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doc
《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江背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熊瑾玎等同志的故乡,地处xx县东南部,三面和浏阳接壤,距省会xx市和铁路枢纽xx市各30公里,离黄花国际机场仅10公里,浏阳河穿境而过,s103省道横贯东西,水、陆、空交通极为便利,具有独特的政治人文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全镇总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耕地5.4万亩,辖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是xx县行政大镇、工业重镇。境内有三湘第一村、全国文明村-印山村;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的故乡特立村;有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前景美好的乌川湖村。 江背镇素有“水泥之乡”、“车身之镇”的美誉,乡镇企业和城镇建设起步较早
2、,是XX省首批小城镇示范镇,也是xx县现代化农业示范镇。1992年江背镇工贸小区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示范区,2000年江背镇被批准确定为省级工业小区,纳入长沙重点园区建设范畴,2004年被列入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省5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今年,县委、县政府拟定我镇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镇、卫星新市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中,我镇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嬗变之路。 一、嬗变之源 城镇化不仅是大趋势,也是大战略、大平台、大变革。谁抢占了城镇化发展先机,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竞争优势,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近年来,我镇围绕xx县“城乡一体化”战略,始终坚持“工业兴
3、镇、强企富民”之路,以城镇化作为重要引擎和平台,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镇域承载、辐射能力,努力构建“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镇域格局,营造文明和谐的镇域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江背社区为核心,朱家桥社区、梅花社区等为骨干,印山村、特立村等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城镇发展“破茧成蝶”,美丽“嬗变”。全镇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提高到2010年的50.3%,城镇化率增长了近17倍,成为xx县城镇化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二、嬗变之策 城镇化嬗变,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不再是过去的管理型政府,应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主动引领谋划,
4、深层次发挥市场机制的内在作用,激发全民参与管理的热情,凝聚了强大的嬗变力量,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一)由“乱”到“顺”,齐抓共管促和谐 城镇化推进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如同种菜养花,“三分种,七分管”。我镇成立了城镇化建设小组,书记毛葵为组长,镇长陈虎为副组长,相关党政领导为成员,并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抓城镇化建设。同时,经过实地调研,制定了“经济强镇、农业稳镇、文化兴镇、环境美镇”的发展纲领,在此基础上,广开言路,问政于民,积极与群众对话,确立了“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经济实力强、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型城镇化发
5、展思路。 (二)由“粗”到“精”,科学规划显特色 城镇规划是引领发展的“蓝图”,是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纲”,我镇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为抓手,致力提升城镇品位。2008年,我镇聘请湖南大学规划设计院,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总体集镇建设规划、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确立了“分类指导、统筹发展”战略,形成了“一心一环、一园三组团”的镇域规划体系。一心是江背社区为中心;一环是由s103、江五线、梅五线和朱梅线组成的道路环,将各组团串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园是江背工业园;三组团是指江背工贸组团、印山建材组团和朱家桥-五美居住组团。同时,集镇建设的布点也由遍地开
6、花、按行政区划划分向有重点、分梯级进行布局转变,江背社区、朱家桥社区、五美社区、梅花社区正成长为城镇现代商贸服务中心,梅花集贸市场和五美集贸市场逐步成为中心集贸市场。整体来说,通过规划我镇实现了发展品位的提升,为我镇实现组团规模式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由“缺”到“全”,完善基建重便民 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决定区域承载力。我镇牢固树立“宜居宜业”理念,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功能性、配套性和服务性作用,提升我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一,交通先行,打造纵横道路网。目前,我镇村组通公路覆盖率达100%,在原有的s103线、319国道的基础上,接通岳汝和浏醴两条高速公路,实现主要干道与县域内的高速、国
7、道、机场互通。拟建中的黄江公路将与岳汝高速赤霞、黄兴大道南延和s107南延线连接,接受武广高铁、空港城的辐射,为我镇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活力,成为新一轮加快我镇建设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起点。第二,服务至上,打造集镇生活网。近年来,五美集贸市场、客运站点、污水处理厂、排水整体改造、自来水厂等项目的相继开工,基本实现“水、电、路、话、媒”的村级全覆盖,同时,我镇成立了江背城管中队对集镇棚架、户外广告等违章建筑拆除整治,两家专业的环卫保洁公司对集镇的管理与维护。这标志着镇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与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第三,树人为本,打造终身学习网。我镇投资近千万用于印山小学宿舍楼、五福小学综合楼建设以及对其他学
8、校进行加固,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建立农家书屋3所,远程教育教室16个,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多期,构建了一个高标准、广覆盖、多层次的全方位立体学习网络。第四,“两型”为源,打造生态休闲网。我镇坚持“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编写了江背镇环境规划,投入200多万元用于集镇垃圾的清扫与回收工作,聘请109位专职清洁员,新砌垃圾池1500个,新购置垃圾桶14500个,免费发放到各家各户。五个中心公园结合印山人工湖、特立故居、乌川湖为“面”;以镇区的水渠为流动景观结合沿河风光带,成为城镇景观的“线”;以各公园景点的体育休闲设施,作为人们休闲的“点;整个江背城镇建设就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的休闲娱乐系统
9、。 (四)由“隐”到“显”,多元政策解难题 我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托地缘、资源和原有基础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品牌和特色。第一,多元引资政策解资金短缺难题。抓住湖南镇企对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方式,让多方资本参与我镇城镇化开发。例如,通过政府主体投资、出让一定时段经营权引导企业资本建设了我省首家乡镇演艺中心江背镇文化中心;通过政府投资、土地划拨给合作社相结合方式建设五美农贸市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集镇管理,成立了两家环卫保洁公司,完善了垃圾中转站的建设。破解了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难题。第二,生态移民政策解山区发展难题。抓住我县试点推行生态移民的
10、政策,将生态移民与鼓励农民集中居住相结合。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针对交通条件差、生产资源贫乏的居民进行生态移民。为了让农民搬得出、住得稳,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搬迁到移民集居点的山区农民人均可得到2万元的安置补偿费,并且相关部门还在户籍、建房、就业、看病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或照顾。居住地点的改变,生态移民有如乘上“幸福快车”,有效提高了收入水平。第三,土地流转政策解三农效益难题。抓住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支持,加快土地有效流转,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在“依法、自愿、有偿、平等”的基础上,规范我镇土地流转行为,积极引导村、组、农户将承包地流转至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生态农庄,走公司+农户+协会的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2022 乡镇 新型 城镇 建设 情况 汇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