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 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67 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6、7 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3、通过学今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区别 6、7 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难点: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区别 6、7 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教
2、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引导学生从 0 数到 5,再从 5 数到 0。2、出示 05 六个数字,读数。3、按顺序读数:()2()4()。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A、电脑课件展示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 6 张桌子、7 把椅子,6 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 l 个女同学。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C、交流、汇报。师:图上有些什么?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你是怎样数教室组的人数的?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
3、和老师有 6 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 7 人;还可以先数学生人数,再数老师,共 7 人。师: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生:先数已放好的 6 把,再数又搬来的 1 把,一共是 7 把。D、抽象出画面中的数。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6 表示)教学过程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数字 7 表示)2、根据 6、7 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a数一数主题图内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b 小组合作,用小棒或学具摆出 6 和 7,并上展示台展示,进一步加强认识。3、教学数序。A、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 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学生上台操作,发现
4、是 6 颗。再拨一颗是多少呢?B、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 5、6、7 的顺序。教师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 01、2、3、4、5。提问:6 和 7 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让学生自己上发现 7 以内的数的顺序。4、比较大小。A、利用学具,先摆 5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很容易发现:5 个圆片比 6 个圆片少,6 个圆片比 5 个圆片多。板书:56655、明确 6、7 的序数意义。分组进行,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5 后面的数是几?6 后面的数是几?7 前面数是几?2、练习 2、3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数字
5、6、7。知道了 6、7 表示几个和第几个,及 6、7的写法,这些内容大家要很好地掌握板书设计板书:6、7 的认识6、7课后反思xx 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67 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6 和 7 的组成。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直观的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难点:掌握 6、7 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顺序数 17倒数 172、填数01()3()5()()3、猜数游戏 5 后
6、面是谁 6 后面是谁4、比一比填一填325776106455471665二、新授1、学习 6 的组成(1)给 P40 圆片图涂颜色。(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 6 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3)说说 6 的组成齐读一遍。666665142332415教学过程(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 6 的组成(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来表示 6 的组成。2、学习 7 的组成(1)你试试用学习 6 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 7 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2)指名说说“你是把 7 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 7教师板书 7 的组成777777162534435261(3)用
7、自己的好方法记住 7 的组成。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第 1、2 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板书设计板书6、7 的组成666661524334251777777162534435261课后反思xx 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67 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2、掌握 6 和 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4、使学生掌握添上一个用加法,去掉一个用减法的经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计算 6、7 的加减法。难点:理解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课件、准备
8、 6 只小鸡卡片、6 只小青蛙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动物园玩一玩!(课件:一片草地,音乐响起)二、探究新知1、加法。请 1 只青蛙和 5 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a 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C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l=6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6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算式。2、摆一摆。
9、(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c 怎样看图列式的?d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鸡、青蛙)e怎样列式的?f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教学过程a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b说给同位听一听。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b小青蛙走后,还剩几只小鸡?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C如果小鸡先走,还剩几只小青蛙?算式怎样列?D、(出示:虚线)虚线是
10、什么意思?小结:6 里面去掉 1 还剩 5,去掉 5 还剩 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三、练习15 十 1 等于几?怎样想的?15 呢?6 一 1 呢?65 呢?2、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四、课堂总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板书:6、7 的加减法5+1=66-1=54+2=66-2=45+2=77-2=51+5=66-5=12+4=66-4=22+5=77-5=2课后反思xx 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67 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感受数学存
11、在于我们的生活中。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4、使学生掌握大括号表示一共;“?”表示求什么的意思的经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灵活运用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用题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第一幅图并演示。)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生思考后汇报:草地上有 4 个小朋友在捕蝶,又来了 2 个(课件演示)。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生:高兴。(课件出示大括号)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生大
12、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个)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子上。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生:我们小组的列式是:4 十 2=6,草地上一共有 6 人。师:谁有问题要问?生: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 为什么等于 6?生:原来有 4 人,又来了 2 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把 4 和
13、 2 合并在一起用加法来计算。生:4 和 2 可以组成己所以 42=6.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真聪明。我太佩服你们了。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叔叔家,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出示第二幅画。)师:看这幅画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号,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 7 个,?在上面。师:你说得很好,那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 7 个向日葵,摘下 2 个,还剩几个?师:这个问题我们分小组来解答。师:请小组汇报,说清楚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列式?生:我们小组用减法来计算。因为一共有 7 个
14、向日葵,摘下 2 个,就是从 7 里去掉 2 个,还剩 5 个,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 72=5。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这次郊游你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它们。老师真替你们高兴。二、反馈强化(课件出示石榴树)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师:大家快来看,谁飞来了?(课件出示蝴蝶图)师:你们能解决蝴蝶的问题吗?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三、当堂巩固完成书上第 49 页的第 6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总结: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板书设计板书:用数学4+2=67-3=45+2=76-3=
15、3课后反思xx 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89 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 8、9 的物体,体会 8 和 9 的基数含义。2、了解 8 和 9 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 09 各数的大小,知道 8、9 的序数含义。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 8 和 9 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会数数量是 8、9 的物体的数量。难点:了解 8 和 9 的基数含义。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 8 和 9 的数据。2、
16、课件、学习纸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引人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人 8、9 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学校的感情。二、教学 8、9 的基数含义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 8、9 的物体有:a校园两旁有 8 棵树。b花坛里有 8 朵花。C黑板上有 8 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d黑板下摆放着 9 盆花。e有 8 个同学和 1 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 8、9 的物体的作业。3
17、、摆学具。从学具中数出 8 个圆、9 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a、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 8 颗、第 9 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 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 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教学过程b、课件出示直尺图: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 09 各数的顺序。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四、教学比较 7、8、9 的大小1、出示点子图。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2、比较 7、8、9
18、 的大小。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 6 种:788979879897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五、教学 8、9 的序数含义左数第 8 盆开了()朵花。开了 8 朵花的是第()盆。给左边的 8 个花盆涂上红色。给从左数第 9 个花盆涂上绿色。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板书:8 和 9 的认识8、9788979879897课后反思xx 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89 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感受 8 的组成。2、引导学生通
19、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8 组合作交流的意识。4、能够熟悉掌握对 8 和 9 分解的经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8 的组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并记住 8 的组成。难点:运用合理方法记忆 8 的组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08 的数字卡片。学生每人准备 8 个小五星,l8 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7O8 8O9 8O6 9O5引入: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a一个数比 9 小,这个数可能是几?b一个数,它既比 9 小,又比
20、 7 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C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 8,而且还学会了 8 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 8,了解 8 是怎样组成的。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课件演示)。星期六,老师要带我们一(1)班的学生去绿城广场踢足球,准备带 8 个小足球去,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木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 8 个小足球吗?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a 请拿 8 个小五星来代替 8 个小足球,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b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教帅巡视,听取汇报。C请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
21、报本组意见,其他小组做补充。(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多媒体课讲展示)D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e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 8 的组成完整地摆一遍。教学过程、小组讨论,巩固新知。a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了 8 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黑板上的内容,你能想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 8 就想到888888817712662533544这样只记住 4 个即可:b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同学们知道了 8 的组成。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四人小组合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
22、迅速记住 8 的组成,看谁最先会背。C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 8 的组成,背完后,教师问:你是怎样记的?D指导学生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 55 页,请同学们看一一下,还有什么问题吗?三、反馈练习1、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 8 的组成。(如,师举 1,生举 7。)2、同桌两人打手势来对 8 的组成。四、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 8 是怎样组成的,并且学会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板书设计板书:8 和 9 的组成888817263544课后反思xx 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89 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
23、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 8、9的加减法。、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副图写出四道算式的经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使学生会计算 8、9 的加减法。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对一图四式的掌握。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尝试计算 8 的加减法看图说话。(课件:出示恐龙图画)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让学生看图写算式。汇报交流,相互评价。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活动(人记录算式)A、摆 9 个红圆片,2 个白圆片师:
24、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老师边写算式过叙述)7 个添上 2 个是几个?(72)2 个添上 7 个是几个?(27)从 9 个里面去掉 2 个剩几个?(9 一 2)从 9 个里面去掉 7 个剩几个?(9 一 7)B、摆 6 个红圆片,2 个白圆片。计算:62=82=26=86=C、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说明:以上计算都不要求学生说算法)。、发掘计算的方法。想一想:53=()83=()教学过程35=()85=()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老师点拨,激发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如;“53=835 就一定等于 8 吗?”和“你怎么知道:53=8,那么 8-3 就等于 5?”、帮助学生积累一个
25、计算减法的方法。计算:71=(8)抢答:87=()师:怎么想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想 7 十=8,所以 87=1。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知道这种计算方法。如:他好棒呀!大家计算减法时很多都用数数或想组成的方法,他竟然能用加法来计算减法!今天我才知道,咱们班还藏着一个数学天才!)、通过谈话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如:接着和上面那位同学谈话)这是你这一节课的一个收获吗?它能用在哪里?(学生可能会举例子,如:要算 86=?就想 6 十(2)=8)三、小结: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四、学以致用分层次出示练习八的第 7、8 题计算:72=92=板书设计板书8 和 9 的加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