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从象征到理性——中世纪自然哲学的一个案例.docx.pdf
《“光”:从象征到理性——中世纪自然哲学的一个案例.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从象征到理性——中世纪自然哲学的一个案例.docx.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光”:从象征到理性中世纪自“光”:从象征到理性中世纪自然哲学的一个案例然哲学的一个案例【内容提要】本文以贯穿基督教时代的一个重要概念“光”为案例;划分思想滥觞、前经院主义、经院哲学和后期经院主义等四个阶段考察中世纪自然哲学的发展线索,特别就其所缠绕的信仰与理性关系作出一番梳理。我们发现,随着自然的理性因素愈来愈突显,基督教信仰一统天下局面之颠覆乃必然之事。【关键词】光/自然/神圣之光/理性之光【正文】“中世纪”(medium aevnm)通常被认为是蒙昧主义的代名词,而“光”(light)则明显具有启蒙(enlighten)的意思,本文拟对作为(宗教)象征意义上的光的逻各斯起源、“光照”观念
2、,以及向近代理性之光的过渡作一番历史上的考察,并藉以揭示基督教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涉及信仰与理性关系演变的某些内涵。(一)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希腊文明就已经走出本土,与东方思想开始了广泛的交流,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从外部看,它完成于罗马帝国;从内部看,它完成于基督教。”(1,第 209 页)而晚期希腊哲学,特别是经过斯多噶派发挥的逻各斯观念对于正在崛起的基督教及其神学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如所周知,有关“逻各斯”(logos)的概念可以追溯到赫拉克利特:宇宙万物源于“火”的本性,存在着支配自然界进程,同时也支配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逻各斯。斯多噶主义认为,“自然”就是与理性(r-atio)或逻各斯相一
3、致。由于世界理性(逻各斯)在斯多噶那里被指认为神,所以这一切又都服从于上帝(宙斯)神圣的统治。在能动火性的“气息”(pneuma,普纽玛,渗透万物的精神)作用下,整个宇宙的完美性和合乎目的性,表明它最终趋向一个终极的理性。斯多噶自然观大抵是一种带有目的论色彩的泛神论,“神、世界灵魂是火性的,同时是逻各斯,是自然的合理的秩序和活动。”(2,第 18 页)人凭藉理性“顺从自然地生活”,也就是按照德性而生活。“斯多噶学派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也形成一种神学,一种基于科学证明的自然宗教体系”(1,第 252 页)。自然、普遍理性,与人的本性、善和美德之间都被划上了等号。动荡的罗马社会反衬出世俗生活与理想境
4、界的强烈对比,一种如饥似渴的宗教热忱油然而生。后期斯多噶主义实际上已很接近一种拯救哲学,与此同时,犹太神学家斐洛(judaeus philo,约前 2550)对创世记作了大量隐喻解释(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斐洛认为,上帝不能被复合,也不能被改变,他是独一无二的,“神创造这个世界,并且创造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个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3,第 219 页)。而且神是通过一系列中介(逻各斯)创造世界的,一旦被上帝“说”(道,即“逻各斯”的本义)出,就决定了万物的秩序。上帝创造世界,首先必须形成这个世界的理念,作为原型的逻各斯产生于神的心灵,它是非创造的;作为创世行为的中
5、介,逻各斯相当于上帝第二,“在命定和规律中永恒不变地发挥着作用;是神把它们当作永恒不变的东西拟定在他的宇宙之中的。”(3,第 228 页)斐洛就这样把希腊哲学的逻各斯改造成为神的理念(内在的)和话语(外在的)。在创世记中,神是说什么,就有了什么,“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诸天借耶和华的话而造”(旧约诗篇)。而新约约翰福音则开宗明义:“太初有道(word,即话语罗各斯),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即上帝凭着与他同在的逻各斯创造世界。上帝以光显示自己,“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上帝之道化成了肉身的基督(“道成肉身”
6、),使“我们见过他的荣光”,基督就是那真正的光,“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根据尼西亚信经,基督本人也是以“光中之光”面貌出现的;甚至连主显节(epiphany)也出自“光的”(phos)这个词根。当上帝在“说(道)”时,他是在创造,而不像人那样一开口就消失了。希腊教父亦认为上帝创造了一个永恒之延续的。但对人来说却是有开端,会衰微的世界;上帝就像一个建筑师,他的作用始终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上帝是“一”,是永恒,他在创世之前就拥有理性的权能,像黑暗中的光,光就是逻各斯;所有理性和公正思考的人们,都分享(participatio,即分有)着基督这个普遍的逻各斯。因此,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格(圣子)亦可径
7、称为“基督逻各斯”。类似地,新柏拉图主义主要代表普罗提诺(plotinos,约 204270)认为,最高的本原“太一”(上帝)是我们追溯一切存在(“多”)的源泉,或绝对完满的“一”;这种绝对完满性必然要“流溢”(flu-ere)出来,这种流溢过程就象太阳放射万道光芒,于自身却丝毫无损一样(九章集,5 集 1 章)。“太一”首先流溢出“奴斯”(nous,理性)赋予多样性的精神原型;接着流溢出丰富的“灵魂”,高级的灵魂即自然,低级灵魂则产生形相和秩序,它们与粗糙的质料相结合构成了有形世界。但物质本身不是被流溢出来的,而是与光明透亮相对的黑暗混沌,形式光芒的接受者。希腊哲学总体上试图把一切有待理解的
8、东西都归结为理性。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和内部理性精神的淡化,基督教已经从来自东方的犹太神学,以及与象斯多噶派那样的晚期希腊哲学的混合中悄然产生了。人们寄希望于来自彼方的启示,“犹如太阳产生光明”,圣道乃是上帝精神或权能所显现的“形式”,上帝将自己的影像化身为基督;并且通过人天赋的理性种子(rationes seminales)内在地显露自己,正象他通过造物外在地显露自己一样;或者说,人的理性“分有”了逻各斯(圣道)。圣道是上帝的显相,人的灵魂又是圣道的显相,认识即在于观照(contemplatio)神,心灵亦只有遵循神的启示,才能领悟神;也就是在这种观照中,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达到所谓
9、“迷狂”(mania)的状态(斐洛)。在新柏拉图主义那里,观照又被认为是清除来自外界的污染,或一种物我皆忘的境界;而要实现这种境界则必须遵循“辩证法”的途径,由现象世界上升到“至善的理念”(柏拉图),复归于神圣的“太一”。基督教和新柏拉图主义采取的都是用精神解释世界的观点,对于他们来说,宇宙自然只有在天启的照耀下才是真实的,“宇宙精神化是古代哲学的最后结论”;特别“新柏拉图主义也就成了后来一切神秘主义的根源。”(1,第 317、307 页)按创世记开篇就是:“起初神创造天地”,天空和大地分别寓示着透明的光和混沌的物质;天地之间人的灵魂就象一面镜子,灵魂净化好比不时地擦试尘世的污染,“等待着极乐
10、的观照,把(上帝的)影像融入真理之中。”(4,第 133 页)这就是用更神秘的语言来表达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了。(二)几乎所有的原始宗教,特别是在创世神话中都突出了“光”(光明)与世界共创生,以及象征世界秩序的特殊意义。光从黑暗之中喷薄而出本身就具有一种原创的力量,即所谓“启蒙”(enlighten)的本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作为最高理念的“至善”比作太阳之光,它只能依靠“心灵的眼睛”去洞察;而人所感知的不过是光(理念世界)的某种影像(可感世界),就是一个著名的有关光的隐喻。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st.augustinus,354430)更明确地认定这个世界是上帝从“无”中创造,而不是流溢
11、出来的。他说,“(世界的)真理就是我们的上帝”,神圣以光的形式普照万方,这种永恒真理的“光照”(illuminatio)就象印章一样在人的心灵上镌刻下印记;人心接受神圣的光照,也就分享了上帝的“道”(逻各斯、真理);或者说,光照是上帝惠顾人心的恩典,“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也就认识永恒。”(忏悔录,7卷 10 章)与柏拉图相类似,奥古斯丁认为,正如在阳光下眼睛才有所见,心灵只有在神圣之光的照耀下才能有所认识。他说,理性依其本性自然地趋于光照,正如视觉自然地趋于光线一样,“(神)照耀自然体系中理念的东西,心灵在感受精神之光中,看到这些理念的东西,就象肉眼看见有形的东西。”(3,第
12、405406 页)在他看来,心灵正是凭藉光照,以及先验观念(如“神”、“福乐”、“数”,它们与感觉摄取的形相印象无关)去理解世界的。“由于太阳,光笼罩着一切,月亮、星辰、大地、海洋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无数事物,不都是上帝显示于注视它们的人吗?”(5,p.30)神圣的光照指引人们“看见”前程,而这又反证了上帝基督的存在。“神创造了理性的和有智的心灵,因而可以接受神的光照同时,神也就是这样照亮自身的;不仅仅那些永恒的东西凭借着真理得以显示出来,而且可以凭借着心灵的眼睛,感受到真理本身。”(3,第 407 页)。“光照”说代表一种启示真理。遵循除非你信仰,否则无法理解(见旧约以赛亚书)的教义,奥古斯丁认
13、为信仰是一种比“看”(既指通常的看见,也指理解)更透彻的精神活动;看(理解)所赞同的,尽管有合理性,却是盲目的,而信仰则直指最崇高的上帝。如果你不理解,信仰会使你理解;信仰是理解的途径,理解则是信仰的回报。你要理解的,首先必须相信它;只有相信的,才是可以理解的,反之未必然。奥古斯丁以后,伪迪奥尼修斯(pseudo-dionysius)(注:伪迪奥尼修斯,史载公元六世纪时,冒充皈依圣保罗的雅典大法官迪奥尼修斯(dionysius)者,也有说被伪托的是三世纪的巴黎第一位主教。)似乎更看重神学的“否定”(apophatic)性质。否定神学是说,被创造的世界万物、人的知识、天使精神诸等级,均依其摹仿上
14、帝的程度趋近于放射光照的上帝。上帝作为至高无上的“光源”(lux),本身是不可接近,甚至不可言说的;人们只能通过象征的方式去追寻上帝的印迹,达到与之融合的体验。这是一种更加内省化的神秘主义。到了卡洛林时代的厄里根纳(john scotus erigena,810877)那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厄里根纳把“自然”的概念一分为四:(1)创造而非被创造的自然(natura quae creat et non creatur),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的原因,其实就是上帝;(2)创造又被创造的自然(natura quae et creatur et creat),众多创造的原型,或内在于上帝的理念(逻各斯
15、);(3)被创造而不能创造的自然(natura q-uaeereatur et non creat),即世界万事万物;(4)不创造又不被创造的自然(naturaquae non creat et non creatur),一切事物的最终目的,还是上帝。不难发见,(2)和(3)即上帝的理念及其体现,也就是世界原型和通常理解的自然界;(1)和(4)代表世界的最初原因和最终目的万物出自于上帝,又复归于上帝;上帝体现为万物,万物亦表现了上帝。这就为后世各种泛神论提供了一个蓝本。厄里根纳也主张用否定方法看待上帝,因为以往的范畴只适用于被创造的自然,而不能描述不被创造的自然(即上帝)。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帝
16、就是“无”,“不可言说的神圣之善,无法把握,不能接近的光明。”(论自然的区分,3 卷 19 节)但上帝又必须显示自己,创世过程也就是上帝“自我显示”的过程,上帝在创世的同时揭示了自己的秘密。“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新约以弗所书)可见的、有形的事物都闪耀着上帝之光,无不象征着那无形的、不可见的上帝。重要的是,厄里根纳推崇的辩证法(dialectica,dia对话,le-ct采集;即通过对话获得抽象真理的途径),实际上就是用缜密的理性论证神学的方法。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st.anselm,10331109)以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著称,他也非常重视神学的逻辑证明,因为心灵接受神圣之光,还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象征 理性 中世纪 自然哲学 一个 案例 docx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