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读后感(一).doc
《大国崛起读后感(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崛起读后感(一).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国崛起读后感 1107414074 杨云菲 大国崛起观后感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唐太宗的一句话。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以史为鉴。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几大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但只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流传至今,其他古代文明都多多少少地中断了,原因是什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文明特别提倡“以史为鉴”,使自己历经几千年波折而能够生生不息、世系相承。 首先我们来确定一下何谓“世界强国”,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对世界整体发展的格局和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国家。我们看它是怎样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作为
2、一个世界强国必须要具备在整个的世界上发生影响的这样一个先决条件,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之前这样的条件其实不具备的。比如古代的中国一直在东方世界发挥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当时整个的世界相对来说彼此隔绝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比较少,所以这个任何一个古代的中世纪强大的国家都没有可能发挥世界性的力量。而真正的一个能够发挥世界影响的国家一定要等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那个时候开始才会出现世界强国。 该片所考察的9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沙俄(苏联现在的俄罗斯)和美国公元1500年后至今,先后崛起而称雄一时的大国们,其领土或大或小,但她们的经济都在其鼎盛时期,至少相比崛起之前,一度
3、高度繁荣。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新的时代是“工业化时代”的资本主义,这个时代两个代表性国家是英国和法国。英国统一的强大的国家权力的政权出现,并在国家力量充分的支持之下利用支持海盗活动的手段执行重商主义政策。文化也非常繁荣。光荣革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议会是国家最早权力,专制国王已经被推翻了,创造了一种宽松的社会环境。尽管王权还存在,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出现了叫做“君主立宪制”。英国是“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第一个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法国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和强大的权力就是专制的王权。专制的王权执行重商主义,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殖民活
4、动开始。英法战争中法国专制制度的落后使其失败。人民奋起革命但是推翻旧制度却没有建立新制度。法国在和英国争夺霸权,也不得不被迫走上工业革命道路,是第二个走上工业化道路国家。法国政治的动荡造成他必须同时完成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所以法国革命人民都是了不起的人民。 资本主义的军国主义强权国家。德国、日本。德国民族意识产生了德国统一民族国家要出现。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革命的方法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标志着欧洲整个格局的重大变化。德意志领先第二个工业革命,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其原因一部分在于他的教育、人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它走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让国家参与进去,用国家的力量推动工业化发展。德国的工业化也伴
5、随着殖民扩张等,但尚武好战的传统加上德国的狭隘民族主义让它走上用武力直接挑战当时的世界霸权的道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0世纪30年代德国民族主义重新膨胀、恶化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生存空间”与威廉二世的“世界性”意思大同小异。我们从德国发展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必须要接受的教训就是这种武力扩张的这一条路不可走的。近代日本的崛起反映了日本民族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变革意识。日本历来喜欢与强者为伍,善于向先进学习。特别是在危机面前,领导层往往能正视传统制度中的不足,勇于割除积弊,积极接受新事物,从而形成一股自上而下的废旧出新的强大推动力。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寻求工业化发展模式,
6、最终决定学习德国,走德国的路。也用国家力量推动工业化、追求工业化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日本的工业化也和德国一样走上了用武力强行扩张,同时强行地挑战当时的世界大国地位的道路。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强国,也经历了民族解放战争,很快走上扩张的道路,但是俄国的落后有两点:第一个是沙皇专制,而且这样一个沙皇专制是建立在贵族控制社会的 11712 1107414074 杨云菲 基础之上的,第二个落后之处是,它始终维护着“农奴制”。西化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农奴制被废除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非常快。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国内经济崩溃、人民生活苦难,最终导致十月革命。斯大林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苏联社会主义工
7、业化开始进行起来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大国、工业化国家,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发挥巨大力量。这样的成就归功于他的新的工业化模式就是社会主义模式国家动用整个社会的资源,所有的资源人力、物力。不足之处是计划经济模式是粗放型发展模式。然而最终苏联没能逃脱解体的命运。 美国的早期是英国的殖民地,跟着英国走到工业化的门口。通过独立战争得到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之后美国工业化速度一日千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支柱产业。然而美国工业化也造成很多问题,一个是大企业垄断、大企业大量破产;第二个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第三商业欺诈越来越严重,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第四还有大财团攫取私利。到了30年代,美国经历了经济大
8、危机,华尔街股市崩溃整个世界一片萧条,罗斯福新政用国家的干预来控制市场,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就形成了,对后来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是造成了巨大影响。当然两次世界大战也使美国得到了非常大得好处,华尔街成了世界经济中心,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还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政治力量也向多极化发展了,逐步形成当今的世界格局。 既然他国的历史也值得重视,那么从别国的历史中,可以“鉴”到什么呢。我觉得,可以借鉴的东西应该是很多的。对当代中国人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其他国家在近代以来的几百年历史。这几百年中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其他国家是怎么走过来的,积累了哪些经验、
9、留下了哪些教训,而这些经验教训又可以给当代中国提供哪些启示呢。中国要作为大国崛起,首先要是研究国外,并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从以上几大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发展强大的条件一要有一个国家;二是重商主义。历史证明了哪一个国家先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哪一个国家就在现代的世界发展过程当中领先一步,哪一个国家就先开始进入现代历史发展。政治制度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反过来,经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政治。 要学习的是产业和企业要有一个“宪法宪章”。实际上法国大革命、英国、美国大革命的成功就是一个大宪章,一个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要有一个根本大法和根本的核心理念。在这个大框架的指导下,我们再对制度、体制和系统
10、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又看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马克思看到了。_也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自古历来相继消亡的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商业和金融是第一生产力。商业头脑、思维以及商业模式的创建与创新是经济起飞的第一要素,而这一要素无疑是最根本的智力支持和力量源泉。关键是技术创新对于企业乃至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要提前预见未来市场,调研潜在需求。同
11、时,它又要求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含科学技术等等一系列相关的方方面面为商业贸易和经济等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更先进更适用的助力要素。 大国崛起这部电视片中的九个国家,都在不同的时期有过比较成功的发展,它们把握了当时的时代发展脉搏,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它们由此而成长起来,成了它们那个时代所谓的大国。他国历史可以为中国现代化提供借鉴,“以史为鉴”,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我们迫切需要汲取别国的经验、规避别国的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少走弯路。中国才能更有信心的努力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世界。所以我们应该冷静探索了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中国发展寻找镜鉴,促进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
12、实现。 第二篇:大国崛起:读后感大国崛起:英国读后感 英国的崛起是在比较开放,自由宗教的环境下开启的,一些科学家在这个时候敢于创新,标新立异,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在当时,他的实验没有被世俗宗教所批判,没有被王室所阻挠,所以,这样的历史环境给瓦特提供了自由发明创造的机会于有利的环境,当他的实验成功时,利用到工业当中,使英国的工业飞速的发展,从而成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时代的先锋者,无与伦比,把一些亚洲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而中国是闭关锁国的政策,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开天辟地的进步,中国还一直处于落后封建的农业和基础的手工业。当一声炮响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时,这时的中国只能处于挨打的地位,一
13、系列的侵占领土、赔款的条约接二连三的签订,那时,中国被轰醒了。 1588年,伊丽莎白继承王位时,从英吉利海峡那边,不断地传来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探险成功的发财消息,这个时候是一个寻求新大陆,成为海上霸主的时代,这对于雄心勃勃的伊丽莎白来说是一个挑战的机会,一个成为海上霸主的机会,她认为这个时代,谁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先抢到海上霸主的地位谁就会先发展起来,成为第一强国,自从英国以弱小的力量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英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西洋海上的霸主,又风骚了数百年。 还有,在伊丽莎白时期,她合理的处理了国王与庄主贵族的权利与利益,各个知道自己应该拥有什么,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成为了不成文
14、的法律,各个尽其所职。伊丽莎白的智慧与胆识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从而她永远不会在英国人民的记忆中消失,乃至世界人民。每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都离不开一个有魄力的国王。在英国经济不稳的年代,伊丽莎白一世看到了海洋的潜力,明智的向海上扩充势力,以充盈国库。而面对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声讨时,沉着的打退他们的舰队,并赶走了海上的马车夫荷兰,从此谱写英国的海上历史。在面对和贵族们的关系时,看清了国家的局势,严格遵守大宪章的条例,和贵族们处在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伊丽莎白去世之后,英国陷入了内战,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英国人民在不断的摸索着新的,适合自己国家的管理体制,终于在光荣革命之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强
15、大的道路。 同时,英国的文化,戏剧也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他的古典文化值得我们考究。 总之,大国崛起英国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震撼,也是我更加了解了这个“日不落帝国”。 大国崛起:美国读后感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
16、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曼(horace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
17、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
18、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
19、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
20、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2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大国崛起:日本读后感 这是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土地贫瘠,资
21、源匮乏,人口老龄化严重,几乎每一天都遭受着地震的袭击,任何时刻都有遭逢台风和海啸的可能这样一个在天灾人祸中本该苟延残喘的岛国,却曾用他的铁蹄踏碎了亚洲的许多国家,其野蛮和凶残不亚于纳粹,让世界为之震惊;而今的和平年代,这个弹丸之国则以其严谨精致的工艺,时尚精巧的商品,细腻美味的料理又一次席卷整个世界,我们把这个岛国叫作“日本”。 作为一个接受了十余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学生,提起日本,许多人知道更多的是七十多年以前其发动的那场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仇日思想,从我们接受教育的那一天起便无孔不入地钻进我们的脑海,根植于我们的魂灵,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当历史的风烟早已散去,亚洲土地的疮痍也逐渐愈合新生,那段刻
22、骨铭心的国殇早已成为骨髓里被刀劈斧斫出来的一个胎记,化作基因链里不知名的一串密码低头自忖,是否更应该从日本的崛起中反省,泱泱中华,何以为如此蚍蜉所欺。我想,大国崛起日本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答案。 每每看到书上将中国描述为一个地大物博,土地富饶,人民智慧勤劳的国家时,总会禁不住发自内心地一阵战栗华夏民族,正是因为自恃上天毫不吝啬的厚爱才会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肯醒来。与中国相比,日本实在是个不幸的国家,孤立海上,莽莽四望,只看得到自己脚下再不能更贫瘠的荒土;人民在各种天灾中只为生存,更不要去谈追求更多,危机感如猛兽时时刻刻匍匐在身边,似乎一凝神都能听到死神的呼吸正是这种孤立无援的危机感,
23、造就了日本人坚毅谦虚的性格。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生存的不易,合作的重要,坚持的力量。这样严谨的态度,亦成就了今天日本企业的辉煌佳能,尼康,松下,三菱数不尽的日本产品销往世界各国,并因其精湛的做工获得好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日 本人靠自己的严谨获得世界的信任,继而赢得财富,于世界大国俱乐部中占领了不可小觑的一席之地。 日本的崛起,得益于日本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从中国的盛唐开始,日本就开始到中国来学习儒学,医学,佛学,茶道,围棋等等,吸收了大量中国的文化成果,从而走上了以中国为师,仿效中国发展的道路,坚持以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为目标;后来,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沉睡的中国,美国的黑船
24、也轰裂了封建日本沉重的国门,日本人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转而向西方寻求更先进的文化,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如果说大化改新使日本从愚昧的奴隶制社会发展成封建社会是中国的影响,那么明治维新使日本从落后的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则是西方社会的贡献这两次极具划时代意义的改革,都使得日本经历了改天换地的发展。 其次,日本重视科技教育,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日本人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国 崛起 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