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混凝土规范资料》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混凝土规范资料》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混凝土规范资料》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ECS 1 7 5: 2 0 0 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技术规程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c a s t - i n -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f l o o r s t r u c t u r e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技术规程cast -um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f
2、l o o r s t r u c t u r eC EC S 1 7 5 : 2 0 0 4主编单位: 中国 建筑 科 学研 究 院批准单位: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 2 0 0 5年 4月 1 日月 J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2 ) 建标协字第 1 2 号文 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2年第一批标准制、 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的要求, 制定本规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具有自重轻、 地震作用小等优点, 在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中已有较多应用。本规程是在总结我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设计、 施工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参考国内外的
3、相关标准而制定的。在规程编制过程中,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 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 与相关的标准进行了协调, 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 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 并进行了试设计和工程试点工作, 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包括总则、 术语和符号、 内模、 结构分析、 设计规定、 构造要求、 施工及验收等内容。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 1 9 8 6 口 1 6 4 9 号文 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 的要求, 现批准协会标准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 编号为C E C S 1 7 5, 2 0 0 4 , 推荐给工程设计、 施工、 使用单位采用
4、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C E C S I T C 5归口管理,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负责解释 (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 0号, 邮编: 1 0 0 0 1 3 , 传真: 0 1 。 一8 4 2 8 1 3 4 7 , E - m a i l : b a n b b n . c n )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湖南省立信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湖南省第六工程公司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深圳市星百胜
5、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程志军王晓锋白生翔徐有邻 王本森杨建军杨承想王立长 李光中卜 明华钱英欣傅礼铭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4年 1 2月 2 5日目次J 总则术语 和符号 2 . 1 2 . 23内术 语符 号 模 3 . 1一 般 规 定 3 2筒 芯 3 . 3箱 体 4结构分析 4 . 1 一 般 规 定4 24 3结构分析方法 边 支 承 板 内 力 分 析 4 . 4拟 梁 法 4 . 5直 接 设 计 法 4 . 6等 代 框 架 法5 设 计规定 5 . 1承 载 力 计 算 5 . 2挠 度 和 裂 缝 控 制 , 、 , , , 6 构造 要求 6 .
6、 1一 般 规 定 6 . 2边 支 承 板 楼 盖 , , 6 . 3柱 支 承 板 楼 盖 - 7 施工及验 收 了 . 1一 般 规 定( 1 )( 2 )( 2 )( 3 )( 5 )( 5 )( 5 )( 6 )( 8 )( 8 )( 8 )(1 0 )(1 0 )( 11 )(16 )(19 )(19 )(22 )(24)(24)(26) 2 6)(29)( 29 )1 7 . z 内模验收 7 . 3 施工质量控制 , 二 “” 7 . 4 空心楼盖结构质量验收附录A内模进场检验方法 附录B 质量验收记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 条文说明(2s)(30)(3 3 )( 34 )( 3
7、8 )( 40 )( 4 1)1 总则1 . 0 . 1 为了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做到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确保质量, 制定本规程。1 . 0 . 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 的设 计、 施工及验 收。1 . 0 . 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应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 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 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1 . 0 . 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 施工及验收, 除应符合本规 程外 , 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 . 1 术语2 . 1 . 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c a
8、s t - i n - s i t u h o l l o w c o n c r e t e f lo o rs y s t e m 按一定规则放置埋人式内模后, 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2 . 1 . 2 埋人式内模e mb e d d e d f i l le r 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筒芯、 箱体和筒体、 块体的总称。简称内模。2 . 1 . 3 筒芯、 筒体 t u b e f i l l e r , c y l in d e r f i l l e r 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空心、 实心筒形内模2 . 1 . 4 箱体、 块体b o x
9、f i l l e r , b l o c k f i l l e r 用于现浇棍凝土空心楼盖的空心、 实心箱形内模2 . 1 . 5 体积空心率 v o l u m e t r i c v o i d r a t i o 楼盖区格板由墙、 梁( 暗梁) 、 柱( 柱帽) 边缘所围的区域内, 埋置内模的体积与该区域内结构轮廓体积的比值。2 . 1 . 6 间距f i l l e r s p a c in g 相邻内模中心之间的距离2 . 1 . 7 肋宽r i b w i d t h 相邻内模侧面、 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2 . 1 . 8 板顶厚度、 板底厚度m in i m u m c o
10、n c r e t e d e p t h a b o v ef i ll e r , mi n i mu m c o n c r e t e d e p t h u n d e r f i l l e r 空心楼板中内模表面至板顶、 板底的最小距离。2 . 1 . , 边支承板 e d g e - s u p p o r t e d s l a b 由墙或刚性梁支承的楼板。 22 . 1 . 1 0 柱支承板c o l u mn - s u p p o r t e d s l a b 由柱支承的沿柱轴线无梁或带柔性梁的楼板。2 . 1 . 1 1 柱上板带c o l u mn s t r i
11、 p 柱支承板楼盖中, 在柱中心线两侧各 1 / 4板跨( 取两个方向柱中心距的较小者) 宽度范围内的板带。2 . 1 . 1 2 跨中板带mi d d l e s t r i p 柱支承板楼盖中, 相邻柱上板带之间的板带。也称中间板带2 . 1 . 1 3 拟梁法a n a l o g u e c r o s s b e a m me t h o d 将柱支承板楼盖等代成双向交叉梁系进行内力分析的简化方法。2 . 1 . 1 4 直接设计法d i r e c t d e s i g n me t h o d 在两个方向将柱支承板楼盖各区格板的弯矩设计值在控制截面按弯矩系数直接分配的内力分析简
12、化方法。也称弯矩系数法。2 . 1 . 1 5 等代框架法。 q u i v a l e n t f r a m e m e t h o d 在两个方向将柱支承板楼盖结构等效成以柱轴线为中心的连续框架分别进行内力分析的简化方法。2 . 2符号2 . 2 . 1 作用、 作用效应和抗力 V 规定宽度范围内的剪力设计值; v p 预应力空心楼板中, 规定宽度范围内由于施加预应力 所提高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N C , 在该层楼板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柱轴向压力设计 值 ; F , . q 楼盖结构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 ; F , 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 Ma 计算板带在计算方向一跨内的总弯矩设计值;
13、MU. 6 一 一不平衡弯矩设计值2 . 2 . 2几何参数 D一筒芯外径; 1 , - 一 筒芯长度 ; b 、 一顺筒肋宽: b 一计算板带或等代框架梁的宽度; h 厂楼板厚度; h ,一楼板截面有效高度: H柱的计算长度; 、 , 、 、 , 一内模为筒芯时, 顺筒方向、 横筒方向拟梁的宽度; 1 , , 1 1 - -一 柱支承板楼盖区格板计算方向、 垂直于计算方向轴线 到轴线的跨度; 1 , 计算方向区格板净跨; I ,, 一 一 梁的截面抗弯惯性矩: 1 . 一构件的截面抗扭惯性矩; I一 楼板的截面抗弯惯性矩; 入一柱的截面抗弯惯性矩; 1 , 等代框架梁的截面抗弯惯性矩: K柱
14、的转动刚度; K 一等代框架柱的转动刚度; K,一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截面抗扭刚度2 , 2 . 3 计算系数。、 。 2一 计算方向、 垂直于计算方向梁与板截面抗弯刚度的比 值 ; 9 一 计算板带端支座处边梁的 截面抗扭刚度与板截面抗弯 刚度 的比值;一 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抗扭刚度增大系数;一 受剪计算系数;闷尽Y 一内横为筒芯时, 横筒方向拟梁抗弯刚度计算系数3内模3 . 1一 般 规 定3 . 1 . 1 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内模, 除应满足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要求外, 尚应具有符合施工要求的物理力学性能。3 . 1 . 2 内模材料中氯化物和碱的含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且不应含
15、有影响环境和人身健康的有害成分。3 . 1 . 3 内模可采用空心的 筒芯、 箱体, 也可采用轻质实心的筒 体、块体3 . 1 . 4 实心筒体、 实心块体等内模的质量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3 . 2筒芯3 . 2 . 1 筒芯的外径和长度应由设计确定 筒芯的外径 D ( m m) 可取 1 0 0 , 1 2 0 , 1 5 0 , 1 8 0 , 2 0 0 , 2 2 0 , 2 5 0 ,2 8 0 , 3 0 0 , 3 5 0, 4 0 0, 4 5 0 , 5 0 0 ; 筒芯 的长度 L ( mm) 可 取 5 0 0 , 1 0 0 0 ,1 5 0 0, 2 0 0 03
16、 . 2 . 2 筒芯的筒壁应密实, 两端封板应与筒壁连接牢固。筒芯外表面不得有孔洞和影响混凝土形成空腔的其他缺陷。3 . 2 . 3 筒芯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偏差应符合表3 . 2 . 3 的规定。 表32 . 3 简芯尺寸允许偏差续 表 3 . 2 . 3项目允许 偏差 ( m m )端 面垂直度5平直度 ( 侧 弯 曲)5不 圆度口 注 检验方 法应 符合本 规程 附录 A的 规定3 . 2 . 4 筒芯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3 . 2 . 4 的规定。 表3 . 24 筒芯物理力学性能要求项目要求重 h一D= 1 0 0 , 1 2 0 , 1 5 0, 1 8 0, 2 0
17、0 m.簇1 2 k g / mD= 2 2 0 , 2 5 0 , 2 8 0, 3 0 0 , 3 5 0 -提2 5 k g / mD= 4 0 0 , 4 5 0, 5 0 0 -镇4 0 k g / m径 向抗压 荷载 1 0 0 0 N注 检 验 方 法 应竹 合本规 程附 录 A 的规定3 . 3箱体3 . 3 . I 箱体的底面边长和高度应由设计确定 箱体的底面宜为正方形, 其边长可取 4 0 0 - 1 2 0 0 m m。当边长大于6 0 0 m m时, 宜在箱体中部设置竖向孔洞。箱体的高度可取1 5 0 一S O O mmo3 . 3 . 2 箱体应具有可靠的密封性箱体外
18、表面不得有孔洞和影响混凝土形成空腔的其他缺陷3 . 3 . 3 箱体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偏差应符合表3 . 3 . 3 的规定。 表 3 . 3 . 3箱 体 尺 寸 允 许 偏 差 项目 边 长 高度 表 面平整度注 检验方 法应 符合本 规程附 录 A6允许 偏差 m m) 0, 一 2 0 士 5 5的规定3 . 3 . 4 箱体的重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箱体的竖向抗压荷载不应小于 1 0 0 O N, 侧向抗压荷载不应小于 8 0 0 N o 9k 检 聆古 法应符 合本 规程附 录 A 的规 定.4 结 构 分 析4 . 1一 般 规 定4 . 1 . 1 现浇混凝土空心
19、楼盖结构的整体布置应能合理地传递所承受的荷载和作用, 具有明确的结构计算简图。4 . 1 . 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中, 楼板的支承可采用梁、 柱或( 和) 墙 。4 . 1 . 3 对柱支承板楼盖结构, 可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的要求确定是否设置柱 帽、 托板 。4 . 1 . 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区格板宜呈矩形。当内模为筒芯时, 区格板内筒芯宜沿受力较大的方向顺向布置。4 . 1 . 5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各区格板布置内模后, 周边的楼板实心区域应符合本规程第 6 . 2 : 2条、 第 6 . 3 . 1 条、 第 6 . 3 . 4条的规定, 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4 . 1
20、 . 6 楼板内承受较大集中静力荷载的部位不宜布置内模。对承受较大集中动力荷载的区格板, 不应采用空心楼板。4 . 2结构分析方 法4 . 2 . 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可用于框架、 剪力墙、 框架一 剪力墙、框架一 核心筒、 板柱一 剪力墙等结构, 其房屋高度、 抗震等级和结构分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1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 G J 1 4 0 等的有关规定。4 . 2 . 2 抗震设计时,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扁梁框架时, 扁梁的布置和截面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
21、 5 0 0 1 1的有关规定; 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时, 扁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J G J 1 4 0的有关规定。 注 本条 规定 的扁 梁不得 用于一 级抗 震等级 的框架 结构4 . 2 . 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 B 5 0 0 0 9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 0 0 1 1 的规定进行计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 B 5 0 0 0 9的规定进行计算4 . 2 . 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在承载能
22、力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设计值 , 可 按线弹性分析方法确定 , 并可根据具体情 况考虑弯距调幅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和变形计算, 可采用线弹性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构件, 宜考虑开裂的影响4 . 2 . 5 对规则布置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可按下列规定进行内力分析: 1 边支承板楼盖结构: 楼板可仅考虑承受竖向荷载, 并按本规程第 4 . 3节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 楼板周边支承构件应考虑承受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和( 或) 地震作用, 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内力分析 。 2 柱支承板楼盖结构: 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可按本规程第4 . 4 节、 第 4 . 5 节、 第 4 . 6节的规
23、定进行内力分析; 水平荷载、 地震作用下可按第 4 . 6节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 注 预应 力混凝 土柱 支承 板楼 盖结 构 的内 力分 析应 符 合现 行行 业标 准 无 枯结 预 应 力混凝土 结构 技术规 程; J G J 9 2 , ( 预应 力混凝 土结构 抗震 设计规 程 J G J 1 4 0 的有 关规定 .4 . 2 . 6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可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内力分析。楼盖结构分析采用的结构计算程序应经考核和验证, 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电算结果应经判断和校核, 在确认其合理有效后, 方可用于工程设计4 . 2 . 7 单向连续板按弹性分析方
24、法求得的内力, 在一跨范围内正、 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 2 0 ; 边支承双向板按弹性分析方法求得的内力, 每个方向正、 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 2 0 % o 符合本规程第 4 . 5 . 1条要求的柱支承板楼盖, 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按弹性分析求得的楼板内力, 在每个方向正、 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 1 0 %e4 . 2 . 8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 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等情况中的结构, 不得采用考虑弯距调幅的分析方法。4 . 3 边支承板内力分析4 . 3 . 1 1考虑 2边支承板楼盖的支承条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当楼盖内区格板由墙支承时, 该区格板应按竖向
25、刚性支承当楼盖内区格板的周边现浇框架梁竖向变形较小时, 该区格板可按竖向刚性支承考虑。 3 对楼盖的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 周边支承条件应根据支承构件的实际弯曲、 扭转刚度确定。 4 搁置在砌体外墙上的区格板, 沿墙的板边可按简支考虑.4 . 3 . 2 边支承板楼盖的区 格板应按下列原则计算: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 2 . 0 时, 应按双向板计算;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 . 0 , 但小于 3 .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 . 。时, 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4 . 3 . 3边支承板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混凝土规范资料CECS175-2004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