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教案语文.docx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教案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教案语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教案语文 新课标四班级上册教案语文1 课文简析: 课文记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讨论药物,经历27年编写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受父亲的影响,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李时珍偷偷地学习行医的本领,22岁开始行医。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写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编写出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第3自然段写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第45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药物书的经过和结果。
2、 第4自然段写李时珍为了编写药物书,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写李时珍整整花了27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 这一段文章运用具体数字,说明本草纲目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27年”突出了编写这部书时间之长;“100多万字”“一千_百种药物突出了这部药物书字数多,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药物种类齐全。而这些数字,又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完成这部书,李时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进一步说明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也是全世界医药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时珍以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为人类做
3、出了杰出的贡献。 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学会12个字以及新词,认读5个字。了解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体会文章运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作用。学习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 教学重点: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查阅资料:李时珍人物简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习12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累”)以及新词,认读5个字。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概讲了什么。继续练习提出不懂的问题。
4、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部分生字。 设计理念:从整体把握了课文;培育学生自学和预习能力。 一、课前预习: 1、本课生字较多,鼓舞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书写前注意仔细观察字的结构特点,通过组词练习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找有关介绍李时珍的资料或介绍他采药、编书的故事,并读一读。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读后问:你认识了哪些新的生字,请你用自己的识记方法介绍。 师指导生字:可以通过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加以区分:如“较郊、编遍、纲纲、尝常、缺决、载-栽、验-检”;“累”多音字的学习;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5、检查学生读书,并随时指导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思考:简要说说这课文写了什么?如何分部分?(分清层次、概括内容)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受父亲的影响,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李时珍偷偷地学习行医的本领,22岁开始行医。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写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编写出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第3自然段写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第45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药物书的经过和结果。 第4自然段写李时珍为了编写药物书,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第5
6、自然段写李时珍整整花了27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 5、生汇报学习结果 师:课文记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 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讨论药物,经历27年编写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三、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2、练习读书,达到流利。 第2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教学重点: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设计理念:在理解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品质,读出体会。体现课内外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7、习李时珍,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李时珍有哪些了解?” 二、细读课文。 紧扣课后习题1引导学生直接插入课文重点段落,学习理解课文。 1、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思考,找出原因并加简要批注:如“不全、不祥、有误”; (2)学生沟通汇报,老师随机点拨: 这样一部内容不全、记录不详细、甚至有错误的药物书,会给医生看病带来怎样的后果?(生说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呀!旧的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准。李时珍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药物书。你怎样理解这里的“完善”? 从李时珍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处处为病人着想,仔细负责,医德高尚。 (3)李时珍重新编写药物书,造福社会
8、的信念是多么坚定!体会着把这一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2、师:李时珍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读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知道?大家都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找到他所做的准备:积累阅历、各地采药、访问有阅历的人。他“不但在治病时注意积累阅历,还亲自到个地去采药。”“不但还”表示意思更进一步,重点在后半部分。这一用法引导学生通过重音读出体会即可。 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他在做准备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读体会、再小组内沟通、最后全班沟通。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结合“不怕不怕走遍好几天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这些词,再说说体会、想像困难、读出体会中
9、感受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 (2)有感情地读读全段。 3、师:李时珍历尽了千辛万苦,做好了写书的准备,回到老家开始写书。 出示句子:(他整整花了27年,一百多万字一千_百) 让学生结合这些数字,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进一步体会运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作用。 4、回顾全文,想一想: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资料说。 重点指导数字说明法:这一段文章运用具体数字,说明本草纲目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27年”突出了编写这部书时间之长;“100多万字”“一千_百种药物突出了这部药物书字数多,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药物种类齐全
10、。而这些数字,又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完成这部书,李时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进一步说明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也是全世界医药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作业 1、课后:写出这课文的读后感。 2、运用数字说明法介绍一种事物。 新课标四班级上册教案语文2 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年轻的刘伯承,右眼严重受伤,坚持不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的痛苦接受了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成为“军神”,表现了刘伯承坚韧的钢铁意志,表达了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
11、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龄 匪 诊 患 审 职 晕 邮 垫 勉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 醉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
1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沟通。 4、在全班沟通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13、: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沟通、讨论。 2、全班沟通。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
14、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沟通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
15、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新课标四班级上册教案语文3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做批注笔记,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体悟人物高尚品质,在读中理解人物思想变化。 3、体会课文含义较深的语句,进行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人文熏陶。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含义较深的语句。 教学难点: 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直奔中心。 1、孩子
16、们,我们学过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盲姑娘宁静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妙,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要想使宁静重见光明需要一样东西眼角膜(出示),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层透明的薄膜,相当于相机的镜头,捐赠眼角膜可以使盲人重见光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捐赠眼角膜”有关的课文18、永生的眼睛课题前有一个“”,说明这是略读课文,我们将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学完。 2、齐读课题。什么的眼睛?读;永生的是什么,读 3、质疑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预设:永生是什么意思?眼睛怎么能永生呢?谁的眼睛得到了永生?课文是题目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评价:会提问说明你们会思考,我喜欢爱思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四年级 上册 教案 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