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地板砖项目人力资源实施计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陶瓷地板砖项目人力资源实施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陶瓷地板砖项目人力资源实施计划.docx(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陶瓷地板砖项目人力资源实施计划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4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4二、 结论分析4第二章 行业背景分析7第三章 劳动定额水平9一、 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种类9二、 用实耗工时来衡量10第四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11一、 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11二、 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14第五章 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16一、 招聘成本及其相关概念16二、 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17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19一、 工作轮班制度的概念和种类19二、 两班制20三、 三班制21四、 多班制22五、 企业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方法26第七章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信息采集31一、 职业生涯规划信息
2、采集的途径和方法31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特征33第八章 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分析35一、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35二、 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36第九章 绩效考评方法38一、 制订绩效改善计划的程序38二、 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39第十章 绩效考评系统43一、 企业绩效考评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43二、 减小绩效考评误差的方法44第十一章 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47一、 绩效薪酬体系设计47二、 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48第十二章 专项薪酬管理制度的起草53一、 奖金制度的制定53二、 薪酬管理制度的类别57第十三章 集体合同管理分析59一、 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59二、 集体合同的履行、监
3、督检查和责任61第十四章 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64一、 岗位评价的概念64二、 进行岗位评价的基本原则65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建筑陶瓷地板砖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投资管理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74.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0645.4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044.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4%;建设期利息
4、784.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流动资金7816.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3%。(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0645.41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4642.84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6002.57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73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56248.8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2562.71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4.4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58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
5、P):24518.98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9333.00约74.00亩1.1总建筑面积91647.22容积率1.861.2基底面积31079.79建筑系数63.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430.512总投资万元40645.412.1建设投资万元32044.672.1.1工程费用万元28170.92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092.062.1.3预备费万元781.692.2建设期利息万元784.122.3流动资金万元7816.623资金筹措万元40645.413.1自筹资金万元24642.843.2银行贷款万元16002.
6、574营业收入万元73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6248.87""6利润总额万元16750.28""7净利润万元12562.71""8所得税万元4187.57""9增值税万元3340.38""10税金及附加万元400.85""11纳税总额万元7928.80""12工业增加值万元26943.97""13盈亏平衡点万元24518.98产值14回收期年5.58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4.4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
7、万元20622.63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背景分析建筑陶瓷地板砖是以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为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通常而言,建筑陶瓷地板砖在室温下成型,成型方法包括干压、挤压等。成型后的砖坯经过干燥后,在一定温度下烧制,即得建筑陶瓷地板砖成品。建筑陶瓷地板砖色彩丰富、抗腐耐磨、施工方便,并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构筑物地面的装饰与保护。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建筑陶瓷地板砖行业规模庞大,但近年来,行业结构调整成为建筑陶瓷地板砖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是产能结构调整,小产能逐步淘汰,大产能进一步发展,产能集中度有所提升;二是产品结构升级,随着工艺的优化和先进设
8、备的应用,加之消费市场引领,建筑陶瓷地板砖产品质量提升,高档建筑陶瓷地板砖产品市场份额上升;企业结构调整,部分企业因环保、市场、财物等问题退出市场,还有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逐渐式微,而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进一步得到消费者认可,并顺势扩大市场。近年来,中国建筑陶瓷地板砖企业数量和产量均有下降,2019年,中国建筑陶瓷地板砖行业企业数量仍超过1000家,产量为38.9亿立方米。建筑陶瓷地板砖属于生产性行业,产品质量及消费者的认可度是企业存在及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近年来,中国建筑陶瓷地板砖行业加快工艺优化及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从产品的花色、材质、釉料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优化,极大的提上了产品质量,
9、满足了客户需求。另外,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建筑陶瓷地板砖的美学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研发、生产色泽靓丽、花色多样的建筑陶瓷地板砖产品成为众多建筑陶瓷地板砖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产业分布上,2015年之前,中国建筑陶瓷地板砖产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山东、江西、四川、河南、广西等地区,其中,广东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基地,其建筑陶瓷地板砖占据全国三成左右份额,其他地区所占份额在一成左右或不足一成。2017年以来,中国环保政策趋严,环保检查力度加大,加之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意见等产业调整政策的实施,原有建筑陶瓷地板砖产能格局受到冲击,相当部分企业停产或退出生产,更多建筑陶瓷地板
10、砖投资转向生产环境稳定、原材料便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如东北、山东、山西、河南、重庆、江西、新疆等。第三章 劳动定额水平一、 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种类劳动定额水平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行业或企业规定的劳动定额在数值上所表现的高低松紧程度。(一)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分类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定额形式的多样化,劳动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可分为三类。1、工序定额水平。指各个工序之间劳动定额的高低松紧程度。工序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单位,定额水平首先体现在现行的工序定额上。2、工种定额水平。指各个工种之间劳动定额的高低松紧程度。它是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调配劳动力,实现均衡生产的重要保证。3、零件或
11、产品的定额水平。指工序、工种劳动定额汇总的结果。(二)按定额的考察范围分类。按照劳动定额所考察的范围,劳动定额水平又可分为三类。1、车间定额水平。即车间内部各个班组之间劳动定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2、企业定额水平。即企业内部各个车间之间劳动定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3、行业或部门定额水平。即同行业或部门所属企业之间劳动定额综合达到的高低程度,此外,按照定额的种类,劳动定额水平又可表现为现行定额水平、计划定额水平和定额标准水平。二、 用实耗工时来衡量和定额工时相比,实耗工时能反映生产员工实际完成定额的情况。如果对比的结果超过正常的界限,就说明现行定额和实际生产水平有较大的距离,由此可以判断出定额水
12、平的高低。这种方法和劳动定额的考核结合在起,资料收集比较方便,也可以对班组、工种、车间的定额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这种衡量方法的缺点是实耗工时统计的准确性、可靠性较难保证,甚至可能掩盖部分损失工时。实耗工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现行定额水平的牵制,因此其准确性较差。第四章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一、 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企业在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可以通过各种工时统计的原始记录取得有关数据,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一)以各种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各种工时消耗原始记录,按照记录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工人工时记录单(卡)和产品工时记录单(卡)两种。企业可根据这两种原始记录,从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
13、产类型出发,分别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以车间为单位,分产品、工种,按零部件逐道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由车间统计员定期根据原始记录(生产工时记录单、工票等)登记台账,制表上报厂部,厂部定额统计员再根据各车间上报的报表(日报、周报、旬报或月报)或工时统计台账,按产品分车间(或工种)汇总。由于车间和厂部的统计台账粗细程度有所不同,采用本方法进行汇总时,工作量较大。本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比较稳定、产品品种少、生产周期短的企业。1、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本方法是以一批投入生产的产品为对象,统计其实耗工时数和完成定额工时数。
14、使用本方法,要求各车间按期、按产品批量(一般分工种汇总)分别向厂部报送实耗工时和完成定额工时,厂部凭此登记台账。而车间在填报报表时是凭原始记录直接汇总的。采用本方法比上一种方法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但它主要适用于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批量不大的企业。2、按照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在众多的产品中选出重点产品,或从众多的零部件、加工工序中选出重点零部件、关键性工序,作为统计的对象,分别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总实耗工时。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周期长、产品结构和工艺加工过程比较复杂的企业。3、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各生产单位和每个生产工人在同一时期内,加工制作的产品是不同
15、的。因此,也可以按照生产单位如车间、工段、作业组班或生产者个人,分别统计出每月或季度的实耗工时,然后根据原始记录如生产工时记录单等,按产品归类分组,最后得到产品实耗工时的资料。(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以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往往受到填写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登记性误差,使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得不到切实的保证,特别是对于生产工人实际操作情况,以及各种时间的支配、利用的合理性缺乏全面了解。为了确切掌握生产工人工作时间的支配情况,使制定和修订的新定额达到先进合理的要求,还必须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生产工人加工产品的实耗工时,以及整个工作班、工作时间消耗进行直接观察。1、工
16、作日写实。对生产工人整个工作日中工时利用情况进行观测,可以掌握以下几类时间及其在工作日中的比重。(1)实际用于作业以及完成作业所必需工时消耗,如作业时间、组织与技术性宽放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宽放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等。(2)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如停工时间、非生产工作时间等。2、测时。以工序为对象进行现场观测,可以进一步掌握生产工人在加工产品中作业时间等的消耗情况,分析和研究各个工序工时消耗的构成,为统计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提供基础数据。3、瞬间观察法。根据统计抽样的原理,通过对现场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行随机的瞬间观测,调查各项作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可以对产品实耗工时进行统计推断,并能保
17、证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果。以上三种方法,就其性质来看,都属于非全面调查。如工作日写实虽是对整个工作日工时消耗进行调查,但它并不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总之,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企业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时,一般应以原始记录、工时统计台账和厂内报表为基础,即通过经常性调查取得有关数据。同时,为了保证质量,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程度,企业还应当注意通过非全面调查(如工作日写实、测时和瞬间观察法等)在工作现场直接进行观测,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弥补日常统计中的不足。二、 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一)利用分组法分析集体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利用上述方法计算企业、车间或班组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只能从全局上反映定额的执行
18、情况,不能说明到底有多少员工完成定额、有多少员工接近或没有完成定额。因此,利用分组法,按员工劳动定额完成程度进行统计分组,可以观察总体内部的构成,对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作出全面的详细说明。(二)分析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工时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的影响1、已知某车间报告期内工时消耗及产品产量的统计资料如下。通过上述计算表明,从企业整体来考察,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只达到905%,如果将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企业劳动定额综合的完成程度仅为79%,远没有达到现行劳动定额规定的要求。而从企业员工的技术状况和劳动能力来看,员工劳动定额完成程度为115.4%,即员工实际工作1个小时,可完成115
19、4个定额工时的任务。在经过上述计算分析以后,还应对企业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状况,以及劳动条件失常和工时利用不充分等原因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五章 招聘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一、 招聘成本及其相关概念招聘成本是企业为了招募、甄选和录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各种相关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招聘人员的直接或间接劳务费用、直接或间接业务费用、其他相关费用等。招聘单位成本是招聘总成本与实际录用人数之比。如果招聘实际费用少,录用人数多,意味着招聘单位成本低;反之,则意味着招聘单位成本高。招聘成本有以下几种不同形式。(一)招募成本招募成本是指在招聘工作前
20、期为了吸引应聘者所支出的成本,如网站续费、参加招聘会的场地费、招聘人员的差旅费等。(二)选拔成本选拔成本是指对应聘人员进行鉴别选择,以及作出决定录用或不录用哪些人员所支付的费用,如应聘人员招待费、测试费用、结构化面试聘请外部专家的报酬等。(三)录用成本录用成本是指经过招聘选拔后,把合适的人员录用到企业所发生的费用。录用成本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和旅途补助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四)安置成本安置成本是指为安置已经被录取的员工到具体工作岗位所发生的费用。安置成本由为安排新员工的工作所必须发生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为新员工提供工作所需要的装备费用以及录用部门因安置人员所损失的时间成本构
21、成。(五)离职成本离职成本一般是指因招聘不慎或员工离职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一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六)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因招聘方式或程序错误使招聘失败而重新招聘所发生的费用。二、 人员招聘数量与质量评估企业通过对各类人员招聘数量情况的统计指标进行评估,可以分析在员工数量上满足或不满足需求的情况,查明具体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找出招聘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同时,通过人员招聘数量与招聘计划进行比较,也能为人力资源规划的修订提供依据。而人员招聘质量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行为、实际能力、工作潜力的评估,它是对招聘工作成果与方法的有效性检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员招聘质量评估既有利于改进招聘方式和方
22、法,又能为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一、 工作轮班制度的概念和种类工作轮班制作为企业工作时间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指在工作日内组建不同班次的生产组,在同一工作地轮番进行生产的劳动协作形式。企业的工作轮班制,除特殊的情况实行单班制,即每天组织一班生产之外,主要是指多班制,即每天组织两班或两班以上的员工轮流进行生产,完成工作任务。总之,工作轮班制是特指在实行多班制生产条件下,组织各班员工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班次顺序,轮流进行生产或工作活动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它体现了员工在时间上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企业无论实行单班制还是多班制,主要取决于自身
23、生产经营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发电、化工、石油、冶金等类型的企业,其主要生产工艺过程都是连续性的,除特殊情况外不能随意间断,这类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必须实行多班制;而机械制造、纺织、轻工、建筑等类型的企业,其生产工艺过程是可以间断进行的,这类企业不必强制实行多班制,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以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选择单班制或多班制。一般来说,实行单班制的劳动组织工作也比较简单,员卫生活起居比较有规律,有利于员工的身体健康,但不能充分发挥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潜能。而实行多班制,不但有利于挖掘固定资产的潜力,缩短生产周期,扩大生产空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出,还能为社会提供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陶瓷 地板砖 项目 人力资源 实施 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