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教案设计.docx
《小学教学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教案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教学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教学方法:卡片 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
2、相互提醒要注意读准的字音。 3、认读词语。 4、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5、沟通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沟通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4、派代表全班沟通。 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13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 B、学生沟通读懂了什么。 C、出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的场景的挂图。 学生看图后再自由读课文里的相关内容,用“”画出小白兔的话,用“ ”画出小燕子的话。) D、指名读,并评议,小组分角色读。 E、重点指导读“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一句话。 F、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
3、读出小白兔疑问的语气,小燕子耐心、温和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自然段。 A、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B、学生自由合作读。 C、小组练说:小白兔又碰到了谁,问了什么?小动物是怎么答的? D、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说。 E、小组分角色朗读。 F、出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场景的挂图。 G、指名分角色读。 H、齐读,表演读。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识记生字。 A、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B、汇报沟通,重点指导 C、学生口头扩词。 D、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习第8、9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考: A、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B、天真的下雨了吗? 2、指导学生朗读第8、9自然段。(读出小白兔
4、焦急的肯定语气) 3、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背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检查反馈: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拓展延伸 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沟通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要求书写的字。 2、沟通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老师范写“得、很”。 3、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小学教学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
5、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育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爱好。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图。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师:四班级时,我们学习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谁来说一说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老师予以肯定。 2.提问: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已知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它的直径或半径? 3.引入:我们已经讨论了圆的
6、周长和直径、半径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对周长和已知周长求直径或半径的理解,唤起学生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阅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l)初步猜想: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说说你猜想的依据。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或直径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 (3)出示例7第一幅图。思考: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5)猜想: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学生回笞后,明确:圆的面积小于正方
7、形面积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两幅图,根据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积 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 圆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2.沟通归纳:观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沟通,明确 小学教学教案设计篇3 活动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敬老爱老的情感与主动关怀、帮助老人的态度。 行为与习惯:见到老人主动问好,对老人有礼貌,能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怀和帮助。 知识与技能:认识老人,了解老人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对老人的深刻认识,了解到老人们发挥着余热,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关怀帮助老人
8、,在此过程中培育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方,讨论沟通等活动,使学生更了解身边的老人,将“关怀老人”的思想内化为行为。 活动重点: 认识老人,了解老人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对老人的深刻认识,从而培育学生主动关怀、帮助老人的态度。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关怀老人,帮助老人。 活动准备: 1、根据敬老国的故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摄取生活中的几个情景并制作成CAI课件。 3、指导学生了解身边老人的情况,搜集物品、照片或奖状。 4、歌曲常回家看看。 5、亲情果图片若干。 第一课时 一、谈话沟通,导入新课。 二、欣赏故事,激发学生敬老爱老之情。 1、
9、走进故事屋,欣赏敬老国的故事,想一想:为什么国王要把“弃老国”改成“敬老国”呢?(老人的阅历和智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关怀老人。)读题:9关怀老人 点评:品生课标中明确指出活动要有趣味性,老师以故事导入紧紧吸引住了一班级的学生,并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2、夸夸我们的爷爷奶奶 过渡: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像秋山的爷爷一样,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 (1)说一说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特长(物品展示:老人们的作品字画、编织的手套) (2)沟通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国为家做出贡献的照片或奖状小结:我们的爷爷奶奶们这么能干,多了不起呀!喜欢他们吗?爱他们吗?其实小朋
10、友们爱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非常非常(疼爱我们)。 【点评:老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提纲,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真人真事,真情真感,让学生有话说。培育学生搜集、整合、沟通信息的能力。另外,老师在评价和引导上紧扣情感目标认识老人,感受老人。】 三、情感共鸣,唤起了学生对家中老人的感激之情。 课件情境1:早上,奶奶噔着三轮车把晨晨送到校门口,嘱咐着送进校门;傍晚,又噔着三轮车将晨晨孩子接回家。 思考:你感到奶奶怎样? 情境2:晨晨生日时,奶奶送给她一个特别漂亮的娃娃。 思考:当你收到奶奶礼物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 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为你们家做了哪些事? 小结:孩子们,正如你们所说的,我们的爷
11、爷奶奶们每天都在为我们辛苦无私的奉献着,即便不在我们的身边,也日日夜夜牵挂着我们。我们的生活真是离不开他们呀。 课件:读一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人是个宝,社会家庭离不了。为国做贡献,为家解烦恼。 【点评:品生课离不开生活,课件真实的再现了老人对晚辈无私的付出,这些已经被孩子们认为习以为常的小事,由于对老人步步深化的认识,情感的层层铺垫,学生已经泪光盈盈,“爱之深,悟之真。”老人点点滴滴的爱已走进孩子的心里,所以,读一读,才成为孩子深情的朗诵,情感的共鸣,心中永恒的记忆。】 四、游戏反思,了解了老人的喜和忧。 过渡:老人们多么疼爱我们,可我们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吗?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
12、:摘亲情果,谁能回答出隐藏在果子后面的问题,谁就能摘到亲情果。 1、课件展示亲情树,树上有四颗亲情果,果子里面隐藏着四个问题。(在课堂上当场奖励亲情果图片。) 问题1:你知道爷爷(奶奶)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吗?(从活到老学到老、爱好广泛、能干、生活细节等评价) 小结:孩子们,你们看,好多小朋友都摘到了第一颗亲情果,因为,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去关注老人们的生活。关怀,其实就是从了解开始的,老师相信以后你们会更多地去了解他们,对吗? 问题2:你为你的爷爷(奶奶)唱过生日快乐歌吗? (从和谁一起唱的,老人的心情,热闹老人的幸福时光,以后提醒为老人过生日等评价) 师:小朋友,每次,我们过生日的时候
13、,总有一大群人围着为我们祝福,爷爷奶奶也在这祝福的人群中忙碌着。要是,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也能用心地为他们唱上一曲生日快乐,他们该多幸福呀! 问题3:你知道什么事能让你爷爷(奶奶)感觉最幸福快乐吗?(师:对呀,因为爷爷奶奶感觉到,你们都很把他们放在心上呢!让我们一起说“小辈关怀,老人最幸福”。 师:是啊,因为在她的心里,你们都是她的希望呀!所以,记住“小辈出息,老人最幸福”。师:你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是的“家庭和睦,老人最幸福”。 师:对呀,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尊重老人,老人最幸福”)(相机共唱歌曲常回家看看) 【点评:游戏中将教学目标达成,环环相扣,走进老人的内心,体悟老人的需求。
14、一咏三叹,将对老人的深刻认识,烙刻与学生内心。】 小结:孩子们,老师好兴奋,因为你们与家中的老人心心相通,你们知道他们最大的愿望,知道他们最期待的幸福。那就让我们把更多的关怀更多的爱给他们吧,让爱住进我们的家,好吗? 问题4: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知道他们行动上有哪些困难吗?你是怎么帮他的? (学生互动,体验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痛苦:让学生戴上耳塞去听别人说话;用绷带缠住学生的臂膀去梳头、穿衣;让正好掉了乳牙的学生吃东西等等。) 【点评:德育不能没有体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感悟更深,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对老人的情感得到了深化。】 小结:孩子们,由于岁月的流逝,老人们的青春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教学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