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篇1 游戏内容: 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仿照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工作,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特性。 2、通过游戏活动培育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及一定的规则意识。 3、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热情,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和游戏带来的乐趣。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医院: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
2、等; 农贸市场:水产品(螃蟹、鱼、虾)、电子称; 超市:各类食品盒、饮料瓶、化妆品盒等、小筐若干;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 小吃店:各类食品、蒸笼、服装等。 2、阅历准备; 幼儿已玩过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的游戏。 游戏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爱好。 2、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活动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及需改进的地方。 3、幼儿按意愿来选择游戏中的角色。 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 5、开展游戏,老师以角色身份参加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 6、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7、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评选最佳工作人员 游戏总结 幼儿园语
3、言大班说课稿内容篇2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钻和跨的动作玩游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在游戏中体验合作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泡沫板(两人一块) 2、标记线 3、游戏示意图卡 4、音乐 5、禁令标志图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老师:孩子们!我们背上小书包去郊游了!出发! (动作:跷跷板、划船、小火车、过河) 提示: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在老师引领下利用泡沫板,尝试同伴合作进行热身运动 过渡:孩子们,我们先坐下来休息一会,(队形:半圆) 二、体育游戏烤香肠 (一)引发游戏爱好 1、 你们吃过香肠吗?你能用身体来表现香肠的吗?(幼儿动作表演) 2、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有趣的游
4、戏,名字就叫烤香肠怎么玩呢? (二)老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提示:规则卡) 1、老师一边讲述游戏的方法一边用图示卡进行提示并突出游戏的重点动作:跨、钻 2、请两位幼儿进行示范,再一次理解游戏的玩法 3、介绍游戏方法过程中穿插游戏规则 烤三次“香肠”才能算熟(“厨师”从做“香肠”的小朋友身上跨过去,“香肠”翻个身,“香肠”手脚着地,做拱门状,变胖了,“厨师”从“香肠”下面钻过去算作烤一次;循环持续跨过去、钻回来,反复三次,“香肠”就熟了。 烤好的“香肠”要做一个可爱有趣的动作,表示香肠烤熟了。 两个朋友可以互换角色,再次游戏。 4、交代游戏的注意事项:双手护胸自我保护 (三)幼儿游戏 1、幼儿
5、两两合作进行游戏的尝试,练习跨和钻的动作,完成游戏“烤香肠” 2、沟通分享并示范 说说你们用什么好办法能让“香肠“烤的快一点? 如果一个是矮个子和一个高个子合作的话,又能用什么好办法烤的快一点呢? 3、幼儿再次练习 (四)游戏竞赛“烤香肠大赛“ 1、 交代游戏玩法:将幼儿分成4组,每组6人,前4人做“厨师”,后4人做“香肠”。“香肠”一次躺在垫子上。“厨师”要跨过每一根“香肠”,再从每一根“香肠”下钻回来,拍一下“小厨师”的手,下一位“厨师”才能出发。重复前面的动作,直至所有的厨师都拷过香肠。 2、 介绍游戏规则: 第二个“厨师”在与第一个“厨师”拍手前不能提前越线。 率先考完所有“香肠”的“
6、厨师”组获胜。 3、 交代游戏注意事项:“厨师”要注意安全,不要把“香肠”踩坏了。(提醒做“香肠”的小朋友双手抱在身体上保护好自己) 4、 幼儿开始游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放松运动 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运用自己已有的阅历展开想象,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2、理解相关动词的正确使用。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演示课件) 二、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解决问题。 1、讨论:水果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 2、理解动词:挑 3、讨论:怎么帮小熊卖水果? (1)为什么没有小动物来买水果? (2)有什么好办法让小动物知道呢?(幼儿自由讨
7、论) 4、根据故事情节理解动词“抱”“拎”“卷”“抬” (1)小兔买水果“抱”回家。 (2)小猫买水果“拎”回家。 (3)大象买水果“卷”回家。 (4)小老鼠买水果“抬”回家。 5、讨论:卖剩的水果怎样拿回家? 三、幼儿随音乐做动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篇4 活动设计背景 谜语是幼儿很感爱好,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课间时候很多幼儿都互相猜谜语,有的幼儿还会兴高采烈的,很神秘的给老师出谜语,看到他们那神秘的,兴奋的样子,我灵机一动,我们要试着自己编谜语,所以我设计了一下活动。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编谜语的简单方法。 2, 引导幼儿从物体初步的形状,特点,颜色,功能等方面概
8、括事物的特征,从而进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是 幼儿要仔细观察事物的特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 难点是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抽象的思维把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一架玩具飞机,两张青蛙和大象的图片,谜语树。 活动过程: 一, 猜谜语 “有人说我像老鹰,我说我像只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来,立即带你去北京。”(飞机) 二, 老师通过提问和幼儿一起分析谜语。 1, 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2, 为什么编成“有人说我像老鹰”而不说像牛和马? 3, 为什么编成“我说我像只大蜻蜓”? 4, 为什么
9、编成“立即带你去北京”? 三, 老师小结编谜语的方法。 1, 说出事物的外形,颜色,声音,用途,但不能说出是什么,可以打比方。 2, 谜语编的不能太长,念起来要像儿歌一样好听。 四, 幼儿观察大象图片,老师提问: 1, 大象的鼻子像什么?(钩子) 2, 大象的耳朵像什么?(扇子) 3, 身体高大像什么? (房子) 4, 四条粗腿像什么? (柱子) 幼儿根据大象的特征编谜语,老师朗诵幼儿集体编的谜语:“鼻子长长像钩子,耳朵大大像扇子,身体高大像房子,四条粗腿像柱子。” 全体幼儿说一遍。 五,结束部分: 猜谜游戏 “谜语树”上挂有谜语卡片和纸做的玩具。老师念卡片上的谜语幼儿猜,谁猜对了就把玩具送给
10、谁。 六,延伸部分: 幼儿让家里人或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们猜编的谜语。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篇5 活动目标: 1、 学会念儿歌,培育幼儿对诗歌的爱好。 2、 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 知道漱 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 老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爱好。 老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老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 (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shu的音) 老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
11、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 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老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老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提问: a、“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三)集体学念儿歌: 1、 全体幼儿和老师一
12、起念儿歌12遍。 2、 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四)结束: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教学总结: 漱口这节课里面为了让学生掌握漱口的方法,我安排了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着嘴,含口水,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吐出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我一边教学生读歌词,一边做相应的动作。学生一看动作就明白了意思,很容易就记住了歌词,对学习内容也感爱好了,很乐意学。接着我再要求学生们和我一起做动作,他们更兴奋了,都仔细地跟着我仿照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气氛不但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爱
13、好也更浓厚了。因为孩子们都跟着老师在做动作,这充分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肢体语言的教学,不但可以吸引智障孩子的注意力,不让智障孩子分心,而且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篇6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进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沟通的乐趣。 3、了解伞的用途、使用方法,拓展幼儿对伞的想象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将各种各样的伞布置在活动室内。 2、下雨的音效;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 引导幼儿倾听下雨的声音,谈一谈下雨了怎么办。 2、感知伞的多样性。 (1)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伞? 引导幼儿谈谈生活阅历中伞的大小、颜色、功能、
14、用途。 (2)请幼儿观察活动室内的伞,并找一把最喜欢的伞撑开,和朋友谈论:你是怎样把伞撑开的?你想用伞干什么? (3)幼儿自由交谈。 3、通过课件拓展幼儿的话题。 (1)边观看课件边谈论:还有哪些新奇的伞?你喜欢哪一把伞?为什么?鼓舞幼儿大胆谈话。 (2)老师简单小结:伞很漂亮,有很多颜色和图案,还有很多可爱的造型伞、折叠伞、自动伞。伞可以遮阳、蔽雨、挡风。 (3)拓展幼儿对伞的想象:如果森林里小动物们也有一把伞,那会是什么样的伞呢? 4、游戏:快乐的太阳伞。结束活动。 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内容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优美的语言,掌握诗歌中的动词:摇飘翻吹唱睡 2、感受世界理解
15、诗歌内容并能继续创编 活动准备: 挂图、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都画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第一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启发他们想象“蓝天很大很大像是摇篮,而星星很小很小,像是宝宝” 并欣赏诗歌第一段 2、依次观看图画的以下三个图片,并依次欣赏诗歌的二、三、四段 3、对诗歌进行一遍完整的欣赏,讲解如何欣赏提示幼儿可以张开小嘴、跟着一起说 让幼儿根据理解的诗歌内容自行创编动作 提问幼儿:“这首诗歌好听吗?你们喜欢吗?这么美的诗歌你们听时心里怎么样” 让幼儿谈谈感受,如:宁静、舒适、温暖等。 4、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朗诵诗歌幼儿边听边想象是个情景。 5、提问讲解: (1)讲解诗歌将自然界中相关联的事物大的比做摇篮,小的比做宝宝。 (2)“蓝天真的会摇吗?花园真的会摇吗?可是诗歌却把他们说的想我们人一样,可以做出动作来,所以听起来觉得特别有意识。”(渗透比拟手法) 6、为这首诗歌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想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事相关在一起的,一个大一个小,可以比作摇篮和宝宝。 (老师分组进行指导适当借助图片启发幼儿,如:小河是摇篮,蝌蚪是宝宝。树是摇篮,叶子是宝宝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