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粘性流动.ppt
《非粘性流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粘性流动.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粘性流动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0页5.1 聚合物熔体流动特性v 非牛顿型流动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它的粘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再是一个常数,而且随剪切应力、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有些还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可将非牛顿流体分为纯粘性流动、粘弹性液体和有时间依赖的液体。v1.粘度的剪切速率依赖性v 聚合物熔体的粘度对剪切速率有强的依赖性,主要有以下几类: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0页v根据r函数关系的不同,粘性流体可分为宾汉流体,假塑性和胀塑性流体三种。v宾汉流体宾汉流体v 与牛顿型流体的流动曲线均为直线,但它不通过原点,只有当剪切应力超过一定屈服应力值之后才开始塑性流动。v普通普通Bingh
2、am流体流体例子:牙膏、油漆是典型的宾汉流体,牙膏的特点是不挤不流,只有外力大到足以克服应力时,才开始流出。油漆在涂刷过程中,要求涂刷时粘度要小,停止涂刷时要“站得住”,不出现流挂,因此要求屈服应力足够大,大到足以克服重力对流动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0页v 假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v 其流动曲线通过原点,即在很小的剪切应力下就开始流动,随剪切速率增加,流动曲线弯向切变速率坐标轴,剪切应力增加的速率降低,粘度随切应力、切变速率增大而降低,称为“切力变稀”的流体。橡胶、大多数热塑性塑料、聚合物溶液都属于此类。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0页v图 假塑性流体的流动曲线和粘度与切变速率关系现在学习的
3、是第5页,共30页v典型高分子液体的流动曲线如上图,当流动很慢时,剪切粘度保持为常数,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剪切粘度反而减少。图中曲线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v OA段,剪切速率0,呈线性关系,流动性质与牛顿型流体相仿,粘度趋于常数,称零剪切粘度0.这一区域称第一牛顿区。v AB段,当剪切速率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材料流动性质出现非牛顿性,剪切粘度(实际上是表现剪切粘度,即与曲线上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后面将详细介绍)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逐渐下降,出现“剪切变稀”行为,这一区域是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典型流动区。v BC段,剪切速率非常高时,时,剪切粘度又趋于另一个定值,称无穷剪切粘度,这一区域称第二牛顿区,通常实
4、验达不到该区域,因为在此之前,流动已变得极不稳定,甚至被破坏。v 绝大多数高聚物熔体的 0,a,有如下大小顺序 0 a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0页v从缠结理论来解释上述流动曲线。在足够小的下,大分子处于高于缠结的网状结构,流动阻力很大,此时,由于很小,虽然缠结结构能被部分破坏,但破坏的速率等于形成的速率,所以粘度保持恒定的最高值,表现为牛顿流体的流动行力;当剪切速率增高时,大分子在剪切作用下发生构象变化,开始解缠结并沿着流动方向取向。随着r的增大,缠结结构被破坏的速度越来越大于其形成的速度,故粘度不为常数,而是随的增加而减小,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行为;当再增大,达到强剪切状态时,大分子的缠
5、结结构几乎完全被破坏,很高,来不及形成新的缠结,取向程度也达到极限状态,大分子的相对运动变得很容易,体系粘度达到恒定最低值,第二次表现为牛顿流体的流动行为,因为 只和分子本身的结构有关,与拟网状结构不再相关。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0页v 此外,从上图可见,牛顿流体的粘度不随而变化,但假塑性体粘度随而变化。正由于假塑性体的粘度随和而变化,为了方便起见,对非牛顿流体可用“表观粘度”描述其流动时的粘稠性,表观粘度 a定义流动曲线上某一点与的比值,即v v 之所以加上“表观”二字,是因为高聚物在流动中包含有不可逆的粘性流动和可逆的高弹形变,使总形变增大,但粘度应该是只对不可逆形变部分而言的,所以表观
6、粘度比真实粘度小。表观粘度并不完全反映流体不可逆形变的难易程度,只能对流动性好坏作一个大致相对的比较,表观粘度大,流动性小。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0页v 胀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v 主要特征是剪切速率很低时,流动行为基本上同牛顿型流体,剪切速率超过某一临界后,剪切粘度随 增大而增大,呈“剪切变稠”。在流动曲线,流动曲线弯向切应力坐标轴。具有一定浓度的,颗粒形状不规则的悬浮体系,如高聚物填料、聚氯乙烯糊属于胀塑体。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0页v当 增加时,整体颗粒成层并与邻近层相滑移,体系体积开始膨胀,由于体积膨胀,原先起润滑作用的分散介质不能充满间隙,而使部分固体颗粒相互直接接触,流动起来很困难
7、,流动阻力增加,产生切力增稠现象。v 图 密集悬浮体系在剪切作用下的膨胀v(A)静止下的悬浮体系,颗粒好象嵌入相邻空隙中v(B)快速剪切下的悬浮体系,颗粒来不及进入层间空隙,各层沿邻层滑动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0页v将上述几种流体的流动曲线汇总到一张图中v 图v 图vA 牛顿流体 B 宾汉流体vC 假塑性流体 D 胀塑性流体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0页v2.熔体的弹性表现vA.爬杆现象(结合书上的内容)v如右图,与牛顿型流体不同,v盛在容器中的高分子液体,v当插入其中的圆棒旋转时,v没有因惯性作用(离心力)而v甩向容器壁附近,反而环绕v在旋转棒附近,出现沿棒向v上爬的“爬杆”现象,v这种
8、现象称Weissenberg效应,v又称包轴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0页v挤出胀大现象指高分子被强迫挤出口模时,挤出物尺寸d要大于口模尺寸D,截面形状也发生变化的现象。v挤出胀大现象影响挤出制品的质量,对挤出成型工艺及挤出口模及机头设计至关重要,以便挤出光滑的制品和有效地控制尺寸。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0页vB.出模膨胀,挤出物胀大效应v:现象:v 指高分子熔体被强迫挤出口模时,挤出物尺寸大于口模尺寸,截面形状也发生变化的现象。v 这种现象称挤出胀大现象,也称弹性记忆效应,巴拉斯效应。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0页v原因:v一是入口效应,物料进入口型之前,由于机腔直径较大,流动速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粘性 流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