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建筑结构规范资料》JGJT302-201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pdf
《《2021建筑结构规范资料》JGJT302-201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建筑结构规范资料》JGJT302-201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pdf(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迎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ZT 302-2013P 备案号 J 1598 一 201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 与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stmction process analyzing and monitoring of building engineering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 与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zing 肪 d monitoring of building en 办 neeHngJ G J Z
2、T 302 - 2013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 施行日期: 2 0 1 4 年 1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U . 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 与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zing and monitoring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J T 302- 2013关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 发行 (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 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关开本: 850X1168 毫米 102
3、 印张: 字数: 62 千字 2013 年 9 月 第一版 2013 年 9 月 第一次印刷 定价: 12. 00 元 统一书号: 15112.2374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可寄本社退换 ( 邮政编码 100037)本社 网址: cabp. com. cn网上书店: china-building. com. c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住房城乡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 监测技术规范 的公告现批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 为行 业标准, 编号为 302 - 2013, 自 2014年 1 月 1 日 起实施.。本规范
4、 由 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 年 6 月 24 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2009 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 修订计划 ( 第一批 ) 的通知 ( 建标 2009 8 8 号) 的要求,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 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编 制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 规定; 4 施工过程结构分析; 5 变形监测; 6 应力监测; 7 温度和 风荷载监测; 8 成果整理。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5、 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 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 寄送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 : 北京市三里河路 15 号中建 大厦; 邮政编码: 100037 ) 。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 : 中 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本规 范 参 编 单 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 中建华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北京银泰建预应力 工程有 限公司 北京拉特激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 毛志兵彭明祥刘军进王 建张胜良秦家顺林 冰郭际明刘
6、 创赵 静潘宠平陈振明戴立先刘小刚吴延宏周予启戴连双许曙东刘洪云徐代胜刘 杨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 许溶烈赵基达洪立波过静君张其林冯 跃胡玉银范 重朱忠义陈跃熙次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 号 3 基本规定 43.1 一般规定 43.2 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73.3 监测仪器管理 7 施工过程结构分析 84.1 一般规定 84.2 分析内容和方法 94.3 荷载与作用 94.4 计算模型及参数 104.5 分析结果及评价 10 变形监测 125.1 一 般 规 定 125.2 观测仪器 135.3 监测控制网 145.4 水平变形监测 155.5 垂直变形监测 175.6 监测周期
7、 195.7 数据处理及分析 19 应力监测 216.1 一般规定 216.2 监测仪器及方法 216.3 监测点布设与安装 236.4 量测及记录 246.5 应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247 温度和风荷载监测 烈7.1 温度监测 257.2 风荷载监测 烈8 成果整理 27 附录 A 建筑物垂直位移记录表 29 附录 B 建筑物水平位移记录表 30 附录 C 应力应变传感器安装记录表 31 附录 D 应力应变观测记录表 32 附录 E 环境条件记录表 幻 本规范用词说明 从 引用标准名录 奶 附: 条文说明 37ContentsG e n e r a l P r o vi si o n s 1T
8、 e r m s a n d S ym bo l s 22. 1 Te 啦 s 22.2 S 卿 bols 3B a si c R e q ui r e m e n ts 43. 1 Ge n e r a l Re q u i r e m e n t s 43.2 Pr e c i s i o n R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De f o l i a t i o n Mo n i t o r i n g . 73. 3 Management of Monitoring Instrument 7 Structure Analysis in Construction Pr
9、ocess . 8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8 4. 2 Analysis Content and Method 9 4. 3 Lo a d a n d Ac t i o n 9 4. 4 Analysis Model and Parameters 104. 5 Analyzing Results and Evaluation 1 Q D e fo r m a ti o n M o n i to r i n g 12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2 5. 2 Observation Instrument 135. 3 Monitoring an
10、d Controlling Grid 14 5. 4 Mo n i t o r i n g o f Ho r i z o n t a l De f o r m a t i o n 15 5. 5 Mo n i t o r i n g o f V e r t i c a l De f o r m a t i o n 17 5. 6 Ti m e In t e r v a l o f Mo n i t o r i n g 195. 7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19 S tr e ss M o n i to r i n g 216. 1 General Requir
11、ements _. 216 . 2 M o n i to r i n g In str um e n t a n d M o n i to r i n g 216 . 3 Layout and Installation of Monitoring Point . 236. 4 M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 Re c o r d i n g 246. 5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Stress Monitoring . 247 T e m p e r a tur e a n d W i n d M o n i to r i n g 257. 1 Te
12、 m p e r a t u r e Mo n i t o r i n g 25 7. 2 Wind Monitoring 8 Results Processing 27 Appendix A Vertical Displacement Recording Table ofB ui l d i n g 29 Appendix B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Recording Table ofBuilding 3 Appendix C Installation Recording Table of StrainSensor 31Appendix D Recording Ta
13、ble of Stress and Strain 32 Appendix E Recording Table of EnvironmentalC o n d i ti o n s 33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34of Quoted Standards 35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70. 1 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中做到安全适用、 确保质量、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制定本规范。1. 0. 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 。0. 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 除应符
14、合本规范外 ,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 1 术 语2. 1. 1 施工过程 c o n str uc ti o n p r o c e ss为完成建筑工程建造而进行的施工活动。2.1.2 施工过程结构分析 s 加 ct 证 e 如M ysi s i n c o n str uc ti o n p r o c e ss 对工程结构从开始施工直至竣工这一时间段内 的全过程或局部过程所进行的结构分析和计算工作。2. 1.3 设计目 标位形 d e si gn o bj e c ti ve sh a p e在设定荷载状态下, 设计期望的建成结构的实际位形。2. 1. 4 预
15、变形技术 p r e d e fo r m a ti o n te c h n i q ue为使建造成型的结构实现设计目标位形所采取的结构分析技术、 构件加工尺寸预调以及现场安装定位预调等施工技术。2. 1. 5 施工过程监、测 m o n i to r i n g i n c o n str uc ti o n p r o c e ss为掌握施工期间建筑结构受力及位形状态、 保证结构安全而开展的监测活动。2. 1. 6 监测技术 m o n i to r i n g te c h n i q ue针对变形、 应力、 环境影响等内容开展的各种人工或 自动化测量技术。2. 1. 7 变形监测 d
16、 e fo r m a ti o n m o n i to r i n g为获得关注的结构、 构件或节点的变形位移而开展的测量工作。2.1.8 应力监测 str e ss m o n i to r i n g为获得关注的结构、 构件或节点的应力或应变而开展的测量工作。2. 1. 9 监测点 m o n i to r i n g p o i n t直接或间接设置在被监测对象上能反映其某种变化的观测点。2. 1. 10 监测频次 m o n i to r i n g fr e q ue n c y 单位时间 内 的监测次数。2. 1. 11 限值 U m i te d va l ue施工过程中,
17、对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相关指标设定的不应超 出的界限值。2. 1. 12 预警值 a l a r m i n g va l ue依据规范规定、 设计要求、 工程经验或施工过程结构分析结 果等, 针对变形与应力监测项, 设定的应引起相关单位以预警关 注的参照值。2. 1. 13 柔性结构 fl e xi bl e str uc tur e组成部件的弯 曲 刚度影 响很小 、 主要 以轴向 刚度或者薄膜刚 度形成的强几何非线性结构体系, 如索膜结构、 索网结构等。 轴 向力对组成部件横向变形的影响大于 5 % 的结构体系, 可看作强 几何非线性结构体系。2. 1. 14 刚性结构 r i gi d
18、str uc tur e组成部件的轴向刚度或者薄膜刚度影响很小、 主要以弯曲刚 度形成的弱几何非线性结构体系。 轴向力对组成部件横向变形的 影响小于 5 % 的结构体系, 可看作弱几何非线性结构体系。2. 1. 15 监测周期 ti m e i n te r va l o f m o n i to r i n g 前后两次监测的时间间隔。2. 2 符 号D 两点间的距离;饥 d 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w一一水准测量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 wz 一测回垂准测量标准偏差。3 基 本 规 定3. 1 一 般 规 定1. 1 下列建筑工程应进行施工过程结构分析 :1 建筑高度不小于 250m
19、 的高层建筑;2 跨度不小于 60m 的柔性大跨结构或跨度不小于 120m 的 刚性大跨结构;3 带有不小于 18 m 悬挑楼盖或 50m 悬挑屋盖结构的 工程;4 设计文件有要求的工程。3. 1. 2 下列建筑工程应进行施工过程结构监测 :1 建筑高度不小于 300m 的高层建筑;2 跨度不小于 60m 的柔性大跨结构或跨度不小于 120m 的 刚性大跨结构;3 带有不小于 25m 悬挑楼盖或 50m 悬挑屋盖结构的工程;4 设计文件有要求的工程。3. 1.3 施工过程结构监测工作应按表 3. 1. 3 的监测 内容, 根据 结构受力特点确定监测项目。4 施工过程中宜对下列构件或节点进行选择
20、性监测 :1 应力变化显著或应力水平高的构件;2 结构重要性突出的构件或节点;3 变形显著的构件或节点;4 施工过程中需准确了解或严格控制结构内力或位形的构 件或节点 ;5 设计文件要求的构件和节点。3.1.5 施工过程结构分析和施工监测应编制专项方案, 并报相 关单位审批。表 3. 1.3 施工过程结构监测内容变形监测环境监测基础结构竖结构平应力监测温度风沉降向变形面变形高层建筑刚性大跨结构柔性大跨结构长悬臂结构高空连体或大跨转换结构注: 应监测项; 宜监测项; 可监测项。3.1.6 监测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行业规定的特殊工 种必须持证上岗。H. 7 监测设备与仪器应通过计量标定,
21、 采集及传输设备性能 应满足工程监测需要。3.L 8 监测设备作业环境宜满足下列要求 :1 作业时监测电子设备、 导线电缆等宜远离大功率无线电 发射源、 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输通道;2 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时, 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不宜超 过 15。 ;3 监测接收设备宜远离强烈反射信号的大面积水域、 大型 建筑、 金属网 以及热源等。3.1.9 监测时应考虑现场安装条件和施工交叉作业影响, 并应 对监测设备、 仪器和监测点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工作的程序, 可按以下工作程 序流程实施 ( 图 3. 1.10) 。 . 1 1 建设单位负责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 的管
22、理工作, 并 组织勘察、 设计、 施工、 监测、 监理等单位具体实施。图 1. 10 工作程序流程图3.2 变形监测精度要求3. 2.1 建筑工程变形监测测量精度应根据地质条件、 建筑规模、 建筑高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结构复杂程度和设计要求等因 素确定。3.2.2 建筑工程变形监测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变形测 量规范 J G J 8 中二级变形测量等级对应的精度要求。 髙层建筑 和大跨结构的变形观测精度宜按表 3. 2. 2 确定。表 3. 2. 2 变形观测精度要求监测项目大跨结构高层建筑100m 250m水平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士 1. O m m士 1. 5 插值处理士 3
23、. 0 竖向观测中误差建筑物主体承重 构件竖向变形监测士 1. 0 士 1. O m m插值处理士 2. O m m水平构件竖向 相对挠度 中误差士 1. 0 士 0. 5 地基沉降观测 中误差士。 . 3 m m ( 首层 ) 、 士 0. 5 ( 地下 室底板 )士 0. 3 m m ( 首层 ) 、士 0. 5 m m ( 地下室底板 )注 : 1 H 为建筑物的结构高度;2 观测点中误差, 指观测点相对测站点 ( 如工作基点 ) 的中误差。3.3 监测仪器管理m 监测仪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定, 计量合格后方可 使用。监测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准, 使用的仪器应满足测 量精度和量程需
24、求。作业期间, 使用监测仪器应严格遵守技术规定和操作要求。3.3.4 监测仪器应经常保养。4 施工过程结构分析4. 1 _ 般 规 定4.1.1 施工过程结构分析应建立合理的分析模型, 反映施工过 程中结构状态、 刚度变化过程, 施加与施工状况相一致的荷载与 作用, 得出结构内力和变形。4.1.2 施工过程结构分析应依据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或现场施 工记录。 现场施工记录宜包括 :1 施工期间各层的施工进度与各主要结构构件的安装过程 记录;2 施工机械、 施工设备或临时堆载等分布及变化;3 施工过程中模板和支撑的重量、 支承方式、 安装和拆除 时机;4 构件连接方式的变化记录 ;5 建筑物所处环
25、境 的相关记录;6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试验记录;7 室内装修与围护结构施工、 设备安装记录;8 其他施工过程结构分析需要的相关记录。4. 1.3 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监测时, 宜同步进行施工过程结 构分析。 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中应计入对监测结果有影响的主要荷 载作用及因素。 施工过程分析结果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当发 现结构分析模型不合理时, 应修正分析模型, 并重新计算。4.1.4 施工过程分析结果与设计分析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应查 明原因, 确定处理方案。 尚应和设计单位沟通, 共同商定解决 方法。4.2 分析内容和方法4. 2. 1 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从下列项中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建筑结构规范资料JGJT302-201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01993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