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2、34、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6、7、89、10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1、13、1412、15、16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7、1819、20综合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 D.扩大统治范围解析:B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
2、立。”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解析:B“庶出,不得立”“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3.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C.察举制 D.世袭制解析:B从材料“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可以看出材料中的
3、问题是权力分配的问题,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由此解决了权力继承纷争的问题,故选B。4.(2017山东潍坊期末)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A.浓厚的宗族色彩 B.强烈的等级意识C.浓重的神权色彩 D.发达的礼乐制度解析:B周代礼制的“亲亲”和“尊尊”意为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爱护团结,体现出带有浓厚宗族色彩;“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贵族之间、贵族和平民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故B项正确。5.“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
4、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解析:C材料中“贵族色彩”“共主”“地方分权体制”等信息反映了西周形成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分封制,故选C。“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符合商王统治的特点,A项错误;B、D两项中“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属于秦朝的政治特征。6.(2017山东青岛期末)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专制主
5、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D.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解析:D材料体现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但题目的要求是回答背景,A项错误;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是该制度实施的影响,不是背景,B项错误;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现象,C项错误;秦实现统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前提,D项正确。7.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解析:C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
6、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C项正确。8.在中国历史上,全国各级政府之间是一种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其历史源头应当是()A.分封制 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解析:B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地方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对“天下共主”的周王尽一定的义务,而周王直接控制王畿地区,并未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故A项错误;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故B项正确;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的郡国并行制存在分封的诸侯王国,与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自上而下的垂
7、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不符,故C项错误;从元朝开始在地方实行的行省制不是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的历史源头,故D项错误。9.(2017山东济宁期中)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 B.皇权的至高无上C.三公九卿各司其职 D.疆域规模的扩大解析:A秦朝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打破了贵族政治下的血缘传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帝制度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郡县制是地方制度,而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疆域规模的扩大是推行郡
8、县制度的因素,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无关,故D项错误。10.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曾发现大量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蜜衿(蛮荆)。背面:鞫(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解析:D从该秦简信息看,秦统一六国之后,派官吏对今天的湘西一带加强管理,推广秦律,强化对少数民族的约束,一些少数民族不堪苛政和严酷的法律而反抗政府。这说明秦朝制度推广引发
9、了矛盾冲突,故选D项。秦朝统治范围南至南海,故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反映了秦朝对今天湘西的管理,而非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11.(2017福建厦门期末)如图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的设立()A.简化了决策过程 B.降低了监察效能C.加强了君主专制 D.确立了三权分立解析:C根据题目中的示意图可以得知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故A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议,与监察无关,故B项错误;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分工明确,彼此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C项正确;三省六部是君主专制下的分化事权,并
10、非是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12.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佑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佑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解析:B唐朝三省长官的职责分别为: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其中中书省和门下省相互牵制,B项正确。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皇权至上,排除A;门下省与中书省分工不同,不存在权限高低问题,排除C;三省分权是为了加强皇权,不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13.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朝代的中枢机构图
11、,该朝代是()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解析:D图片中“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反映的是二府三司制,是北宋为加强君主专制,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的表现,故D项正确。14.“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 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解析:B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有文才的人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分析,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情形,平民通过考试也可以步入仕途,故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 高中历史 岳麓版 必修 试题 第一 单元 检测 Word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