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建议.doc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建议.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基础知识复习建议 一考试范围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第十二章 轴对称第十三章 实数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 第十六章 分式(除分式方程的应用)二. 复习建议1. 定时间定计划,基础综合两头抓2. 梳理各章知识点, 使知识系统化3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熟悉基本题型、提高基本技能4. 灵活恰当运用数学思想方法5. 优选例题习题、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6加强综合题、探究题的练习,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各章复习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一复习内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尺规作图二复习重点:三角形全等的
2、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三复习难点:三角形全等的构造四基本尺规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五常用辅助线 1有角平分线,向角两边引垂线或通过翻折构造全等;2倍长中线法;3截长补短法;4利用旋转变换构造全等.六总结常用证明方法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利用等角对等边;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创设第三条线段搭“桥”,利用等量代换2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证明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利用角平分线的
3、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利用等边对等角; 创设第三个角搭“桥”,利用等量代换3证明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的方法可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或垂直定义进行证明.七需要注意的问题1熟悉证明的步骤和方法,注意“推理要步步有据”,会正确使用“同理可证”;2会准确运用符号语言来表示推理证明;3证明思路清楚,书写格式规范八例题:ABCDO1(2011区统考)在ABC和ABC中,已知A=A,AB=AB,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不能使ABCABC一定成立的是( )AAC=AC BBC=BC CB=B DC=C2已知:如图,AC、BD相
4、交于点O,A=D,请你再补充一个条 件,使AOBDOC, 你补充的条件是 _ 3(2009区统考)如图,小明同学把两根等长的木条、的中点连在一起,做成一个测量某物品内槽宽的工具,此时CD的长等于内槽的宽,这种测量方法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 ACBDEFDCOABASSS BASA CSAS DHL(3题图) (4题图) (5题图) (6题图)4(2009区统考)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于点处,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与交于点,与延长线交于点四边形的面积是(). 16 12 8
5、60; 45(2011区统考)已知:如图,点A、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D=CB,B=D,ADBC 求证: AE=CF6ABC中, AB = AC = BC, DCB 中, DC = DB, BDC = 120°, E、F分别为AB、AC上的点, EDF =60°. 求证: EF = BE + CF 7已知中,为边的中点,绕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或它们的延长线)于、(1)当绕点旋转到于时(如图1),易证(2)当绕点旋转到不垂直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
6、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8(2011区统考)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AC=,且60°<<120°P为ABC内部一点,且PC=AC,PCA=120°(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APC,得APC =_;(2)求证:BAP=PCB;(3)求PBC的度数九巩固练习一基础知识回顾(一)全等三角形1定义:_2性质与判定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判定性质(二)角平分线1性质:_2判定:_注意:能直接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得到的结论不要再证全等推导二利用判断正误进行全等判定的复习1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2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
7、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把等腰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AB6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9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1题图)三补充习题 1如图,=30°,则的度数为( )A20° B30° C35° D40° 2题图ABCC1A1B13题图2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度数是(
8、)A72° B60° C58° D50°3如图,若,且,则的度数为 B1CBAC1344已知ABC中,AB=BCAC,作与ABC只有一条公共边,且与ABC全等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_个5如图,将RtABC(其中B34,C90)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 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最小等于()A56 B68 C124 D1806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 ; 其中,能使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C、BD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2对 B3对
9、C4对D5对 第7题图第8题图 第9题图8如图,在ABE中,ABAE,ADAC,BADEAC, BC、DE交于点O求证:(1) ABCAED; (2) OBOE 9已知:如图,在RtABC和RtBAD中,AB为斜边,AC=BD,BC,AD相交于点E(1) 求证:AE=BE; (2) 若AEC=45°,AC=1,求CE的长 10如图,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上两点,求证:DCABEF 第10题图 第11题图1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结BF求证:BD=CD12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
10、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1)求证:CAD; EDCBA(2)求BFD的度数13如图,D是等边ABC的边AB上的一动点,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连接AE,找出图中的一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14如图,在等腰中,F是AB边上的中点,点D、E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且保持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下列结论:CEBAF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CDFE不可能为正方形,DE长度的最小值为4; 四边形CDFE的面积保持不变;CDE面积的最大值为8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BC D15在ABC中,ACB=,于点D,点E 在AC上,CE=BC,过E点作AC的垂
11、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FC16 数学课上,张老师提出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所以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
12、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ADFCGEB图1ADFCGEB图2ADFCGEB图3第十二章 轴对称一复习内容:轴对称、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应用、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以及判定方法二复习重点难点:轴对称应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在综合题中的的应用三思想方法1对称思想:利用轴对称可创造平衡、和谐、完美,是探索图形性质及发现图形关系的手段之一,利用轴对称常可巧妙解决有关问题2转化思想:解决轴对称问题、进行轴对称作图、设计图案等,都可转化为点与点之间的轴
13、对称问题另外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将“线段之和最小”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问题3分类讨论思想:在涉及等腰三角形的边或角问题时,常常需分情况讨论,且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或三角形内角和为检验是否成立4构造思想:添加辅助线构造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基本图形,构造等腰三角形或构造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基本图形可巧妙解决有关问题四考点要求1掌握轴对称的性质;2通过画图、折纸、剪纸、度量等实验活动“做数学”,探索发现几何结论;3理解和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及性质;4理解轴对称变换;5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探索图形的性质;6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五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
14、是110°,求其另两角?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求其另两角? 等腰三角形两内角之比为2:1,求其三个内角的大小?2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cm、6cm,求其周长?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cm、21cm,求其周长?3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为12cm和21cm两部分,求其底边长?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周长分为24cm和27cm两部分,求其底边长?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其顶角为_.(按高的位置分类)5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底边的一半,则其顶角为_.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的一半,则其顶角为_.7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
15、于这边的一半,则其顶角为_.8ABC中,AB=AC,AB的中垂线EF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成锐角为40°,则B=_. (按一腰中垂线与另一腰的交点所在位置分类)9已知为等腰三角形,问满足条件的点有几个?(4)10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上找一点P,使PAD、PAB、PBC、PCD均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P点有几个? (9个)(二)轴对称的作图1. 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2. 已知两图形轴对称,求作其对称轴(两种方法);3. 最短路径(周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问题(1)直线同侧两点到直线上哪个点的距离之和最短(三角形周长最小);(2)一个点到两条线上的点的距离之和
16、最短(三角形周长最小);(3)两个点到两条线上的点的距离之和最短(四边形周长最小);(4)反射光线经过某定点(台球击球方向)的问题. 1题图1( 2011区统考)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称轴,点P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当PC+PD最小时,PCD=_°2已知两点M(4,2),N(1,1),点P是x轴上一动点,若使PM+PN最短,则点P的坐标应为_3如图,P、Q为边上的两个定点.在BC边上求作一点M,使PM+Q最短. 4已知:如图,牧马营地在M处,每天牧马人要赶着马群到草地吃草,再到 河边饮水,最后回到营地M. 请在图上画出最短的放牧路线.6题图图 5题图图4题图5如图,A为
17、马厩,B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6如图,四边形EFGH是一长方形的台球桌面,现在黑、白两球分别位于A、B两点的位置上.试问怎样撞击黑球A,才能使黑球A先碰到球台边EF,反弹后再击中白球B?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Q(3,2)请在x轴和y轴上分别找到M点到N点,使四边形PQMN的周长最小,在图上作出M点N和点并求出M点和N点的坐标.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3),直线x=3,一个动点P自OA的中点M出发,先到达x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再到达直线x=3上某点(设为点F)最后运
18、动到点A,求使点P运动的路径中最短的点E、F的坐标.(三)注意对线段中垂线与角平分线进行比较 1两者所涉及的“距离”不同:前者是两点间的距离;后者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2线段的中垂线是直线,由“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两点确定; 角平分线是射线,由角的顶点和“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一点确定. 3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只有一个;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有四个. (四)轴对称变换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轴对称变换同旋转变换、平移变换一样,都是图形变换的一种,轴对称变换的实质就是图形的翻折,而翻折问题往往可以看作是图形的全等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图形的全等,找出对应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数学 学期 期末 基础知识 复习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