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六班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这个民间故事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妙生活的向往,赞颂了牛郎、织女的美妙情感,鞭挞了破坏美妙生活的专制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牛郎织女,导入新课: 二、齐读课文,思考变化: 1、师:带着这个问题,师生共同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语气,读出感情。 2、师: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主要是以谁为线索写的? 生:织女。 (板书:织女) 3、师:那么他们结婚后首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首先是他们婚后生活挺美满。 (板书:婚后生活挺美满) 师:“挺”是什么意思? 生:很。 师:
2、是从哪几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生:(从)第1、2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要求学生必须把话说完整。) 师:齐读第1、2自然段。 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 生:怎样“美满”(或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美满”?) 生讨论:(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 生归纳:从五个“喜欢”,可以看得出牛郎织女结婚后生活美满,这五个“喜欢”具体是: a、喜欢人间的生活;b、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也喜欢;c、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d、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e、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师:比赛读这五个“喜欢”,赛一赛谁能读出“美满”。 可以分小组读、分
3、男女读,或指名读等。 师:读得真好!这美满的生活是人间生活,是自由的生活,那么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 生:“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以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师:所以 生:所以织女有时也发愁? 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发什么愁? 生:(愁的是)怕失去自由的人间生活。 4、师: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他们被无情地分开。 (板书:被王母娘娘抓走无情分开) 师:从哪几自然段可以看出? 生:第36自然段。 师:实行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或与同桌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能读出王母娘娘的这种无情。 师:绝大多数同学真的读出了这种无情,真了不起!那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
4、以提出哪几个问题?) 生:织女为什么被抓走? 生计论: 生归纳:织女被抓走的原因有:a、王母娘娘为门风。b、为她的尊严。c、为宣誓把织女捉回来。d、给织女顶厉害的惩处。 师:怎么理解“王母娘娘”、“门风”和“顶厉害”的“顶”的意思? 生1:王母娘娘: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生2:门风:家规。 生3:顶:最。 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怎样抓走? 生计论: 生归纳:a、(王母娘娘)她亲自到牛郎家里。b、她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c、王母娘娘狠狠地一推,孩子跌倒了。d、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到了天上)。 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如果学生提不出,老师可以提示:面对这种情况,牛郎会干些什么或怎么做?
5、) 生讨论: 生1:归纳:他赶紧披上牛皮飞起来了,到了天上。 生2:这是第5、6自然段的内容。 师:默读第5、6自然段。 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牛郎怎么可能会“飞”? 生2:因为牛说:“我死了以后,你可以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见特别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这对你会有帮助。” 师: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是神话故事。 生3:牛郎、织女虽然都到了天上,但却被天河分开了。 5、师:最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织女抗争,喜鹊搭桥让他们七月七日会面。 (板书:抗争鹊桥会面) 师:从哪几自然段可以看出? 生:第78自然段。 师:自由读这一部分。 师:结合课文,观看插图,展开想象。 三、归纳思路,复
6、述课文: 1、归纳思路。 生1:课文的思路是:织女的婚后生活被王母娘娘抓走抗争。 生2:根据老师的板书思路,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课文复述,字数不超过100字。 人人自由复述课文。 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课文。 2、将第26、27课合起来,复述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 生1:将第26、27课合起来,复述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 生2:人人自由复述第26、27课。 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这个完整的故事。 四、谈体会:(以阅读提示中问题谈) 师:谈体会,可以谈寄托了人民群众怎样的理想?也可以谈赞颂了什么?鞭挞了什么? 分小组讨论。 推荐几个代表发言。 选一两名学生全班沟通。 五、课后作业: 1、有爱好的同学,可
7、以再找一些民间故事读一读。 苏教版语文六班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资料。 1.这个故事的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8、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兴奋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9、?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爱好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沟通。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
10、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适,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
11、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妙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制造美妙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喜爱之心。 (3)学
12、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制造新幸福的生活。) 苏教版语文六班级上册教案3 一、教材依据。 麋鹿是苏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第三课。 二、设计思想 六班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观察理解能力,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因此,他们在接触到新事物时,都勇于去了解探究。而本文写的是稀有的野生动物,并且它的外形奇特、经历传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所以学生都想通过本课认识麋鹿、了解麋鹿,知
13、道麋鹿是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从而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注重学生的“自主的阅读、获取和运用”,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讨论,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 它的传奇经历。 2、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1、老师在引导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后,让学生明白 了麋鹿的命运和国家及人民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技能目标:1
14、、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不可 再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自觉的保护珍稀的野生动植物。 四、教学重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五、教学难点: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六、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读中感悟法、查找资料法。 学法:以自主探究感悟为主,老师引导为辅。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珍贵的野生动物麋鹿,但只知其名,不知其详,那么麋鹿到底长什么样,通常在那里生活,又有什么样经历呢?这节课老师将带大家去揭开麋鹿的神秘面纱。 二、学文: (一)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跟同桌沟通一下麋鹿的
15、生活环境。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想象黄海滩涂的静谧、美丽,体会大丰自然保护区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练习读。指名读。 (二)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自读自悟。) 汇报沟通: 外形奇特-“四不像” “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灵敏。 毛
16、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生活习性-在沼泽环境中生活。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 如果你是大丰自然保护区的讲解员,你如何向来宾介绍麋鹿呢? (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时,应按什么顺序?学习文中的写作顺序) (三)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1“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令人奇怪,还有同学担心今后这些麋鹿会不会有“销声匿迹”的可能。 2讨论沟通,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3、讨论麋鹿
17、的过去 (1)人为因素 麋鹿减少甚至到即将消失,关键在于人,因为人们没有爱惜它,任意去狩猎,去残杀。 补充:麋鹿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或是特大洪水带来的灾难。 得出讨论结论:人类给麋鹿带来了灾难。 人为环境因素: 古时候,人们为了多种庄稼,把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所以许多麋鹿_远离家乡。 适宜的生活环境:气候、温度、以及沼泽地带的湿地环境。 得出讨论结论:适宜的生活环境是麋鹿生长的必要条件。 社会因素: 可恶的是国外侵略- 外国人的发现和撰文介绍是麋鹿从国内移居国外的导火线。也是麋鹿再次遇难的重要原因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
18、群麋鹿惨遭厄运。 “导致麋鹿坎坷命运”的原因不但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更有社会因素。 得出讨论结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麋鹿乃至其他动物以及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因为一旦灭绝,不可再生。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意在通过学习课文,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总结:展示大丰麋鹿保护区画面,由于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几乎绝迹的麋鹿有了自己的家。 四、作业: 1.把你知道的珍惜动植物介绍给大家。 2.收集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沟通活动。 板书: 麋鹿 外形奇特命运坎坷 八、教
19、学反思 1、本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在朴实的语言中注入了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 2、麋鹿一课,课文内容浅显,蕴藏的知识很多: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从麋鹿坎坷的经历中体悟:“人类一定要保护好野生动物”同时学生也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苏教版语文六班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4、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
20、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沟通自己了解的麋鹿。 板书11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沟通。(1)生
21、字词的音形。(2)沟通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的经历 二:学习课文的重点段。 1、自读二、三自然段,说
22、说麋鹿的外形。 2、出示图,生介绍麋鹿的外形。 3、读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从而知道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5、汇报。 三:作业。 1、加偏旁组新字,组词。 参()()()()()()旁、列、肖。 2、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广阔”、“茁壮成长”。这五个词语中任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3、收集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苏教版语文六班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
23、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让我们一起认识它。(板书课题) 2、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
24、文,要求。 画出生 字,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悄然无声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 撰文 杀戮 公爵 别墅 乌邦寺 已逾千头 颠沛流离 轻纱 封神榜 棕红色 饲养 选自 销声匿迹 例外 惨遭厄运 厘米 了解下列词意掌握情况。 滩涂 遁入 沼泽 跋涉 传奇 厄运 销声匿迹 a.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讲意思。 b.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相机指点。 (3)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
25、哪些事。 讨论分段。 一(1) 二(24) 三(57) 3、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 2、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了什么? 2、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观察课文中第二幅图,默读课文,想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层,第一层(2)概括介绍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层(3)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第三层(4)介绍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理解第一层内容。 a.指名读。 b.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
26、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c.“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理解第二层内容。 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a.指名读。 b.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d.除了介绍麋鹿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为什么? f.讨论。 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已经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第一层是概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而第二层则是具体的介绍。这样就使读者对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层介绍麋鹿外形的同时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让读者认识到
27、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g.引导体会。 理解第三层内容。 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它鹿类长;二是它每胎仅产一仔) (2)学习第三段。 指读课文。 出示“传奇”,齐读。 理解“传奇”:经历离奇,不同寻常。 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讨论沟通,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二、三段。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2、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海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4)通过对课文二、三段的学习,我们对麋鹿已经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堂练习 (1)祟课后第5题。 (2)沟通复述方法。 结合插图,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形及生活习性。 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 要学习讲解员讲解的神情和语气。 3、练习复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