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表格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课题教材第 52-55 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教教学学设设计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个性
2、化调整或反思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咱们一起玩一会摆小棒的游戏吧!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白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 2 个那么多。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 42=8(根)。师:一个正方形用 4 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 2 个 4 根,也就是 2 个 4 根可以说成 4 的 2 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课题)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请看下面的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例 3 情境图)生 1:我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生 2:还知道了两
3、种价钱之间的关系。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可能会说:生 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2题意,军棋的价钱是 8 元,就摆出 8 根小棒表示 8 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倍,就要摆出 4 个 8 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 84=32(元)。生 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 8 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 8 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倍,就要 4 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 4个 8 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 84=32(元)。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4、,并鼓励表扬。师:想一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在小组里举例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对吗?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三、总结提升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四、作业设计。1、摆一个正五边形用()根火柴,摆 6 个这样的正五边形用多少根火柴呢?2、莉莉的奶奶养了 9 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 3 倍,莉莉的奶奶养了多少只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
5、的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的口算 10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本单元先讲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讲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 123,在计算时要算 23 和 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上。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讲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
6、法的基础。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2、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问题。在进位中,先讲不连续进位的,再讲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
7、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二是讲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得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一课时第一课
8、时口算乘法口算乘法课题教材第 56-59 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准确性。4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教教学学设设计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游乐园里也有我们的数学,看看这张游乐园的照片,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出示第 56 页情境图)生:我知道了游乐园各种项目的价格。师:你能
9、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跟小组的同学说说。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这些有关的乘法口算的问题。二、教学例 1.师:先看题,说说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课件出示例 1)生:坐碰碰车每人 20 元,要求计算 3 人要多少钱。师:你怎样理解题意?该怎么解答?生:每人 20 元,3 人需要的钱数就是 20 的 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 203。师:该怎样计算呢?跟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生 1:因为 3 个 20 是 60,所以 203=60。生 2:因为 10 个 3 是 3
10、0,所以 20 个 3 是 60.生 3:因为 23=6,所以 203 就等于 60.师:引导学生推想:2003、20003 得多少?(2003=600,200 就是 2 个百,2 个百乘 3是 6 个百,就是 600;20003=6000,2000 表示 2 个千,2 个千乘 3 等于 6 个千,就是 6000)2、教学例 2.师:先看题,说说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课件出示例 2)生:坐过山车每人 12 元,要求计算 3 人要多少钱。师:你怎样理解题意?该怎么解答?生:每人 12 元,3 人需要的钱数就是 12 的 35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 123.师:该怎样计算呢?
11、跟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生:我是借助摆小棒算出来的,先在第一行摆 1 捆和 2 根小棒表示每人 12 元钱,然后在第二行、第三行分别这样摆小棒,这样就表示出了 3 人需要的钱数。这时整捆的小棒数就是3捆,1捆表示1个10,3捆就是103=30(根),单根的小棒数是每行 2 根,3 行就是23=6(根),所以一共就是 30+3=36(根),也就是说 3 人需要的钱数就是 123=36(元)。多给学生机会练习叙述思考过程,只要合理就要给与表扬和肯定。三、总结提升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堂作业1、口算下面各题,
1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04200420003304300072、口算下面各题。42303200354402300340002600330003100069031000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口算乘法203=60想:2 个 10 乘 3 就是 6 个 10,就是 60123=36想:103=3023=630+6=36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课题教材第 60 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
13、法的多样化。6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口算看片。教学过程教教学学设设计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口算卡片。6242203402300220450+76+40看谁做得又对又快。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出示教学例 1.师: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 60 页例 1 情境图)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 12支彩笔,求 3 盒一共有多少支。师:怎样列式呢
14、?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生:123,也就是求 3 个 12 是多少。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 3 盒大约共有多少支?生:把 12 看成 10,用 103=30,3 盒大约共30 支。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摆小棒,也可以画图等。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学生可能会说:方法一:摆小棒,因为一个因数是 12.所以一行摆 1 捆零 2 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 3,所以摆 3 行,一共摆了 3 捆零 6 根,也就是得 36.方法二:画图,3 个长条共 30 个方格,再加上单个的 6
15、个共36 个。7方法三:连加。12+12+12=36.方法四:分解组合,先算 103=30,再算 23=6,然后算 30+6=36.方法五:拆数。93=27,33=9,27+9=3683=24,43=12,24+12=3673=21,53=15,21+15=3663=18,63=18,18+18=36师: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一和方法二都好理解,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三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法四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比较麻烦。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从刚才讨论的
16、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教师板书并讲解: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 3乘 2 得 6,表示 6 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 3 去乘十位上的 1得 3,表示 3 个十,把 3 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 36.进一步说明:因为积的十位上的 3 表示 3个 10,所以这个 0 可以省略不写,可以把 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教师再次板书:1 2因数 3因数3 6积可以请学生再说一说乘的过程。三、总结提升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今天的收获。四、课堂作业。把一根
17、长 10 米的木料锯成 2 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 3 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8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课题教材第 61 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掌握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具准备主题图、小棒、口算看片。教学过程教教学学设设计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口算卡。
18、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 23 24 3 22 1 24324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教学例 2.师:观察图片,谁愿意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课件出示第 61 页情境图)生:王老师到书店给同学们买连环画,一套16 本,买 3 套一共多少本?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生:163,也就是求 3 个 16 是多少。师:怎样计算呢?生 1:先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摆小棒得出 163 的结果。每行摆一捆(10 根)和 6 个一根,摆 3 行。3 个 6 根是 18 根,满 10 根要捆成一捆,共可捆 1 捆,与前面 3 捆合起来一共有 4 捆,再9加上单独的 8 根,共 48 根。生 2:用连加的方法。1
19、616+1648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想出了不同的方法,那么用乘法竖式怎样计算呢?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板演,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1 634 8生:从个位乘起,先用 3 乘 6 得 24,把8 写在个位上,1 表示 1 个十,向十位进 1;再用 3 乘十位上的 1 得 3 个十,再加上进上来 1 个十是 4 个十,把 4 写在积的十位上。师: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而不先从十位乘起呢?生:如果先从十位乘起,十位乘完后得 3,当个位乘完向十位进 1 时,十位上的 3 还要再加 1,就需要把 3 变成 4,这样计算既麻烦,又容易出错。三、总结提升。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
20、?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交流。四、课堂作业。第四课时第四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课题教材第 62-65 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具准备口算看片、挂图。10教学过程教教学学设设计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44+257+465+134+22、说一说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从个位乘起,
21、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3、计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2 91 4 21 3 1347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出示教材第 62 页例 3 的情境图。师: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饮料。每箱 24 瓶,9 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师:怎样列式?为什么?生:249,也就是求 9 个 24 是多少。师:先估算一下,9 箱饮料大约是多少瓶?生:10 箱是 240 瓶,9 箱一定比 240 少。师:用竖式计算。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2 492 1 6请计算正
22、确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个位上 49=36,向十位进 3后,十位上 29=18,表示 18 个十,18 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2 应写在积的百位,1 应写在积的十位)教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个因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师:下面请同学们做下面的练习。116 86 978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两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第 1 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第 2 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 1.
23、三、课堂作业。1、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 4 个方阵,每个方阵 128 人,一共有多少人?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第五课时第五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0 的乘法的乘法课题教材第 66-69 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道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的结论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的进行
24、计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教学学设设计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个性化调整或反思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数字是什么吗?学生猜想。师:在数学王国里的特殊数字就是 0,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 0 有关的乘法计算。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 4.(出示课件)师:你能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吗?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12师:谁愿意跟大家讲一讲?生:图中有 7 只小猴子,把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都吃光了,问我们 7 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么?生 1:因为每个盘子里都没有桃子,所以每个盘子里的桃子用数
25、字“0”表示,7 个盘子就是 7 个 0 相加,结果还是 0,所以算式是0+0+0+0+0+0+0=0生 2:我觉得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 7 个 0相加就可以写成 07=0(个)或 70=0(个)师:想一想,03=?90=?00=?你发现了什么?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视频|试卷生:都得 0.我发现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3、教学例 5.师:请看下面与 0 有关的计算问题,你能解决吗?读完题后先说说你的想法。(出示课件)生:求这个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计算8个604是多少,我们可以把604看做600,那么 6008=4800,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表格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