面 1/2N1/2Nr r B B中容重中容重中容重中容重 应为基础下土的容重应为基础下土的容重应为基础下土的容重应为基础下土的容重 所有所有所有所有容重容重容重容重,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浮容重浮容重浮容重浮容重第23页,本讲稿共23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