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莉、副市长王大伟分别牵头,组织宣传部、文广新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恐龙大世界、竹山生态谷、东方田园综合体、永辉生态农场、龙门口生态旅游度假区、迈赫机器人大世界、驿丰葡萄庄园等项目,与部分镇街(园区)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组织人员到青州、黄岛、即墨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重点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有核心吸引物但吸引力不足。恐龙化石资源是我市文化旅游业发
2、展的核心资源,但是目前利用恐龙资源打造的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暴龙馆等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明显不足,难以产生良好的口碑宣传效果。一是业态单一,纯观光游览,产业链短,有看点无玩点,游客停留时间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少有走了还想再来的留恋感。二是仍处于传统的门票经济时代,门票价格偏高,很多游客望而却步,对本地市民和团队游客也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群众满意度不高。三是项目缺乏高端创意策划,3处恐龙景点存在着一定的雷同性,缺乏参与、体验、度假等功能,文化内涵单薄,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浙江桐庐在产品打造上,除了传统的业态山水旅游产品,还重点培育发展养生保健、医疗旅游、乡村休闲等新
3、型旅游产品,创建了XX省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引进开发一批新项目,培育乡村慢业态,利用废弃资源成功开发了牛栏咖啡、猪栏茶吧等乡村休闲新业态,深受游客喜爱,因此才叫响了全国闻名的全域旅游发展的桐庐模式。 (二)投资方有发展意愿但能力水平欠缺。目前诸城的文旅项目大多数是由企业工商资本转型投资建设的,他们虽然意识到文旅产业前景广阔,有较强的投资开发意愿,但普遍存在着想干不会干、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有的不愿意投资作项目专项规划,仅凭个人意愿,想到什么做什么,随意性强;有的即使请了专家或策划团队,也不真正听取意见建议。由于缺乏精深研究论证,整体规划策划不到位,降低了文旅项目
4、开发档次,形成了项目数量多精品少、雷同性大独创性小的局面。 (三)政府有主导措施但扶持力度不够。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组织开展了文化旅游业专题调研,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休闲农庄的意见,但与浙江、青岛、以及XX县区相比,我市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够。浙江桐庐先后出台XX县区振兴旅游休闲产业五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XX县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民宿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激励旅游业发展。XX市西海岸XX县区2014年出台了鼓励住宿餐饮业发展的意见,201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对新业态旅游、夜间旅游、反季节旅游、民宿产业、旅游景区、餐饮住宿
5、业、旅行社、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众多方面给予31000万元不等的奖励,仅每年的旅游营销专项基金便高达2000万元。同为县级市的XX县区2012就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其中对20多项旅游事项给予扶持或奖励,2016年仅给旅行社的奖励资金就达三四百万元。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意见,缺少财政资金的撬动,加上文化旅游业效益回报期长,民间投资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许多高价值旅游资源仍处于原始状态,好项目上不去,难以形成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的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另一方面是对镇街(园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旅游业占
6、的比重较低,2000分中仅占10分,导致部分镇街园区对旅游业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旅游积极性不高。 (四)旅游景点有公共服务设施但配套不完善。是景区公共服务不平衡。现有的景区多数都有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牌、购物场所等,但部分停车场车位不足,一到节假日车辆就拥堵不堪;有的景区停车场无旅游厕所,几乎所有厕所都没有配备第三卫生间。超然台、博物馆、名人馆、常山文博苑等文化设施和景点客流量大,但讲解服务等措施跟不上,游客往往只能走马观花,展示宣传诸城文化的窗口作用发挥不够。二是旅游综合服务不够细。我市至今没有在市级层面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无法为外地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旅游公交线路不足、部分景区景点
7、不通公交车。旅游引导标识牌2011年设置了46个,目前看数量明显不足,一些新的景区都没有列入,不利于为日益增多的自驾游游客服务。三是智慧景区建设有差距。旅游发展先进地区都实现了电子票务、手机讲解、智能导航等,而我市只有个别景区有了导航和扫码讲解,多数景区的视频监控、车辆管理系统、景区无线wifi、大屏发布系统建设亟待完善。 (五)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力有待提升。调研中发现XX县区特别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依托青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古城文化、佛寿文化、东夷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状元文化与旅游的结合,重点展示青州古九州、东夷、古城、古村、佛寿、民俗表演等文化内容,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开发,让游
8、客在旅游中体验青州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青州旅游品质。但我市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利用率低,各级各类文化设施、丰富的文化研究成果不能深度融入旅游开发,文化旅游发展活力不足。如以超然文化为核心的苏轼文化在诸城及周边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并未转化为支撑旅游发展的有效动力。二是旅游项目文化内涵不丰富。有的文旅项目规划建设生搬硬套、不伦不类,设施、景观工艺不精、品位不高。出现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开发方与文化、旅游部门沟通合作不密切,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改善。 (六)文化旅游业高层次人才缺乏,从业者专业水平差。去年我市举办了2期文化旅游产业专题培训
9、班,共培训旅游管理从业人员80多人,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全市面上来看,文化旅游产业缺乏高层次从业人才,规划水平限制了开发水平。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文化旅游企业,发展观念落后,绝大多数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缺乏专业培训,讲解员或导游多是赶着鸭子上架,只会背稿子、不会讲故事。 (七)文化旅游品牌优势不突出。调研中发现,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规划,明确旅游项目定位,凝练文化旅游品牌。如浙江桐庐,在规划中立足全域,按照县城中心镇特色镇特色村,形成梯次衔接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体系,按照再造现代富春山居图的思路,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县域,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先后编制完成了
10、县域总体规划、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1个乡镇总体规划、183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形成了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规划格局。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文化旅游宣传中使用过的品牌多达十几个,如恐龙之乡、名人之都、中国龙城、舜帝故里、名人故乡、孝善之源、超然圣地、红色摇篮,以及恐龙文化、大舜文化、名人文化、超然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佛像文化甚至东方佛国等,在显示了我市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同时,也因为品牌概念太多而显得杂散乱,缺少叫得响、打得硬的拳头品牌。 (八)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有待加大。XX县区创意的将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营销相结合,以度假游产品和线路营销
11、为核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和营销活动带活产品销售;借势互联网+,充分利用智慧旅游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和社会化媒体,探索精准营销路径,增强活动营销意识。XX县区探索大力发展节会旅游。花卉是青州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创新花博会办会思路和理念,做好花博会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充分整合黄楼花卉项目、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中国花博园等资源,全面丰富东方花都内涵。我市虽然通过多渠道宣传诸城旅游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虽然举办相关的节会旅游,像大舜文化节,举办了多次却总与旅游的融入度不高,总体上不是很成功。主要因为对全市旅游资源的认识片面。文化旅游宣传渠道、营销方式上投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乡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2 乡镇 文化 旅游 产业 发展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