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ppt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药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4页Normal bone Osteoporosis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的定义(WHO1993)WHO1993)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并导致骨脆性增加,构破坏为特征,并导致骨脆性增加,易致骨折的一种疾病易致骨折的一种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4页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多于男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4页OP是一个具有明
2、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骨折的增加,属脆性骨折。轻微创伤及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最常见的是脊椎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并且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内固定的牢固程度差、易松动,骨折愈合慢。OP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4页不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OP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已发现多个与OP发病相关的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基因、I型胶原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4页可控制因素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
3、D 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4页中医理论中医理论 属于中医学中“骨痹”的范畴。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 痿论篇日:“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住身,发为骨痿。”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4页发病因素发病因素肾虚脾虚血瘀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4页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骨之强劲与脆弱是肾中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现代医学认为,肾虚的实质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生了紊乱成骨功能下降,发生骨质疏松。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4页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
4、生的重要因素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若脾胃功能衰退,则精血亏虚精亏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内经:脾主四肢 灵枢本神: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4页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 王清任医林改借:“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4页 血淤病机血淤病机 肾精虚衰,元气虚而无以运血,血行缓慢滞而成瘀;肾阳衰惫,温煦失职,阴寒凝滞,血行不畅留而成瘀;肾阴不足,虚火灼津,而致津液凝聚,血液不通血瘀。脾虚致气血无以化生,血虚致瘀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4页由血瘀到瘀血由血瘀到瘀血血瘀是其发
5、生的病理过程和基础,此阶段多无明显临床表现,或有隐痛,症状较轻,多被忽略。瘀血证表现为局部刺痛,疼痛多有定处,呈持续性,并昼轻夜重,痛处固定不移,严重者有驼背,身材变矮或骨折。瘀血和血瘀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2个概念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4页重视瘀血证重视瘀血证痛有定处舌下脉络曲张舌紫黯有瘀斑口唇齿龈黯红皮肤黏膜瘀斑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4页中医分类中医分类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精不足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瘀血阻络型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4页三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疼痛身材缩短脊柱变形骨折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4页骨吸收增加是引起骨吸收增加是引起OP疼痛的始动因素疼痛的始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质 疏松 诊治 中医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