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导学案_《使至塞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至塞上]导学案_《使至塞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使至塞上导学案_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导学案 主备人:于晓曦 学习目标: 审核人:九年级语文组 1、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品尝诗歌的语言; 2、理解并结合诗人的写诗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妙;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学习重点: 1、品尝诗歌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学习方法:诵读法、品尝赏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1. 走近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 素有“诗佛”
2、之称。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宋代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2.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访的情景。 3. 朗读指导 1能够做到用平凡话正确、流畅地朗读。侧重读准字音,停顿合理,重音节奏恰当;能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读出情感,读出意蕴。给诗歌划分出节奏。 2读准音:汉塞 萧关 候骑、都护、燕然。 3参照课本注释,理解诗文大意。 阅读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 诗,从内容上
3、看是 诗。 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 3. 在首联中作者特意交代“单车”二字有何用意? 4.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譬如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请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方面,说说你对颔联的理解。 1 6. 诗的颈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王维诗的什么特点? 7.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用得非常传神,说说这两
4、个字的妙处。 9. 绽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的画面。 提升训练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疆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喜闻乐见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特别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表达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照应,点明白诗人此次出访路途之远。 2. 以下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5、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其次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改变,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终点。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表达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3怎么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达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2 4. 在写景、叙事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的诗句是 。 5、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丽”的名句是:_ _ 6
6、. 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特殊壮丽风光的句子是: , 。 7、尾联用典故流露了憧憬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_两个字中。 课堂小结: 使至塞上表达了作者出访 边塞的艰辛行程,描绘了塞外特殊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其次课时 泊秦淮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今日我们来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泊”,停岸、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
7、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借写眼前之景而抒发觉实之忧 。 二、整体感知: 1.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背景资料:泊秦淮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慢慢养成奢侈之风,而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出名的权贵富豪尽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
8、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愤。 3、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尝、合作探究: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写了什么内容?采纳了什么 修辞?什么写作手法? 2. 绽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呈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3、说说这首诗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4、“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构造中起什么作用? 5. “商女”和“后庭花”各指什么? 6、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采纳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
9、,试品析。 四反应练习: 1. 泊秦淮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一句是_;运用典故的一句是_;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一句是_ .1泊秦淮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点明全诗主旨的的诗句是_. . 2。诗中奇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表达出对国事的极度忧虑和忧愁的诗 _. 5. 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两项 A 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 笼 字写出夜色之迷茫。把 近酒家 放在句末,为下句 商女 、 亡国恨 、 犹唱后庭花 作了铺垫。 4 B 诗中描绘秦淮迷漫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 商女热衷歌颂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意旨在借批判她们的无趣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事实上批判那些
10、不理国事,沉溺于享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D 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语言清爽洗炼,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诗篇。 E. “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 F “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颂,诗人从船上听去,所以说“隔江”。 讽今,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六背诵这首诗。 无题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对爱的深刻相识,体会诗句之外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到了“大
11、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小李杜”指的是谁?李商隐和杜牧,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无题板书题目无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剧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始终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苦痛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
12、读者所宠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宛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拟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2、背景资料:无题李商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他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用典过多,意旨隐晦。无题诗很出名,都有很美的意境。他写的无题共十多首。这首是爱情诗,抒写恋人之间的离别相思。 3、学生自由朗读,师生齐读。 三、细读品尝、合作探究: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 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 4、
1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5、全诗 围围着第一句,尤其是“ ”三字绽开。“-”一句点明白季节,但更是对人想思情状的譬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_,“泪始干”隐喻_-。后被大家常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 6. 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依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_. 7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展品析。 五、老师小结: 无题是一首抒写无限相思的爱情诗,全诗由一个“别”字
14、统领,抒写了无比真挚的相识别离之情。 首先写惜别是以委婉曲折的笔调来表达,而不平铺直叙。其次,写别后相思,运用了谐音双关、譬如的手法;写对方思念自己,通过细微环节来表达。写对方相思,乃是由己及人的设想。末联是利用神话传闻,表示盼望有人传递消息,以慰渴思。全诗表达出深厚的情思。 使至塞上导学案答案 阅读赏析:1五言律诗、边塞诗;2. 出访、飘飞的蓬草。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访时随从不多。“单”字写出了诗人出访边塞时的孤寂与无奈。示意作者此次出塞是受到朝廷的排挤。 4. “蓬草”随风飞转,古诗中常用它譬如漂泊不定的行踪或譬如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王维用“征蓬”自喻却是譬如一个负有朝廷使命
15、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受排挤离开朝廷的内心的抑郁和激愤。 5. 这两句诗写的是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譬如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譬如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透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抑郁和激愤。 6. 诗的颈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其雄浑、 阔大、壮丽的大漠黄昏落日的秀丽景象,表达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7.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
16、;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 “孤”写了景物的单调、边塞的荒芜;“直”突出孤烟之高,表现了孤烟的劲拔之美;“圆”写出了大漠长河地区的宽阔旷远,给人亲切暖和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不仅精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丽的自然之景,而且奇妙地融入了诗人自己的孤寂心情。 .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上,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上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终点的黄河横贯其间,遥远的黄河终点是一轮圆圆的落日。 提升训练:. A 这两句诗表达了绘画的构图美。从天涯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上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空旷无垠的沙漠,画面上景物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B 其次,表达了绘画的线条美,一望无际的大漠上,
17、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勾画出景物的根本形态,概括性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C 第三,表达了绘画的色调美,广袤无垠黄沙漫漫的大漠,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芒,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青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4.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5.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 燕然 泊秦淮答案 1. 这句诗描绘了秦淮河朦胧淡雅的漂亮夜景。采纳了互文的修辞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2. 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覆盖着寒意可感的河水,覆盖着两岸寂静的沙滩,煞是空冷愁寂。具有朦胧、冷寂的特点或迷茫、悲凉的特点 3.
18、“笼”,即覆盖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精确,它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精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淡雅的风光,渲染出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 4、在全诗的构造中起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说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 引出下文。 5 商女:指歌女,旧时以歌颂为业的女子。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作的歌曲,被后人称做“亡国之音”。 6、不是。从字面上看是指责歌女,事实上是指责座中点歌的统治阶层;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用曲笔的艺术手法。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形象地表
19、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奇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形和国家注定灭亡的命运严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担忧。 反应练习:1,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B F 无题答案 1、1困难,指相见不简单;2难过,苦痛,指分别时难舍难分的苦痛。把两种“难”作比照,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2、1点明离别的季节是暮春季节;2渲染离别的气氛;3衬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3、用生动的譬如,奇妙的谐音,表现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语言摇曳多姿,精彩感人。 4、1两人见面很难 2期盼双方互通音讯 5、“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思方尽”, 相思之泪才华 ;。 6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2分,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 7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譬如、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调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2分,假如考生答题仅从字面意思说明只给1分。 后面的题见101分闯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