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XX 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 1 课横二、教学目标1、掌握长横与短横的写法和用法。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三、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四、教学难点1、顿笔的写法。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五、教学策略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六、教学过程(一)(一)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猜字谜:不要上头。(一)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3、学习书法园地。(1)默读书法园地“枕腕、悬腕、悬肘”。(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二)读帖指导(二)读帖指导1、分析横画的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诵读横
2、画练习歌。(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斜钩的书写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横画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4)教师示范横画的书写。2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三)教师范书(三)教师范书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 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2、请同学书写例字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四)学生试临(四)学生试临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师生互评(五)师生互评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3、。(六)学生再练(六)学生再练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作品展示(七)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第 1 课横起笔斜切毛笔下压收笔略顿(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3XX 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 2 课垂露竖二、教学目标1、认识垂露竖的形态,学会垂露竖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2、比较垂露竖和短竖运笔过程的异同。3、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垂露竖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难点1、垂露竖中提顿收笔的写法。2、认识垂露竖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激趣导入、示
4、范引领、评价表彰六、教学过程(一)(一)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猜字谜:早日腾飞。(十)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3、学习书法园地。(1)默读书法园地“写毛笔字的身体要求”。(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二)读帖指导(二)读帖指导1、分析垂露竖画的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诵读垂露竖练习歌。(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垂露竖的书写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垂露竖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4(4)教师示范垂露竖的书写。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三
5、)教师范书(三)教师范书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 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2、请同学书写例字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四)学生试临(四)学生试临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师生互评(五)师生互评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六)学生再练(六)学生再练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作品展示(七)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第 2 课垂露竖起笔横切渐行渐细收笔略顿(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5XX 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
6、3 课悬针竖二、教学目标1、认识悬针竖的形态,学会悬针竖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2、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悬针竖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难点1、悬针竖中收笔的写法。2、认识悬针竖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六、教学过程(一)(一)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猜字谜:丢出去,拾回来。(千)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3、学习书法园地。(1)默读书法园地“尖齐圆健”。(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二)读帖指导(二)读帖指导1、分析悬针竖的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诵读悬针竖练习歌。(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悬
7、针竖的书写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悬针竖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4)教师示范悬针竖的书写。6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三)教师范书(三)教师范书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 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2、请同学书写例字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四)学生试临(四)学生试临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师生互评(五)师生互评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六)学生再练(六)学生再练学生
8、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作品展示(七)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第 3 课悬针竖起笔斜切渐行渐细收笔提锋(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7XX 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 4 课点二、教学目标1、认识点的形态,学会点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2、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点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难点1、点中收笔的写法。2、认识点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六、教学过程(一)(一)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猜字谜:国外走。(玉)2、导入课题
9、。(板书课题)3、学习书法园地。(1)默读书法园地“毛笔的种类”。(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二)读帖指导(二)读帖指导1、分析点画的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诵读点画练习歌。(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点画的书写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点画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4)教师示范点画的书写。8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三)教师范书(三)教师范书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 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2、请同学书写例字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
10、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四)学生试临(四)学生试临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师生互评(五)师生互评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六)学生再练(六)学生再练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作品展示(七)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第 4 课点起笔斜触纸渐行渐压笔折笔提收(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9XX 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 5 课短撇二、教学目标1、认识短撇的形态,学会短撇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2、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
11、惯。三、教学重点短撇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难点1、短撇中行笔的写法。2、认识短撇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六、教学过程(一)(一)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猜字谜:干到头都歪。(千)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3、学习书法园地。(1)默读书法园地“墨锭和墨汁”。(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二)读帖指导(二)读帖指导1、分析短撇的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诵读短撇练习歌。(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短撇的书写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短撇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4)教师示范短撇的书写。10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
12、态与用笔特征。(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三)教师范书(三)教师范书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 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2、请同学书写例字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四)学生试临(四)学生试临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师生互评(五)师生互评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六)学生再练(六)学生再练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作品展示(七)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第 5 课短撇起笔斜触纸渐行渐压笔
13、折笔提收(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11XX 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 6 课长撇二、教学目标1、认识长撇的形态,学会长撇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2、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长撇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难点1、长撇中行笔的写法。2、认识长撇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六、教学过程(一)(一)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猜字谜:一撇。(厂)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3、学习书法园地。(1)默读书法园地“描红”。(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二)读帖指导
14、(二)读帖指导1、分析长撇的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诵读长撇练习歌。(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长撇的书写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长撇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4)教师示范长撇的书写。12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三)教师范书(三)教师范书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 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2、请同学书写例字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四)学生试临(四)学生试临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师生互评(五
15、)师生互评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六)学生再练(六)学生再练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作品展示(七)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第 6 课长撇起笔斜切行笔渐弯顺锋收笔(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13XX 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 7 课捺二、教学目标1、认识捺画的形态,学会捺画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2、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捺画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难点1、捺画中行笔的写法。2、认识捺画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激
16、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六、教学过程(一)(一)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猜字谜:再有三日便是春。(人)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3、学习书法园地。(1)默读书法园地“习字格”。(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二)读帖指导(二)读帖指导1、分析捺画的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诵读捺画练习歌。(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捺画的书写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捺画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4)教师示范捺画的书写。14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三)教师
17、范书(三)教师范书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 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2、请同学书写例字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四)学生试临(四)学生试临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师生互评(五)师生互评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六)学生再练(六)学生再练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作品展示(七)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第 7 课捺画顺锋起笔渐行渐压右转出锋(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15XX 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 8 课
18、反捺二、教学目标1、认识反捺的形态,学会反捺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2、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反捺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难点1、反捺中行笔的写法。2、认识反捺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五、教学策略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六、教学过程(一)(一)激趣导入激趣导入1、猜字谜:二人共用一张嘴。(吴)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3、学习书法园地。(1)默读书法园地“楷书”。(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二)读帖指导(二)读帖指导1、分析反捺的形态特征。(1)带领学生诵读反捺练习歌。(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反捺的书写方法。(3)教师根
19、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反捺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4)教师示范反捺的书写。16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三)教师范书(三)教师范书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 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2、请同学书写例字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四)学生试临(四)学生试临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师生互评(五)师生互评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六)学生再练(六)学生再练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三年级 上册 书法 练习 指导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