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第三课 冰棒棍玩具教学内容设计应用课 时课时2备课时间9月 15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本课教学以“冰棒棍玩具”为课题,利用冰棒棍、大头针和彩色纸、颜色笔等进行活动人物、动物形象的创作和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学情分析这节课是一节手工课,需要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对这节课应非常的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相对来说也应比较高涨。利用冰棒棍、大头针和彩色纸、颜色笔等进行活动人物、动物形象的创作和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能感到快乐。教学目标参考教材中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
2、胶水、彩色笔根据遇险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的制作。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教学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教法探究法学法实践法教学准备课本、有关资料图片、冰棒棍、其他制作用品第 1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玩具?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用冰棒棍来设计、制作玩具。引出课题。三、讲授新知:1.小组探究:比一比哪组同学能想出好办法将这些冰棒棍组合成一个能活动的玩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3、学习的习惯)2.学生交流制作经验。3.展示组合好的冰棒棍,问:这些冰棒棍玩具你喜欢玩吗?为什么?4.讨论:明确有主体设计和色彩、图案装饰的冰棒棍才称为玩具。总结设计步骤:确定主题,想好适合的形象,装饰制作。(培养学生先设计再制作的创作意识。)5.教师出示可以张合的冰棒棍玩具,想一想,一张一合的冰棒棍使你产生了那些联想?各小组研究两根冰棒棍交叉组合的实物6.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造型多,学生汇报交流,评出创意好的小组。作品创作: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创作。设计创作可以张合的冰棒棍玩具。教师巡回辅导。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
4、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五、课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作业设计】设计创作可以张合的冰棒棍玩具。教学反思:课 题第三课 冰棒棍玩具教学内容设计应用课 时课时2备课时间9月 15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本课教学以“冰棒棍玩具”为课题,利用冰棒棍、大头针和彩色纸、颜色笔等进行活动人物、动物形象的创作和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学习美
5、术的兴趣。学情分析这节课是一节手工课,需要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对这节课应非常的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相对来说也应比较高涨。利用冰棒棍、大头针和彩色纸、颜色笔等进行活动人物、动物形象的创作和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能感到快乐。教学目标1.参考教材中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根据遇险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的制作。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3.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教学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
6、观、生动。教法课本、有关资料图片、冰棒棍、其他制作用品学法探究法教学准备操作法第 2 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三、讲授新知:1.请根据小组中冰棒棍组合的造型玩一玩并进行联想。2.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冰棒棍玩具造型新颖有趣。学生汇报,评出创意好的玩具。将手中冰棒棍从不同角度看一看、玩一玩、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创意最新颖。3.组织小组将冰棒棍相互交换再继续研究。4.问:这个冰棒棍的图案和色彩应该怎样设计呢?说说设计的理由。学生进行课件欣赏:青蛙冰棒棍玩具、卓别林冰棒棍玩具。学生发表自己看法。总结:色彩、
7、图案的设计与冰棒棍玩具内容要统一。5.这两个冰棒棍玩具有什么特点?学生欣赏:会开花的冰棒棍、拉手风琴的人总结:巧妙利用冰棒棍活动特点进行装饰设计。6.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造型多,学生汇报交流,评出创意好的小组。作品创作: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创作。设计创作一个新颖有趣的冰棒棍玩具。教师巡回辅导。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五、课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
8、、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作业设计】制作一个新颖有趣的冰棒棍玩具,并给你的冰棒棍玩具起个名字。教学反思:课 题第四课 植物籽粒拼图教学内容设计应用课 时课时2备课时间9月 17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本课是以利用各种植物的种子、纸板和胶水进行拼图、粘接,创造和设计形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进行创造、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学情分析植物的籽粒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很好收集的,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完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植物的籽粒拼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易于操作。教学目标1.了解用植物籽粒
9、的色彩和适合设计稿各部分大小的籽粒拼摆、粘贴图形的方法。掌握依据绘好的图样,进行拼摆、粘贴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2.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利用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教法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教学准备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第 1 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教师展示不同大小的植物籽粒。你能说出这些植物籽粒的名称吗?2.说说这些植物籽粒有什么用途?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幅画?3.引出课题。三、
10、讲授新知:1.教师提出研究问题:(1)分析教材中的植物籽粒拼图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哪些内容?(2)从造型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抓住了动物的那些特征?(3)从颜色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有什么特点?(4)分析每件植物籽粒拼图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用了哪些植物籽粒。是如何用这些植物籽粒来进行创作的。(5)你将如何更巧妙的运用这些植物籽粒创造出更精美的作品?2.教师运用课件演示植物籽粒拼图的制作方法。观察课件,进一步了解植物籽粒拼图的制作方法。由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教师通过演示来解决。3.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利用植物籽粒来进行创作。四、作品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
11、位进行作品创作。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共同创作一幅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教师巡回辅导。五、课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作业设计】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共同创作一幅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教学反思:课 题第四课 植物籽粒拼图教学内容设计应用课 时课时2备课时间9月 17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本课是以利用各种植物的种子、纸板和胶水进行拼图、粘接,创造和设计形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进行创造、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学情分析植物的籽粒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很好收集的,因此,对于本
12、节课的完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植物的籽粒拼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易于操作。教学目标1.了解用植物籽粒的色彩和适合设计稿各部分大小的籽粒拼摆、粘贴图形的方法。掌握依据绘好的图样,进行拼摆、粘贴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2.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利用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教法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教学准备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第 2 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
13、学生将自己准备的东西准备好。出示有关图片,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让学生观察这些作品的特点,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出课题三、作品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将上一课时未完成的作品进一步补充完整。学生进行创作时可能会出现想象不够丰富,作品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个训练环节,以竞赛的方式,就某一创新鼓励学生比赛说出设计内容。3.教师巡回辅导。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
14、)五、课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作业设计】继续补充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学反思:课 题第五课 面具教学内容造型表现课 时课时2备课时间9月 17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演变与发展,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形态与神态的表现上给人造成的感觉也是多样的,有的滑稽怪诞、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狰狞恐怖、有的质朴天真这充分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面具与学生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小学生们就戴着孙悟空、猪八戒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15、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用废旧购物纸袋做面具最容易找到材料,也容易在上面作剪、贴、切、镂空、拼接。由于材料本身颜色多样,制作出的效果也是较为丰富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教学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教法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
16、教学准备课本、有关资料图片第 1 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播放相关录像,引导学生欣赏。2.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学生发言,谈对面具的感受。提问: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教师:很久以前的人对自然现象不理解,利用面具趋鬼避邪,祈求生活的美好与幸福。随着科学逐步发达,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这种面具成为一种艺术形象深受人们欢迎。引出课题。三、教授新知:1.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课件演示不同地域的面具。闪烁夸张特点突出的部分)2.讨论面具特点: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17、。3.感受不同地域面具的不同特点,体验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及多种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学生作品中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四、作品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创作一幅新颖独特的面具作品。2.学生创作。3.教师巡回辅导。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五、课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
18、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作业设计】创作一幅新颖独特的面具作品。教学反思:课 题第五课 面具教学内容造型表现课 时课时1备课时间9月 17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演变与发展,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形态与神态的表现上给人造成的感觉也是多样的,有的滑稽怪诞、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狰狞恐怖、有的质朴天真这充分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面具与学生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小学生们就戴着孙悟空、猪八戒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用废旧购物纸袋做面
19、具最容易找到材料,也容易在上面作剪、贴、切、镂空、拼接。由于材料本身颜色多样,制作出的效果也是较为丰富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教学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教法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教学准备课本、有关资料图片第 2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
20、.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将自己准备的东西准备好。出示有关图片,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让学生观察这些作品的特点,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出课题三、作品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将上一课时未完成的作品进一步补充完整。学生进行创作时可能会出现想象不够丰富,作品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个训练环节,以竞赛的方式,就某一创新鼓励学生比赛说出设计内容。3.教师巡回辅导。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
21、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五、课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作业设计】继续补充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学反思:课 题第六课红色的画教学内容造型表现课 时课时1备课时间10月 9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与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这两课,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的、随意的涂抹色彩,到有意识的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学情分析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的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教学目
22、标1、认识三原色,并通过各种具有民间喜庆特色的物品,以及红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红色的画产生的热烈、喜庆的艺术效果。2、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己的情感。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教法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教学准备水粉用具、水彩
23、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第 1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红色的环境。2.问:当你看到这个场景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学生讨论。问:总结一下这个场景中选用了什么为主的色彩?引出课题。三、教授新知:1.问:你在什么地方见到的红色的东西最多?在什么时候红色的东西最多?2.学生讨论。(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有紧密联系,认识到生活离不开色彩,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3.问:为什么在过节时候红颜色的东西最多?当你见到红色时有什么感觉?(使学生感受到红色特有的美感。)教师出示有关图片。组织讨
24、论:红色的画与其他的色彩的画有什么不同?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红色的画都以哪些素材为表现内容?你认为还可以表现哪些内容?红色的画大都用了哪些颜色?请你选出相关的彩笔,并按它们的深浅有顺序的排列起来。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并阐述理由。学生交流。提出质疑:如果仅用红颜色来表现一幅绘画,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哪两种红颜色的对比最鲜明?8.教师指导解疑。四、作品创作:1.教师强调选材方面注意的问题:选择能烘托节日气氛的场面、场景。还可以选择红色的物象来表现。2.教师强调用色方面问题:可直接在大红色的纸上作画。主要选择偏红色的颜色来表现。3.学生创作作品。4.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
25、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六、课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作业设计:根据教师强调的问题,创作一幅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作品。板书设计:第六课红色的画三原色教学反思:课 题第七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教学内容造型表现课 时课时1备课时间10月 10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认识和学习三原色以及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了解色彩是自
26、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美术文化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知道色彩有冷暖之分,画面有色调倾向,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加以运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感受黄色和蓝色特有的魅力,感受黄色明亮、温馨和灿烂的感觉,感受蓝色带给人们凉爽、清静和深邃的感觉。通过对比体验黄色的画和蓝色的画不同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色彩和驾驭色彩的能力。学情分析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感受黄色和蓝色特有的魅力,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从中体验到黄色的画和蓝色的画不同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以及以黄色、蓝色为主的美术作
27、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两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布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2、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黄色和蓝色,分别画出以黄色为主的画和以蓝色为主的画。3、培养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绘画是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教法欣赏、讲解、引导学法小组合作教学准备教具:图画纸、绘画工具 学具:图画纸、绘画工具第 1 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原色中的红色
28、,这节课我们去了解黄色和蓝色,看看它们与红色到底有哪些区别。播放动画片冰河世纪片段,提出问题:这一段动画片,它的主色调是什么?用蓝色组成的画面优美吗?(板书课题)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1、一起看一看画家为卖为柴的小女孩配的插图,你会对黄色和蓝色有更深的了解。创设情境: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儿赤着脚蜷缩在马路边的墙角,她的衣服非常单薄,寒风吹得她瑟瑟发抖,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想象着对面窗里温暖的火炉,丰盛的晚餐2、师:同学们如果让你用画面来表现上面的情节,你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寒冷的冬夜?又用哪些颜色来表现窗里温暖的火炉和丰盛的晚餐呢?(生答)3、师:看看画家是
29、怎样来表现的。(画家主要用不同的蓝色表现了夜晚的寒冷,用窗口透过的黄色灯光来表现室内的温暖.)4、继续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探究黄色与蓝色的表现。5、听了这段故事,看完这些图片,黄色与蓝色分别给了你们哪些感受?(黄色:温暖、明亮的感觉。蓝色:清冷的感觉。)6、继续欣赏作品。进一步感受黄色与蓝色带来的不同感觉。7、欣赏黄色的作品。8、这些画为什么称其为蓝色或黄色的画?9、在画面中如何处理黄色与蓝色的搭配。(以什么色为主就是什么色的画)三、出示要求,学生实践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一幅以黄色或蓝色为主的画。四、展示交流,多元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2、组织学生评价3、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作业设置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
30、作一幅以黄色或蓝色为主的画。板书设计7、黄色和蓝色的画蓝色:清冷黄色:明亮、温暖教学反思:课 题第八课机器人教学内容造型表现课 时课时2备课时间10月 10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通过画一画、做一做机器人,使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简单知识,了解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运用综合技法表现机器人,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通过本课的教学,感受创新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学情分析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知道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2、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或者用多种材料制作
31、机器人。3、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教学难点生动的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教法欣赏、讲解、引导学法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具:课本、有关资料图片学具:课本、绘画工具第1 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图片,感受机器人的特点。2、师生共同观看有关资料介绍。解决问题:为什么叫机器人?机器人能做什么?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机器人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引出课题。三、组织研究:1、组织学生交流机器人资料
32、(书、图片、网上下载资料、机器人模型)2、机器人本领大,它能帮助人们做什么?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机器人,你想让它做什么?每个人说一个设计思路,启发学生进行创新设计。4、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观察一下作品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四、作品创作:1、采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创作一个机器人形象,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机器人编个故事,创作一幅有情景的作品。学生进行创作时可能会出现想象不够丰富,作品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个训练环节,以竞赛的方式,就某一创新鼓励学生比赛说出设计内容。2、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
33、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作业设计:采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创作一个机器人形象,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机器人编个故事,创作一幅有情景的作品。板书设计第8课机器人一、想二 、画机器人教学反思:课 题第八课机器人教学内容设计创作课 时课时2备课时间10月 10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通过做一做机器人,使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简单知识,了解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运用综合技法表现机器人,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通过本课的教学,感受创新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
34、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学情分析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知道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2、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或者用多种材料制作机器人。3、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教学难点生动的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教法欣赏、讲解、引导学法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具:课本、有关资料图片学具:课本、绘画工具第2 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1、教师引导
35、学生欣赏有关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机器人作品,感受作品的特点。2、引出课题。三、探索研究:1、小组讨论:你们准备做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它会干什么?怎样巧妙运用各种材料?2、教师指导学生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机器人。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四、作品创作:1、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机器人创作制作。2、教师巡回指导。五、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作业设计:
36、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机器人创作制作。板书设计:第8课机器人制作机器人教学反思:课 题第九课 捏泥巴教学内容造型表现课 时课时1备课时间10月 15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泥巴看似平凡,但恰恰是这最平凡的东西,孕育着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用手塑造陶泥是最古老的一种制陶技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本课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态各异、用途不容的器物来,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从小具有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学情分析通过捏泥巴,让学生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
37、热忱。通过对玩泥过程常识及技能的摸索,造就学生捏泥巴的创作能力。教学目标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2.通过捏泥,体验陶艺得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教法欣赏、讲解、引导学法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师:陶泥、简单工具、课 件学生:水彩笔,油画棒,陶泥。第1 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
38、学生情绪。二、导入: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老北京的很多有趣的玩意儿,仔细观察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教师播放课件。3.引导学生谈体会。展示泥制陶罐,请学生上来摸一摸,并谈谈有什么感觉?引出课题。三、教授新知:1.教师播放课件,看看从古代到现代陶艺的发展历史。2.每小组准备不同样式的陶罐,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触摸,体会它的制作方法。(小组模仿制作一个。)小组讨论:这种方法好不好?还有什么方法?小组展示、交流。教师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评述并示范制作。示范捏泥的方法揉、捏、搓,并将基本形组合成各种奇怪造型。(重点演示泥巴与泥巴之间的连接方法:泥和泥间先用竹签画上交叉的纹路,再涂上泥浆,将两部
39、分粘贴好。)四、作品创作:1.各组抽签选择本组所要制作的内容及方法。2.小组讨论应用什么方法制作,集思广益找到好的办法。3.学生设计制作。4.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六、课后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作业设计】用陶泥设计制作一个生活器物板书设计第九课 捏泥巴观察
40、、触摸,体会教学反思课 题第十课 童年教学内容造型表现课 时课时1备课时间10月 15 日授课时间月 日教材分析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本课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6幅表现“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画卷。从宋朝的端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其中不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境,一种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这就是说在完成本课学习中,我们要把美术的学习从技能的学习层面提高到文化学习层面。因此,在课堂上要为
41、学生创设一个文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美术文化进一步理解。学情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教学目标1.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2.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的生活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3.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2.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教法欣赏、讲解、引导学法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照片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第 1 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利用课件展示一段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童年成长图片)师:你们就跟图片中的孩子们一样,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很多人的关心下幸福的成长,在你们的童年世界里肯定会有许多的故事,愿不愿意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我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