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docx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不断搅拌;最后用余热加热;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一角、二低、三碰;沉淀要洗涤;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先查漏;对萃取剂的要求;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2、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冷凝水从下口通入;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 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
3、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
4、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
5、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
6、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气 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 4 CO2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5 CO2 HCI 饱和的NaHCO3 洗气 6 H2S HCI 饱和的NaHS 洗气 7 SO2 HCI 饱和的NaHSO3 洗气 8 CI2 HCI 饱和的食盐水 洗气 9 CO2 SO2 饱和的NaHCO3 洗气 10 炭粉 MnO2 浓盐酸(需加热) 过滤 11 Mn
7、O2 C 加热灼烧 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 13 AI2O3 Fe2O3 NaOH(过量),CO2 过滤 14 Fe2O3 AI2O3 NaOH溶液 过滤 15 AI2O3 SiO2 盐酸氨水 过滤 16 SiO2 ZnO HCI溶液 过滤 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过滤 21 FeCI3溶液 CuCI2 Fe 、CI2 过滤 23 CuO Fe (磁铁) 吸附 25 CuS FeS 稀盐酸 过滤 26 I2晶体 NaCI - 加热升华 27 NaCI晶体 NH4CL - 加热分解 3、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
8、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 鉴别 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 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方法 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常见气体
9、的检验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
10、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二氧化氮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一氧化碳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
11、产生白_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 (7)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
12、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 Fe3+ 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
13、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_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4)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_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5)HCO3- 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
14、面积失火 立即用湿布扑盖 磷失火用砂覆盖 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 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 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冲洗 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 碱液沾到皮肤上 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碱溅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应立即撒上硫粉 三、化学计量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_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
15、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物质的体积决定: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
16、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
17、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非金属
18、: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 碱性: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盐氧化物:CO、NO等 含氧酸:HNO3、H2SO4等 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 、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一元酸:HCl、HNO3 按电离出的H+数分 二元酸:H2SO4、H2SO3 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按强弱分 弱碱:NH3?H2O、Fe(OH)3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酸式盐:NaHCO
19、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
20、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 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10-7m) 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_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_体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
21、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 溶胶、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 A. 物理方法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 化学方法 水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