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西林壁语文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西林壁语文教案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1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沟通。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
2、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 1师:请结合课文的解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
3、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沟通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沟通,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
4、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看到 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
5、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
6、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反思: 学习了第一组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组以观察和发现为的学习征程,学生们的学习乐观性非常高。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解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
7、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 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经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
8、看问题。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育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育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育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
9、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
10、,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根据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 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
11、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组织学生沟通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
12、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兴奋,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
13、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比
14、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本事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对古诗文的爱好,热爱古诗文
15、,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经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资料 背景资料: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述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描述山的诗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
16、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制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日老师就带你们一齐认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日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忙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
17、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终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景,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本事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本事培育。)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舞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解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我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齐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景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十分热烈,此刻老师想听听来
18、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沟通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抓住岭、峰的不一样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在近处_,在高处_,在低处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忙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
19、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一样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貌,你们有过和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
20、所以,我们要_就要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岭 峰侧 远近 高低 全面地、客观地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4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沟通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21、: 岭(lng) 峰(fng) 不识(b sh) 只缘(zh yu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查字典来认识该字。 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 部首,再查 画。第四笔是 ,名称是 ,第五笔是 ,名称是 。 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齐读一、二句诗。 自查字典,理解“岭”“峰”的意思。 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 画。
22、(岭: 峰:) 说说“岭”“峰”的区别。 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继续讨论: 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 ;从上往下看,庐山是 ;从远处看庐山,像 ;从近处看庐山,像 ;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 ;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 在小组中沟通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自读。 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是因为 。 因为 ,所以 。 ,所以 。 之所以 ,是因为 。 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
23、面目”呢? 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古琴曲高山流水; 古筝曲渔舟唱晚; 二胡曲二泉映月; 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
24、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
25、“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解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老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
26、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沟通。(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解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老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老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老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27、高低各不同”。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老师引读。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链接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仔细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5、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 侧 远 近 各不同 客观全面 高 低 不识 只缘 认识事物 ( 果 ) ( 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