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系统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4.2)--系统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2)--系统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1 卷第 3 期系统辩证学学报 Vol.11No.32003 年 7 月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Jul.2003文章编号1005-6408(2003)03-0033-04系统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摘 要 对目前系统方法论的研究进行分类:硬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和批评性系统方法论,分析了不同系统方法的哲学思想、方法步骤及其局限性,探讨了未来系统方法论发展的形式。关键词 系统方法论;硬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批评性系统方法论中图分类号 N 941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不同学者对什么是系统方法论有着不同的认识,如“系统方法论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套关
2、于方法的原则”1;“系统方法论是开发和获取系统知识的方法”2;“系统方法论是对所要研究的系统,从抽象思想开始直到具体表现所经过的各种步骤,或必须遵循的思维和途径”3等等。虽然这些定义系统方法论的角度和内容有所差别,但却可以得到系统方法论既不是哲学,也不是具体方法的结论。系统方法论强调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逻辑,其认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特别是人类活动系统理论提供的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运用各种开发出的具体方法来解决特定问题。因此,可以概括地说,“系统方法论是为了解决系统问题而提供的一套关于选择具体方法的思想、原则和步骤的知识体系”4。目前,有关系统方法论的研究大
3、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硬系统方法论(Hard Systems Methodology),软系统方法论(Soft Systems Methodology)和批评性系统方法论(Critical Systems Methodology)。1 硬系统方法论硬系统方法论主要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和以可生存性系统模型为代表的管理控制论 5等分支。这种方法论的产生源于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学等领域,是传统工程方法的进一步综合和提炼,其主要应用领域是结构化的工程和组织问题。硬系统方法论是以硬系统思想为基础的。硬系统思想认为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各种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都存在最优的内部结构,人可以从系统外部对系统进
4、行客观的分析。通过分析研究,人们可以发现系统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对系统运行的预测和控制。1.1 硬系统方法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步骤虽然硬系统方法论的各个分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采用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都遵循以下步骤 6:确定研究的问题系统和优化的目标;确定评价指标并提出多种备选方案;建立问题系统的模型并检验其正确性;收集实际数据,运用模型分析各备选方案的可能实施后果;方案评价、选优;决断并实施所选方案。1.2 用硬系统方法论解决社会系统问题的局限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硬系统方法论在各种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如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男,1951 年生,天津大学管理学
5、院教授,博士生导师,300072天津收稿日期:2002-01-02男,1971 年生,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管理系副教授,050003河北石家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9770096)划”等,不可避免地使人们想把这种方法论用以求解社会系统问题,以期取得象解决工程问题那样的成功。但是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当运用硬系统方法论解决社会系统问题时,其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7:1.2.1 硬系统方法论认为在问题研究开始时定义目标是很容易的,因此没有为目标定义提供有效的方法。但对大多数系统管理问题来说,目标定义本身就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2.2
6、 硬系统方法论没有考虑系统中人的主观因素,把系统中的人与其他机械因素等同起来,忽视人对现实的主观认识,认为系统的发展是由系统外的人为控制因素决定的。1.2.3 硬系统方法论认为只有建立数学模型才能科学地解决问题。但对复杂的社会系统来说,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往往是不现实的,而且即使建立了数学模型,也会因建模者对问题认识上的不足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其特性,因此通过模型求解得到的方案往往并不能解决问题。可见,硬系统方法论在系统管理实践中主要适用于解决结构化的技术问题,随着结构化问题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不断降低,非结构化、非技术性问题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硬系统方法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局限性日益突出。针对这些不
7、足,自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主要是英国和美国,出现了许多建立在软系统思想基础之上的软系统方法论。2 软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主要包括 Churchmam C W 的社会系统设计(Social Systems Design)8,Mason R O和 Mitroff I I 的战略假设透析与检验(Strategic As-sumption and Testing)9,Ackoff R L 的社会系统科学(Social Systems Science)10以及Checkland P B 的C-软系统方法论(Soft Systems Methodology)11等。2.1软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思路
8、与硬系统思想相反,软系统思想认为对社会系统的认识离不开人的主观意识,社会系统是人主观构造的产物 11。软系统方法论的任务就是提供一套系统方法,使得在系统内的成员间开展自由、开放的辩论,从而使各种世界观得到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对系统进行改进的方案,下面就以 Checkland PB 的 C-软系统方法论为例说明其解决问题的思路:阶段 1、2:问题情景的信息收集和表达。这两个阶段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定义问题是什么,而是要明确问题情景的结构变量、过程变量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通过对问题情景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可以形成各种相关系统。相关系统越丰富,对问题情景的研究越有帮助。阶段 3:相关系统的根定义。根
9、定义就是根据分析者的观点明确命名与问题情景有关的各种相关系统的性质和内容。命名相关系统的目的是使各种观点清晰化,同时为充实观点的内容提供基础。如何才能较好地命名相关系统,C-软系统方法论提出了五元素表示法,即一个完整的根定义应当包括顾客、行动者、转换过程、世界观、所有者以及环境条件等。阶段 4:建立概念模型。建立相关系统概念模型的目的是构造根定义中所要求活动的系统模型。这种模型不是对现实的描述,而是一种从概念上能够完成根定义内容的最少活动集合。阶段 5:概念模型与现实系统的比较。将建立的几个概念模型与当前系统进行比较,目的是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及其原因。阶段 6:确定对现实系统改进的可能方案。通
10、过比较和相互讨论,问题情境中的有关人员就系统改进提出可行或满意的方案。阶段 7:实施方案并开始新的解决问题过程。方案实施的结果虽然解决不了目前的某些问题,但又会导致一种新的问题情景,因此应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始进一步的研究。2.2 运用软系统方法论的基本前题从本质上说,各类软系统方法论属于一种学习的范式,其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个不断地学习、增进认识的过程 1。虽然这种系统方法论在解决社会现实的多数“软”问题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但其存在的不足也是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运用软系统方法论的基本前提 12:2.2.1软系统方法论认为在对问题的辩论中,人们的各种世界观最终是可以统一的。但这一认识是片34系 统
11、 辩 证 学 学 报2003 年为了不发生混淆,这里将 Checkland P B的软系统方法论称为 C-软系统方法论。面的。通过公开、自由的辩论虽然可以解决许多认识上的偏差,但对植根于组织、社会中的本质性冲突则是不能借助辩论来解决的。2.2.2 软系统方法论认为与问题情景相关的人员参与辩论是理所应当的。但实际上,由于参与辩论的各方所掌握的权力、信息以及其他资源是很不对称的,因此通过辩论往往并不能达到其所期望的效果。2.2.3 软系统方法论认为系统只是存在于人的主观认识中。然而事实上,社会系统虽是人为创造的,但人们并不一定是完全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大多数社会系统具有独立于人的认识而存在的客观性。
12、可以看出,正象硬系统方法论一样,软系统方法论的应用领域也有一定的限制范围,它所能解决的仅仅是非结构化问题中的一部分。越过这一范围,方法论本身就失去了适用的假设前提条件。3 批评性系统方法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对当时存在的各种系统方法论重新评价的趋势,主要是对各种系统方法论的理论假设、应用范围、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论来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批评性系统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批评性系统方法论,如:Flood R L 和 Jackson MC 的全面系统 干预(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TSI)3和 Ulrich W 的社会规划批评性
13、试探法(Crit-ical Heuristics of Social Planning)14等。3.1批评性系统思想的主要内容 153.1.1 批评性意识。批评性系统思想认为,人们在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时应当认真地分析其隐含的基本假设和前提,深刻理解其理论、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没有这种批评性意识,理论的发展、方法的开发及其应用都是盲目的。3.1.2 社会性意识。社会性意识是指某种理论、方法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普遍认可或否定,除理论、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外,还可能是受特定的社会制度或组织氛围的影响。3.1.3 追求个性解放。所谓成员个性解放是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让系统或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
14、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3.1.4 互补主义。不同的理论、方法都有其不同的合理性,因此它们之间不存在谁包含谁的问题。为了系统地研究和解决问题,人们应当根据实际问题的性质,适当选择一种或多种理论和方法。3.2 全面系统干预的三个步骤全面系统干预是基于上述思想的系统方法论。该方法论包括三个步骤,即创造、选择和实施。三个步骤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循环往复的。步骤 1:创造阶段,目的是分析目前系统所遇的困境,并显现、暴露各种需要解决的事件,发现各种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该阶段又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种角度对系统进行认识。这主要是通过五种比喻来对系统进行描述。这五种比喻是:系统是机器,是有机
15、体,是神经控制系统,是社会文化系统,是社会政治系统。二是进行聚合性思维,确定对象系统的属性。这主要是在各种概念、原理指导下,通过辩论、投票等程序进行。步骤 2:选择阶段,就是挑选适合上述对象系统属性的系统方法。合理选择系统方法的理论基础是Jackson M C 等开发的系统方法论系统(System ofSystems Methodologies)16。系统方法论系统通过对已有的各种系统方法论进行整理、总结,从而得出各种系统方法论的基本假设、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步骤 3:实施阶段。根据已选出的系统方法的原理、原则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实施方案。3.3 对批判性系统方法论的评价 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4 系统 方法论 研究 现状 分析 展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