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爱好音乐的学生的爱好,学校乐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你知道音乐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吗?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一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进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进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制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贯穿于始终。 三班级下册总共9课,分别是春天的歌、我们的朋友、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平、家乡美
2、,其中表演歌曲有嘀哩嘀哩、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我是小音乐家、嘹亮的歌声、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怕不抵抗、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每人身出一只手、友谊花开万里香、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全都认识我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沟通,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加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春到沂河、春、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猜调、木偶的步态舞、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3、、红旗颂、救国军歌、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小小白鸽、欢乐颂、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乡下的阳光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班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删除了过难的和弦等知识,和声(音程)主要通过口风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实践,另外,还有自制乐器,编创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育学生的
4、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舞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班级四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班级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乐观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学期学生音乐水平明显好转,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有所提高,三班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
5、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进展。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还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仿照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纳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
6、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仿照。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
7、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
8、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加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演奏 (1)乐于参加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加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加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4.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
9、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制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制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全都的律动或舞蹈,并参加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加表演。 3.创作实践 (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 (2)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 (3)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常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
10、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沟通。 (4)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加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仿照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
11、于与他人共同参加音乐活动。 五、教学措施 1、 仔细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仔细写好教案。 2、 仔细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4、 仔细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纳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进展。 5、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6、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7、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8、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
12、的时间练习,老师正确处理、引导。 9、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10、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育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11、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12、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爱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乐观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实行一定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13、14、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育学生爱好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以做优秀的世界公民和永远的中国人为目标,关注时事生活,拓展实践空间,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让每位学生享有成功的喜悦,真正为学生的进展服务。 二、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14、 本学期,我们将坚持务实有效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 三、尊重主体,实行双选 我们将在爱好小组实施过程中继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老师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舞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爱好所向,选择爱好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从而制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四、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开爱好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坚持“六定”。 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老师和学生爱好、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爱好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针对重点项目,学校将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把它作为评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定活动时间,爱好小组
15、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每周两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每个爱好小组活动必须严格根据计划上活动;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我们会确保各爱好小组固定的活动地点。 五、科学管理,追求质量实效 1、准时到岗,不早退。活动课前2分钟的预备时间,老师要带领学生准备的活动器材等,及时到位。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2、爱好小组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仔细落实安全措施,老师须自始至终担任指导组织工作,活动巡视指导要面对全体。不坐堂批改作业或干其它有碍于指导的事,辅导老师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并通知到本组所有成员。 3、老师要做好活动班组学生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点名制度,对学生的
16、教育要加强与班主任和联系,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班组。专用活动室负责老师要做好活动室内物品保管、门窗关锁工作。 六、活动过程: 20_年上半年: 3月:1、组织学生训练 2、训练舞蹈三峡我的家乡 4月:1、准备百灵艺术节活动 2、进行各种比赛 5月:1、训练相声吹牛 2、训练独唱及小合唱 6月:1、准备六、一的各项节目排练 2、庆六、一文艺汇演 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三 音乐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让健康、优美、活泼和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去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在
17、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进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爱好、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 和培育学生参加音乐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育审美情操、启迪智慧、和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意识。 2、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唱歌、唱游、欣赏 、器乐、识谱、等。 唱歌 (1)本学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育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 ,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吐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育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
18、唱、独唱、小组唱等。 3、唱游 (1) 根据每课时的要求让学生结合歌曲适当的做些律动游戏、音乐表演、歌舞表演、卡片传递、集体舞等。不断地培育学生韵律感、节奏感、和从小养成团结友爱的集体生活习惯。 (2) 提高音乐素质教学,在动的教学中培育学生对各种音乐要素, 如;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色、节奏、节拍、速度等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掌握一些浅显的音乐知识和初步的音乐表现技能。 (3)实行课堂学唱歌曲,编排歌表演、音乐游戏,结合读谱知识的 学习安排相关的唱游活动,反复训练,反复感受,这样有利于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欣赏 (1)不断
19、的给学生接触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来扩大音乐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重视学习我国的民间音乐。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2)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及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5、器乐 (1)根据一些歌曲,利用打击乐器进入课堂教学。并注意引导,传授演奏姿势与方法。每学期要求学生积累两首短乐曲。 (2)注意同唱歌、欣赏、识谱有机结合。 (3)培育学生初步的齐奏、合奏、独奏和伴奏能力。 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四 本学期一班级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
20、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育学生专长,即“普遍培育,重点进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进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仔细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纳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进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乐观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
21、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实行一定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乐观和其他学科沟通,乐观讨论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老师从中总结阅历。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 现在全国都在深化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做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以前可能学校为了单纯的成绩着想,很少有开音乐课或是不开音乐课。可是现在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下,音乐教育也是成为了一个新的重点。 所以我就得更加努力的教学生了,学生的音乐培育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心胸,在音乐的陶冶下更好的参加到学习中来,这是素质教育的高明之处。 我们的孩子们,祖国的
22、未来和希望都在他们肩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教育好,教育好他们就是为我们祖国的未来做了贡献! 20xx年小学音乐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进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育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潜力,透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育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进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学任务 1、学会课本上的全部歌曲,透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弱起小节、速度记号、跨
23、小节的切分音。 3、仔细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透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潜力,并逐渐学会辨别三和弦的和谐是否。 4、上好欣赏课,透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的感染和鼓舞学生。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仔细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要介绍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和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潜力,进展制造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育,实践潜力的培育,培育学生的制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潜力。 四、学情分析: 1、二、三班级的歌曲都是单声部歌曲,
24、唱二声部歌曲比较困难,两个声部分别唱效果都不错,而合在一齐难协调统一。因此,要加强练习。 2、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必须的基础,但每班还有四五个音乐上的后进生五音不全,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怀和爱心,使他们尽快的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兴奋起来,尽快脱掉“乐盲”的帽子。 3、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明白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 五、工作措施 1、仔细备课,仔细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
25、、仔细上课,课堂使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贴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3、用心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们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潜力。 4、用心大胆的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常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善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六、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资料有: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制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资料,这些资料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资料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 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歌唱,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逐渐培育儿童的音乐制造力和协作潜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育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