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感觉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9页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v1、什么是感觉?v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单一属性的反映。v2、是否所有的刺激都能被人所感觉到?v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v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v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 E=1/R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9页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v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v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v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v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v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v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现在学习的是
2、第3页,共39页v3、是否所有的刺激增量我们都能感觉到?v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v差别感觉性:指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也称韦伯定律。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9页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v(一)韦伯定律(一)韦伯定律v 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物增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物增加的绝对重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加的绝对重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刺激量的比值:v K=I/I v K:韦伯常数;:韦伯常数;I:原刺激强度;:原
3、刺激强度;I:引起: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v注意注意:韦伯定律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韦伯定律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9页v视觉(亮度)1/60v动觉(重量)1/60v痛觉(皮肤灼痛)1/30v听觉(音调)1/10v触觉(皮肤压力)1/7v嗅觉(天然橡胶气味)1/4v味觉(盐咸味)1/3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9页v(二)费希纳定律(二)费希纳定律: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心: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心理量)的关系理量)的关系v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当刺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
4、只按算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上升。数级数上升。v P=KlgIv P:感觉量;:感觉量;I:刺激量;:刺激量;K:常数:常数v费希纳定律:适用中等强度刺激。费希纳定律:适用中等强度刺激。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9页v(三)乘方定律(斯蒂文斯定律)(三)乘方定律(斯蒂文斯定律)v 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换句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换句话说,知觉到的大小是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话说,知觉到的大小是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v P=KInv P:感觉大小:感觉
5、大小 I:刺激的物理量:刺激的物理量 K和和n是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是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9页第二节 视觉v1、什么是视觉的适宜刺激?v 380780纳米的光波。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9页2、视觉的感觉器是什么?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9页杆体杆体细胞和胞和锥体体细胞胞锥体体细胞胞明明视觉(昼(昼视)器官)器官 短粗,呈短粗,呈锥形,主要分布在形,主要分布在网膜中央网膜中央窝及附近及附近,中央,中央窝是是对光最敏感的区域。在中等和光最敏
6、感的区域。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和颜色。色。杆体杆体细胞胞夜夜视觉器官器官 细长,呈棒状,主要分布在,呈棒状,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网膜边缘及附近及附近。在昏。在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和暗的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和轮廓。廓。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9页3.3.颜色的特性:色的特性:(1 1)颜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包括广。包括广义的的颜色:非彩色和彩色;狭色:非彩色和彩色;狭义的的颜色:彩色。色:彩色。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色调、明度和、明度和饱
7、和度。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高度饱和:纯的颜色。不饱和的颜色: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它色调的颜色。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9页(2)颜色混合:)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a.色光混合:色光混合: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b.颜料混合:颜料混合: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色光混合色光混合加法过程:加法过程:各种波长的光相加;各种波长的光相加;颜料混合颜料混合减法过程: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某些波长的光被
8、吸收。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9页(3)(3)色色觉异常异常 色色觉异常:是异常:是对分辨分辨颜色有困色有困难,但是,但是对明度非常敏明度非常敏感,感,色弱和色盲。色弱和色盲。(1 1)色弱)色弱就是就是对某种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色感受性的降低。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6%6%,是一种常,是一种常见的色的色觉缺陷,女性色弱缺陷,女性色弱较少。少。(2 2)色盲)色盲:全色盲和局部色盲全色盲和局部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局部色盲:有某些颜色经验,但经验到的颜色范围 比正常人要小得多。例如红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但能看黄蓝。黄蓝色盲看不见黄和蓝,却能看红和绿。色觉异常大多
9、来源于遗传。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色觉异常大多来源于遗传。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9页色觉理论v三色说v 提出者 托马斯杨 赫尔姆霍兹v 主要观点:v 人的视网膜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感觉器。分别为感红、感蓝、感绿细胞。v 每一种感觉器只对光谱中一种波长的光敏感;v 每一种感觉器对所有波长的光起反应,但是对某一波长的光更敏感;v红色感受器对长波反应最强烈;绿色对中波反应最强烈;蓝色对短波反应最强烈。v 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按照一定比例活动便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经验。v 评价:与在锥体细胞中发现的三种视觉色素一致,能很好的解释色的混合、补色现象等。但是不能解释色盲。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
10、39页v拮抗过程说(四色说)v 黑林 v 观点:视网膜上存在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9页色觉现象v视觉对比v 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v马赫带v 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我们可以用侧抑制侧抑制来解释马赫带现象,即相邻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9页v为什么黑夜里刚停电时什么也看不清,过一会儿之后就能看清周围的物体了?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9页v视觉适应:v 由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心理学 第三 感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