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doc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教学目标认知: 1.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 2.知道随便拿被人的东西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3.结合事例说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后果。情感: 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不满。自己也不愿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行为: 1.未经主任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 2.借东西及时归还,损坏要赔偿。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段“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教育,既是诚实教育,又是文明礼貌教育。向小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儿童时期,不少孩子有过随便拿、随便翻别人东
2、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当然,他们不是偷偷摸摸把别人的东西拿走归自己,而是未经主人允许就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走。出现这种现象大致是由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从心理上讲,儿童一般是出于喜欢别人的东西,眼前急需要的东西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或是对别人的新鲜物品比较好奇,才去动用别人的东西。认为先拿去用一用,用完之后再还给人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有时候就忘记归还,再加上儿童年龄小,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他们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问题,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很难想到自己随便拿了别人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哪些不良后果。这种行为虽然不同于“偷”,但也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
3、这种坏毛病发展下去成为习惯,将会腐蚀孩子的幼小心灵。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导恶则从恶,导善则从善。从小重视规范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具有特殊意义。教法建议: 1.对本课的教学定位要准,教师应把握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从而明确:他们随便拿别人东西是因为自己喜欢、想玩或需要,没有得到主人的许可就拿走去用,这与占小便宜,想要别人的东西不一样,更不是小偷、小摸的行为。但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没有礼貌的行为。 2.本课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向学生渗透推己及人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从正反两个方
4、面学会分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计示例第六课 认知: 1.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 2.知道随便拿被人的东西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3.结合事例说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不良后果。情感: 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不满。自己也不愿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行为: 1.未经主任允许,不随便动用他人的东西。 2.借东西及时归还,损坏要赔偿。教学重点: 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教学难点: 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教育过程:一、想一想。(使学生知道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别人会很不高兴) 1.同学四人一组互相说说: 图画课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随便 别人 东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