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讲稿.ppt
《酞菁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酞菁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讲稿.ppt(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酞菁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一页,讲稿共六十页哦1.概述1.1 酞菁的发展史 1907 年 Braun 和 Tchemiac 在研究邻氰基苯甲酰胺的化学性质时偶然得到的一种物质,他们发现这个无色的物质受热后有微量的蓝色物质生成。显然这种蓝色物质就是酞菁,然而当时他们两人并没有给出这种蓝色物质的化学结构也没有给它命名1。第二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1927 年,德国弗来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制备邻苯二腈时,偶然得到了一种深蓝色物质。很显然,他们得到的是铜酞菁2。第三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1933 年英国著名的 Linstead 教授创造了酞菁这个新名词。1935 年Robertson 教授用 X-射
2、线单晶衍射法对金属酞菁的结构进行分析5,得出了与 Linstead 教授完全一致的研究结果,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使酞菁的化学结构。对酞菁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四页,讲稿共六十页哦1.2 酞菁配合物的结构 酞菁是含有四个吡咯分子的大环化合物,其大环由 8 个 N 原子和 8个 C 原子交替连接而成,由于共轭作用形成含有 18 个 电子的 体系,其上电子密度的分布相当均匀,以致分子中的四个苯环很少变形并 且各个碳-氮键的长度几乎相等7。酞菁环是二维电子体系,环内有一空穴,空穴的直径约为 2.710-10cm,可以容纳铁、铜、钴、铝、镍、钙、钠、镁、锌等许多过渡金属和金属元素。第五页,讲稿
3、共六十页哦第六页,讲稿共六十页哦N第七页,讲稿共六十页哦1.3 酞菁配合物的分类 由于酞菁种类繁多,而用化学命名又较为复杂,根据酞菁基本结构以及组成、溶解特性不同,可分为:无金属酞菁和金属酞菁:无金属酞菁的大环内有一空穴,可以容纳过渡金属,因为中心的氮原子具有碱性,所以在强碱得条件可生成二价离子。取代酞菁:在相应的位置引入取代基,对应的位置被称为 位和 位。不同芳环的酞菁:根据芳环的大小,分为酞菁、萘酞菁、蒽酞菁等。相应的环被芳环取代而生成了对应的酞菁衍生物。第八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对称与不对称的酞菁:对称和不对称酞菁是依据酞菁的结构来分的。非中心对称,主要是取代基的种类或者数目不同,这样生成
4、的就是不对称酞菁,由于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不同则会引起酞菁分子的对称性降低。聚合酞菁:平面高分子聚合酞菁、一维线型聚合酞菁和酞菁结构的聚合物。脂溶性酞菁:在苯环上引入亲脂性取代基,由于他们对酞菁的溶解性以及功能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就必须对取代基结构进行优化,来满足不同的特定要求。第九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水溶性酞菁:在苯环上引入磺酸基或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两亲性酞菁:酞菁在水和油里都有一定的溶解性。第十页,讲稿共六十页哦2.酞菁配合物的合成 2.1 模板反应法 所谓模板反应法,就是以金属原子或离子为“模板剂”,由可以形成酞菁环的“分子碎片”通过模板反应直接环合形成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分子碎
5、片”的种类不同,所对应的环合条件和产率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分子碎片”和不同的中心金属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合成。较为常用的模板反应合成法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第十一页,讲稿共六十页哦第十二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2005 年,Cristian A.11等用此方法合成了 位八取代的酞菁锌配合物,合成路线如图7所示 HH第十三页,讲稿共六十页哦2.1.1 钼酸铵固相催化法 以尿素或者氯化铵作为氨合剂,少量的钼酸铵催化下,加入适量的盐作助熔剂,例如无水硫酸钠等,使“分子碎片”在高温熔融状态下与金属卤化物或氧化物进行反应合成金属酞菁配合物。以邻苯二甲酸及其衍生物邻苯二甲酸酐或者邻苯二甲酰胺等作为“
6、分子碎片”进行环合时,一般采用此方法,如图中合成路线 1。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所得的产物一般杂质较多,需要反复分离提纯。第十四页,讲稿共六十页哦第十五页,讲稿共六十页哦2.1.2 惰性溶剂法 以邻苯二腈或其衍生物作为“分子碎片”和金属卤化物(或者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在高沸点的惰性溶剂(如硝基苯、二元醇、氯萘、联环己烷等)中环合得到金属酞菁配合物的方法即为惰性溶剂法,如图中合成路线 2。2009 年,段武彪12等用硝基苯作为溶剂合成了四取代氨基酞菁锌及其碘化物,合成路线如图。第十六页,讲稿共六十页哦Zn(CH3COOH)2Nitrobenzene150 24h第十七页,讲稿共六十页哦2.1.3 D
7、BU液相催化法 DBU(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是一种强有机碱,以邻苯二腈为原料,DBU 为催化剂,醇为溶剂合成金属酞菁配合物的方法为 DBU液相催化法,如图中合成路线 3。2011 年,E.Yaba 13等用此方法合成了四取代酞菁锌和酞菁钴,合成路线如图。第十八页,讲稿共六十页哦第十九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2011 年,G.K.Karao lan14-15等用此方法合成了四碘化物,合成路线如图。此法特别有利于一些难缩合的前驱体,如 3,6-二取代邻苯二腈的缩合,这些碎片用其他方法往往难以得到。第二十页,讲稿共六十页哦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六十页哦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页哦2.2
8、插入配位法 插入配位法是先由“分子碎片”和烷氧基钠盐或锂盐制得钠酞菁或锂酞菁,再经无机酸处理得到无金属酞菁配合物,然后使无金属酞菁配合物与其他金属盐反应得到相应的金属酞菁配合物。1988 年,M.J.Cook17等采用此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 位八烷氧基取代酞菁及其金属衍生物,如图。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页哦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六十页哦2.3 直接取代法 对于带有取代基的金属酞菁配合物,除了从带有取代基的“分子碎片”出发之外,还可以先合成无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然后使无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与一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有取代基的金属酞菁配合物,此为直接取代法。但是制得的产物成分比较复杂,有多种异
9、构体,分离困难。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六十页哦3.酞菁配合物的应用3.1 酞菁配合物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3.1.1 四磺酸基酞菁锌荧光猝灭法测定甲硫咪唑 甲巯咪唑(thiamazole),又称他巴唑或甲硫噻唑(文中用 RSH 代表),是目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它通过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而起到治疗作用,用药之后,75%80%经尿排泄出。因而分析患者用药后排泄物中甲巯咪唑的含量,将有助于了解此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水平,中国药典采用回滴定法测定甲巯咪唑含量,不能满足这方面要求。因而进一步寻找方便、快速、准确、检测限低的测定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酞菁类化
10、合物作为一种功能材料自问世以来,由于其在催化化学、光化学、非线性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应用而受到广泛重视。锌、铝等金属酞菁化合物是一类有效光敏剂,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能使之得到广泛应用。曹淑青18研究了四磺酸基酞菁锌在水溶液中的荧光性质及其与配合物存在形式的关系,讨论了甲巯咪唑对四磺酸基酞菁锌的荧光猝灭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间接荧光猝灭测定甲巯咪唑含量的方法,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六十页哦pH 对 ZnTsPc 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酞菁配合物在溶液中常存在缔合现象,缔合的程度可以从紫外吸收光谱的 Q吸收带两个主要的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大致判断。位于 670nm
11、附近的吸收峰,对应于单体的吸收;而 630nm 附近的强度中等、形状较宽的吸收峰主要来源于缔合体。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六十页哦不同 pH 时四磺酸基酞菁锌单体的浓度和荧光强度由表发现,即使在单体含量最高的溶液(pH12.0)中,聚合体量仍仅占酞菁总量的 46左右,可见此时的荧光强度还未达到最大值,而继续提高 pH,并未有效地使酞菁锌的荧光和紫外光谱进一步改变,说明单纯提高溶液的 pH 并不能促使磺酸基酞菁锌完全解聚。第三十页,讲稿共六十页哦CTAB 对 ZnTsPc 紫外吸收的影响 c(ZnTsPc)110-5molL-1,pH=12.0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六十页哦CTAB 对 ZnTsPc 荧光
12、发射的影响 c(ZnTsPc)110-5molL-1,pH=12.0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磺酸基酞菁聚合体是酞菁分子之间利用氢键彼此结合的,CTAB 阳离子可与酞菁单体上带负电荷的磺酸基产生强烈的静电作用而使聚合体中的氢键削弱,当CTAB 浓度较高时,大量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嵌在酞菁环分子之间,使氢键完全断裂,从而造成磺酸基酞菁聚合体完全解聚。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RSH对磺酸基酞菁锌的荧光猝灭,在完全解聚的磺酸基酞菁锌溶液中加入适量 RSH 可使其荧光猝灭,其影响作用见图。实验发现,当体系中存在 7.510-4mol/LCTAB时,微量RSH可使磺酸基酞菁锌荧光猝灭,且 RSH 的增
13、多可促使磺酸基酞菁锌荧光强度的下降幅度加大。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六十页哦第三十五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按实验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 RSH 存在时 ZnTsPc 的荧光强度F,同时测定了空白液荧光强度F0,发现C(RSH)(单位 mol/L)在0.2001.00mol/L 范围内与 F(F0-F)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如图):相关系数 r0.9964。RSD 为 1.38(c=0.400mol/L,n=9),检测限为 0.16mol/L。第三十六页,讲稿共六十页哦第三十七页,讲稿共六十页哦1.当 c(ZnTsPc)=1.010-5molL-1时,pH12.0、c(CTAB)7.461
14、0-4molL-1时达最大值。这与在该条件下酞菁配合物较易解聚为单体有关。2.碱性介质中,当 CTAB 存在时,甲巯咪唑对四磺酸基酞菁锌配合物的荧光有猝灭作用。3.以四磺酸基酞菁锌为荧光试剂,可通过间接荧光猝灭法测定甲巯咪唑的浓度。该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第三十八页,讲稿共六十页哦3.1.2 四氨基酞菁镓荧光猝灭法测定亚四氨基酞菁镓荧光猝灭法测定亚硝酸盐硝酸盐 直接利用金属酞菁配合物来测定NOx的含量迄今报道很少。如果先将NO用三氧化铬氧化成NO2后用NaOH溶液吸收,使其转变成亚硝酸钠,再利用四氨基酞菁镓(GaTAPc)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氮化反应,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合 分析化学 中的 应用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