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 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1 设计意图: 我园一直在开展园级课题民俗传统节日与幼儿园教育相融合的实践与讨论的讨论工作。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园老师和幼儿逐渐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爱好,特别是南宁每年的民歌节更是给老师和孩子们了解广西的风土人情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合理地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把本民族的艺术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深受孩子的喜爱。“扁担舞”是广西壮族文化中一块瑰宝,是壮族
2、人民喜欢的一项民俗活动,它的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非常热闹而具有感染力,能激发孩子参加舞蹈学习的乐观性。因此,我选择扁担舞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试图通过与“扁担舞”的接触,让孩子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本土艺术的魅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壮族扁担舞强烈有力的节奏,体验欢快、热闹的气氛。 2、初步学习扁担舞的典型打法,并尝试进行制造性表现。 3、感受扁担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乐。 4、通过老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了解扁担的作用,观看影像可爱的广西初步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2、场景布置: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场景金黄的玉米和稻穗
3、、火红的辣椒、饱满的大蒜、壮族的常见饰物绣球、壮锦袋和香包。 3、物质方面: (1)扁担与幼儿人数相当;条凳若干张; (2)录音机、磁带大地飞歌、碰蛋歌; (3)图谱一张; (4)大鼓一个 (5)煮熟的红蛋与幼儿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 一、游戏:到壮乡做客老师扮演壮族“刘三姐”在壮族原生态音乐壮乡春早中带领幼儿感受壮乡丰收的气息,激发幼儿的爱好。 二、引导幼儿探讨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方式,并大胆地表述。 指导语:你都知道壮族人民哪些庆祝丰收的方式? 三、出示扁担,在大地飞歌的音乐中鼓舞幼儿大胆尝试拿扁担舞蹈。 指导语:跳扁担舞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一起拿着扁担舞蹈吧。 四、请幼儿分
4、组进行自编扁担舞的表演展示。 五、欣赏原生态扁担舞的VCD,引导幼儿发现扁担舞的典型动作特点和节奏特点。 1、欣赏VCD中扁担舞的场面。 2、将幼儿分为“小阿牛哥”和“小刘三姐”两队,通过有趣的抢答游戏,引发幼儿说出扁担舞的特点。 指导语: (1)扁担舞是一个人在舞蹈还是很多人在舞蹈? (2)扁担舞的道具有哪些? (3)跳舞时,扁担都敲打了哪些地方?是怎样敲打的? (4)扁担敲打时,你感觉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5)扁担要怎样拿才不会打到别人或自己? 六、师生共同学习扁担舞典型的打法。 1、讨论:我们能够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示扁担敲打的位置? 2、引导幼儿看图谱,用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练习扁担敲
5、打的位置和节奏。 3、老师根据图谱的节奏敲击大鼓,引导幼儿听鼓声跳扁担舞。 七、鼓舞幼儿自由结伴,在音乐大地飞歌中跳起欢快的扁担舞,并大胆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打法与节奏。 八、壮族传统游戏:碰蛋进一步体验壮族人民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活动反思: 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制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进展。这样的高质量的进展,是老师精心培育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进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2 设计意图: 幼儿对线有很大的爱好,为了使幼儿知道更多线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儿的身体动作的进展较快,故设
6、计此创编舞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及歌词内容,边唱歌边按歌词合拍地绕线,拉线,钉鞋等动作。 2、借助修鞋的阅历及歌词情境,自己创编动作。 3、体验鞋匠劳动时的愉快心情,并了解线的用途。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录像机、录像带老鞋匠的故事。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柳树姑娘进入活动室。 二、老师带领幼儿听音乐 做拍手、拍脚、拍肩的动作,感受音乐 的旋律和节奏,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三、看录像老鞋匠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鞋匠师傅劳动时的愉快心情,知道线的用途。 四、听音乐创编动作。 1、鼓舞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大
7、胆地表现绕线、拉线的动作。 2、将幼儿编的动作与老师编的动作串起来,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 3、引导幼儿在前奏是迅速找一个同伴,在音乐开始时面对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复习音乐游戏抬花轿,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孩子们忘情地随乐拍手,尽情地随乐舞蹈,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活动中尊重幼儿的目标、多通道参加的方法、注重冗余度的程序等,对于幼儿园音乐欣赏来说,是最为合理和有效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 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秧歌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3、培育幼儿的
8、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对音乐活动感爱好,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 、舞蹈录象、录音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十字步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东北秧歌,引出课题 1、师提问 :有谁能告诉我这个舞蹈的名称?录象中看到了什么?(师小结:秧歌舞最早流行在东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就会用扭秧歌的形式来庆祝,后来我们江南的人们把秧歌改变成地方秧歌,因此手里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们用手绢花,叔叔们呢则用绸带。)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细看,试着学一学。(试试手,脚的动作) 二、 学习秧歌十字步 1、师:今天我们也
9、来学一学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图示,为幼儿讲解图示的看法,并让幼儿试着看图自己先走一走,老师指导 理解图谱意思 ) 2、老师示范秧歌步动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注意,准备的时候,双脚站在小脚印上,走步时,可以根据图谱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脚步和颜色的对应。 3、幼儿学习秧歌十字 师:小朋友们别着急,我们随着秧歌十字步图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很快就能学会了! 幼儿人手一块十字步图谱,幼儿练习老师观察辅导. 鼓舞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练习秧歌十字步,
10、老师个别辅导。 4、小朋友们快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道具,手巾花、绸带。男小朋友拿绸带,女小朋友拿手绢花,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奶奶,她们也是扭秧歌的高手,现在我们请奶奶跟我们一起跳起来。双手自由舞动听音乐练习。 四、小朋友们跳得真好,让我们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活动反思: 爱好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爱好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制造。 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舞蹈的美,有表现和创编舞蹈动作的爱好。 2、进一步巩固“秧歌十字步”,学习用手部
11、动作比较协调地与“秧歌十字步”相配合,能与同伴合作创编、表现歌曲“小拜年”。 3、初步了解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体验中国年的欢快、热闹的气氛。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老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1、已学会歌曲 小拜年;丰富有关的汉族民间舞蹈语汇 2、扇子、手帕、红绸、腰鼓、大鼓、龙、庆新年录象、小拜年磁带、小礼物、彩带若干。 3、迎新年舞台创设 活动过程: 一、欢天喜地迎新年。播放鞭炮声、观看老师、幼儿舞龙表演,让幼儿感知新年的热闹气氛。 “听!大厅里好热闹呀!我们去看看!” 师幼谈话: 1、“你们听到什么?看到了什么?什么节日快到了?” 2、“除了放鞭炮
12、、舞龙,我们中国人还会怎样庆祝新年?” 3、“刚才小朋友说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庆祝新年的方式,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人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 (评:利用情景激趣法,引发幼儿的爱好。) 二、喜气洋洋舞新年。引导幼儿欣赏、创编。 1、幼儿欣赏庆新年录像。 老师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心里感觉怎么样?” (2)“新的一年是一个新的开始,你们又长大了一岁,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许多美妙的愿望,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欢快、喜悦的心情来迎接新年。 (评:用录象中欢快的新年气氛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2、师生同唱“小拜年”2遍。 师:“带着这份欢快和喜悦,我们一起
13、演唱一首庆新年的歌曲小拜年”。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自由地表演。” (评:让幼儿进一步熟悉节奏、旋律。) 3、老师表演舞蹈,幼儿欣赏。 师:“新年快到了,老师心里也特别兴奋,我想跳一个舞蹈来迎接新年。仔细瞧,你看到了什么动作?” “老师表演的舞蹈里有哪些舞步?你们做做看。” (评:老师运用第一次示范,帮助幼儿整体感知音乐及舞蹈动作的风格、结构、并通过示范前后的提问,明确了幼儿观察的指向性。) 4、引导幼儿学习“秧歌十字步”与手的配合。 (1)配合儿歌引导幼儿练习秧歌步十字步。“你往右,我往左,交叉十字走一走。” (2)老师重点示范一个与秧歌十字步配合的手部动作,幼儿学习。(儿歌与口令相结
14、合,然后跟钢琴伴奏) (3)“走秧歌步的时候,你们的手除了可以做这个动作,还可以怎么样做?我们一起试一试。”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和其余幼儿分享学习。 (评:从形象化的语言到口令再到听钢琴伴奏跳舞,老师的指导逐步退出。) 5、幼儿分组探索、创编。老师分组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象老师这样拿上道具跳舞?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红绸、扇子、腰鼓、手巾花,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道具跟着“小拜年”的音乐,编一个欢快的舞蹈。”(第1遍) “新年到,我们的心里感觉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请你用优美的秧歌步、丰富的表情、有节奏地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舞”。(第2遍) “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出好看的造型!”(第3遍) (评
15、:引导幼儿从节奏、动作、表情、造型这几个要素创编舞蹈,使幼儿的表演从自我即兴逐步过渡到合作有型。) 三、兴高采烈闹新年。幼儿展示、相互欣赏、分享阅历。 1、幼儿分组上舞台表演,请幼儿评价。 逐一请上扇子组、手帕组、红绸腰鼓组。每组表演完后请幼儿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对秧歌十字步的观察评价。)颁发奖品。 老师小结:“每一组的小朋友都表演得很精彩。不光动作优美,表情丰富,还有好看的造型。看你们跳得那么兴奋、龙也想来和你们一起跳舞了。小小舞蹈家们,我们一起用欢快的舞蹈迎接新年吧!。” 请出舞龙队,所有幼儿一起表演。 (评:分组表演后的评价有助于培育幼儿的评价能力。舞龙的又一
16、次出现将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推向了高潮。) 2、和客人老师互动表演。 “小舞蹈家们,邀请客人老师拿上彩带和我们一起跳起来!我们大家一起过一个欢乐的中国年!”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过“中国年”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线索,把民间迎新习俗中富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融入进来。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阅历参加活动,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设计中,我力求打破传统的舞蹈教育中“老师教、幼儿学”的方式。结合新纲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尝试以多通道途径丰富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引导他们自由表现和制造,体现合作学习、分享学习,让幼儿在“过新年”的愉快的情
17、感体验中学习了民间舞蹈,在快乐中得到了进展。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有着浓厚的爱好,并且自创了较多好的舞蹈动作和造型。 幼儿大班舞蹈律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创编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练。 2应用原有的动作、队形知识和老师新提供的动作语汇,分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B段舞蹈。 3在小组活动中体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舞谱比较熟练地表演A段舞蹈。 2三个小组各自创编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谱,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活动过程 1幼儿表演已经学会的舞蹈。 2欣
18、赏和仿照老师示范的新动作。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欢快的太平鼓舞,请你们欣赏。看一看,老师都做了哪些优美的动作? 幼儿饶有兴致地观赏老师表演的太平鼓舞。老师表演之后,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老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老师表演的什么动作?为什么喜欢? 幼儿1:我发现袁老师做了一个在后背打鼓的动作。 老师:噢,后背打鼓的动作像什么? 幼儿2:像人们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儿3:我看到老师打鼓时,头先往后绕一下,再转到前面来打鼓,像照镜子一样! 老师:请你来学一学这个照镜子的动作好吗?(幼儿3仿照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4:我喜欢腿下打鼓的动作,像满族人骑马的样子,很勇敢、很神气! 老师:咱们一起
19、来表演腿下打鼓的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5: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幼儿4边说边表演) 幼儿6:袁老师“向上跳打”的动作,好像要摸白云! 老师:“向上跳打”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表现出满族人豪放的性格,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全体幼儿跟随着幼儿6表演这一动作) 老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是,由身体时不同部位敲打鼓面的动作。还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发现? 幼儿7:我喜欢老师敲鼓沿的动作,感觉像跑步一样。(幼儿7边说边表演) 幼儿8:我觉得老师扭腰铃的动作特别好看,铃声也好听。 老师:你们知道扭腰铃的动作,为什么又好看又好听吗? 幼儿9:老师
20、前后扭腰铃,扭得很用力。 老师:小朋友说对了,因为满族的腰铃特别长,所以要前后扭动,才能使腰铃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咱们一起来扭一扭吧!(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扭腰铃的动作) (本环节。老师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舞蹈语汇,激起了幼儿发现学习的欲望。老师适时将新的舞蹈动作学习与幼儿的生活阅历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新动作,联想丰富的动作,并鼓舞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动作,以加深幼儿对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3分段创编。表演展示。 (1)根据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编。 老师:上节课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满童乐这首乐曲设计了节奏鼓谱。请小朋友看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出示A段乐
21、曲的节奏鼓谱) 老师:小朋友都知道,鼓谱中四分音符的节奏是用“大鼓的图形”标志出来,为什么这样设计? 幼儿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发出又响、又有力的声音。 幼儿2:能表现出满族人民的勇敢。 老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作适合打大鼓? 幼儿1:一只手把鼓高举在头上,用另一只手来打鼓。 幼儿2:两边打鼓。 幼儿3:上跳打鼓。 幼儿4:在腿下打鼓。 幼儿5:下腰打鼓。 老师:八分音符的节奏,我们用“小鼓的图形”标志出来,打起鼓来比较俏皮、有趣。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动作适合敲小鼓? 幼儿1:跪着敲小鼓,要用快的动作敲。 幼儿2:敲鼓沿。 幼儿3:转圈打小鼓。 老师:四分休止符的节奏,我们用“腰铃的图形”
22、标志出来。扭腰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原地站着扭腰铃,还可以有什么变化? 幼儿1:蹲下扭腰铃。 幼儿2:半蹲扭腰铃。 幼儿3:跪下扭腰铃。 (老师出示直观形象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铃”的图形标记,复习和巩固了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并通过有序的提问,引导幼儿将其拥有的丰富阅历应用到新舞蹈的创编中去。)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欢的动作编到A段乐曲的鼓谱中去,要注意给大鼓、小鼓和腰铃选择合适的动作,过一会儿,老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 (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节奏型展井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幼儿自主创编、有的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老师鼓舞幼儿把已掌握的舞汇、发现的新动作和自己创意独特的
23、动作,融入到A段乐曲的创编中。) 老师: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编出了非常好看的动作。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 全体幼儿宁静地坐在地上,观看个别幼儿的表演。 老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他们表演的什么动作? 幼儿1: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因为两边打鼓很漂亮。 老师:这个动作我也喜欢,因为两边打鼓,像满族的小女孩在行礼,真好看! 幼儿2:我喜欢上跳打的动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老师:刚才小朋友们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和鼓谱节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老师指着活动室的场地对幼儿说)现在,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请小朋友用你们优美的舞姿,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吧!
24、 老师示意幼儿宁静地听前奏音乐,然后,全体幼儿自主、激情地表演创编的A段太平鼓舞。 (本环节的创编活动,突出了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意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把创编的动作与A段乐曲的节奏建立联系,体现了动作与节奏的和谐统一,表现了舞蹈的创意美,为B段进行合作创编、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础。) (2)根据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创编。 老师: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适合个人表演的,也有许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录像。看看人们是怎样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儿1:在外面围个圆圈打鼓,里面有一个人在中间跳舞。 幼儿2:大家一起跑个大圆圈打太平鼓。 幼儿3:两个人对脸
25、打鼓。 幼儿4:有串排的动作,两排人换位置打鼓。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片,自主地发现太平鼓舞队形的变化和伙伴间配合表演的形式,为小组合作创编太平鼓舞做好铺垫。) 老师:(出示带有“红、黄、蓝”标记的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是红队,第二组是黄队。第三组是蓝队,请各组小朋友根据你们预先设计好的节奏图谱创编太平鼓舞。 老师提示:各组在编舞的时候,能根据鼓谱中的节奏变化,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要体现出舞蹈队形的变化,可以把满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编进舞蹈中。 (3)幼儿根据“红、黄、蓝”的标记开始分组,并进行自由讨论,商量动作的编排。 (4)
26、各组根据编排的动作,进行变换队形的练习。 (B段乐曲的节奏鼓谱,是各组小朋友在上节课中预先设计好的。老师将幼儿分成三组讨论,目的是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体会共同创编的快乐。) (5)大组沟通。 老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创编的? 第一组幼儿:我们小组编的是,草原上小朋友们在玩翘翘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打鼓,另一个小朋友蹲下打鼓。 老师:让我们来欣赏红队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们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动作?(第一组红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幼儿1:有的小朋友先站着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来扭腰铃,然后再交换动作,很好看! 幼儿2:打大鼓时,他们做
27、了好几个不一样的动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后背打。 幼儿3:晃腰铃时,有站着摇,有跪着摇。 老师总结:第一组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很新颖,特别是两个小朋友蹲、起的动作配合得非常好!咱们来看看第二组黄队的小朋友是怎么编的? 第二组幼儿:我们编的是,草原上赛马比赛。前后串排的动作像赛马一样,比赛结束了大家很兴奋,一起跳了起来,做后背打鼓的动作。 老师:原来你们是草原上的小骑手在赛马呢,表演给我们看看吧!(第二组黄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老师总结:黄队的小朋友表演出了太平鼓舞的队形变化,在表演“前后串排”的动作时,小朋友眼睛相互看着,就更好了!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组小朋友是怎样编的? 第三组蓝队的幼儿
28、:我们编的动作是,一个小朋友当大树,另一个小朋友当小动物,围着我转,就像在森林里捉迷藏一样。 老师:噢,你们的创意真好!请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吧?(第三组蓝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老师总结:第三组小朋友创编的“围着一个小朋友转圈跑,然后把鼓放在头上扭腰铃”的动作很有趣,很好看! 老师:现在,我请三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随着B段乐曲的节奏,表演你们创编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乐曲,三个组的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从本环节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先前积累的丰富的太平鼓舞知识技能和先前逐渐培育起来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水平的创编、合作和沟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完整表演 老师:满童乐是一首欢
29、快的乐曲,小朋友在表演时,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们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现在,请小朋友随着这首欢快的乐曲完整地表演吧! 老师语言提示:A段乐曲,小朋友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B段乐曲,用小组合作创编动作的表演:c段乐曲和A段乐曲一样,还用小朋友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朋友要非常兴奋地做出一个喊起来的动作,看谁的动作造型最优美、最独特。 (本环节,是完整的乐曲与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现的过程,是把幼儿个人创编的舞蹈与小组合作创编的舞蹈进行完整展示的过程。表演中,幼儿根据乐段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情绪,表达着对太平鼓舞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喜爱,此时孩子们的激情表演把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艺术整合
30、”的教学效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发现学习、舞蹈创编、合作能力培育等几方面,并在教学活动中着重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策略: 1运用了启发联想,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老师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出“你创编的动作像什么”“你能学一学这个像照镜子的动作吗”“咱们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的姿势”等,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新动作,并鼓舞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去描述他们的动作,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动作学习的要领,又有效地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2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的教学策略。老师常常通过适时的提问,如“你喜欢老师的哪个动作”“你觉得哪个动作更适合大鼓?适
31、合小鼓”等,支持鼓舞幼儿自由地表达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使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达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3运用了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老师先后播放了两次录像片、一次由老师个人示范表演了舞蹈。通过观看纪录片,使幼儿了解了满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特点,发现了太平鼓舞各种队列的变化和多人合作表演的方式,为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高级榜样”。通过欣赏老师的表演,让幼儿从中发现了许多新动作,这也为幼儿自主创意性表演提供了更丰富的可用舞蹈语汇。 4运用了节奏图谱的教学策略。满童乐是一首在曲调上富于变化的乐曲,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老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鼓谱,把鼓谱中的4分音符、8分音符、4分休止符分别用大鼓、小鼓、腰铃等图形标志出来,根据乐曲的结构组织排列。在小组合作创编活动中,还分别用“红、黄、蓝”帮助各组区分各自原先创编好的鼓谱。直观形象的鼓谱较有效地降低了幼儿理解和记忆的负担,为幼儿的创编、语言沟通和合作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制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进展。这样的高质量的进展,是老师精心培育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进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