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康复优秀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骨折后康复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后康复优秀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骨折后康复第1页,本讲稿共59页定义n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n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牵拉和累积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骨折称为创伤性骨折n由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造成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股骨干骺端纤维肉瘤导致病理性骨折第2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分类第3页,本讲稿共59页n(一)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n1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n如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n2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n(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n1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
2、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n2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第4页,本讲稿共59页n(三)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n1稳定性骨折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等。n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n(四)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n1新鲜骨折新
3、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n2陈旧性骨折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第5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的后临床表现n(一)全身表现n1休克多见于多发性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病人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引起休克。n2体温增高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只有在严重损伤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通常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伤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第6页,本讲稿共59页(二)局部表现 n1骨折的专有体征n(1)畸形长骨骨折,骨
4、折段移位后,受伤体部的形状改变,并可出现特有畸形,如Colles骨折的“餐叉”畸形。n(2)反常活动在肢体非关节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n(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接触及互相磨擦时,可听到骨擦音或摸到骨擦感。n以上三种体征只有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时,也可能有骨折,如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骨折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时,可以没有骨擦音或骨擦感。反常活动及骨擦音或骨擦感两项体征只能在检查时加以注意,不可故意摇动患肢使之发生,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若,或使锐利的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及其它软组织,或使嵌插骨折松脱而移位。第7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的愈合分期n1、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
5、端附近的外膜成骨细胞活跃增生,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平行的骨样组织,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等,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周时间n2、原始骨痂形成期,此时期的组织学变化是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当达到足已达到抵抗肌收缩及成角、剪切力和旋转力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一般约需48周。n3、骨痂改造塑形期,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逐渐恢复骨的正常结构,这一过程一般需要812周。第8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临床愈合标准n1骨折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n2自行抬高患肢无不适感。n3用适当力量扭转患肢,骨折处无反常活动。n4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n5外固定解除后伤肢
6、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n6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n3、5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可先练习数日,然后测定,以不损伤骨痂发生再骨折为原则。n(二)骨折愈合标准n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n2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或近似消失。第9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后常见功能障碍n损伤后炎性反应和肢体肿胀n局部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n关节活动范围下降n骨密度降低n关节稳定性下降n整体功能下降nADL能力下降n心理障碍第10页,本讲稿共59页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n年龄:新生儿股骨骨折2周可坚固愈合,成人股骨骨折一般需3个月左右n健康状况: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7、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糖尿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n骨折部的血液供应:股骨颈囊内骨折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n软组织损伤程度n感染n治疗方法:反复手法复位,手术中骨膜剥离过多,清创时过多摘除碎骨片,固定不牢,持续骨牵引时牵引力过大,功能锻炼不当等第11页,本讲稿共59页常见成人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上肢(月)下肢(月)锁骨骨折1-1.5肱骨外科颈骨折1-1.5肱骨干骨折1-2肱骨髁上骨折1-1.5尺桡骨骨折1.5-2桡骨下端骨折1-1.5掌、指骨骨折0.5-1股骨颈骨折3-6粗隆间骨折2-2.5股骨干骨折2-3胫腓骨干骨折2-2.5踝部骨折1-1.5跖骨骨折1-1.5第12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治疗原则
8、n复位:手法复位、牵引复位(皮肤牵引和骨牵引)、切开复位n固定:外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等)、内固定(钢丝、螺钉、接骨板、髓内钉、加压钢板等)n功能锻炼第13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后的康复评定n骨科评定: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n康复专科评定:ROM、肌力、肢体长度及周径、感觉功能、ADL第14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的康复目标n促进肿胀消退n减少肌肉萎缩n防止关节僵硬n促进骨折愈合n提高功能障碍后期手术效果第15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康复治疗原则n不影响骨折固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软组织的收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和骨质疏松n未经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以
9、维持其正常功能n注意局部肿胀和疼痛的处理n在复位固定稳妥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功能训练第16页,本讲稿共59页适应症和禁忌症n各类骨折经妥善复位、固定处理后均应及时开始康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在进行必要的骨科处理同时也应加强康复治疗;n局部炎症、病理性骨折时禁忌功能锻炼,关节内血肿、伤口局部有异物,或骨折与脱位尚未妥善处理时应暂缓功能锻炼第17页,本讲稿共59页功能训练的重要性n促进肢体血液循环n增强骨折局部骨代谢(应力刺激)n防止关节挛缩和僵硬n防止废用性肌萎缩第18页,本讲稿共59页功能训练的原则n促进骨折愈合为前提(能使骨折断端紧密接触的活动是有利的,凡能引起骨折断端旋转、成角、分离的活动都是
10、不利的)n恢复和改善生理功能为中心n循序渐进n医患密切合作第19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后第一阶段功能训练n时间:伤后1-2周n功能训练目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预防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及关节僵硬n功能训练内容:骨折远端按摩和肌肉等长收缩(运动时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应固定不动)、主动运动、患肢抬高、物理因子治疗(温热疗法、超短波疗法、低频疗法、音频或超声波疗法)第20页,本讲稿共59页第二阶段n时间:伤后2周至骨折临床愈合,约伤后2-3个月n功能训练内容:继续第一阶段的功能训练,逐步开始骨折局部上下关节的“顺重力活动”以及与骨折移位相反方向的活动nCPM(持续被动活动)第21页,本讲稿共
11、59页第三阶段n时间:骨折临床愈合到骨痂塑型完成,伤后2-3个月到1年以上n功能训练目的:增强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以适应生活和工作活动n功能训练内容:以抗阻活动和恢复ROM为主(主动运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关节松动术等)、恢复肌力、物理因子治疗、恢复ADL及工作能力第22页,本讲稿共59页骨折后的早期并发症n(一)血管伤邻近骨折的大血管可被刺破或压迫,引起肢体循环障碍,如肱骨髁上骨折可损伤肱动脉;股骨下端骨折及胫骨上端骨折可损伤腘动脉;锁骨骨折可损伤锁骨下动脉。重要的动脉损伤可危及生命,引起肢体坏死或缺血挛缩。重要的静脉伤也可造成严重的后果。n动脉伤的表现:伤口搏动性出血,或局部有搏动性
12、血肿迅速扩大,并有严重的肿痛。肢体远侧血管摸不到搏动或很微弱,温度低,颜色苍白。对重要的动脉伤要及时发现和探查处理。第23页,本讲稿共59页n(二)神经伤对骨折伤员,都应检查患肢的运动和感觉,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如肱骨干骨折,可有桡神经损伤。肱骨内髁或内上髁骨折,可合并尺神经伤。桡骨下端骨折可伤及正中神经。腓骨颈骨折可伤及腓总神经。骨折合并神经伤,应根据不同情况,决定及探查神经或观察一段时间无恢复时再作探查手术。n(三)缺血性挛缩肢体由于严重缺血,造成肌肉坏死或挛缩,因神经缺血和瘢痕压迫,常有神经部分瘫痪,使肢体严重残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上肢肱骨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等。造成肌肉缺血的原因,有
13、的因为小夹板或石膏过紧,影响静脉回流和动脉血供,有的因为肢动脉受压、血管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引起。n缺血挛缩的早期表现:桡动脉搏动变弱或消灭,手指和腕呈屈曲,不能自动伸指(拇)和伸腕,被动活动也受到限制并引起疼痛。手和前臂麻木,发冷或胀痛,如不即时处理,肌肉即渐坏死,形成瘢痕挛缩。第24页,本讲稿共59页n1较轻的缺血性挛缩2严重的缺血性挛缩第25页,本讲稿共59页n(四)感染开放性骨折易有感染,如化脓性骨髓炎,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破伤风与气性坏疽。要求伤后及时作好清创术及使用抗菌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已有感染要及时引流。n(五)内脏损伤如骨盆骨折,骨刺可刺破膀胱、尿道和直肠;肋骨骨折可刺破
14、胸膜和肺引起血气胸;颅骨骨折常合并颅脑损伤,颅内出血等。对内脏损伤,要优先紧急处理,待伤员全身情况允许时及早处理骨折。n(六)关节损伤骨折穿入关节或关节内骨折,可引起关节内出血,关节面不平,可形成关节内粘连和机械障碍,使关节动变减少或形成创伤性关节炎等。如处理及时,复位良好,可避免和减轻上述情况。第26页,本讲稿共59页n(七)脂肪栓塞少见,一般认为骨折和手法复位后骨髓腔内脂肪进入破裂的血管内,可引起肺或脑血管脂肪栓塞。n对脂肪栓塞尚无特效疗法,应注意预防,急救时要妥善固定骨折,复位时手法要轻柔。已发生者采取对症治疗。n(八)静脉栓塞少见,因血管挫伤引起,多发生在股骨骨折,有股静脉或骼外静脉栓
15、塞。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侧枝循环建立后,肿胀逐渐消退。n(九)坠积性肺炎年老体弱的病员,翻身困难,尤其是用大型石膏固定,不能翻身,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应注意多翻身,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如已发生,除上述措施外,应给予抗菌素,给氧,作雾化吸入等。第27页,本讲稿共59页二、晚期合并症 n(一)一般的合并症n1肾结石长期卧床可引起全身骨骼废用性脱钙,尿中排钙量增加,可引起肾结石及泌尿系感染。应注意早期活动,多饮水,以防止其形成。n2压疮多由于长期卧床,自己不能翻身或石膏压迫引起。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时更易发生。压疮的发生与否是评价医疗作风与医护质量的指标之一。压疮的预防方法在于勤检查,勤翻身,勤按摩
16、和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第28页,本讲稿共59页n1关节僵硬与骨质脱钙,长期固定可引起关节僵硬,骨质脱钙和肌肉萎缩,造成肢体功能严重障碍。应注意采取“动”、“静”结合的疗法。如用石膏固定,去固定后应加强活动关节,恢复功能。n2骨化性肌炎,骨折后骨膜被撒裂移位,其下有血肿形成,机化成肉芽组织,然后骨化,并非因肌肉创伤形成骨质。因此又称损伤性骨化。X线照片上相当于肌肉位置显示骨化阴影。n骨化性肌炎肘部最为多见,如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脱位。肘部损伤后如活动过早,尤其是被动活动,血肿扩散,形成广泛的骨膜下血肿骨化,终致关节僵硬。因此,肘部伤后,禁忌被动活动。股四头肌髌骨上附丽撒脱处及髋关节周围均可发生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折 康复 优秀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