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蛟河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蛟河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蛟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考试时间:7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H:1 C:12 Cl:35.5 S:32 Ba:137 N:14 Cu:64 Na:2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B. 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C. 16 g臭氧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D. 1.00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186.021023【答案】C【解析】【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应是gmol
2、-1,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 mol-1,故A错误;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物质的量之比为3:2,所以体积比为32;故B错误;C. 16 g臭氧中含有氧原子个数为:N(O)=NA3=16g48gmol-136.021023=6.021023,故C正确;D.1个臭氧分子中含有24个电子,则1.00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246.021023,故D错误;答案选C。2.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 2L CO和2L CO2B. 9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 CO2C. 标准状况下1mol O2和22.4L H2OD. 0.2mol H2和4.48L HCl气体【答
3、案】B【解析】【详解】A项、缺气体体积条件,无法比较的2L CO和2L CO2的物质的量大小,无法判断分子数大小,故A错误;B项、9g 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L 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两者分子数相同,故B正确;C项、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无法计算22.4L H2O的物质的量,无法判断分子数大小,故C错误;D项、缺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4.48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无法判断分子数大小,故C错误;故选B。3.下列属于碱的是 ( )A. 纯碱B. Cu2(OH)2CO3C. NH3H2OD. 石灰水【答案】C【解析】【详解】A.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A不符合
4、题意;B. Cu2(OH)2CO3属于盐,B不符合题意;C.NH3H2O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属于碱,C符合题意;D.石灰水为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4.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Fe(OH)3胶体B. 蛋白质溶液C. KOH溶液D. 淀粉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据此分析选项即可。【详解】A.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B.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C.KOH溶液不属于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C符合题意;D.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
5、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要注意蛋白质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虽然通常称为溶液,但由于其分子直径达到了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故其实质上属于胶体。5.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1L中含有0.2 molNa+ 、0.25 molMg2+、0.4 molCl ,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 )A. .0.15 mol/LB. 0.3 mol/LC. 0.1 mol/LD. 0.5 mol/L【答案】A【解析】【详解】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正负电荷守恒,即n(Na+)+2n( Mg2+)=n (Cl-)+2n(SO42-),所以0.2 mol+20.25 mol=0.4 mol+2n(SO42
6、-),解出n(SO42-)=0.15mol,n(SO42-)=0.15mol/L。答案选A。6.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A. 量筒B. 圆底烧瓶C. 容量瓶D. 分液漏斗【答案】B【解析】【详解】A. 该仪器为量筒,仪器名称正确,要注意量筒小刻度在下,大刻度在上,且没有零刻度线等;B. 该仪器为带有支管的烧瓶,叫做蒸馏烧瓶,仪器名称错误,要注意蒸馏烧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 该仪器为容量瓶,仪器名称正确,注意在平时使用时要标注好规格;D. 该仪器为分液漏斗,仪器名称正确,该仪器分为球形和梨形两种,图示为梨形,一般用于萃取分液,球形一般用于滴加反应液;故答案选B。7.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
7、从左到右依次是A. 过滤、蒸发、蒸馏、分液B. 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 蒸发、蒸馏、过滤、分液D. 分液、蒸馏、蒸发、过滤【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中第一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固液化合物,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过滤;由图中第二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从溶液中分离溶质,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蒸发;由图中第三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蒸馏;由图中第四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是萃取分液;故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故选A。【点睛】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仪器的构造和用途,并能灵活运用即可。该类试题主
8、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除去粗盐中的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除去Mg2+的主要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B. 试剂一定不是Na2CO3溶液C. 检验SO42-是否除净: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D. 滤液加稀盐酸时只发生反应:HCl+NaOH=H2O+NaCl【答案】D【解析】【分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分别用过量的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除去,过滤后,滤液
9、中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以用稀盐酸除去,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A项,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故A正确;B项,由于需要碳酸钠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试剂一定不是碳酸钠溶液,故B正确;C项,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净的操作为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故C正确。D项,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溶质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时,盐酸还会与碳酸钠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粗盐提纯时,所加的试剂主要有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盐酸溶液,NaOH溶液主要除
10、去Mg2+,BaCl2溶液主要除去SO42-,Na2CO3溶液主要除去Ca2+和剩余的Ba2+,等沉淀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OH-、CO32-;因此只要记住:碳酸钠溶液一定加在BaCl2溶液之后,盐酸加在过滤后,操作的顺序就很容易确定了。9.使用化学药品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药品对应的警示标志正确的是()A. 酒精B. 浓硫酸C. 汽油D. 浓硝酸【答案】B【解析】【详解】A、酒精是易燃液体,故A错误;B、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故B正确;C、汽油易燃液体,不是爆炸品,故C错误;D、浓硝酸有腐蚀性,没有剧毒,不是剧毒品,故D错误。10.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在容量瓶上标有的
11、是()A. 温度、容量、刻度线B. 压强、容量、刻度线C. 温度、浓度、刻度线D. 浓度、容量、刻度线【答案】A【解析】【详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因此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刻度线和温度,故选A。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0小题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下列溶液中的Cl 浓度与50 mL 1 mol/L MgCl2溶液中的Cl 浓度相等的是A. 150 mL 1 mol/L NaCl溶液B. 75 mL 2 mol/L CaCl2溶液C. 150 mL 2 mol
12、/L KCl溶液D. 50 mL2 mol/L KClO3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50mL 1mol/L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c(MgCl2)=2mol/L,则A、150mL 1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c(NaCl)=1mol/L,故A不选;B、75mL 2mol/L 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c(CaCl2)=4mol/L,故B不选;C、150mL 2mol/L 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c(KCl)=2mol/L,故C选;D、氯酸钾不能电离出氯离子,50 mL 2 mol
13、/L KClO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0,故D不选;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学生要注意的是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只与物质的浓度和化学式有关,与溶液的体积无关,但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时必须考虑溶液的体积。12.将标准状况下的 aL 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标准状况下的 a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将标准状况下的 aL 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盐酸的质量为(1000g+),又知其密度为b g/cm3(即1000b g/L),
14、则该盐酸的体积为,所以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D正确,本题选D。【点睛】本题因为是字母型计算,所以相对难度较大,计算原理并不复杂,但是化简较难,特别是单位容易搞错,切记计算溶液体积时,要把毫升转化为升。13.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将它们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分离,即加入一种试剂只能生成一种沉淀,需要考虑每次所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溶液中的一种离子反应形成沉淀。【详解】NaOH与Mg2+、Ag+都能生成沉淀;Na2CO3与Mg2+、Ag+、Ba2
15、+三种离子都能生成沉淀;NaCl只能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每次所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溶液中的一种离子反应形成沉淀;先加入氯化钠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然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只与溶液中Mg2+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钡沉淀,所以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NaCl、NaOH、Na2CO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解题时要注意题目逐一沉淀的要求,熟练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14.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则c
16、1和c2的数值关系是A. c2c1B. c2c1C. c22c1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设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则c1= =。设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a%的硫酸溶液密度为2,则c2= =。所以c1:c2=10a1: 20a2=1:22,即c2=。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也越大,所以21,所以c22c1。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溶液稀释浓度计算的有关知识。对于大多数物质的溶液来说,浓度越大,溶液的密度就越大,只有少数物质的溶液,如氨水及酒精的水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式:c=及溶液的密度与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7、。15.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分子数为1 NAB. 常温常压下,16g O2含有的原子数为1 NAC. 通常状况下,1NA 个SO2分子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K2SO4溶液中,含有SO42个数为0.5 NA【答案】B【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16g 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 NA,故B正确;C通常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则通常状况下,1NA 个SO2分子占有
18、的体积也不是22.4L,故C错误;D根据n=cV,不知道溶液的体积,则无法计算0.5mol/L的K2SO4溶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也无法确定溶液中含有的SO42个数,故D错误;故答案为B。16.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3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4.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4+、CO
19、32、SO42,不含ClB. 该混合液中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K+、ClC.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Cl,可能含K+D. 该混合液中:c(K+) 0.1mol/L c(CO32) = 0.1mol/L【答案】D【解析】【详解】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Cl、CO32、SO42中至少含有一种;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3mol气体,气体是氨气,一定含有铵根,物质的量是0.03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4.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说明达到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
20、,其中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2.33g233g/mol0.01mol,碳酸钡的物质的量是(4.30g2.33g)197g/mol0.01mol,阴离子的总电荷为0.01mol2+0.01mol20.04mol0.03mol,所以一定还存在K+,氯离子不能确定。由于氯离子不能确定,所以钾离子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04mol0.03mol0.01mol,其浓度0.01mol0.1L0.1mol/L,碳酸根的浓度为0.01mol0.1L0.1mol/L,答案选D。【点睛】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进行离子推断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互斥性原则。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
21、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的离子。(2)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可能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3)进出性原则。离子检验时,加入试剂会引入新的离子,某些离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消失,则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无法判断。解答时,首先,必须以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是考生认真、准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基础。例如考生要对离子的性质、离子的特征、离子间的反应关系要有准确全面的认识。其次,必须要有正确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灵活的解题方法。17.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 4A=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d,则
22、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7dB. 5dC. 2.5dD. 2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气体的密度成正比来计算。【详解】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气体的密度成正比,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d,混合气体与A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所以A气体的摩尔质量为4d =5d。答案为B。【点睛】本题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对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先求解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再利用方程,反因为和生成物均为气体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量增加,可进行求解。18.向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和N2O,下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蛟河 一中 2019 _2020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